汇通达网络(09878)

搜索文档
汇通达网络尾盘涨超11% 千橙云AI赋能门店SaaS系统实现多平台的全面打通
智通财经· 2025-09-17 08:1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尾盘涨超11% 截至发稿时上涨10.13%至15港元 成交额达4471.52万港元[1] 技术突破与业务拓展 - 千橙云AI智能大模型赋能的门店SaaS系统实现门店 商品 订单 评价管理与平台运力调动全面打通[1] - 系统正式接入淘宝闪购(及饿了么) 美团 抖音等主要平台 赋能下沉市场多行业零售门店的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订单处理[1] - 系统能力向KA客户开放 与多个连锁品牌合作 广泛接入淘宝闪购(及饿了么) 美团 京东三大即时零售平台[1] - 接入顺丰 达达 蜂鸟 美团等运力平台 实现连锁和电商场景下的跨平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1] 机构观点与股东结构 - 浦银国际认为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初见成效 利润率指标达历史新高 预计下半年收入将快速回升[1] - 招商证券国际指出阿里巴巴仍是最大机构股东 持股超过16%[1] 战略合作 - 8月8日公司与阿里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创新[1] - 双方将在云计算 人工智能及农村市场数字化等领域深化合作[1]
港股异动 | 汇通达网络(09878)尾盘涨超11% 千橙云AI赋能门店SaaS系统实现多平台的全面打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03
股价表现 - 尾盘涨超11% 收盘涨10.13%至15港元 成交额4471.52万港元 [1] 业务进展 - 千橙云AI智能大模型赋能的门店SaaS系统实现门店、商品、订单、评价管理与平台运力调动全面打通 [1] - 系统正式接入淘宝闪购(及饿了么)、美团、抖音等主要平台 [1] - 赋能下沉市场多行业零售门店的即时零售订单和本地生活订单处理 [1] - 系统能力向KA客户开放 与多个连锁品牌合作 [1] - 广泛接入淘宝闪购(及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大即时零售平台 [1] - 接入顺丰、达达、蜂鸟、美团等运力平台 [1] - 实现连锁、电商等场景下的跨平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 战略合作 - 阿里巴巴仍是最大机构股东 持股超过16% [2] - 8月8日与阿里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 - 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探索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创新 [2] -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农村市场数字化等领域深化合作 [2] 机构观点 - 浦银国际认为业务战略调整初见成效 利润率指标达历史新高 [2] - 预计下半年收入将快速回升 [2]
汇通达网络(09878)打通淘宝闪购、美团、抖音等平台,赋能小店“即时零售”新渠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6:51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旗下千橙云AI智慧大模型赋能的门店SaaS系统已实现对门店、商品、订单、评价管理与平台运力调动的全面打通 [1] - 该系统已正式接入淘宝闪购(及饿了么)、美团、抖音等几大平台 [1] - 系统能力向KA客户开放 与多个连锁品牌合作 接入淘宝闪购(及饿了么)、美团、京东3大即时零售平台以及顺丰、达达、蜂鸟、美团等运力平台 [1] 业务赋能方向 - 系统赋能下沉市场多行业零售门店的即时零售订单和本地生活订单处理与业务增长 [1] - 实现连锁、电商等场景下的跨平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 - 提升整体运营效能和消费者满意度 [1]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0:43
港股通持股变动概况 - 港股通持股数据反映内资在港股市场的最新配置动向 覆盖单日 5日和20日等多个维度[1][2][3][4] 单日持股占比增幅领先公司 - 恆瑞医药持股占比增加1.49%至13.84% 位列增幅榜首[1][2] - 康龙化成持股占比增加1.35%至60.51% 最新持股比例处于高位[1][2] - 昭衍新药持股占比增加1.27%至43.70% 生物医药板块获显著增持[1][2] - 君实生物持股占比增加1.24%至59.08% 延续生物医药板块强势[2] - 中国太保持股占比增加1.20%至44.16% 金融板块获资金流入[2] 单日持股占比降幅显著公司 - 山东墨龙持股占比减少1.99%至57.67% 位列减持榜首位[1][2]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减少0.99%至37.95% 科技板块遭减持[1][2] - 南京熊猫电子持股占比减少0.98%至42.65% 电子制造板块承压[1][2] - 凯莱英持股占比减少0.95%至43.35% 医药外包服务板块出现分化[2] - 美中嘉和持股占比减少0.95%至32.06% 医疗健康板块资金流出[2] 5日持股变动突出公司 - 中远海能持股占比大幅增加6.19%至65.63% 航运板块获持续看好[1][3] - 山东墨龙虽单日减持但5日仍增3.74% 显示波动较大[1][3] - 中创新航持股占比增加3.62%至10.35% 新能源电池板块受关注[1][3]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大幅减少9.68% 5日减持幅度远超单日[1][3] - 龙蟠科技持股占比减少6.73%至45.92% 化工板块遭大幅减持[1][3] 20日持股变动显著公司 - 安井食品持股占比大幅增加12.29%至20.54% 