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06657)

搜索文档
百望股份(0665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4: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659,212千元,较2023年的712,996千元有所下降;毛利为263,423千元,较2023年的282,031千元有所下降[10]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02,818千元,年度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501,316千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16,034千元[10]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65,808千元,较2023年的 - 1,593,900千元有大幅提升[10] - 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2.102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1.458亿美元,降幅30.7%[20] - 营销代理转介费从2023年的1.934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1.426亿美元,降幅26.3%[20]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1.422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1.589亿美元,增幅11.7%[22] - 2024年风险管理服务毛利率为75.1%[22]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19.9%增长至2024年的24.1%[22] - 企业经营报告查看请求次数从2023年的1750万次增加至2024年的2310万次,同比增长32.0%[22] - 已交付的企业经营报告中包含的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260万家增加至2024年的360万家,同比增长38.5%[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65921.2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1299.6万元减少7.6%[34][35] - 2024年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为人民币20890.1万元,较2023年减少4.8%[35] - 2024年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0467.4万元,较2023年减少13.5%[35] - 2024年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为人民币14499万元,较2023年增加5.0%[35][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9578.9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3096.5万元减少8.2%[38][39] - 2024年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8413.6万元,较2023年减少19.2%[39][45] - 2024年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1081.6万元,较2023年增加9.7%[39][45]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人民币28203.1万元减少6.6%至2024年的人民币26342.3万元,2024年毛利率为40.0%,2023年为39.6%[42][43] - 2024年公司录得其他收入人民币54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00万元增加,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44]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从2023年的580万元增至2024年的820万元[46] - 其他亏损从2023年的140万元增至2024年的680万元[47]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88亿元减少4.3%至2024年的1.799亿元,2024年有1090万元投入到AI研发方向[4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691亿元减少45.7%至2024年的9180万元[49]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2.028亿元减少21.0%至2024年的1.602亿元[50]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从2023年的1.911亿元减少71.8%至2024年的5400万元[51] - 财务收入从2023年的690万元减少64.4%至2024年的240万元[52] - 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平值亏损从2023年的5590万元增至2024年的2.948亿元[54]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3.593亿元增至2024年的5.013亿元[57] - 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8340万元增至2024年的1.16亿元,剔除战略投入影响后,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较之前年度减少10.5%[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5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4.439亿元,理财产品从2.682亿元增至2.779亿元,合计7.218亿元[63] - 2024年度确认外汇收益净额290万元,未实施对冲安排[65] - 2024年度资本支出总额约770万元,2023年度为610万元[71]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分别为7.17亿元和1.39亿元[72] - 2024年度获得1亿元信贷额度,未动用;2024年12月31日金融负债及租赁负债300万元,2023年为22.286亿元[74] - 2024年毛利率40.0%,2023年为39.6%;2024年净亏损率76.0%,2023年为50.4%[82] - 2024年收益增长率 -7.5%,2023年为35.6%[82] - 2024年流动比率3.4,2023年为0.4;2024年资本负债率30.1%,2023年为 -182.2%[8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35.7天,2023年为22.8天;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38.0天,2023年为30.4天[82] - 2024年本集团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5.8%(2023年:12.2%),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24.1%(2023年:33.7%)[125] - 2024年本集团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的12.1%(2023年:15.1%),五大客户占总销售额的27.8%(2023年:35.4%)[1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型客户从2,051家增至2,664家,年增长率29.9%;中小微客户从2,390万家增至2,840万家,年增长率18.8%;累计服务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个增至8,570万个,年增长率81.2%[6] - 累计服务交易笔数203亿笔,累计发票交易额953万亿;普惠金融科技业务覆盖小微企业360万户,累计授信额超6000亿[6] - 