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佳华(03991)

搜索文档
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长虹佳华2024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金在线· 2025-04-01 02:16
文章核心观点 - 长虹佳华2024年凭借数智化核心能力把握前沿技术和市场机会实现业绩持续增长,未来将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净利润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 [1] 平台支撑服务升级 解决方案聚合平台 - 深耕多个专业市场,在智算中心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宽加深与国内外品牌合作,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及差异化服务 [2] 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 创新“智能商业”体系,加大渠道下沉力度,小程序动销工具通达1 - 6级城市终端门店;提升线上店铺运营,交易平台百秒出库,业务提效达95.6%;打通线上线下融合零售,支持多品牌一件代发订单达百万级 [3] 云生态服务平台 - 整合云资源,强化云生态服务,提供全栈式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构建云生态体系,推动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已联接近20家云生态品牌,服务25个垂直行业领域 [4] 拓展行业新生态 五大方向拓展 - 以智能分销服务业务为基础,聚焦云应用、元宇宙、安全、智算中心、低空经济五大方向拓展行业新生态价值 [5] 具体生态服务 - 创新云生态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多云基础设施融合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元宇宙生态系统在多行业领域提供智能化、场景化综合服务;安全方面提供数字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保障 [5] 合作与服务 - 与国内外算力等领域领导品牌合作,提供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在低空经济领域提供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与生态服务 [6] 核心能力赋能 企业“出海”服务 - 针对企业“出海”场景,提供AI驱动的一站式数字化引擎和全球媒体精准营销,实现跨境互联应用加速,降低“出海”成本,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全球云枢合规智链服务确保企业跨境业务数据安全和合规运营 [7][8] 数实融合应用 - 探索虚拟现实和元宇宙数实融合应用场景落地,在VR体感娱乐等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带来全新交互感受,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8] 企业荣誉与未来规划 企业荣誉 - 2024年荣登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第276位,荣获“数字化转型十大创新企业”“新经济百佳创新企业”等称号 [9] 未来规划 - 2025年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长虹经济高质量发展 [10]
长虹佳华(0399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0: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收益为39,986,349千港元,2023年为37,170,63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58%[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8,603,498千港元,2023年为35,870,01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7.62%[3] - 2024年毛利为1,382,851千港元,2023年为1,300,61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32%[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76,648千港元,2023年为130,37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1.21%[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415,436千港元,2023年为428,64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08%[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6,170千港元,2023年为68,10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6.89%[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379,266千港元,2023年为360,54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2%[4]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95,136千港元,2023年为311,10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13%[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4.75仙,2023年为14.03仙,同比增长约5.13%[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32,805千港元,2023年为96,236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7,936,181千港元,2023年为17,311,227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5,076,338千港元,2023年为14,586,457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859,843千港元,2023年为2,724,770千港元[5]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992,648千港元,2023年为2,821,006千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3,493千港元,2023年为8,461千港元[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979,155千港元,2023年为2,812,545千港元[6] - 2024年股本为36,366千港元,2023年为36,366千港元[6] - 2024年可换股优先股为27,897千港元,2023年为27,897千港元[6] - 2024年储备为2,914,892千港元,2023年为2,748,282千港元[6]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39,986,349千港元,2023年为37,170,632千港元[18][1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76,648千港元,2023年为130,374千港元[25]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54,531千港元,2023年为95,217千港元[25] - 2024年政府补助为20,471千港元,2023年为34,840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总收益为39,986,349千港元,其中ICT消费者产品收益17,860,891千港元,ICT企业产品收益14,166,177千港元,其他收益7,959,281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分部溢利总计850,989千港元,其中ICT消费者产品分部溢利288,853千港元,ICT企业产品分部溢利472,966千港元,其他分部溢利89,170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其他收入76,648千港元,研发开支26,507千港元,行政开支202,094千港元,汇兑亏损净额21,941千港元,融资成本261,659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415,436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分部资产总计11,380,577千港元,其中ICT消费者产品分部资产3,846,958千港元,ICT企业产品分部资产5,774,097千港元,其他分部资产1,759,522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未分配资产中,已抵押银行存款5,602,464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561,776千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391,364千港元等[30] - 该年度公司综合资产总额18,068,986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分部负债总计11,824,775千港元,其中ICT消费者产品分部负债1,727,308千港元,ICT企业产品分部负债9,224,863千港元,其他分部负债872,604千港元[30] - 该年度公司未分配负债中,其他应付款项474,401千港元,应付关连公司款项24,063千港元,应付税项17,510千港元等[30] - 该年度公司综合负债总额15,089,831千港元[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37170632千港元,其中消费者产品收益16830930千港元,企业产品收益12379905千港元,其他收益7959797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部溢利为779414千港元,其中消费者产品分部溢利309947千港元,企业产品分部溢利411613千港元,其他分部溢利57854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28648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为17407463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4594918千港元[31] - 