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09676)

搜索文档
十月稻田(0967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4:0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9676 | 說明 | H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68,153,150 | RMB | | 0.1 RMB | | 106,815,315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68,153,150 | RMB | | 0.1 RMB | | 106,815,315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RMB 10 ...
十月稻田斩获「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殊荣,创新与增长动能凸显
经济观察网· 2025-09-30 03:44
2025年9月26日,由香港商报与全球商报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暨『金鲲鹏』中国财 经价值榜颁奖盛典」圆满举办,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十月稻田(09676.HK)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与增长 潜力上榜,斩获「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奖。这一荣誉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十月稻田品牌价值的高 度认可,也凸显了其在家庭食品领域的竞争优势。 本次颁奖盛典以「在世界变局中拥抱新机遇」为主题,旨在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展现具有代表性 的标杆企业。榜单依据「创新性、公司治理、价值力、战略前瞻性、成长性、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六大核心维度,评选出了在价值创造、创新突破、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典范。 业绩亮眼,稳健基本面夯实品牌发展根基 就在奖项公布的前一日,十月稻田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经营表现亮眼,实 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总收入达30.6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9%;经调整净利润为2.9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7%。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财务基本面。 创新、全渠道和年轻化,构筑品牌价值高地 在国家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及《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 ...
十月稻田(0967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0.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6.21亿元增长16.9%[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0.635亿元,同比增长16.9%[41][42] - 集团总收入达人民币30.635亿元,较去年同期26.206亿元增长16.9%[85]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0.635亿元,同比增长16.9%[8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6.6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44亿元增长50.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6.669亿元,同比增长50.1%[41][42] - 毛利润为人民币6.669亿元,较去年同期4.443亿元增加人民币2.226亿元[86]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6.669亿元,同比增长50.1%[89]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1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6亿元下降7.6%[20]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162亿元,同比下降7.6%[105][110]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9亿元增长97.6%[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943亿元,同比增长97.7%[41][42]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从1.489亿元增至2.943亿元,同比增长97.7%[117][122] 利润率和效率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1.8%,较去年同期17.0%提升4.8个百分点[41][4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7.0%提升至21.8%[86] - 公司毛利率为21.8%,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89] - 公司毛利率从17.0%增长至21.8%[117][1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为9.6%,较去年同期5.7%提升3.9个百分点[41][42]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从5.7%提升至9.6%[117][122] -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从113天降至93天[118][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1230万元,同比下降60.5%[91][9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3.052亿元,同比增长27.4%[93][98]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040万元,同比下降3.8%[94][99]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610万元,同比下降23.8%[102][10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人民币1.821亿元[103][108]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570万元,同比下降19.7%[104][109] - 