2024年风险管理服务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总营收比重从19.9%提升至24.1%,毛利率75.1%[6] - 2024年云化财税数字解决方案所服务的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增长到8570万,增长率为81.2%[18] - 2024年云化解决方案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数量从142.6亿张增长到206.8亿张,增长率为45.0%[18] - 2024年云化解决方案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交易总额从63.84万亿元增长到95.35万亿元,增长率为49.4%[18] - 2024年本地部署财税数字解决方案的客户数量从2051个增长到2664个,增长率为29.9%[18] - 2024年云化财税数字解决方案的非付费用户数量从2390万增长到2840万,增长率为18.8%[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由十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陈杰女士于2015年5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总经理兼董事会主席,在信息技术行业拥有逾23年经验[85][86] - 付英波先生于2024年11月15日加入公司,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在相关领域拥有近20年经验[85][87][88] - 邹岩先生于2016年4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10月获委任为首席营销官,在软件信息行业拥有逾10年经验[85][89] - 金鑫女士于2021年5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10月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在金融服务行业拥有逾12年经验[85][91] - 黄淼先生于2018年8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85][92] - 刁隽桓先生于2019年11月1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85][93] - 田立新先生于2021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11月起担任德龙汇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自2013年起担任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副总裁[95] - 武长海博士于2021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7年7月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自2021年4月起担任北京市钢研高纳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96] - 宋华博士于2021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95年7月起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任职[97] - 吴国贤先生于2021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4年1月9日起在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公司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监事每届任期三年[101] - 李云峰先生于2015年12月1日获委任为监事会主席、监事及人力资源部董事[102] - 史海霞女士于2022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监事及高级行政助理[102] - 罗文宏先生于2021年5月8日获委任为监事[102] - 付英波自2024年11月15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杨正道自2024年10月17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28] - 各董事及监事已与公司订立初始期限为三年的服务合约,合约可重续[130] - 报告期内,概无董事于与本集团业务存在竞争或可能存在竞争之业务中拥有权益[13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已审核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82]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184] - 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监事任期三年,期满可重选[194] - 2024年监事会成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促进公司规范运作[193] - 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分别为李云峰、史海霞、罗文宏[195] - 自上市日至2024年12月31日,监事会召开一次会议并审议通过一项决议案[196] - 李云峰、史海霞、罗文宏应出席监事会会议次数均为1次,已出席次数也均为1次[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程序合法有效,董事及高管无违规操作行为[198] - 2024年,监事会监督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等情况[200] - 公司决策程序符合相关规定,董事会运作规范、决策合理,决议均落实[200] - 董事及高管履职时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未发现违规或损害公司利益情况[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票据处理智能体支持214种票据格式跨语言解析,解析准确率达99.97%[7] - 企业经营合规智能体整合18个维度外部数据源,提升企业合规效率[7] - 金融营销与风控智能体依托商业网络认知图谱构建垂类大模型,已实现140家金融机构数智转型[7] - 2024年11月以可转债形式投资百望云海外(无锡)科技有限公司,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作为全球总部[7] - 百望票据处理智能体支持识别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的200 + 类票据格式[29] - 百望票据处理智能体自主研发的合规校验系统集成超30000条动态更新的国际财税规则库[29] - 百望财税风险智能体动态监测3000 + 合规指标,精准识别9大类风险场景[29] - 公司于2015年5月4日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H股于2024年7月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6657[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储备,根据中国公司法,公司须每年提取至少10%的税后利润作法定公积金,直至法定公积金总额达注册资本的50%[12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银行及其他借款[12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23] - 报告期内公司未订立或拥有存续的股票挂钩协议[127] - 2024年11月公司向百望雲海外提供本金3500万元人民币(约3820万港元)可换股贷款,为期一年,年利率8%[135] - 2024年6月公司与阿里云订立服务框架协议,2024年交易年度上限1980万元人民币,实际交易1670万元人民币[139] - 2024年6月公司与淘宝订立协同框架协议,淘宝收取商家总订阅费的20%作为平台服务费,2024年平台服务费年度上限560万元人民币,实际交易160万元人民币[142] - 百望雲海外可换股贷款协议交易为公司关联交易,因百望雲海外及环球智链最终控股股东杨正道曾为公司董事兼CEO[137] - 阿里云服务框架协议交易为公司关联交易,因阿里云是主要股东阿里巴巴同系附属公司[139] - 淘宝协同框架协议交易为公司关联交易,因淘宝为主要股东阿里巴巴关联方[14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联交易在日常业务中订立,按一般商业条款或更有利条款进行,条款公平合理且符合股东利益[144] - 公司核数师确认持续关联交易获董事会批准,按协议进行,实际交易金额未超年度上限[147] - 报告期内无订立或存在有关管理及经营公司