2024年中国内地销售额为39,204,925千港元,其他地区为781,424千港元,总计39,986,349千港元;2023年中国内地销售额为36,878,399千港元,其他地区为292,233千港元,总计37,170,632千港元[33] - 2024年非流动资账面价值为54,459千港元,2023年为36,977千港元[33] - 2024年银行借贷利息为82,718千港元,2023年为86,064千港元[35] - 2024年应收贴现票据及供应链融资安排利息为167,676千港元,2023年为148,063千港元[35] - 2024年担保费为10,402千港元,2023年为13,928千港元[35]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863千港元,2023年为493千港元[35]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261,659千港元,2023年为248,548千港元[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6,170千港元,2023年为68,108千港元[35] - 2024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54千港元,2023年为1744千港元[38]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202千港元,2023年为12704千港元[38] - 2024年上市公司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38603498千港元,2023年为35870017千港元[3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379266千港元,2023年为360540千港元[39]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数目为1454652千股,2023年相同[39] - 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股份数目为2570520千股,2023年相同[39]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4630765千港元,2023年为5013333千港元[39] - 2024年3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1111255千港元,2023年为1652923千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结余内包括总账面价值1728343000港元的已过期款项,2023年为1756884000港元[41]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5194413千港元,供应链融资项下应付票据为5865134千港元,总计11059547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121164千港元、4694384千港元、11815548千港元[42]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30日内为520984千港元,31至60日为428416千港元,61至90日为100414千港元,91至180日为142300千港元,181至365日为113739千港元,一年以上为96250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249025千港元、317232千港元、52769千港元、97517千港元、97676千港元、84330千港元[43] - 2024年和2023年确认作为分派的末期股息均为128526千港元,每股均为5港仙,2024年末期股息须待股东于应届股东大会批准[45] - 2024年公司实现收益约39986.35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增长7.58%[48] - 2024年毛利率3.46%,较上财年同期下降约0.04个百分点[48]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约379.27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增长约5.19%,基本每股盈利为14.75港仙,较上财年同期增加0.72港仙[48] - 2024年计息银行借贷未偿还总额约为27.2346亿港元,较2023年的17.8097亿港元增加[56]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1.6424亿港元,较2023年的61.2916亿港元略有增加[5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约为46.3496亿港元,较2023年的49.6733亿港元减少[56]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约为28.5984亿港元,较2023年的27.2477亿港元增加[56] - 2024年净资产负债率为5.07倍,较2023年的5.19倍有所下降[56] - 2024年度营业额约为399.8635亿港元,较上年增长7.58%[57] - 2024年度年度溢利约为3.792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9%[57] - 2024年度全面收益总额约为2.9514亿港元,较2023年的3.1111亿港元减少[57] - 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1423名,较2023年的1466名减少;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6465亿港元,较2023年的4.2424亿港元增加[6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品收益为31,062,952千港元,2023年为28,593,716千港元[18][19] - 2024年销售智能手机及自有品牌产品收益为7,815,894千港元,2023年为7,736,342千港元[18][19] - 2024年ICT解决方案收益为1,087,031千港元,2023年为820,220千港元[18][19] - 2024年提供ICT服务收益为20,472千港元,2023年为20,354千港元[18][19]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2024年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12%至17860.89百万港元,业务溢利下降6.81%至288.85百万港元[50]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2024年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4.43%至14166.18百万港元,业务溢利增长14.91%至472.97百万港元[51] - 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营业额为79.59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01%,溢利为89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4.13%[52]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0] - 本年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和综合财务报表披露无重大影响[11]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需对供应商融资安排进行额外披露[12] - 因实施修订本,集团已就供应商融资安排在综合财务报表作出额外披露[13]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第19号等准则及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部分准则及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5] - 部分准则及修订本于2027年
数字领航 赋能产业长虹佳华:科技服务打造数字经济新标杆
中国经济网· 2024-12-30 01:17
文章核心观点 长虹佳华作为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商,通过科技服务赋能产业,在数智化转型、产业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进展,未来将以创新推动服务和价值创造,实现高质量成长 [2][15] 分组1:活动信息 - 2024年第十七届“佳华好伙伴”答谢会于12月3日起在11个城市陆续召开,各地合作伙伴探讨数字智能产业发展先机 [1] 分组2:公司战略与服务 - 公司致力于通过科技服务赋能数字智能产业,构建智能商业体系,在云计算、元宇宙等领域布局,提供多种服务 [2] - 公司依托科技服务能力拓展合作品牌生态,专注价值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新标杆 [3] 分组3:数智化转型 - 公司构建“智能商业”数字协同能力,打通全链条系统,赋能合作伙伴,提升业务时效 [4] - 公司数智化建设实现“提质增效”,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助力企业决策和业务创新 [4] - 长虹集团2023年研发投入超3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5.48%;2024年一季度研发投入7.9亿元,同比增长15.5%,构建三层技术创新体系,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5] 分组4:产业赋能 - 公司在保持传统业务基础上,推进新兴赛道应用场景落地,构建发展新模式,提升客户价值 [7] - 公司成为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与信通院发布行业标准,以科技服务赋能低空经济 [7] - 公司作为大赛协办单位,提供元宇宙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教育行业发展 [7] - 长虹集团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赋能多个行业 [8] 分组5:生态构建 - 公司整合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提升商业和社会价值 [9] - 公司为合作伙伴提供综合营销服务,构建多方共赢合作网络 [9] - 公司提升智能分销服务能力,构建智能管理经营体系,推动合作伙伴数字化转型 [10] 分组6: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86亿港元,同比增长13.71%,企业级业务同比增长21.1%,消费类业务同比增长10.0% [12] - 公司是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总代理,在全栈业务领域提供智能分销服务和解决方案 [13] - 公司董事长认为数字智能产业增长高于GDP增速,蕴含巨大市场需求,未来将出现更多创新应用 [14] - 公司将以创新为动力,拓展行业新生态,推动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实现共赢成长 [15]