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亏损1.781亿元[114] 各产品线收入表现 - 大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1.0%至20.66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7.4%[59][61] - 玉米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5.8%至4.331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14.1%[59][61] - 杂粮豆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9.3%至2.743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至9.0%[59][61] - 干货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4.8%至2.896亿元人民币,占比增至9.5%[59][61] 各销售渠道收入表现 - 电商平台渠道收入同比增长6.2%至11.633亿元人民币,占比38.0%[65][67] - 线上自营店收入同比下降1.0%至6.735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22.0%[65][67] - 现代商超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6.0%至4.956亿元人民币,占比16.2%[65][68] - 直接客户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5.1%至5.632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至18.4%[65][68] - 经销网络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9.7%至1.679亿元人民币,占比5.4%[65] - 线上渠道总收入同比增长3.4%至18.368亿元人民币,占比60.0%[65][67] - 现代零售渠道收入从人民币3.932亿元增至人民币4.956亿元,增长26.0%[70] - 直接客户收入从人民币3.217亿元增至人民币5.632亿元,增长75.1%[70] - 经销网络收入从人民币1.294亿元增至人民币1.679亿元,增长29.8%[70] 资产和存货变动 - 公司存货从13.602亿元减少21.3%至10.707亿元[118][12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3.774亿元减少4.0%至3.622亿元[120][125]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从1.005亿元增加173.0%至2.745亿元[128][132] - 公司合约负债从4060万元减少62.1%至1540万元[129][133]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从7.130亿元增加10.3%至7.867亿元[130] - 手头及银行现金增加10.3%至人民币786.7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713.0百万元)[134] 债务和资本结构 - 银行贷款减少69.0%至人民币200.1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645.5百万元)[136][141] - 资本负债比率降至17.5%(2024年12月31日:23.0%)[137][142] - 资本承担增至人民币101.5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64.4百万元)[149][155] - 资本开支增至人民币106.4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9.2百万元)[149][155] - 抵押资产账面总值降至人民币62.5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38.7百万元)[150][156] 市场与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达人民币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2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27] - 最终消费支出对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27] - 中国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人民币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0] - 中国2025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30] - 预包装食品因质量稳定和便携特性市场份额持续增长[33][36] 产品与品牌 - 公司产品涵盖预包装大米、玉米、杂粮及豆类制品,主打健康营养便捷概念[34][37][40][44] - 公司大米产品连续六年在中国东北大米市场销量领先[45][47] - 公司玉米品类连续两年在中国市场销量领先[45][48] - 公司拥有多个年销售额达人民币1亿元的单品,包括十月稻田寒露秋香五常大米、长粒香大米和黄糯玉米[45] - 公司子公司五常市彩桥米业有限公司是五常大米新国标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45] - 公司旗下品牌十月稻田累计服务1.4亿中国家庭用户[54][55] - 公司拥有业内少见的"双创始人"IP,全网粉丝量突破150万[52] - 公司产品包括大米、玉米、杂粮、豆类及干货,其中大米产品主要包括五常大米、稻香米、长粒香大米和小町米[57] - 玉米产品主要包括黄糯玉米、白糯玉米、黑糯玉米、多彩糯玉米、水果玉米及风味玉米等[57] - 杂粮和豆类产品主要包括预包装的混合糙米、小米和红豆等[57] - 干货产品主要包括预包装的木耳、银耳和莲子等[57] 运营与供应链 - 公司通过全渠道销售覆盖和数字化系统提升运营效率[35][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超过20条自动化生产线投入运营[78] - 在上海、天津、成都、沈阳和东莞设有五个自营区域配送中心[78] - 正在广西南宁建设水果玉米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75] - 订单生产模式可在下单后三天内完成生产加工并发货[77]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利率风险主要来自浮动及固定利率计息借款[146][152] - 货币风险主要来自美元及港元计价的现金余额[147][153] - 报告期内无重大或然负债[148][154] - 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处置事项[151][157]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王兵先生持有143,698,000股H股,占H股总数34.07%,占公司总股本13.45%[168] - 