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莱蒙国际(03688)
icon
搜索文档
莱蒙国际(03688.HK)预期中期净亏损增加
格隆汇· 2025-08-25 13:1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介于约700百万港元至800百万港元 [1] - 上年同期净亏损约560.6百万港元 [1] - 净亏损同比增加幅度介于约24.8%至42.7% [1] 亏损原因 - 预期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亏损所致 [1] - 预期净亏损增加亦由于若干存货减值亏损所致 [1]
莱蒙国际(03688) - 盈利警告
2025-08-25 12:4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TOP SPR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萊蒙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公司秘書 由 於 本 公 司 仍 在 最 終 落 實 其 於 本 期 間 之 中 期 業 績,故 本 公 告 所 載 的 資 料 僅 為 董 事 會 根 據 現 時 可 得 的 資 料 及 對 本 集 團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管 理 賬 目(有 關 業 績 並 無 經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審 閱 或 審 核,亦 未 經 本 公 司 審 核 委 員 會 確 認)作 出 之 初 步 評 估。 本集團於本期間之整體財務業績將僅於全部相關業績及相應處理方式落實後 確 定,可 能 會 與 本 公 告 所 披 露 者 有 所 不 同。本 集 團 之 詳 ...
莱蒙国际(0368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8 08:4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TOP SPR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萊蒙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3688)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萊 蒙 國 際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 此 宣 佈,本 公 司 將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九 日(星 期 五)舉 行 董 事 會 會 議,藉 以(當 中 包 括)考 慮 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 綜 合 中 期 業 績 公 告 及 其 發 佈,並 考 慮 派 付 中 期 股 息(如 有)。 於 本 公 告 日 期,執 行 董 事 為 黃 俊 康 先 生、林 美 家 女 士 及 黃 思 源 先 ...
莱蒙国际(0368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7:46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亿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14.12732441亿股[2] - 上月底和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可换股证券 - 红利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上月底已发行总额为1165.528万港元,本月无变动[4] - 本月因该证券发行新股数目为1.165528亿股[4] - 该证券认购价/转换价为0.1港元[4]
莱蒙国际(036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08:5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3688,买卖单位为500股[19] 公司人员变动 - 陈素权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12][14] - 郑毓和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12][14] 物业及停车位预售情况 - 2024年公司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7.845亿港元,2023年为6.004亿港元[21][24] - 2024年已预售可销售建筑面积14,269平方米,2023年为7,540平方米[21][24] - 2024年公司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合共约7.84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30.7%,其中物业预售额约7.798亿港元[68] - 2024年公司已预售总建筑面积约为14,269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约89.2%[68] - 2024年公司物业预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约54,649.9港元,较2023年下降约30.3%[68] - 2024年公司停车位预售额约为470万港元[68] - 天津莱蒙城住宅预售建筑面积3,485平方米,占比24.4%,预售额2910万港元,占比3.7%,平均售价8,350.1港元/平方米[70] - 深圳水榭云上家園住宅/商业预售建筑面积4,443平方米,占比31.1%,预售额2.489亿港元,占比32.0%,平均售价56,020.7港元/平方米[70] - 香港128 WATERLOO住宅预售建筑面积1,178平方米,占比8.3%,预售额4.725亿港元,占比60.6%,平均售价401,103.6港元/平方米[70] - 常州莱蒙都会预售建筑面积3,340平方米,占比23.4%,预售额2120万港元,占比2.7%,平均售价6,347.3港元/平方米[70] - 2024年已预售停车位62个,预售额470万港元,预售平均售价75,806.5港元/个,其中南京水榭阳光预售42个占67.7%,预售额290万港元占61.7%[72] 投资物业情况 - 2024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2.231亿港元,2023年为2.172亿港元,增加约2.7%[21]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为88.0%[21] - 2024年12月31日正在营运的投资物业组合可租赁总建筑面积约为301,768平方米[21] - 2024年集团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2.231亿港元,较2023年的2.172亿港元增长约2.7%[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88.0%[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运营投资物业组合总可出租建筑面积约301,768平方米[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总公允价值约63.784亿港元,占总资产约38.4%,可租赁总建筑面积约301,768平方米[78][80] - 2024年公司录得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扣除递延税项)约9.159亿港元,2023年为收益约1,320万港元[78][80] - 2024年12月31日,知名主力租户租赁建筑面积占运营中投资物业可租赁总面积约37.9%,2023年为约29.6%[79][81] - 2024年公司投资物业出租率从2023年的约82.5%增至约88.0%,租金收入约2.231亿港元,较2023年约2.172亿港元增加约2.7%,月均租金收入约84.2港元/平方米,2023年约为69.3港元/平方米[79][82] - 2024年投资物业估值亏损约为11.959亿港元,而2023年为估值收益约1440万港元[118] 管理物业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管理物业总体面积累计至约1322万平方米,其中约899万平方米为非公司开发的物业,约77.3万平方米为商业物业管理项目[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物业累计总面积约1322万平方米,其中约899万平方米为非集团开发物业,约77.3万平方米为商业物业管理项目[25] - 目前莱蒙物业签约管理面积1322万平方米,包含98个物业项目,3个获“省级优质示范管理小区”称号,7个获“市级优质示范管理小区”称号[37][39] 土地储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17个物业项目土地储备约为402,853平方米[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17个物业项目土地储备(即净可售/可租建筑面积)约402,853平方米[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17个物业项目净可销售及可租赁建筑面积为338,336平方米,在建项目为58,020平方米,已订约将予购买或正在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为6,497平方米,总面积402,853平方米[65][67] - 按城市划分,深圳及东莞、上海、成都、杭州、天津、常州、昆明、香港的建筑面积分别为134,537平方米、97,526平方米、38,325平方米、26,264平方米、16,660平方米、79,649平方米、1,415平方米、8,477平方米[67] - 已竣工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338,336平方米[86][87] - 在建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58,020平方米[86][87] - 已订约将予购买或正在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6,497平方米[86][87] - 所有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合计约402,853平方米[86][87] - 深圳及周边地区(包括东莞)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134,537平方米[90] - 上海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97,526平方米[90] - 成都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38,325平方米[90] - 杭州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26,264平方米[90] 重点项目情况 - 上海莱蒙国际中心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已吸引华为等知名企业入驻[32] - 