长虹佳华(0399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08: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约19,286.17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上升13.71%[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9,286.17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71%[4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9,286,1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60,784千港元,同比增长13.71%[69] - 2024年上半年收益192861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60784千港元[79][83][85][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率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34%,较上财年同期下降约0.15个百分点[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溢利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164.48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上升约0.0036%[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164.48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036%[4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79,0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5,759千港元,同比下降12.96%[69]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4,4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478千港元,基本持平[6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790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5759千港元[83][8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644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478千港元[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盈利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约为6.40港仙,较上财年同期基本持平[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全面收益总额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收益总额约为134.94百万港元,2023年为52.54百万港元[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相关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计息借款总额为2,629.74百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036.18百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30.87百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95倍[4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3,45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数据未提及变化情况[7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831,92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11,227千港元,同比下降20.09%[7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101,0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86,457千港元,同比下降23.90%[7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18,9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12,545千港元,同比增长0.23%[7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476282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63658千港元[9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供应链融资项下应付票据为74386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15548千港元[9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26297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0967千港元[97] - 2024年6月30日3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为15277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52923千港元[94] - 2024年6月30日30日内应付贸易账款为87211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9025千港元[96] - 2024年6月30日31至6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6220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6229千港元[94] - 2024年6月30日31至6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745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7232千港元[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93,1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30,034)千港元,同比增加26.21%[7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54,0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27,423千港元,同比增长87.66%[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 - 2024年6月21日已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及优先股0.05港元,合共约128.53百万港元[54] - 2024年确认2023年末期股息为128526千港元,2023年确认2022年末期股息同样为128526千港元[9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股息,2023年同样无[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借贷利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借贷实际利率固定在2.64%至5.2481%,2023年为2.6422%至5.66%[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务 - 合资格集团实体按8.25%税率就首2000000港元溢利缴税,2000000港元以上按16.5%税率缴税[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5.50%至8,495.04百万港元,溢利减少23.16%至122.65百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4950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052248千港元[79][83][8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 - 其他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9.62%至4,016.54百万港元,溢利增加4.68%至37.20百万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40165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57758千港元[79][83][8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2.05%至6,774.59百万港元,溢利增加25.95%至241.36百万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ICT企业产品收益67745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50778千港元[79][83][85] 销售地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销售额190071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839317千港元[8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地区销售额2790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467千港元[86] 已售存货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186425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368847千港元[87] 