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虹佳华(03991)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有20家港股公司以私有化方式退市 律师:有助于港股市场的结构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8:01
公司私有化动态 - 长虹佳华(03991 HK)复牌后股价大涨23 91% [1] - 四川长虹(600839 SZ)公告其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被虹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1] - 私有化原因包括股价偏低与流动性有限导致融资功能受限 降低维持上市地位成本 提升推行长远增长策略灵活性 [2] 港股市场私有化趋势 - 2023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以私有化方式退市 [1] - 私有化退市有助于港股市场结构优化 使市场资源更集中于优质企业 [1] - 私有化退市可提升市场整体质量并增强投资者对港股市场信心 [1] 私有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企业私有化退市后可优化治理结构并聚焦核心业务 [1] - 通过灵活资本安排实现战略转型 [1] - 为股东提供变现退出机会 解决股票流动性低导致的抛售难题 [2]
交投低迷,年内20家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9-24 01:13
核心观点 - 长虹佳华宣布私有化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母公司四川长虹通过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推进私有化 [1] - 港股市场私有化退市案例显著增加 2023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主要原因为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丧失及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1][2][3] 公司私有化动因 - 长虹佳华市值17亿港元远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导致港股平台资本运作受限 [1][2] - 交易活跃度极低 2023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1000万港元 1月单月成交额仅72万港元 [1] - 重要股东安健控股因公众持股量限制无法转换可转换优先股 难以实现理想退出 [2] 行业现象分析 - 港股市场高度市场化 仅头部公司获得资金青睐 多数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3] - 晋安实业于2023年9月19日完成私有化退市 成为最新案例 [2] - 丧失融资能力是私有化主要推手 即便存在闪电配售等便利制度也无法缓解流动性缺失问题 [2][3]
复牌涨近24%!又一港股公司将私有化退市,年内已有20家!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9-23 12:12
私有化公告与市场反应 - 长虹佳华于9月23日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1] - 母公司四川长虹公告拟通过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1] - 四川长虹间接持有长虹佳华8.75亿股普通股(占60.13%)及11.16亿股可转换优先股(占100%) [2] 财务表现与估值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收益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股东应占溢利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 毛利率3.0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2] - 总市值17亿港元,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截至6月30日) [2] 股票流动性与交易数据 - 2025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千万港元,1月成交额仅72.59万港元 [2] - 近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100%,但低流动性导致获利了困难 [3] - 9月22日收盘价0.92港元,当日跌1.08%,成交额949.95万港元 [3] 私有化动因与战略考量 - 股份流通量、交投量及股价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4]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成本,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 - 四川长虹已通过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继续扩大持股无显著战略价值 [4] 港股私有化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通过私有化退市 [5][6] - 典型案例包括晋安实业(9月19日退市)、北京建设(9月1日退市)、谭仔国际(8月20日退市)等 [7] - 私有化主因包括交投低迷、融资能力丧失及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8]
复牌涨近24%!又一港股公司将私有化退市,年内已有20家!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9-23 11:59
长虹佳华私有化事件 - 长虹佳华于9月23日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1] - 母公司四川长虹公告宣布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对长虹佳华进行私有化 [1] - 今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以私有化方式退市 [1][8] 公司股权结构与业绩表现 - 四川长虹间接持有长虹佳华8.75亿股普通股(占60.13%)和11.16亿股可转换优先股(占100%)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益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股东应占溢利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3] - 毛利率为3.0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 [3] 股价与交易流动性问题 - 当前总市值仅17亿港元,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 [3] - 2025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千万港元,1月单月成交额仅72.59万港元 [3] - 近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100%,但低流动性导致股东难以获利退出 [4] 私有化原因分析 - 股份流通量、交投量及股价持续低迷,港股平台融资功能失效 [4][6] - 公众持股量限制导致可转换优先股操作受限 [4]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成本,借助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6] 港股私有化行业现象 - 2025年内已有20家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包括晋安实业、北京建设、谭仔国际等企业 [8][9] - 私有化共性原因包括:交易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丧失、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10] - 港股市场仅头部公司获资金青睐,非头部企业难以通过上市平台实现融资 [10]