消费板块长期获看好[3][4] - 中远海能持股占比累计增加9.07% 航运板块持续获增持[3][4] - 一脉阳光持股占比增加7.70%至43.02% 医疗影像板块表现强势[3][4]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累计减少11.02% 成为20日减持最多公司[3][4] - 香港宽频持股占比减少9.77%至0.31% 电信服务板块遭大幅减持[4] 重点行业资金流向 -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分化 恆瑞医药 康龙化成 昭衍新药获增持 而凯莱英 荣昌生物遭减持[1][2] - 新能源板块受关注 中创新航 赣锋锂业均获显著增持[2][3] - 科技板块资金流向不一 中兴通讯获增持而宜搜科技 金山云遭减持[2][3][4] - 航运板块表现突出 中远海能多个周期均位列增持前列[1][3][4]
多家境外券商认可:AI+驱动新增长 汇通达网络(09878)战略升级成效显著、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9-12 03:52
核心观点 - 多家机构认可公司战略转型成果 对AI+智慧供应链增长驱动力表达信心 给予买入评级 部分目标价至23港元 [1][2] 业绩表现 - 公司盈利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下半年以来战略转型路径有效 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1] - 核心业务增长稳健 毛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标明显改善 印证转型初步成效显著 [1] - 预计公司下半年收入有望快速回升 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2] AI与SaaS业务 - AI+SaaS业务升级显著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获得强大技术实力与算力支持 [1] - 联合打造小店大模型智能体 整合下沉市场数据资产 [1] - 推动服务模式向SaaS软件+AI Agent+内容运营升级 [1] - AI+SaaS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支持长期乐观的盈利增长前景 [1] 供应链能力 - 自营商品 自有品牌 头部品牌合作等供应链能力持续升级 为长期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 - AI与智慧供应链业务均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2] 市场地位 - 公司是独具优势的下沉市场AI+电商领导者 [1] - 已在广阔的下沉市场建立卡位优势 [1] 机构评级 - 花旗 第一上海 招商证券国际 浦银国际等相继发布研报 给予买入评级 [1][2] - 花旗银行 浦银国际等境外券商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探至23港元 [2]
多家境外券商认可:AI+驱动新增长 汇通达网络战略升级成效显著、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9-12 03:49
核心观点 - 多家机构基于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及与阿里云全栈AI合作 普遍认可公司战略转型成果 对AI+智慧供应链增长驱动力表达信心 给予买入评级 部分目标价至23港元 [1][2]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 第一上海 招商证券国际 浦银国际等机构发布研报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 花旗银行 浦银国际等境外券商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探至23港元 [2] 财务表现 - 公司盈利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下半年以来战略转型路径有效 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1] - 核心业务增长稳健 毛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标明显改善 印证转型初步成效显著 [1] - 利润率指标达到历史新高 预计下半年收入有望快速回升 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2] AI与SaaS业务发展 - AI+SaaS业务升级显著 与阿里云合作获得强大技术实力与算力支持 [1] - 联合打造小店大模型智能体 整合下沉市场数据资产 [1] - 推动服务模式向SaaS软件+AI Agent+内容运营升级 [1] - AI+SaaS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支持长期乐观的盈利增长前景 [1] - AI与智慧供应链业务找到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2] 供应链能力 - 自营商品 自有品牌 头部品牌合作等供应链能力持续升级 为长期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 市场地位 - 公司被解读为独具优势的下沉市场AI+电商领导者 [1] - 在广阔下沉市场建立卡位优势 [1] - 业务战略调整初见成效 战略调整后价值重估之路刚刚开始 [2]
汇通达网络(9878.HK)将同步首发iPhone 17系列
格隆汇· 2025-09-11 03:54