深圳吉盛昌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完成立项[34] - 广州南沙区旧厂改造项目52.5亩土地已列入相关更新计划,待规划单元控规调整方案获批后将推动签订地块收储协议[34] - 深圳水榭云上家園建筑面积约7.78万平方米,总货值约2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底销售认购额约21亿元人民币[35] - 深圳莱蒙国际大厦和深圳简上商务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0.17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第二季现售[35] - 香港128WATERLOO项目截至2024年底累计售出83个单位,含车位销售额逾15亿港元[36][38] - 香港上水马适路项目地块发展面积约14.2万平方呎,获城规会批出6倍地积比,换地申请进行中,2025年第一季将讨论换地事宜[36][38] - 截至2024年底,莱蒙商业项目平均出租率90%,全年引入商家164家,招商面积同比增长约21.7%[37][39] - 深圳水榭山项目有4期,地盘面积143,047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131,736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996平方米[165] - 水榭春天-深圳项目有6期,地盘面积166,979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774,371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33,454平方米[169] - 深圳水榭花都项目有3期,地盘面积164,764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294,638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4,992平方米[172] - 常州莱蒙都会项目有4期,地盘面积120,296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513,404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79,649平方米[175] - 东莞莱蒙商业中心地盘面积18,738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79,679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20,172平方米[180] - 杭州莱蒙商业中心地盘面积14,780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49,989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26,264平方米[184] - 成都莱蒙都会地盘面积20,727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139,265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38,325平方米[188] - 天津莱蒙城地盘面积114,080平方米,估计总建筑面积114,080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16,660平方米[192] - 上海湾谷项目估计总建筑面积97,854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97,526平方米[194] - 香港九龙塘律伦街项目地盘面积958平方米,2024年12月31日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574平方米[198] 业务发展策略 - 未来一年商业业务聚焦现金流与利润平衡,引入流量品牌商家、优化商业业态组合[40][41] - 未来一年物业业务优化项目结构、稳定营收,拓展优质外拓项目,推进非住宅细分赛道物业服务市场发展[40][41] - 教育业务研究校舍分布区域调整,制定新校区建设规划,优化招生策略、扩大招生规模[40][42] - 教育业务参与公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40][42] - 公司聚焦大湾区核心城市,推进现有项目开发交付,探索城市更新、产业小区等领域投资机遇[43][46] - 公司关注香港投资机遇,发挥打造高端精品物业优势,拓展优质项目[45][48] - 公司拟在中国境内及/或境外物色具投资潜力的土地并收购土地储备[91] 物业销售收入情况 - 2024年天津、深圳及香港物业发展业务物业销售收入(不含停车位)约8.043亿港元,可销售建筑面积约8,644平方米,较2023年分别增加约99.9%及41.1%,确认平均售价约93,047.2港元/平方米,增加约41.7%[73][74] - 2024年交付及确认停车位销售约250万港元,售出39个停车位[75] - 2024年天津莱蒙城住宅入账可销售建筑面积2,936平方米,物业销售额2,070万港元,平均售价7,050.4港元/平方米[77] - 2024年深圳水榭云上家園住宅/商业入账可销售建筑面积3,205平方米,物业销售额2.295亿港元,平均售价67,769.1港元/平方米[77] - 2024年香港128 WATERLOO住宅入账可销售建筑面积1,786平方米,物业销售额5.5亿港元,平均售价398,046.3港元/平方米[77]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约8.068亿港元,占总收入约58.9%,较2023年增加约99.0%[98][100][101]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约13.693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43.5%[92][95][98][100]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8.326亿港元,2023年约为8.769亿港元[92][95]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约1.20港元,2023年分别约为0.57港元[92][95] - 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由2023年约5.3港元减少约24.5%至2024年约4.0港元[92][95] - 2024年公司直接成本约14.861亿港元,较2023年约12.081亿港元增加[99][103] - 2024年公司毛损约1.168亿港元,毛损率约8.5%,2023年毛损约2.538亿港元,毛损率约26.6%[104][108] - 2024年其他收入约99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7.3%[105][109]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约1.731亿港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约336.2%[106][110]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约2.576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236.6%[107][111]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1.978亿港元,较2023年的1.768亿港元增加约11.9%[117] - 2024年财务成本约为3.032亿港元,较2023年的3.2亿港元减少约5.3%[119]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为2.502亿港元,而2023年为所得税开支约6390万港元[120] - 2024年非控股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400万港元,2023年约为2340万港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值约为17.567亿港元,较2023年的21.91亿港元减少约19.8%[122][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约为65.149亿港元,其中约26.654亿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约28.019亿港元须于一年后但五年内偿还
莱蒙国际(036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0 10: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约13.693亿港元,较2023年约9.543亿港元增加约43.5%[2] - 2024年毛损率约8.5%,2023年约26.6%[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8.326亿港元(2023年约8.769亿港元)[3]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约为1.20港元(2023年分别约0.57港元)[3]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约为4.0港元(2023年约5.3港元)[3] - 2024年及2023年公司净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80.0%及63.6%[3] - 2024年年度亏损约18.966亿港元(2023年约9.003亿港元)[4]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约 - 20.983亿港元(2023年约 - 11.436亿港元)[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803940千港元,2023年为10077037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812729千港元,2023年为9963830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5712035千港元,2023年为6621975千港元[1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6024844千港元,2023年为8123162千港元[10] - 2024年集团产生亏损净额约18.97亿港元,2023年约9.003亿港元[13] - 2024年报告分部收入为14.26亿港元,2023年为10.5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5.45%[29][30] - 2024年综合收入为13.69亿港元,2023年为9.54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3.48%[30] - 2024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2.15亿港元,2023年为8364.77万港元,亏损扩大约156.65%[30] - 