王兵先生持有346,950,310股非上市股份,占非上市股份总数53.68%,占公司总股本45.93%[168] - 赵文君女士持有471,687,310股非上市股份,占非上市股份总数72.98%,占公司总股本44.16%[168] - 舒明贺先生持有79,235,000股H股,占H股总数18.78%,占公司总股本7.42%[168] - 舒明贺先生持有306,801,760股非上市股份,占非上市股份总数47.47%,占公司总股本28.72%[168] - 十月金丰持有143,698,000股H股和346,950,310股非上市股份,分别占H股总数34.07%和非上市股份总数53.68%[175] - 十月稻田企业管理持有79,235,000股H股和306,801,760股非上市股份,分别占H股总数18.78%和非上市股份总数47.47%[175] - 十月众鑫持有64,463,000股H股和40,148,550股非上市股份,分别占H股总数15.28%和非上市股份总数6.21%[175] - 公司总股本为1,068,153,150股,其中H股421,819,430股,非上市股份646,333,720股[170] - 瀋陽盛信持有H股79,235,000股,佔H股總額18.78%,佔公司總股本7.42%[176] - 瀋陽盛信持有非上市股份306,801,760股,佔該類股份47.47%,佔公司總股本28.72%[176] - 瀋陽鴻升持有H股64,463,000股,佔H股總額15.28%,佔公司總股本6.03%[176] - 王鶴潼持有非上市股份94,986,650股,佔該類股份14.70%,佔公司總股本8.89%[176] - Generation Sigma及關聯實體(含JD.com系列)各持有H股53,981,970股,均佔H股12.80%,總股本5.05%[176][178] - Generation Sigma及關聯實體各持有非上市股份38,018,980股,均佔該類股份5.88%,總股本3.56%[176][178] - 劉強東透過信託持有H股53,981,970股(佔H股12.80%)及非上市股份38,018,980股(佔該類5.88%)[178] - MIC Capital Management持有H股49,730,650股,佔H股11.79%,佔公司總股本4.66%[178] - Mubadala Investment持有H股49,730,650股,持股比例與MIC Capital Management一致[178] - 瀋陽鴻升另持有非上市股份40,148,550股,佔該類6.21%,佔總股本3.76%[176] 上市募资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164亿港元[1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累计5.5391亿港元[1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6249亿港元[187] - 增强采购能力项目已动用2.0076亿港元,剩余4998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187] - 产能扩建项目已动用1.5451亿港元,剩余6041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187] - 渠道覆盖项目已动用6088万港元,剩余1076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187] - 品牌建设项目已动用6421万港元,剩余743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187] - 数字化中台项目已动用775万港元,剩余2807万港元预计2027年末前使用[187] - 营运资金项目已动用6580万港元,剩余584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187] - 公司数字化中台体系建设款项使用时间表晚于原计划[18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均未获得任何购买股份或债权证的权利[172]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91][196] - 公司获准将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降至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5.7%[193][197] - 公司预期上市时市值超过100亿港元[192][197] - 公司确认在2025年上半年维持了15.7%的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194][197]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90][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晨先生自2025年3月起担任水滴公司独立董事[198] - 林晨先生自2025年6月起担任思摩尔控股独立董事[198] - 林晨先生自2025年6月起担任香港大学副校长[198] - 公司坚持"人才是最宝贵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200]
好食榜上的卓越品质,十月稻田玉米助推健康新食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5 03:28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食材消费市场规模达10.5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7% [2] - 健康饮食意识普及推动行业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转型 [2] - 全谷物食品快速发展 玉米凭借天然健康属性成为热销品类 [2] 公司荣誉 - 十月稻田获智通财经2025"好食榜"年度玉米品牌称号 [1][2] - 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 [2] - 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玉米专家"形象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玉米品类营收达4.33亿元 [2] - 玉米品类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核心业务 [2] - 抖音平台玉米单品链接累计销量超1480万单 [7] 产品创新 - 突破传统粗粮限制 推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等多形态产品 [2] - 创新开发烧烤味/麻辣味及即食玉米段等方便产品 [2] - 即食玉米段和水果玉米粒成功拓展休闲食品和一人食赛道 [9] 供应链布局 - 在辽宁沈阳/黑龙江五常/广西南宁建立三大玉米产业基地 [7] - 实现从采购到销售的全链路一体化运营 [7] - 全产业链布局保障高品质产品稳定供应 [7] 营销策略 - 覆盖机场/高铁等高势能线下场景 [11] - 与治愈系游戏《猫咪和汤》IP联名 触达全球7000万年轻玩家 [11] - 通过ChinaJoy展会派发产品 打造沉浸式体验 [13] - 联动《新白娘子传奇》创造话题 赞助吉林马拉松传递健康理念 [13] 渠道战略 - 依托全渠道布局高效响应消费需求 [7] - 线上渠道表现突出 抖音平台销量显著 [7] - 线下线上结合实现全方位市场覆盖 [7][11][13]
整个社会都在喊没钱了,但市场上依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消费冠军