集团员工数量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552名,2023年6月30日为1,408名[5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但祝剑秋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偏离第C.2.1条[56]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遵守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57] 董事股份认购及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董事获授予认购公司股份或债券权利[6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未授予董事任何购股权[64] 股东持股情况 - 祝剑秋先生持有普通股115,165,762股,权益百分比为7.92%;赵其林先生持有75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0.05%;苏惠清女士持有34,589,636股,权益百分比为2.38%[62] - 四川长虹持有普通股874,65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60.13%;持有优先股1,115,868,000股,权益百分比为100.00%[65] - 长虹香港持有普通股874,65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60.13%;持有优先股1,115,868,000股,权益百分比为100.00%[65] - 安健控股持有普通股858,65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59.03%;持有优先股1,115,868,000股,权益百分比为100.00%[65] - 川投资产管理持有普通股83,009,340股,权益百分比为5.70%[65] - 四川省投资集团持有普通股83,009,340股,权益百分比为5.70%[6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454,652,000股,优先股总数为1,115,868,000股[66] - 四川长虹控股持有四川长虹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3.22%[66]
长虹佳华(0399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3 10: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9,286,1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60,784千港元增长13.71%[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43,6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91,937千港元,同比增长8.74%[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79,08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5,759千港元下降12.96%[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2024年为164,484千港元,2023年为164,478千港元,基本持平[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6.40港仙,与2023年同期持平[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4,408,39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74,770千港元下降13.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4,762,82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63,658千港元下降2.0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101,05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586,457千港元下降23.9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2,730,8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24,770千港元增长0.2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818,95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12,545千港元增长0.23%[4]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1928617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6960784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销售额分别为19,007,151千港元和16,839,317千港元,其他地区销售额分别为279,023千港元和121,467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分别为18,642,526千港元和16,368,847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64,484千港元和164,478千港元[15]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及可换股优先股加权平均数在2024年和2023年均为2,570,520千股[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3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分别为1,527,745千港元和1,652,923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分别为5,965,029千港元和7,121,164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供应链融资项下应付票据分别为1,473,609千港元和4,694,384千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未经审核为16762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1910469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未经审核为26297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经审核为1780967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借贷实际利率固定在2.64%至5.2481%之间[1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收益约19286.17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上升13.71%[22]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34%,较上财年同期下降约0.15个百分点[22]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164.48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上升约0.0036%[2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约为6.40港仙,较上财年同期基本持平[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9286.17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7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164.48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036%[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收益总额约为134.94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52.54百万港元增加[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计息借款总额为2629.74百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036.18百万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30.87百万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净资产负债率为3.95倍[27] - 2024年6月30日,清偿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的应收票据为92,62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471千港元;筹集现金的贴现票据2024年6月30日为2,087,8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7,949千港元;具追索权的未收回已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2024年6月30日为2,180,4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35,420千港元[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495043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052248千港元;ICT企业产品收益6774592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5550778千港元;其他收益401653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357758千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ICT消费者产品分部溢利122649千港元,ICT企业产品分部溢利241359千港元,其他分部溢利37202千港元,总计401210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ICT消费者产品分部溢利159615千港元,ICT企业产品分部溢利191625千港元,其他分部溢利35539千港元,总计386779千港元[10]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5.50%至8495.04百万港元[23]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溢利减少23.16%至122.65百万港元[23]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2.05%至6774.59百万港元,溢利增加25.95%至241.36百万港元[24] - 