2024年综合总资产为16.62亿港元,2023年为20.04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7.06%[30] - 2024年综合总负债为10.59亿港元,2023年为11.92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1.14%[30]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外界客户收入为7.73亿港元,2023年为6.5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7.85%[32] - 2024年来自香港外界客户收入为5.96亿港元,2023年为2.99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9.36%[3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9964.2万港元,2023年为1.59亿港元,同比下降约36.99%[3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03亿港元,2023年为3.2亿港元,同比下降约5.39%[30][33]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9687.7万港元,2023年为2.19亿港元,同比下降约9.83%[35] - 2024年家具、装置及其他固定资产折旧为7,681千港元,2023年为6,21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11,616千港元,2023年为13,289千港元[36] - 2024年已售物业成本为1,175,745千港元,2023年为919,566千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024年为223,137千港元,2023年为217,245千港元[36] - 2024年企业所得税本年度拨备6,022千港元,2023年为14,416千港元;中国预扣税2024年为6,863千港元,2023年为0[3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1,832,632,000港元及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股数1,529,286,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亏损为876,893,000港元[40] - 2024年无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普通股及每张永久可换股证券1港仙,共15,291千港元[43]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51,453千港元,2023年为56,612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2024年为524,898千港元,2023年为503,374千港元[4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17,518千港元,2023年为235,706千港元;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2024年为1,276,584千港元,2023年为1,536,656千港元[46]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2.17518亿港元,2023年为2.35706亿港元[47] - 2024年资本承担为4470.8万港元,2023年为2.24805亿港元[48] - 2024年赔偿居民未来安置物业估计价值为10.05958亿港元,2023年为10.42128亿港元[49] - 2024年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为5889.2万港元,2023年为7193.3万港元,年利率均为4.35%[49] - 2024年集团亏损净额为18.966亿港元,2023年为9.003亿港元[51] - 2024年集团综合收入约达13.693亿港元,相比2023年增加约43.5%[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8.326亿港元,2023年为8.769亿港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股份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约为1.20港元,2023年为约0.57港元[73] - 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由2023年12月31日约5.3港元减少约24.5%至2024年12月31日约4.0港元[73]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3.693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9.543亿港元增加约43.5%,主要因物业销售收入增加[75] - 2024年公司直接成本约14.861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2.081亿港元增加,主要因销售物业增加[76] - 2024年公司毛损约1.168亿港元,毛损率约8.5%;2023年毛损约2.538亿港元,毛损率约26.6%,主要因存货减值[77]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约996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588亿港元减少约37.3%,主要因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减少[78] - 2024年公司其他亏损净额约1.731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397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336.2%,主要因出售联营公司亏损[79] - 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约2.576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7650万港元增加约236.6%,主要因佣金开支增加[80]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约1.978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768亿港元增加约11.9%,因拨回过往年度若干开支[81] - 2024年公司投资物业估值亏损约11.959亿港元,2023年为估值收益约1440万港元,因内地物业租金较低[82]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约3.032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3.2亿港元减少约5.3%,因偿还若干银行贷款[83] - 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价值约17.567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约21.91亿港元减少约19.8%[86]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比率分别约为80.0%及63.6%[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现金结余约为15.169亿元(相当于约16.127亿港元),以美元计值现金结余约为20万美元(相当于约140万港元)[95]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分别为4.0港元及5.3港元[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买家按揭贷款融资向金融机构提供约1.645亿港元担保(2023年12月31日:约2.423亿港元)[9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约754名雇员,较2023年的851名减少约11.4%[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及相关成本约为1.969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2.186亿港元减少约9.9%[10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7.845亿港元,物业预售额约7.798亿港元,已预售建筑面积约14,269平方米,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54,649.9港元,较2023年分别增加约30.7%、89.2%及下降约30.3%[2] - 2024年投资物业经常性租金收入约2.231亿港元(2023年约2.172亿港元),投资物业组合可租赁总建筑面积约301,768平方米,公允价值约63.784亿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38.4%[2]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806,752千港元,2023年为405,477千港元[23] - 2024年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293,294千港元,2023年为287,352千港元[23] - 2024年教育相关服务收入46,102千港元,2023年为44,245千港元[23] - 2024年来自投资物业的租金总额223,137千港元,2023年为217,245千港元[23] - 2024年与客户订约的收入1,146,148千港元,2023年为737,074千港元[23] - 2024年公司总收入1,369,285千港元,2023年为954,319千港元[23] - 2024年物业发展分部报告分部亏损约5.928亿港元,2023年约5.377亿港元[13] - 2024年集团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7.84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30.7%[52] - 2024年集团物业预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约54649.9港元,较2023年下降约30.3%[53] - 2024年集团物业销售收入约8.043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99.9%[55] - 2024年集团交付及确认停车位销售约为250万港元,售出39个停车位[56] - 2024年已确认物业销售中,天津莱蒙城住宅可销售建筑面积2936平方米,销售额2070万港元,平均售价7050.4港元/平方米;深圳水榭云上家園住宅/商业可销售建筑面积3205平方米,销售额2.295亿港元,平均售价67769.1港元/平方米;香港128 WATERLOO住宅可销售建筑面积1786平方米,销售额5.5亿港元,平均售价398046.3港元/平方米;南京水榭春天可销售建筑面积717平方米,销售额410万港元,平均售价5718.3港元/平方米[57] - 