创业家· 2025-09-21 09:59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消费行业在"失落的三十年"期间涌现出多个成功案例 表明经济下行周期中仍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核心在于极致性价比、业态创新和平替需求 [7][9][10] - 中国消费市场存在两大结构性机会:新一代国民品牌和新一代全国连锁 重点关注下沉市场的万店规模潜力 [14][15][28] - 京东案例验证零售核心三要素(成本效率与体验)的可复制性 其上市后收入增长16倍 利润从2亿增至350亿 [16][18] - 基础设施升级(物流仓储等)催生新一代电商创业者 能以更快速度达到更大规模 [21] - 启承资本专注消费赛道投资 20家被投企业中15家营收超10亿 5家超50亿 3家零售企业2023年营收破100亿 社区门店超25000家 购物中心门店超4000家 [24] 日本消费行业启示 - 刚需持续升级:食品性价比显著(便利店餐食仅10-20元人民币) 业态从百货转向便利店和折扣店 [9] - 平替需求崛起:奢侈品消费转向实用主义 优衣库和宜得利分别成为服装和家居领域典型代表 [10][11] - 三大可借鉴要素:商品极致性价比 线下零售运营能力 执行效率带来的成本优势 [12][13] 投资案例与成果 - 京东案例:2006年营收仅1亿 2014年上市后成为国内首个万亿零售企业 [15][18] - 2023年上市企业:德尔玛(A股) 十月稻田(港股 年营收约60亿) 锅圈食汇(港股 年营收超60亿) [25][46] - 代表性被投企业:零食很忙(门店超15000家) 源氏木语(线上实木家具类目TOP1 门店超1200家) 植护(年销售额超50亿) [35][46][47] 消费行业发展趋势 - 下沉市场将成为未来二三十年核心战场 重点挖掘国民品牌和万店连锁机会 [14][15] - 疫情催生食品行业增长契机 多家企业在2020年投资后2-3年内实现快速扩张 [25][26] - 基础设施迭代为创业者提供新机遇 可依托物流等基建实现更高效规模扩张 [21] 战略方法论 - 零售核心三要素:成本控制 运营效率 用户体验 [16][19] - 投资聚焦领域:食品饮料 家居 生活方式 主要投向国民品牌和连锁企业 [24] - 本土化实践:结合日本经验与本土需求 通过增长战略屋、产品开发等工具实现价值创造 [30][50]
喜迎农民丰收节,十月稻田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贝壳财经· 2025-09-20 01:58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积极构建全链路一体化能力 在沈阳和五常等核心粮食产区布局六大现代化产业基地 建设现代化工厂和仓库 打通采购存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的一体化链路[1] - 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 促进农业与加工制造电商物流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打通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路[2]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0年至2024年间累计采购原粮超140亿元[2] 社会效益与就业带动 - 沈阳新民大米快递+项目拉动当地大米产值超2亿元 新增约800人就业 获国家邮政局授予2022年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2] - 信昌工厂就业人员中当地农民占比超80% 实现田间种粮仓边就业的双重收益 经过培训的农民单个家庭年均增收超10万元[2] 产品创新与业绩表现 - 通过品类创新与消费洞察重构产品价值链 把握健康饮食趋势推出多形态玉米产品 包括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烧烤味玉米等[3] - 玉米品类创新打造为轻食化零食化的健康快消品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该品类营收达4.33亿元 成为公司第二大核心品类[3]
十月稻田CFO邹昊因个人职业发展辞职
犀牛财经· 2025-09-12 08:05
公司人事变动 - 邹昊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辞任 辞任报告于9月5日正式生效 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执行董事王兵获委任为授权代表 [2] - 邹昊确认与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 无其他与辞任相关事宜需提请股东及联交所关注 [2] 公司后续表现 - 十月稻田后续市场表现需重点关注 [2]
被调出港股通后,十月稻田或迎来“错位”时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3:03
港股通调整与公司背景 - 港股通标的名单定期调整 20只新调入和20只新调出 基于股票流动性考量[1] - 十月稻田被调出因2025年上半年未完成H股全流通 流通股份仅为总股本40% 流通值未达恒生指数成分股市值要求 但总市值符合港股通门槛[1] - 公司6.46亿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已于7月14日完成 7月15日起以总市值参与恒生指数成分股评选 预计2026年重回港股通概率较高[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9%[2][3] - 经调整净利润2.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97.7%[2][3] - 毛利6.6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1% 期内利润1.16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6%[3] 业务发展与产品多元化 - 公司从"东北好大米"升级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 构建"主食+休食+调味"多元化品类矩阵[2][4][6] - 大米产品收入20.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0% 玉米产品收入4.33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二大核心品类[4] - 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收入2.74亿元人民币 干货及其他产品收入2.90亿元人民币 均实现增长[4] - 创新产品包括黄油手抓饼 玉米棒 玉米段 玉米粒 烧烤麻辣风味玉米系列 满足健康轻食和场景化需求[6] 渠道与供应链 - 与40余家主流电商平台合作 入驻近百家商超 加码山姆 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8] - 布局即时零售平台包括小象超市 朴朴超市 叮咚买菜 抢占万亿市场[8] - 供应链覆盖采购储存生产销售物流全链条 拥有6个现代化产业基地和5个自营区域配送中心[8] 行业地位与战略 - 累计服务1.4亿中国家庭用户 连续六年东北大米中国销量领先 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10] - 在"体重管理年"政策背景下 持续拓展健康食品品类 深耕全渠道生态和原产地资源[10]