其他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9.62%至4016.54百万港元,溢利增加4.68%至37.20百万港元[24] 公司股权结构 - 四川长虹控股股东为四川长虹控股、四川长虹、长虹(香港)贸易有限公司及安健控股有限公司,四川长虹控股持有四川长虹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3.22%[6] 财务报告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业绩未经公司外部核数师审阅或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未经核数师审阅或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40]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集团实体按8.25%税率就溢利首2,000,000港元缴税,按16.5%税率缴2,000,000港元以上溢利税;不符合的按16.5%统一税率缴税[13] - 中国附属公司一般税率为25%,四川长虹佳华部分附属公司按15%减免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3][14] - 印度尼西亚子公司税率为22%,菲律宾子公司2024年上半年税率为20%[1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现金股息[2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2024年6月21日已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及优先股0.05港元,共约128.53百万港元[36] 集团资产抵押及投资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将其固定资产作任何按揭或抵押[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以外币借贷或其他对冲工具对冲的外币投资[29] 重大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事项或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出售[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无参与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33]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552名,2023年6月30日为1,408名[35]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37]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祝剑秋先生一人兼任,偏离第C.2.1条[38] - 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39] 中期报告发布计划 - 2024年中期报告将于2024年9月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41]
长虹佳华(0399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14:04
公司治理 - 公司注册地点在百慕达,总部和主要业务地点在香港[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授权代表[3]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战略发展和整体运营管理,具有超过26年的信息科技行业管理经验[4]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治理工作,具有超过24年的公司治理经验[5]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融资工作,具有超过27年的财务管理和企业融资经验[6]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资本运营,具有超过7年的资本运营经验[7]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人力资源、运营和行政管理,具有超过31年的IT行业业务发展经验[8]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投资和业务合并,具有超过13年的财经管理经验和公司治理经验[9] - 陈銘燊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3年的投资和企业财务经验[11] - 高旭东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经济和企业治理研究领域拥有超过33年的经验[12] - 孟慶斌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15年以上的投资和金融理论研究经验[14] - 公司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整体策略、设立业绩目标、监督内部控制和财务运营,委派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53][54]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各成员职位明确,具备相关经验和资历[55][57] - 董事会会议至少每季度举行一次,讨论制定公司整体策略、审查业务表现,并讨论中期和年度业绩等重大事项[60][61] - 公司董事积极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确保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64][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公司秘书也参与专业发展培训,保持独立性和专业能力[66]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由大多数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8][69][73]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阅公司财务报表、持续关联交易和会计政策,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70][71]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全体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确保薪酬公正合理[73][76] - 提名委员会负责提名董事候选人,参考公司业务模式和特定需求,确保候选人多元化[78][80]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确保成员在技能、经验和观点方面达到平衡[81][82] - 董事会由一名女性董事和八名男性董事组成,性别多元化符合公司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84] - 公司员工男女比例约为3:2,符合ICT行业人员分布,达到员工性别多元化目标[85] - 公司重视董事会独立性,设立机制确保独立观点传达,提升决策客观性和成效[86]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定期审查董事会架构、规模、组成,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87][88] - 公司董事薪酬根据表现设定,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根据市场和工作量确定[92][93] - 公司提供全面入职指导,确保新任董事充分了解责任、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94] - 公司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制定的策略和方针,不断改善业务流程[9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为50万至300万港元和300万港元以上,符合相关规定[98] - 公司聘任德勤为核数师,核数费用为2,449,000港元,提供其他服务费用为286,000港元[100][101] - 公司设有内部审计职能,定期审核内部政策及程序的合规情况[105] - 公司对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管理层相信系统属有效及充分[106] - 公司建立了关于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以确保按规定向公众作适时披露[108] - 公司致力于调查全球企业治理常规的动态,提升企业治理程序以确保长远可持续发展[110] 业务运营 - 公司在2023年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但整体业务持续稳健发展[20] - 公司在2023年快速应对市场和竞争变化,推动创新发展,保持稳健的业绩表现和良好的发展态势[21] - 本集团员工总数为1,466名,员工成本约为424.24百万港元[34] - 本集团未面临重大劳资纠纷或员工人数大幅波动情况[35] - 本集团管理其资本结构以促进业务发展,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来自主要股东或关联公司的贷款[36] - 本集团拟为OPCO搭建新的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已获独立股东批准[37] - 本集团将继续致力于ICT分销业务及ICT综合服务,暂无未来投资具体计划[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1] - 2023年12月31日后未发生对本集团有重大影响的事项[42]