2024年已确认南京水榭阳光停车位39个,销售额250万港元,平均售价66666.7港元/个[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总公允价值约63.784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约38.4%,可租赁总建筑面积约301768平方米[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扣除递延税项)约9.159亿港元,2023年为收益约1320万港元(扣除递延税项)[5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知名主力租户租赁建筑面积占营运中投资物业可租赁总面积约37.9%,2023年为约29.6%[59] - 公司投资物业出租率从2023年12月31日约82.5%增至2024年12月31日约88.0%[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租金收入约2.231亿港元,较2023年约2.172亿港元增加约2.7%[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运中投资物业月均租金收入约为每平方米84.2港元,2023年约为每平方米69.3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7个物业项目,包括已竣工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338336平方米、在建项目约58020平方米、已订约将予购买或正在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约6497平方米,总计约402853平方米[63] - 2024年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7.845亿港元,2023年为6.004亿港元;已预售可销售建筑面积14,269平方米,
莱蒙国际(0368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22:05
物业及停车位预售 - 上半年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4.161亿港元,已预售可销售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10] - 本集团錄得物業及停車位預售額共約416,1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3%[25] - 本集團總預售建築面積約為3,800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3.4%[25] - 本集團於期內錄得停車位預售額約2,800,000港元,售出38個停車位[25] - 本集團於期內實現物業銷售收入約187,800,000港元,已確認可銷售建築面積約1,443平方米[29] - 本集團交付及確認停車位銷售約1,600,000港元,售出16個停車位[29] 投资物业经营 - 上半年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約1.144亿港元,同比增長約8.0%[11] - 投資物業整體出租率為82.5%,在營運中的投資物業組合可租賃總建築面積為307,246平方米[11] - 本集團投資物業的總公允價值約為7,882,000,000港元,佔本集團資產總值約40.7%[32] - 本集團投資物業組合的可租賃總建築面積約為307,246平方米[32] - 本集團錄得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虧損約79,800,000港元[32] - 本集團產生租金收入約114,400,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0%[32] - 本集團運營中投資物業的月均租金收入約為每平方米68.8港元[32] 物业管理 - 管理物業總面積約14,270,000平方米,其中非自有物業約10,363,000平方米,商業物管項目約207,000平方米[11] - 物業服務簽約管理面積1427萬平方米,其中3個項目獲「省級優質示範管理小區」稱號,7個獲「市級優質示範管理小區」稱號[20] 土地儲備 - 土地儲備約437,851平方米,主要布局於大灣區及中國一線城市[12] - 本集團在中國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华中、京津及成渝地区从事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及营运以及住宅物业的发展及销售[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在10个城市共有20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总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为437,851平方米[40][41][42] - 本集团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包括东莞)的土地储备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136,701平方米,在上海为97,526平方米[44] - 本集团在香港的土地储备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33,919平方米[44] 项目进展 - 上海萊蒙國際中心全面融入楊浦區「知識創新區」建設,助力發展「1+2+3+4」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16] - 深圳市龍崗區吉盛昌項目已列入《深圳市2023年度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計劃》,預計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完成立項[16] - 廣州市南沙區的舊廠改造項目52.5畝土地已列入《大崗鎮2024年城市更新項目年度計劃》及《廣州市2024年城市更新項目年度計劃》[16] 业务发展 - 深圳水榭雲上家園項目總貨值約25億人民幣,截至2024年6月底銷售認購額約19.46億人民幣[18] - 深圳萊蒙國際大廈和深圳簡上商務大樓項目預計於2024年第四季度現售[18] - 香港128WATERLOO項目累計售出77個單位,連同車位共實現逾17億港幣的銷售額[18] - 上水馬適路項目已獲批6倍地積比方案,換地申請正在進行中[18] - 萊蒙商業項目平均出租率達90%,部分項目出租率已達100%[20] - 教育業務積極開拓生源,為新來港家庭提供諮詢、探校、招生等服務[20] - 公司聯合專業機構進行課程創新和教學系統升級,提升教學品質[20] 财务表现 - 總收入及物業銷售收入分別下降約9.1%及20.4%[47] - 錄得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539,200,000港元[47] - 每股股份資產淨值下降至約4.8港元[47] - 未宣派中期股息[47] - 直接成本增加主要由於若干存貨減值所致[48] - 毛損率上升至約22.5%[49] - 其他收入下降約10.3%主要由於銀行及其他利息收入減少[49] - 其他虧損淨額大幅增加約239.3%主要由於聯營公司權益減值[49] - 銷售及營銷開支增加約53.8%主要由於佣金開支增加[49] - 行政開支下降約11.9%主要由於員工成本及法律專業費用減少[49] - 投资物业的估值虽然由收益转为虧損,主要是由於二零二四年常州之物業之租金減少所致[51] - 融資成本增加約27.5%至約1.518億港元,主要由於利息資本化減少所致[51] - 所得稅開支大幅減少約85.4%至約770萬港元,與物業銷售減少一致[51] - 非控股權益應佔虧損增加至約2,140萬港元[51] - 現金及銀行存款增加約5.4%至約23.098億港元[51] - 借貸總額約74.388億港元,其中約32.2億港元須於一年內償還[51] - 銀行貸款約66.462億港元以本集團若干資產作抵押[52]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64] - 自二零二三年年報日期以來,概無董事的資料變更
莱蒙国际(036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4:15
物业及停车位预售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4.16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3%,物业预售额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108,763.2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8.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416,1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3% [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预售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3.4% [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预售额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约108,763.2港元,2023年同期为每平方米约84,522.4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停车位预售额约为2,800,000港元,售出38个停车位[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4.161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4.217亿港元;已预售可销售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2023年同期4,962平方米[57] 集团项目及土地储备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10个城市拥有20个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437,851平方米[1] - 已竣工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340,766平方米,在建项目约90,588平方米,已订约将予购买或正在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约6,497平方米[54][55] - 深圳及周边区域(包括东莞)土地储备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为136,701平方米,上海为97,526平方米,南京为717平方米,成都为39,776平方米,杭州为26,264平方米,天津为19,595平方米,常州为81,938平方米,昆明为1,415平方米,香港为33,919平方米[56] - 公司土地储备策略主要布局于大湾区及中国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及香港[58] - 公司将聚焦大湾区建设,重点关注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推进现有项目并挖掘项目机遇[5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10个城市拥有20个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合计约437,851平方米[54][55][58]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约4.53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987亿港元减少约9.