百望股份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深挖数智应用、助推产业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4-12 06:50
行业趋势 - 数字化与智能化正在深刻重塑各个行业的面貌 AI技术成为产业数智转型的核心动力 [1] - AI技术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将持续推动行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4] 合作背景 - 百望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数据驱动人工智能公司 华为云是云计算领域领军企业 [1] - 双方将结合华为云在AI引擎 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优势与百望股份在场景应用 行业解决方案的领先服务 [1] 合作内容 - 百望股份与华为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以伙伴关系联合共研行业创新解决方案 [1] - 合作将打造数字引擎升级票据管理 AI技术提升行业分析平台多元化解析能力等典范案例 [3] - 百望股份将深度整合AI技术 加强交易管理智能体 经营决策智能体 金融业务智能体的开发 [3] 技术应用 - 华为云坚持以云为底座的创新生态 通过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提供安全 创新的解决方案 [3] - 合作跨越技术壁垒 打破行业边界 为商业生态带来运作模式创新 [3] 公司业务 - 百望股份常年为政府 企业及公共组织提供数据基础建设 数据要素流通 供应链协同 风控合规等数字化服务 [3] - 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3]
百望股份(06657) - 须予披露交易 - 结构性存款產品认购事项
2025-04-11 14:1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BAIWANG CO., LTD.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6657) 須予披露交易 結構性存款 產品認購事項 結構性存款 產品認購事項 董 事 會 宣 佈,於2025年4月11日,本 公 司 下 達 訂 單 認 購 中國建設銀行 發 行的本金 總 額人民幣110.0百萬元的 結構性存款 產 品。在 最 新 認 購 事 項 之 前,於2024年11月7日,本 公 司 已 認 購 本 金 總 額 為 人 民 幣50.0百萬元的 結構性存款 產 品,其 已 贖 回。 上市規則之涵義 由於向 中國建設銀行 認購的 結構性存款 產 品 的 性 質 相 似,根 據 上 市 規 則 第14.22條,該 等 理 財 產 品 須 於 有 關 期 間 合 併 計 ...
百望股份发布2024财年年报:数据资产释放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4-03 03:40
文章核心观点 - 百望股份以DI战略为引擎释放数据资产新动能,战略已产生实质性财务影响,正从传统SaaS商业模式向DaaS、MaaS转型,国际化战略有望成未来增长重要引擎 [1][2] 财务数据 - 2024年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增长11.7%至1.59亿元,营收占比从19.9%提升至24.1% [1] - 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收窄10.5%至7467万元 [1] - 2024年销售费用下降21.0%,行政开支降低45.7% [1] - 公司净资产从负14.0亿元扭转至正9.3亿元 [1] 客户覆盖 - 集团型客户数量从2051家增至2664家,增幅29.9% [1] - 中小微客户数量从2390万家增至2840万家,增长18.8% [1] - 累计服务的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家增至8570万家,增长81.2% [1] 数据层面 - 截至2024年底,百望平台累计处理发票交易金额突破953.5万亿元 [1] - 平台累计发票处理量从142.6亿份提升至206.8亿份,增长45.0% [1] 业务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SaaS商业模式向更高价值的DaaS、MaaS转型,实现业务模式本质升级 [2]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将中国数字化转型经验与技术输出海外,针对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未来增长重要引擎 [2]
百望股份2024年报:用户规模与业务数据双增长,向数据智能高价值赛道突围
全景网· 2025-04-03 03:39
文章核心观点 - 百望股份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在用户规模、业务创新和数据智能转型方面成果显著,凭借核心业务和AI战略展现韧性与增长潜力,战略转型和全球布局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1][6] 用户规模与业务双增 - 2024财年集团型客户数量从2051家增至2664家,增幅29.9%,中小微客户数量从2390万家增至2840万家,增长18.8%,累计服务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家增至8570万家,增长81.2% [2] - 公司累计处理发票交易金额从638.4万亿元激增至953.5万亿元,累计发票处理量从142.6亿份提升至206.8亿份 [2] - 行业标杆企业客户持续选择百望,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 [2] 高价值赛道突围 - 2024财年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1.59亿元,增幅11.7%,营收占比从19.9%提升至24.1%,成新的高价值增长点 [3] - 企业经营报告查看次数从1750万次增至2310万次,增长32.0%,覆盖企业数量从260万家增至360万家,增长38.5%,显示数据智能服务广泛应用 [3] 财务表现 - 公司经调整亏损净额从8341万元缩减至7467万元,减亏10.5%,销售费用从2.0亿元降至1.6亿元,下降21.0%,行政开支从1.69亿元大幅降低至9180万元,降幅45.7% [4] - 公司净资产从负14.0亿元扭转为正9.3亿元,反映降本增效和提升股东价值成效显著 [4] 战略转型、全球布局 - 百望股份通过可转债投资“百望云(海外)”,瞄准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政府财税体系建设机遇,并成立全资香港子公司,拓展东南亚数据要素市场 [5] - 2024年是百望股份从“数字化财税解决方案服务商”向“超级数据智能体系构建者”跃迁的关键之年 [5]
百望股份2024年报解码:以长期主义锚定数据智能的未来潜能
中金在线· 2025-04-02 09:25