长虹控股集团拟溢价32.93%,私有化长虹佳华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3 05:32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四川长虹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虹图投资将收购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5.8亿股普通股 约占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9.87% [1] - 交易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交易规模合计7.09亿港元 [1] 私有化原因与影响 - 私有化主因是长虹佳华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 [1] - 私有化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探索新发展机会 [1] - 交易溢价显著 较9月11日收盘价0.92港元/股溢价32.93% 9月23日股价高开22.83%至1.13港元/股 市值达16.44亿港元 [2]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长虹佳华成立于2000年 2004年加入长虹集团 201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20年转主板交易 [2] - 公司主要从事ICT产品、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 [2] - ICT企业产品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收益83.78亿港元同比增长23.67% 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4.71亿港元同比略微下降 [2] 财务状况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 净利润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9.76% 归母净利润1.81亿港元同比增长10.16% [2]
港股午盘|恒指跌0.97% 长虹佳华涨22.83%
第一财经· 2025-09-23 04:33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97%至26089.91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至6120.36点 [1]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和综合企业板块领涨市场 [1] - 媒体及娱乐、工用支援、一般金属及矿石板块领跌市场 [1] 个股表现 - 不同集团股价大幅上涨24.51% [1] - 长虹佳华股价上涨22.83% [1] - 香港宽频股价上涨超过17% [1]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私有化退市
巨潮资讯· 2025-09-23 03:16
私有化交易结构 - 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长虹佳华 收购除四川长虹控制股份外的580,000,002股普通股 [2][3] - 私有化对价为每股1.223港元 计划股份注销后发行等量新股予要约人 [4]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2][4] 股权结构与财务数据 - 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含可转换优先股) [2][4] - 长虹佳华总股本包含普通股1,454,652,000股和可转换优先股1,115,868,000股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3.51% 净资产27.59亿元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8.20% 净资产28.20亿元 [2][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64.76亿元 净利润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84亿元 净利润1.67亿元 [3] 私有化动因与影响 - 长虹佳华股份流通量与交投量持续低迷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2][4] - 港股平台资本运作难度大 上市成本高 私有化后可借助长虹控股集团资源探索新发展机会 [4][5] - 私有化不会改变四川长虹持股比例 对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无重大影响 [5] 交易进展 - 已获香港证监会对《联合公告》出具无异议函 并于2025年9月22日发布联合公告 [4]
港股异动 | 长虹佳华(03991)复牌高开近23% 获长虹集团溢价约32.93%提私有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1:29
私有化要约 - 长虹佳华复牌后股价大幅上涨22.83%至1.13港元 成交额65.54万港元[1] - 要约人虹图投资提出私有化计划 每股注销代价1.223港元较停牌前0.920港元溢价32.93%[1] - 计划涉及5.8亿股普通股 总估值约7.09亿港元[1] 股权结构 - 要约人虹图投资为长虹集团全资持有的特殊目的公司[1] - 长虹集团由绵阳市国资委持股90% 四川省财政厅持股10%[1] - 长虹集团通过控制安健及长虹香港间接持有长虹佳华股份[1] 交易安排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上午9时起恢复股份交易[1] - 私有化计划需经股东批准实施 完成后将撤销联交所上市地位[1]
长虹佳华(03991.HK)今早复牌
格隆汇· 2025-09-23 00:56
公司股票交易状态 - 长虹佳华股份于2025年9月23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 [1]
探索新发展机会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私有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21:17
私有化交易结构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03991.HK)拟被控股股东长虹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2] - 虹图投资将收购除四川长虹所控制股份外的其他已发行普通股 合计5.8亿股普通股 约占普通股总数39.87% 约占已发行普通股及可转换优先股总数22.57%[5] - 私有化完成后长虹佳华将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2] 交易定价细节 - 每股计划股份对价为1.223港元 总额约7.09亿港元[6] -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920港元溢价32.93%[6] - 较10个/30个/90个/18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分别溢价34.25%/32.36%/38.78%/60.17%[6] 私有化背景原因 - 长虹佳华股份流通量 交投量 股价持续低迷 虽转至港股主板上市仍无实质改善[5] -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难以利用港股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上市公司平台优势难以体现[5] - 四川长虹已通过下属子公司持有长虹佳华77.43%股权 继续扩大持股比例无显著战略价值[5] 公司经营表现 - 长虹佳华主要从事ICT产品 解决方案及数字智能综合服务业务[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1.69亿港元 同比增长9.8%[5] - 净利润1.8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2%[5] 私有化后发展规划 - 退市后可降低上市相关成本[5] - 借助长虹控股集团整体资源统筹及规划探索新的发展机会[5] - 四川长虹所持股份及股权比例不变 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6]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12月印发文件 明确提出对业务协同度弱 股票流动性差 基本失去融资功能作用的破净上市公司 鼓励通过吸收合并 资产重组等方式处置[8] - 近3年来已有多家央国企旗下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 包括国电科环 雅士利国际 安捷利实业 中集车辆 中粮包装等[7] - 东风集团股份于一个月前公告子公司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