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损率约为22.5%,2023年同期毛利率约32.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392亿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约2340万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约4.8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5.3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净负债比率约为69.2%,2023年12月31日约62.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为零[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39449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77037千港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96701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63830千港元略有增加[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43279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21975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740290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92201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36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961千港元大幅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74065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23162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53421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41855千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292871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418892千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减少并产生亏损净额5.606亿港元,而2023年同期盈利430万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即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32.154亿港元,而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仅为5.1亿港元[11] - 2024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为453,529千元,2023年为498,669千元,同比下降9.05%[18] - 2024年报告分部收入为502,399千元,2023年为547,465千元,同比下降8.23%[18][19] - 2024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552,864千元,2023年盈利为57,118千元,同比由盈转亏[1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6,437千元,2023年为62,869千元,同比下降10.23%[20] - 2024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亏损108,878千元,2023年为收益78,150千元,同比由盈转亏[2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51,842千元,2023年为119,143千元,同比上升27.45%[19][22] - 2024年员工成本为95,598千元,2023年为111,514千元,同比下降14.27%[22]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7,883千元,2023年为10,270千元,同比下降23.24%[19][23] - 2024年本期税项为4,991千元,2023年为14,313千元,同比下降65.13%[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5.3918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2342.8万港元[2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加权平均股数均为15.29286亿股[26] - 2024年及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均无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有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及每张永久可换股证券1港仙,金额为1529.1万港元[29][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1.75918亿港元,2023年为12.02818亿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为5.85522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0697亿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金额减少及确认为开支2.5965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19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9710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7188亿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6196.9万港元,2023年为5661.2万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846884亿港元,2023年为2.956489亿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06,25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5,706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赔偿居民的未来安置物业估计价值为1,016,59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2,128,000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为70,23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933,000港元,年利率4.35% [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149,7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805千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净额560,60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4,300,000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即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3,215,40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10,000,000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约4.53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1%;物业销售收入约1.89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4%[63][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5.3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约2340万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股份资产净值约为4.8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3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毛损约1.022亿港元,毛损率约22.5%;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1.606亿港元,毛利率约32.2%[66]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6290万港元减少约10.3%至2024年上半年约5640万港元[67] - 其他亏损净额大幅增加约239.3%,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1.089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收益净额约7820万港元[68] - 