港股通名单调整下的价值再发现,十月稻田业绩强劲有望回归
新浪财经· 2025-09-10 02:05
港股通调整与公司背景 - 深交所港股通名单调整 新增20只股票并剔除20只 十月稻田被调出名单 [1] - 调整并非对企业基本面的判决 成长性强业绩突出的公司可能迎来价值重估契机 [1] - 十月稻田被移除因2025年上半年未完成H股全流通 流通股份仅占总股本40% 流通值未达恒生指数成分股市值要求 但总市值符合港股通门槛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30.6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9% [3][4] - 毛利6.6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1% [3][4] - 期内利润1.16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6% [3] - 经调整净利润2.9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7.7% [3][4] 全流通进展与市值影响 - 非上市股份转换H股于2025年7月14日完成 646,333,720股全流通股份于7月15日在联交所上市 [4] - 全流通落地后以总市值参与恒生指数成分股评选 预计2026年重回港股通概率较高 [3][4] - 中信建投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认为公司价值有望获得市场重新评估 [1][10] 业务运营与战略布局 - 核心大米业务收入20.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0% [6] - 玉米品类收入4.33亿元人民币 成为第二大核心品类 [6] - 杂粮收入2.74亿元人民币 豆类收入2.90亿元人民币 均实现同比增长 [6] - 线上渠道覆盖40余家电商平台 收入18.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 [8] - 现代商超渠道收入4.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0% 入驻永辉超市、大润发等近百家商超 [8] - 加强与山姆、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合作 发力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即时零售平台 [8]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品牌定位焕新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 推出传播语"十月稻田中国味香香香" [8] - 打造双创始人IP 跨界联名《新白娘子传奇》《猫咪和汤》等热门IP [8] - 赞助马拉松活动 通过情绪共鸣沟通触达Z世代群体 [8] - 亿元级大单品矩阵逐步成形 多个单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4] 增长前景与投资价值 - 产品和渠道仍具成长空间 品牌溢价能力突出 [10]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稳步增长 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保持高位 [11] - 公司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长期投资价值清晰 [11]
十月稻田(9676.HK):家庭食品创新品牌 价值重估在即
格隆汇· 2025-09-09 10:51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且增长迅速的家庭食品公司 拥有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等知名品牌 在大米和玉米品类保持销量领先 [1] - 公司以大米业务和线上渠道起家 逐步拓展其他品类和线下渠道 2024年成功打造抖音爆款玉米 打开品类逻辑 不再单一依靠大米 [1] - 公司顺应消费趋势变化 向休闲化食品进军 推出水果玉米粒和即食玉米段等即食产品 同时在山姆和胖东来等线下渠道持续扩张 增长势能强劲 [1] - 公司品牌力具备溢价 并非传统基础农产品公司 盈利能力超过头部乳制品公司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0.6亿元 同比增长16.9% 经调整利润2.94亿元 同比增长97.7% [1]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68.73亿元 同比增长19.63% 2026年收入81.37亿元 同比增长18.38% 2027年收入94.14亿元 同比增长15.70% [4] - 预计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6.44亿元 同比增长214.99%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增长24.98%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9.73亿元 同比增长20.95% [4] - 上半年净利率超过9% 远超传统米面粮油公司 销售费用率仅10% [3] 业务转型与品类拓展 - 公司品牌定位从"东北好大米"升级为"厨房主食品牌" 再升级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 实现从品类心智占位到品牌心智占位的过渡 [2] - 大米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80.4%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5% 对单一品类的依赖度明显降低 [2] - 玉米收入从2023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2亿元 占总收入14% 2025年获弗若斯特沙利文"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认证 [2] - 创新性地将玉米打造成为轻食化和零食化的健康快消品 推出玉米浆包和玉米棒等多形态产品 [2] 渠道拓展 - 线上渠道起家 线上平台包括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均为公司团队直接运营 无分销商和代运营商 [3] - 2024年起在山姆渠道快速增长 多款产品进入山姆米面杂粮TOP榜 为山姆90日新鲜米 在山姆渠道大米产品中份额突出 [3] - 现代商超渠道收入2024年增长55%至10.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增长26%至4.96亿元 [3] - 线下经销客户仅占总收入的5% 高势能现代商超渠道均为公司直营对接 [3] 公司治理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因未完成H股全流通 流通股份仅为总股本的40% 被移除恒生指数成分股 [1] - 2025年7月14日完成646333720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股份 7月15日起以总市值参与恒生指数成分股评选 预计2026年重回港股通概率较高 [1] - 董事长夫妇亲力亲为拥抱新兴媒体 打造个人IP为公司带货 [2] - 作为农产品品牌化的标杆 公司价值有望逐步被市场认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