长虹佳华(0399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4:33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37,170,632千港元,较上年度的38,339,109千港元略有下降[2] - 二零二三年度毛利为1,300,615千港元,较上年度的1,272,511千港元有所增长[2] - 除税前溢利为428,648千港元,较上年度的441,419千港元略有下降[3] - 每股盈利基本及稀释为14.03港仙,较上年度的14.23港仙有所下降[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6,236千港元,较上年度的64,216千港元有所增长[4] - 流动资产总额为17,311,227千港元,较上年度的15,886,548千港元有所增长[4] - 流动负债总额为14,586,457千港元,较上年度的13,315,431千港元有所增长[4] - 资产净值为2,812,545千港元,较上年度的2,629,964千港元有所增长[5] - 股本为36,366千港元,储备为2,748,282千港元,总权益为2,812,545千港元[5]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专业集成IT解决方案及服务以及分销消费者数字产品[11]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被本公司董事会控制[13] 会计政策和税务 - 本集团首次应用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新订和修订,包括保险合同、会计估计、与单一交易相关的遗留税项等[15] - 公司根据香港利得税规定,首2,000,000港元溢利以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以16.5%税率征税[46]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在2023年度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而自2023年起则按25%的企业所得税率缴税[48] 销售情况 - ICT消费者产品和企业产品在2023年度的销售额分别为16,830,930千港元和12,379,905千港元[30] - ICT消费者产品和企业产品在2022年度的销售额分别为19,525,986千港元和11,638,705千港元[31]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银行借款未偿还总额约为1,780.97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了约767.4百万港元[71]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129.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了约562.26百万港元[71]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额约为2,724.77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了约153.65百万港元[7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但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了企业治理守则[92] - 公司认为董事会已具备足够的权力平衡和保障,即使主席和总裁由同一人担任[93]
长虹佳华(0399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09: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6,960.7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8%[6] - 毛利率为3.49%,较去年同期上升约0.40个百分点[6] - 股东应占溢利约164.4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11%[6] - 公司2023年中期收入为169,607.8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 - 净利润为16,447.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 - 公司2023年中期每股基本盈利为1.64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1%[80] 业务表现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5.28%至8,052.25百万港元[8]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8.02%至5,550.78百万港元[9] - 其他业务中,智能手机销售增长导致收入上升2.89%至3,357.76百万港元[10] - 公司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为16839.32千港元,其他地区销售额为121.47千港元[72] 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439.54百万港元[14] - 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490.31百万港元[14] - 净资产负债比率为4.42倍,管理层对财务资源有充裕的运作[14] - 公司未将固定资产进行任何按揭或抵押[15] 股东情况 - 祝劍秋先生持有公司7.92%的普通股[L][37] -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0.13%的普通股[L][40] - 长虹(香港)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0.13%的普通股[L][40] - 安健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9.03%的普通股[L][40] - 四川川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5.70%的普通股[L][40]
长虹佳华(0399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0 12:19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6,960,7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06,44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29%[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91,9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3,49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94%[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05,7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41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0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4,4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19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11%[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6.40港仙,2022年同期为6.82港仙,同比下降约6.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3,68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21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7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759,6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86,54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3.3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269,34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15,43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5.3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553,9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29,96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89%[4]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1.69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1亿港元,同比下降5.29%[14][18][19]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05.7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418万港元,同比下降4.04%[1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销售额1.68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85亿港元,同比下降5.6%[19]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1.63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35亿港元,同比下降5.64%[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64.47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19万港元,同比下降6.11%[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约16960.78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下降5.28%,毛利率3.49%,较上财年同期上升约0.40个百分点[34]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164.48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下降约6.11%,基本每股盈利约为6.40港仙,较上财年同期下降约0.42港仙[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69.6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8%[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1.6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收益总额约为5254万港元[43]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ICT消费者产品收益8052.24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504.415万港元,同比下降15.28%[14][18] - 