融资成本从2023年同期约1.191亿港元增加约27.5%至2024年上半年约1.518亿港元[7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价值约为23.09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5.4%[7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74.388亿港元,其中约32.2亿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约32.899亿港元须于一年后但五年内偿还,约9.289亿港元须于五年后偿还[7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年平均借贷成本约为6.7%,2023年同期约为6.6%[77]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比率分别约为69.2%及62.8%[7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以人民币计值的现金结余约21.93亿港元、以美元计值的约260万港元及以澳元计值的约10万港元[79]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资产净值分别为4.8港元及5.3港元[8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物业买家按揭贷款融资向金融机构提供约2.191亿港元担保,2023年12月31日约为2.423亿港元[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812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851名[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员工成本约为956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1.115亿港元[82]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84]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收入为18.93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915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为13.080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4029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教育相关服务收入为1.89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0859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11.44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866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客户合约收入及其他来源收入为30.292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0.3209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客户合约收入及其他来源收入为15.060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546亿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及其他来源收入总计45.352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9.8669亿港元[16] - 202
莱蒙国际(036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09:03
供应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165名供应商,与2022年持平,全部位于中国[5] 土地储备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20个物业项目土地储备约为439,632平方米,土地储备策略主要布局于中国大湾区及一线城市[2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20个物业项目土地储备(即净可销售/租赁建筑面积)约为43.9632万平方米[40] - 中国内地城市更新项目中,广州南沙区旧厂改造项目52.5亩土地已列入《广州市2022年城市更新项目年度计划》[42] - 2023年末20个物业项目净可销售及可租赁建筑面积为342,547平方米,在建90,588平方米,待购或申请改用途6,497平方米[121][1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20个物业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及可租赁总建筑面积为439,632平方米,其中竣工项目342,547平方米,在建项目90,588平方米,已订约将予购买或正在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6,497平方米[1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10个城市拥有20个物业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合计约为43.9632万平方米[170] - 已竣工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34.2547万平方米[170] - 在建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9.0588万平方米[170] - 已订约将予购买或正在申请改变土地用途的项目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约6497平方米[170] - 2023年12月31日有20个物业项目,竣工项目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小计342,547平方米[191][194] - 主要城市土地储备估计净可销售/可租赁建筑面积总计439,632平方米[198] ESG相关情况 - 公司识别出对自身及其持份者具影响力且属重大的15项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7] - 公司识别出15项对自身及利益相关者有重大影响的ESG重要议题[31] - 集团通过对标行业基准、持份者参与、沟通结果确认等步骤评估ESG重大性[92] - 集团针对股东及投资者、雇员、客户、供应商及业务合作伙伴、行业协会等持份者有不同沟通渠道和常规做法[89][90] - 公司采用重要性原则报告关键ESG问题和KPI,符合《ESG报告指引》披露要求[93] - 公司通过三步评估ESG方面的重要性,包括行业基准识别、持份者参与确定优先次序、管理层讨论确认重大议题[95] - 公司进一步确定了对集团和持份者最重要的8个ESG问题,并承诺解决和披露相关工作[99] - 公司建立了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ESG功能小组构成的三级ESG管理架构[102][110]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整体ESG治理问题,将可持续性纳入长期业务战略和价值创造[115] - 管理层负责监察相关政策及措施的实施,确保集团实现ESG目标,并向董事会报告[115] - 公司制定ESG策略,预期在五年内实现战略目标[115] - 董事会负责检讨ESG目标进度,并为集团提出未来ESG发展方向[115] 员工与培训情况 - 公司每年制定《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定制在职培训及自学计划[2] - 公司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团队合作,加深员工归属感[3] 物业管理服务情况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持续取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 - 公司坚持发展优质创意物业、提供真诚服务、打造科学标准化管理、提供标准化服务环境等目标,向租户提供优质物业管理服务[8] - 公司对物业开发项目进行多标准评估,并委托第三方进行额外检查,对重大缺陷探索改善措施并每年审查[1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物业总体面积累计至约1564万平方米,其中约1100万平方米为非公司开发物业,约82万平方米为商业物业管理项目[38] 具体物业项目情况 - 深圳水榭雲上家園建筑面积约7.78万平方米,总货值约25亿人民币,2020年9月底开盘,截至2023年底销售认购额约19.03亿人民币[29][30] - 深圳萊蒙國際大廈和深圳簡上商務大樓建筑面积约10.17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现售[29][30] - 上海萊蒙國際中心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聚焦引育“在线经济”“创意设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相关企业[28] - 香港128 WATERLOO项目截至2023年底累计售出61个单位,连同车位销售额逾13亿港元[66][67] 公司荣誉情况 - 128 Waterloo获2023 - 2024亚太房地产大奖香港最佳多住宅建筑奖[52] - 深圳莱蒙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商业地产企业商业表现奖项[52] - 上海莱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获上海市杨浦区学习型企业联盟“优秀会员”称号[52] - 深圳市莱蒙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优秀企业”称号[55] - 深圳市莱蒙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获民治街道大岭社区党委2023年大岭社区“优秀企业”称号[55] - 128 Waterloo获2023 - 2024年亚太房地产大奖、国际房地产大奖[77] - 深圳市莱蒙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商业地产企业表现荣誉[77] - 上海莱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获杨浦区学习型企业建设联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77] - 深圳市莱蒙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大岭社区“优秀企业”、202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79][80] 社会责任与慈善情况 - 自2010年起,莱蒙国际与中国扶贫基金合作创立莱蒙助学基金,为广东、江苏、江西及四川贫困大学生提供支持[86] - 2013年成立深圳市莱蒙慈善基金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捐款[86] - 