核心观点 - 公司从财税数字化服务商向超级数据智能体系构建者转型,展现穿越周期的韧性与前瞻性眼光 [1] - 长期主义战略体现在用户基础、数据智能、财务优化和全球化布局上 [2][8][9] - 智能体矩阵和国家级项目参与推动高价值业务转型 [3][4][5][6][7] - 技术、数据与政策交汇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10] 用户基础与数据积累 - 集团型客户从2051家增至2664家,增长29.9% [2] - 中小微客户从2390万家升至2840万家,增长18.8% [2] - 累计服务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家增至8570万家,增长81.2% [2] - 累计处理发票交易金额从638.4万亿元激增至953.5万亿元 [2] - 累计发票处理量从142.6亿份提升至206.8亿份 [2] - 客户横跨金融、制造、能源、航空等领域,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国家能源集团等 [2] 智能体矩阵技术突破 - **票据处理智能体**:识别全球200+类票据格式,集成超30000条国际财税规则库,支持多国别转换 [3] - **财税风险智能体**:整合18个维度数据源,监测3000+合规指标,识别9大类风险场景 [4] - **金融营销智能体**:多维度生成企业画像,优化金融产品匹配与转化率 [5] - **金融风控智能体**:实现全流程动态监控,提升风控策略与模型区分度 [6] 国家级项目与政策协同 - 参与国家税务总局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 [7] - 参与国家数据局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建设 [7] - 政策支持包括"金税四期"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10] 财务优化与全球化布局 - 经调整亏损净额缩减10.5%至7467万元 [8] - 销售费用下降21.0%至1.60亿元,行政开支降低45.7%至9180万元 [8] - 净资产扭亏为盈至9.3亿元 [8] - 通过可转债投资"百望云(海外)"拓展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市场 [8] - 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布局东南亚数据要素市场 [8] 高价值业务转型成效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增长11.7%至1.59亿元,占比升至24.1% [9] - 企业经营报告覆盖企业数增长38.5%至360万家 [9] - 智能体矩阵延伸至金融风控、经营决策等高价值场景 [9]
百望股份的2024:战略卡位奠定增长基石,数据智能打开价值重估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1 02:03
文章核心观点 百望股份计划五年内转型为纯人工智能公司,制定DI战略并变革,虽2024年财报有波动面临短期压力,但主动调整营收结构,未来将提升营收质量,且凭借财税领域积累的数据推动转型,打造智能体等产品 [1][3][4] 公司战略规划 - 计划五年内转型为纯人工智能公司,制定DI战略并从业务、组织层面变革 [1] - 未来3 - 5年深度融合AI与数据技术,将数据从资源转化为资产 [6] - 三年内让高利润的AI营收占比达到50% [1][3]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6.59亿元,毛利2.63亿元,会计准则调整、收缩低毛利业务、研发投入致收入回调 [1] - 营收主要由云化及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构成,占比分别为54%、46% [1] - 2024年云化及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3.5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2] - 2024年数字精准营销服务贡献22%营收但毛利率低,未来将降低其业务占比 [2] - 2024年风险管理服务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比从19.9%增至24.1%,毛利率达75.1% [3] 公司发展阶段 - 2015 - 2019年从电子发票起步,做到市场份额领先 [3] - 2020 - 2024年锚定金融、制造、供应链三个垂直领域,挖掘数据价值,202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3][4] 公司产品与服务 - 2025年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体系,稳固存量客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打造交易管理、经营决策和金融业务智能体等 [5] - 已推出“金融风控智能体”,可提升金融产品流程效率和风控策略,精准识别和适配目标客群,实现风险防范 [5] 公司数据表现 - 截至2024年底,企业经营报告查看请求次数从1750万次增至2310万次,同比增长32% [5] - 已交付的企业经营报告中包含的企业数量从260万家增至360万家,同比增长38.5% [5] 行业情况 - ToB行业过去几年降本增效、去肥增肌,头部企业服务厂商从追求营收规模转向追求高利润 [2]
百望股份(0665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3:12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659.2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713.0百万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63.4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82.0百万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501.3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59.3百万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116.0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83.4百万元[3] - 2024年公司收益为659,21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12,99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4%[16] - 2024年公司开支总计852,3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14,93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2%[17]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4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97%[1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01,2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7,9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9%[20] - 2024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3,306,2023年为140,000,同比增长30.93%[20]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2.73元,2023年为人民币2.56元[7]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人民币6.5921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12996亿元[44]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4.31亿元减少8.2%至2024年的人民币3.958亿元[4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人民币2.82亿元减少6.6%至2024年的人民币2.634亿元[48] - 2024年毛利率为40.0%,2023年为39.6%[48]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00万元[51]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从2023年的5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820万元[52] - 其他亏损从2023年的14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680万元[5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88亿元减少4.3%至2024年的1.799亿元,2024年AI研发投入1090万元[5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691亿元减少45.7%至2024年的9180万元[55]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2.028亿元减少21.0%至2024年的1.602亿元[56]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从2023年的1.911亿元减少71.8%至2024年的5400万元[57] - 