2023年上半年ICT企业产品收益5550.77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38.7万港元,同比增长8.02%[14][1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益3357.7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63.333万港元,同比增长2.9%[14][18]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5.28%至8052.25百万港元,溢利减少6.76%至159.62百万港元[36]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8.02%至5550.78百万港元,溢利增加5.27%至191.63百万港元[37] - 其他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89%至3357.76百万港元,溢利增加36.45%至35.54百万港元[38] 公司股权结构 - 四川长虹控股持有四川长虹全部已发行股本的约23.22%,并对四川长虹董事会大部分成员组成有实际控制权[9] 税务政策 - 香港合资格集团实体溢利首200万港元按8.25%税率缴税,200万港元以上按16.5%税率缴税[20] 贸易信贷政策 - 集团与第三方贸易客户信贷期为30至180日,信贷上限每年审查两次[27] 应收应付账款及借贷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减呆账拨备为45060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24190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供应链融资项下应付票据总计82149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03065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借贷额为23208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48366千港元,借贷实际利率固定在2.6422%至5.66%之间[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借款总额为23.21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4.40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4.90亿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4.42倍[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清偿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背书记应收票据7.15亿港元,为筹集现金贴现票据17.29亿港元,具追索权之未收回已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18.01亿港元[50] 股息分派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确认分派股息128526千港元,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3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55] - 2023年6月23日已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及优先股0.05港元,合共约1.29亿港元[56]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57]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祝剑秋先生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59] 公司信息披露 - 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刊登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changhongit.com)[64] - 2023年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9月寄发给股东并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64]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408名,较2022年6月30日的1316名有所增加[54]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祝剑秋、潘晓勇、张晓龙、赵其林、苏惠清及周家超[6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铭燊、高旭东及孟庆斌[64] 公司经营方针 - 2023年下半年公司以「聚焦专注,做数字智慧价值伙伴」为经营方针,构筑智慧商业体系[39]
长虹佳华(0399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1:32
公司治理 - 公司注册地点在百慕达,总部和主要业务地点在香港[2] - 公司主席兼总裁祝劍秋先生负责公司战略发展和整体运营管理[4] - 执行董事潘曉勇先生负责科技创新和资本运营[5] - 执行董事张曉龍先生负责公司融资工作[7] - 执行董事趙其林先生负责公司治理工作[8] - 执行董事蘇惠清女士负责人力资源、运营和行政管理[9] - 执行董事周家超先生负责投资和业务合并[1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祝劍秋先生、潘曉勇先生、張曉龍先生、趙其林先生、蘇惠清女士、周家超先生、陳銘燊先生、高旭東先生、孟慶斌先生[54] - 除潘曉勇先生、張曉龍先生、趙其林先生、蘇惠清女士及周家超先生外,其他董事订立固定年期的服务合同,每年自动续约[55] - 董事会已就公司财务报表的责任进行确认,并监督业务表现,董事具备相关经验和资历[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已召开六次会议,各董事出席情况详见报告[57] - 董事会讨论并制定了公司整体战略,审查和监控业务表现,讨论并确定了中期和年度业绩及其他重大事项[58] - 董事会主席邀请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主席或代表出席股东大会[59] - 公司安排董事参加非正式会面,促进董事之间的沟通和参与公司业务[60] - 董事持续接受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确保对董事会作出贡献[61] - 公司秘书和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角色应区分,董事会认为已具备足够的权力平衡和保障[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12个月,可自动续约,已确认其独立性[65] - 審核委員會成員包括陳銘燊先生、高旭東先生和孟慶斌先生,均為獨立非執行董事[67][68] - 審核委員會負責審閱公司的業績報告、持續關連交易、會計原則和常規,並協助董事會履行職責[69] - 審核委員會在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舉行了四次會議,審閱了全年業績[70] - 薪酬委員會成員包括陳銘燊先生、祝劍秋先生和孟慶斌先生,大多數成員為獨立非執行董事[71] - 薪酬委員會負責制定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待遇,並向董事會提供建議[72] - 薪酬委員會在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舉行了一次會議,審閱了薪酬政策和執行董事的薪酬待遇[74] - 提名委員會成員包括祝劍秋先生、陳銘燊先生和高旭東先生,大多數成員為獨立非執行董事[75] - 提名委員會負責評核董事候選人的適宜性,審閱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以及審核董事會的架構、人數和組成[84] - 董事會每年審閱公司的企業管治政策、董事和高級管理層的培訓、政策合規性,以及遵守企業管治守則和報告披露情況[86]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表现挂钩,执行董事薪酬根据公司财务状况而定,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由董事会决定[87] - 公司秘书为鄭程傑先生[90] - 董事会定期审阅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98]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二年,公司实现收益约38,339.11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下降13.96%[22] - 二零二二年股东应占溢利约365.82百万港元,较上财年同期下降约11.48%[22] - ICT消费者产品分销业务營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0.74%至19,525.99百万港元,业务溢利增长6.89%至347.14百万港元[25] - ICT企业产品分销业务營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7.04%至11,638.71百万港元,业务溢利增长8.19%至406.41百万港元[26] - 其他业务營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41.99%至7,174.42百万港元,业务溢利下降46.65%至63.50百万港元[27] - 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營业额约为38,339.11百万港元,较上年减少13.96%[30] - 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年度溢利约为365.82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48%[30] - 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面收益总额约为78.23百万港元,较上年减少[30] - 公司员工总数为1,357名,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32.09百万港元[34] - 公司并无以货币借贷或其他对冲工具对冲任何外币投资[32] - 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