2023年集团在董事长带领下因慈善工作获社会认可[87] - 集团秉承“共创辉煌,分享成功”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81] - 自2010年起,公司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设立奖学金项目,为广东、江苏、江西和四川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支持[106] - 2013年成立的深圳莱蒙慈善基金会坚持其理念,积极支持和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及捐赠[106] - 2023年公司向慈善机构捐助超35万港元[120] 公司发展战略情况 - 公司将聚焦大湾区核心城市,拓展项目机会,实现发展战略[45] - 公司将保持及适度增加稳定增长的收租物业,提高租金收入和利润水平[45] 物业预售与销售情况 - 2023年集团物业及车位预售总额约6亿港元,2022年为7.03亿港元;预售可售总楼面面积为7540平方米,2022年为7877平方米[63] - 2023年物业及车位预售总额约6.004亿港元,同比降14.6%;预售面积约7,540平方米,同比降4.3%;预售均价约78,355.4港元/平方米,同比降6.9%;车位预售约960万港元[128] - 2023年交付并确认车位销售约320万港元,售出25个车位[132] - 2023年天津、深圳和香港物业开发业务(不含车位)收入约4.023亿港元,同比降87.1%;可售面积约6,128平方米,同比降85.5%;确认均价约65,649.5港元/平方米,同比降11.1%[133] - 2023年,公司录得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合共约6亿港元,其中约5.908亿港元来自物业预售额,较2022年下降约14.6%[154] - 2023年,公司已预售总建筑面积约为7,540平方米,较2022年下降约4.3%[154] - 2023年,公司物业预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约78,355.4港元,较2022年下降约6.9%[154] - 2023年,公司的停车位预售额约为960万港元[154] - 2023年,常州莱蒙都会-常州已预售停车位39个,预售额670万港元,预售平均售价171,794.9港元/个;水榭阳光-南京已预售停车位23个,预售额290万港元,预售平均售价126,087.0港元/个[1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天津、深圳及香港的物业发展业务实现物业销售收入(不包括停车位销售)约4.023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7.1%[1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确认的可销售建筑面积约为6,128平方米,较2022年减少约85.5%[1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物业的已确认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65,649.5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1.1%[158] - 2023年销售物业收入较2022年减少87.1%,主要因香港及深圳物业及停车位销售减少[180] - 2023年已确认物业销售额约4.055亿港元,占总收入约42.5%[200] 投资物业情况 - 2023年公司从投资物业取得租金收入约2.172亿港元,较2022年的2.232亿港元减少约2.7%[3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为82.5%[3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营运中的投资物业组合可租赁总建筑面积约为30.7585万平方米[38] - 2023年末投资物业 occupancy rate 从83.3%降至82.5%,全年租金收入约2.172亿港元,同比降2.7%;运营中投资物业月均租金约69.3港元/平方米,2022年约70.7港元/平方米[13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总公允价值约为81.059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约40.4%[163] - 2023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扣除递延税项)约132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约1710万港元[163] - 2023年12月31日,知名主力租户租赁建筑面积占公司运营中投资物业可租赁总面积约29.6%,2022年约为29.5%[163] - 公司投资物业出租率从2022年12月31日约83.3%降至2023年12月31日约82.5%[164] - 2023年公司租金收入约2.172亿港元,较2022年约2.232亿港元减少约2.7%[164] - 2023年公司运营中投资物业月均租金收入约为每平方米69.3港元,2022年约为每平方米70.7港元[164] - 2023年确认租金收入约2.172亿港元,占总收入约22.8%[200] 财务关键指标情况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30.73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12.08亿港元,2023年毛损约2.54亿港元,毛损率约26.6%,2022年毛利约5.94亿港元,毛利率约16.2%[182]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1.11亿港元减少约42.2%至2023年约6390万港元,因物业销售减少[186] - 2023年综合收入约9.54亿港元,相比2022年减少约74.0%[199]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持有人应占亏损约8.77亿港元,2022年约为1.85亿港元[199] - 2023年公司股份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约0.57港元,2022年为约0.12港元[199] - 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从2022年约6.0港元减少约11.7%至2023年约5.3港元[199] - 2023年全年收入约9.543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36.672亿港元减少约74.0%[200] - 2023年确认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约2.874亿港元,占总收入约30.1%[200] - 2023年教育相关服务收入约442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4.6%[200] 股息情况 - 公司2023年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向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派付每股1港仙[176,178] 政策应对情况 - 国家2023年出台超600条促进居民端政策,公司积极研究落实相关政策重塑房地产市场信心[28] 合规情况 - 回顾年度内,公司所提供产品及服务无违反健康及安全相关法律法规,2022年也无此类情况[9] - 报告期内,公司不知悉任何涉及营运内雇用童工、强迫或强制劳动的违规行为,2022年也无此类情况[4]
莱蒙国际(0368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2:3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公司收入为954,319千港元,较2022年的3,667,163千港元减少约74%[1] - 2023年公司年度亏损为900,330千港元,较2022年的183,641千港元大幅增加约390%[1] - 2023年公司物业销售收入降至405,500,000港元,2022年为3,139,900,000港元,减少约87%[23]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6,621,975千港元,2022年为6,143,984千港元[10]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341,855千港元,较2022年的5,271,817千港元减少约37%[10]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8,123,162千港元,较2022年的9,282,006千港元减少约12%[10] - 2023年与客户订约的收入为73707.4万港元,2022年为34.43966亿港元[30] - 2023年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为2.87352亿港元,2022年为2.67766亿港元[30] - 2023年教育相关服务收入为4424.5万港元,2022年为3632.9万港元[30] - 2023年来自投资物业的租金总额为2.17245亿港元,2022年为2.23197亿港元[34] - 2023年员工成本为2.18567亿港元,2022年为2.38645亿港元[35]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3969.5万港元,2022年为376.8万港元[36] - 2023年报告分部收入为10.52637亿港元,2022年为37.73013亿港元[42][52] - 2023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为9.54319亿港元,2022年为36.67163亿港元[42][49][52] - 2023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8.36477亿港元,2022年为7302600港元[52] - 2023年综合总收入为9.54319亿港元,2022年为36.67163亿港元[52] - 2023年综合总负债为11.917705亿港元,2022年为12.550634亿港元[52] - 2023年综合总资产为20.040867亿港元,2022年为21.83264亿港元[52]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5067.1万港元,2022年为5463.1万港元[54] - 2023年政府补助为1012.2万港元,2022年为170.8万港元[54]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2.17245亿港元,2022年为2.23197亿港元[60] - 2023年每股基本虧損按公司權益股東及永久可換股證券持有人應佔虧損8.77亿港元及年內已發行股份加權平均股數15.29亿股計算[68] - 2023年應收貿易賬款(扣除虧損撥備)為5.66亿港元,2022年為6.91亿港元[71] - 2023年其他應收款項(扣除虧損撥備)為50.34亿港元,2022年為73.93亿港元[71] - 2023年末無宣派末期股息,2022年為每股普通股及每張永久可換股證券1港仙[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錄得物業及停車位預售額合共約6亿港元,物業預售額、已預售建築面積及平均售價較2022年分別下降約10.9%、4.3%及6.9% [77] - 