财务收入从2023年的690万元减少64.4%至2024年的240万元[58]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10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40万元[59] - 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平值亏损从2023年的559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2.948亿元[60]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3.59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013亿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1.1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340万元,剔除战略投入影响后,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较2023年减少10.5%[68]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中新增人民币1090万元投入到AI研发方向[68] - 公司流动资产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583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455亿元[6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35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439亿元,理财产品由人民币2.68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779亿元,2024年末两者合计金额为人民币7.218亿元[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外汇收益净额人民币290万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支出总额约为人民币77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10万元[7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分别为人民币7.17亿元和人民币1.39亿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及租赁负债为30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2.28619亿元人民币[80] - 2024年毛利率为40.0%,2023年为39.6%;2024年净亏损率为76.0%,2023年为50.4%;2024年收益增长率为 -7.5%,2023年为35.6%[88] - 2024年流动比率为3.4,2023年为0.4;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35.7天,2023年为22.8天;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38.0天,2023年为30.4天[8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934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拥有1020名雇员[92]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云化财税数字解决方案服务的纳税人识别号数量从4730万增至8570万,增长率81.2%[27] - 2024年云化解决方案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数量从142.6亿张增至206.8亿张,增长率45.0%[27] - 2024年云化解决方案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交易总额从638.4万亿元增至953.5万亿元,增长率49.4%[27] - 2024年本地部署财税数字解决方案的客户数量从2051个增至2664个,增长率29.9%[27] - 2024年云化财税数字解决方案的非付费用户数量从2390万增至2840万,增长率18.8%[27] - 2024年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收入从2.102亿元降至1.458亿元,降幅30.7%[29] - 2024年营销代理转介费从1.934亿元降至1.426亿元,降幅26.3%[29] - 2024年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从1.422亿元增至1.589亿元,增幅11.7%,毛利率为75.1%,收入占比从19.9%增至24.1%[30] - 2024年企业经营报告查看请求次数从1750万次增至2310万次,同比增长32.0%[31] - 2024年已交付的企业经营报告中包含的企业数量从260万家增至360万家,同比增长38.5%[31] -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从2023年的人民币2.195亿元减少4.8%至2024年的人民币2.089亿元[44] - 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益从2023年的人民币3.524亿元减少13.5%至2024年的人民币3.047亿元[46] - 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从2023年的人民币1.381亿元增加5.0%至2024年的人民币1.45亿元[46] - 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2.278亿元减少19.2%至2024年的人民币1.841亿元[47] - 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1.01亿元增加9.7%至2024年的人民币1.108亿元[47]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70,426千元,2023年为193,596千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945,505千元,2023年为958,273千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79,697千元,2023年为2,552,173千元[11]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65,808千元,2023年为 - 1,593,900千元[11]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936,234千元,2023年为 - 1,400,304千元[11] - 2024年股本为225,907千元,2023年为140,000千元[11] - 2024年储备为714,637千元,2023年为 - 1,536,215千元[11] - 2024年公司拥有权益为940,544千元,2023年为 - 1,396,215千元[11]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 - 5,574千元,2023年为 - 5,468千元[11] - 2024年权益总额为934,970千元,2023年为 - 1,401,683千元[1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计87,1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4,42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1%[2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33,9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8,0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78%[2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客户合约为74,9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1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0%[21]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1,5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8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22]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将深耕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定制智能解决方案,拓展付费模式,强化生态合作提升客单价与营收[35] - 