苹果新品发布 - 苹果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 发布包括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等多款新品 [1] 汇通达网络新品首发安排 - 公司旗下子公司"居家运通"预计将连续第4年实现iPhone新品的同步首发 [1] - 下沉市场消费者可在9月19日新品发售后第一时间购买到最新款iPhone产品 [1] 汇通达网络渠道建设 - 公司自2021年起通过O2O即时零售等创新模式完成对上千家传统乡镇3C数码会员店的数字化改造 [1] - 帮助会员店获取官方一手货源并构建"实体店+社群营销"一体化营销体系 [1] - O2O即时零售模式有效推动接入会员店月销大幅增长 [1]
浦银国际:维持汇通达网络“买入”评级 目标价1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08:09
核心观点 - 浦银国际维持汇通达网络买入评级 目标价18港元 基于FY26E 20倍市盈率 [1] - 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初见成效 下半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5% [1] - 利润率指标创历史新高 自有品牌和出海业务或成新增长点 [1] - AI+SaaS智能化升级推动服务收入增长 商业化场景持续拓展 [2]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达243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同比改善1.16个百分点至4.64% [1] - 净利润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 [1] - 调整后净利率提升至0.57% 创历史新高 [1] 收入结构 - 会员零售门店收入占比提升至47.4% [1] - AI相关收入占服务收入比重约20% [2] - 门店SaaS+订阅收入环比增长23% [2] 业务战略 - 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深化头部品牌合作 构建自有品牌矩阵 拓展新品类新渠道 [1] - 推出"千橙AI超级店长"APP 集成AI Agent功能模块 可自动完成60%店铺日常管理工作 [2] -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提升下沉市场营销获客与智能销售能力 [2] 增长动力 - AI+SaaS产品于5月正式商业化 [2] - 重点推动AI+SaaS服务收入增长 提升付费转化 [2] - 自有品牌和出海业务或成为新增长点 [1]
浦银国际:维持汇通达网络(09878)“买入”评级 目标价1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08:06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达人民币243亿元 下半年预计同比增长35% [1] - 1H25净利润为1.4亿元 同比增长11% [1] - 毛利率同比改善1.16个百分点至4.64% 调整后净利率提升至0.57%创历史新高 [1] 业务结构优化 - 会员零售门店收入占比提升至47.4% [1] - 门店SaaS+订阅收入环比增长23% [2] - AI相关收入占总服务收入比重约20% [2] 供应链能力建设 - 深化头部品牌合作 [1] - 构建自有品牌矩阵 [1] - 拓展新品类新渠道 [1] 智能化转型进展 - 4月推出"千橙AI超级店长"APP 集成AI Agent功能模块 [2] - AI工具可自动完成60%店铺日常管理工作 大幅降低中小型零售门店运营成本 [2] -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提升下沉市场营销获客与智能销售能力 [2] 增长驱动因素 - 自有品牌和出海业务或将成为新增长点 [1] - AI+SaaS产品于5月正式商业化 不断拓展商业化场景 [2] - 重点推动AI+SaaS服务收入增长 提升付费转化率 [2]
花旗重申汇通达网络"买入"评级(目标价23港元),聚焦毛利率提升与AI收入贡献

新浪财经· 2025-09-09 10:14
核心观点 - 花旗更新研报指出公司加速推进AI战略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净利润增长41%至239亿元 AI相关收入超6000万元约占服务收入20% 数字化服务业务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1] - 花旗对公司新品类与销售渠道扩展计划表示乐观 特别是智能小家电 AI消费电子 机器人以及适老健康品类 高毛利自有品牌发展和与头部品牌深入合作成为未来两大核心增长动力 [2] - 花旗微调2025-2027年营收预期至631亿元/675亿元/719亿元 上调净利润预期至386亿元/462亿元/538亿元 核心逻辑在于高毛利率自有品牌和AI服务占比提升推动盈利质量改善 [2] - 花旗重申公司买入评级及目标价23港元 [3] 财务表现 - 毛利率显著提升11个百分点至46% [1] - 净利润增长41%至239亿元 [1] - 5月AI+SaaS产品正式商业化后 AI相关收入超6000万元约占服务收入20% [1] 业务发展 - 会员零售门店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74% [2] - 4月正式推出千橙AI超级店长软件 将AI智能全面融入门店运营全链条包括智能选品 营销及规划 [1] - 与阿里云开展全栈AI全面合作 有望进一步推动AI服务在下沉市场普及 [1] 增长动力 - 数字化服务业务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1] - 新品类与销售渠道扩展计划聚焦智能小家电 AI消费电子 机器人以及适老健康品类 [2] - 高毛利自有品牌发展与头部品牌深入合作成为未来两大核心增长动力 [2] 盈利预期 - 花旗预测2025年毛利率与净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2] - 2025-2027年营收预期分别为631亿元/675亿元/719亿元 [2]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期上调至386亿元/462亿元/538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