2023年的收入由2022年约36.67亿港元減少約74.0%至約9.54亿港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自投資物業產生經常性租金收入約2.17亿港元,2022年約2.23亿港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77亿港元,2022年约为1.85亿港元[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约为0.57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0.12港元[7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约为5.3港元,2022年约为6.0港元[78] - 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净资产负债比率分别约为54.7%及62.8%[7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2年向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派付每股1港仙[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有借贷的加权平均借贷成本约为6.1%,2022年约为4.9%[98] - 2023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 11.44亿港元,2022年为 - 11.47亿港元[97]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3.243亿港元降至2023年约3.2亿港元,减少约1.3%[106]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1.106亿港元降至2023年约6390万港元,减少约42.2%[107] - 2023年12月31日,总额约17.596亿港元(2022年约21.418亿港元)及9.792亿港元(2022年约9.793亿港元)的若干借贷分别以港元及美元计值[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为7193.3万港元,2022年为8827.8万港元,年利率4.35%[140] - 2023年收购土地使用权预付款项为75122.9万港元,收购物业预付款项为3000万港元,预缴增值税为29572.9万港元,其他为14491.9万港元,总计122187.7万港元;2022年总计105998.4万港元[14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95648.9万港元,2022年为319632.9万港元,除其他租金及其他按金8931.6万港元预计一年后结算,其余预计一年内结算[142] - 2023年将赔偿予居民的未来安置物业估计价值为104212.8万港元,2022年为114941万港元,预期一年内通过交付相关物业结算[143] - 2023年资本承担已订约为6005.2万港元,已授权但未订约为16475.3万港元,总计22480.5万港元;2022年总计52129.8万港元[144]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一个月内为7364.8万港元,一至三个月为4905.9万港元,三至六个月为4785.3万港元,六个月至一年为4073.9万港元,超过一年为2440.7万港元,总计23570.6万港元;2022年总计19406.5万港元[145] - 2023年公司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6亿港元,其中物业预售额约5.91亿港元,较2022年下降约14.6%[148] - 2023年公司已预售总建筑面积约7540平方米,较2022年下降约4.3%[148] - 2023年公司物业预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约78355.4港元,较2022年下降约6.9%[148][152] - 2023年公司停车位预售额约960万港元[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交付及确认停车位销售约320万港元,售出25个停车位[155] - 2023年公司物业销售收入减至4.06亿港元(2022年:31.4亿港元),产生净亏损9.00亿港元(2022年:1.84亿港元)[1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物业销售(不包括停车位)收入约4.023亿港元,确认可销售建筑面积约6128平方米,较上一年度分别减少约87.1%及85.5%[1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物业确认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65649.5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1.1%[1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知名主力租户租赁建筑面积占营运中投资物业可租赁总面积约29.6%,上一年度约为29.5%[162] - 集团投资物业出租率由2022年12月31日约83.3%降至2023年12月31日约82.5%[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租金收入约2.17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232亿港元减少约2.7%[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运中投资物业月均租金收入约为每平方米69.3港元,上一年度约为每平方米70.7港元[163] - 2023年公司物业及停车位预售额约6亿港元,较2022年的7.03亿港元有所下降;已预售可销售建筑面积7,540平方米,较2022年的7,877平方米有所下降[187] 财务状况相关 - 2023年公司即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3,305,90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665,200,000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即期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33.06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6.65亿港元[15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72.893亿港元,其中约33.12亿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约33.564亿港元须于一年后但五年内偿还,约6.209亿港元须于五年后偿还[10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80.92201亿港元,2022年为92.2388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5.3港元,2022年为6.0港元[10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的现金结余约为人民币18.193亿元,相当于约20.012亿港元;以美元计值的现金结余约为10万美元,相当于约110万港元[101]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将加快发展中物业及已竣工物业预售及销售,加快收回未偿还销售所得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17] - 公司将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行政成本及节约资本开支[19] - 公司将现有银行融资6.35亿港元重续最少12个月,提取新银行贷款8.46亿港元,偿还现有银行贷款7.99亿港元[24] - 主要股东黄俊康先生发出为期至少12个月的财务支持函件[25] - 公司拟在中国境内及/或境外物色具投资潜力土地,收购与交通及基础设施发展紧密联系的土地储备,尤其关注大湾区及上海[186] - 公司计划保持及适度增加具有稳定增长的收租物业[194] - 公司将关注潜在投资机会,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196] - 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及行业变化,围绕新经济发展机会,整合资源,审慎投资,实现多元业务与地产业务协同发展[198]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按物业发展、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教育相关服务四个报告分部管理业务[37][40][41] 税务相关 - 2023年香港利得稅撥備按年內估計應課稅盈利的16.5%計算,一家附屬公司首200万港元應課稅盈利按8.25%徵稅,其餘按16.5%徵稅[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65]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126][131]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规定标准[127] 其他事项 - 自报告期末起及截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28] - 公司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就公告财务数字与集团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金额进行比较,两者相符[135] - 2023年将物业、厂房及设备用途变更为投资物业之后的重估盈馀为936.5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91] - 2023年将用途变更为投资物业的重估收益所产生的递延税项负债为234.2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91] - 2023年1月1日至公告日期,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企业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总计5788.8万股,均已没收及失效[11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度曾向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派付每股1港仙[122]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0日至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登记手续[123] 物业项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