公司将引入AI大模型构建财税垂直领域交易管理智能体产品矩阵[36] - 公司基于AI技术降低产研和交付成本,提高客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37] - 公司借助AI大模型开发金融业务智能体矩阵,提升金融业务服务和产品能力[38] - 公司迭代产品客户画像规则,优化营销智能体匹配度、精准度和转化率[40] - 公司于2024年11月投资百望云海外(无锡)科技有限公司,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41] 公司AI智能体相关情况 - 百望票据处理智能体支持识别200 +类票据格式,集成超30,000条国际财税规则库[39] - 百望财税风险智能体整合18个维度外部数据源,监测3000 +合规指标[39] - 百望金融风控智能体实现全流程动态监控,帮助银行降低违约率[40] 公司上市及相关规定遵守情况 - 公司于2024年7月9日完成在主板的首次公开发售,H股上市[106]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刊发招股章程[107] - 2024年7月9日挂牌上市时公众持股量百分比约为28.32%,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遵守公众持股量规定[95]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6]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及相关雇员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未发生违规事件[97] 公司重大事项及未来计划 - 2025年1月,公司通过子公司以3000万元取得合伙企业7.1942%权益份额,其中1940万元已于2月完成实缴[100] - 股东周年大会拟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101]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派发末期股息[102] - 2025年6月24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不迟于6月23日下午4:30递交[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年度报告将寄发并适时刊登于网站[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未决或威胁提起的重大诉讼或申索[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详细未来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购置[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以及重大投资[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抵押任何资产[8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89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3790万港元,未动用1.91亿港元[89][9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0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109] - 执行董事为陈杰女士、付英波先生、邹岩先生及金鑫女士[109] - 非执行董事为黄淼先生及刁隽桓先生[10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田立新先生、武长海博士、宋华博士及吴国贤先生[109] 公司其他情况 - 公司授予客户的信贷期通常为自发票日期起计180天内[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使用任何利率掉期对冲利率风险敞口[73]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认为符合会计准则等并建议董事会批准[98]
百望股份付英波:“数据+智能”双轮驱动,重塑企业价值评估维度
环球网· 2025-03-30 03:4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是大模型技术商业化元年,有两大应用方向,智能体商业闭环构建周期短,具身机器人与自动驾驶价值兑现周期长,数据智能重塑企业价值评估维度,AI与数据深度融合是价值创造核心动力引擎 [1][2][3] 大模型技术发展与应用方向 - 大模型技术发展降低基础模型泛化、涌现能力和技术门槛,2025年将迎来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1] - 商业化进程两大方向值得关注,物理世界具身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是核心场景,数字世界重点是内容再生产和数据再使用,智能体推动数字资产转化为数字生产力 [1] 不同应用场景商业变现情况 - 智能体商业闭环构建周期短,预计今年涌现标杆产品实现规模化商业变现 [2] - 具身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等物理载体型应用产业链广泛复杂,价值兑现周期长 [2] 数据智能与企业价值评估 - 数据智能正在重塑企业价值评估维度 [2] - “数据饥渴症”是制约智能技术深度应用的关键瓶颈,企业掌握海量高质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占据优势的关键 [2] - 高质量数据源自行业、高频出现、能反映业务实质和运行状况且规模庞大 [2] 百望股份发展情况 - 百望股份确立DI战略,构建新型能力体系 [2] - 百望股份服务超2000万家企业,截至去年底产品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达1000万亿元 [3] - 百望股份融合AI技术将传统SaaS服务升级为智能解决方案,为客户赋予新的增量能力 [3] - 百望股份可通过分析发票数据监测产业链、供应链健康状况,预警潜在风险,还能分析企业间交易网络识别经济循环堵点和断点 [3] AI与数据关系 - AI与数据深度融合才能充分释放潜力,人工智能与数据的战略耦合是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引擎 [3]
百望股份(0665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3-17 11:42
百 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 此 宣 佈 將 於2025 年3月31日(星 期 一)舉 行 董 事 會 會 議,藉 以(其 中 包 括)審 議 及 批 准 本 公 司 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業績和其發佈及考慮建 議 派 發 末 期 股 息(如 有)。 BAIWANG CO., LTD.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6657)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承董事會命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 陳杰女士 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 香 港,2025年3月17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執 行 董 事 為 陳 杰 女 士、付 英 波 先 生、鄒 岩 先 生 及 金 鑫 女 士;非 執 行 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