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盛博药(02137)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 2025-08-19 07:29
港股生物科技股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普遍下跌,歌礼制药-B跌幅最大达15.06%,最新价15.51港元,总市值149.46亿港元 [1][2] - 云康集团下跌14.18%,最新价2.3港元,总市值14.29亿港元 [1][2] - 派格生物医药-B下跌9.15%,最新价31.76港元,总市值122.58亿港元 [1][2] - 腾盛博药-B下跌8.3%,最新价2.21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1][2] - 中国抗体-B下跌7.49%,最新价3.21港元,总市值43.71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下跌7.08%,最新价4.46港元,总市值23.47亿港元 [1][2] - 思路迪医药股份下跌6.06%,最新价7.91港元,总市值20.42亿港元 [1][2] - 泰格医药下跌5.73%,最新价54.25港元,总市值467.11亿港元 [1][2] - 加科思-B下跌5.69%,最新价8.12港元,总市值64.04亿港元 [1][2] - 药明巨诺-B下跌5.14%,最新价5.72港元,总市值23.82亿港元 [1][2] - 三叶草生物-B下跌5.13%,最新价0.74港元,总市值9.6亿港元 [1][2] - 君实生物下跌4.69%,最新价34.54港元,总市值354.62亿港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4.38%,最新价23.14港元,总市值173.43亿港元 [2] 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变动 - 泰格医药总市值最高达467.11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73% [2] - 君实生物总市值354.62亿港元,股价下跌4.69% [2] - 昭衍新药总市值173.43亿港元,股价下跌4.38% [2] - 中慧生物-B总市值201.25亿港元,股价下跌4.39% [2] - 歌礼制药-B总市值149.46亿港元,股价跌幅最大 [2]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APP· 2025-08-19 06:1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 涉及歌礼制药 云康集团 派格生物医药 腾盛博药 中国抗体 嘉和生物 思路迪医药股份 泰格医药 加科思 药明巨诺 三叶草生物等公司[1] 个股价格变动情况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15.06%至15.51港元 总市值149.46亿港元[2] - 云康集团股价下跌14.18%至2.3港元 总市值14.29亿港元[2] - 派格生物医药-B股价下跌9.15%至31.76港元 总市值122.58亿港元[2] - 腾盛博药-B股价下跌8.3%至2.21港元 总市值15.9亿港元[2] - 中国抗体-B股价下跌7.49%至3.21港元 总市值43.71亿港元[2] - 嘉和生物-B股价下跌7.08%至4.46港元 总市值23.47亿港元[2] - 思路迪医药股份股价下跌6.06%至7.91港元 总市值20.42亿港元[2] - 泰格医药股价下跌5.73%至54.25港元 总市值467.11亿港元[2] - 加科思-B股价下跌5.69%至8.12港元 总市值64.04亿港元[2] - 药明巨诺-B股价下跌5.14%至5.72港元 总市值23.82亿港元[2] - 三叶草生物-B股价下跌5.13%至0.74港元 总市值9.6亿港元[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宜明昂科-B股价下跌4.76%至12.81港元 总市值52.18亿港元[2] - 君实生物股价下跌4.69%至34.54港元 总市值354.62亿港元[2] - 中慧生物-B股价下跌4.39%至51.15港元 总市值201.25亿港元[2] - 昭衍新药股价下跌4.38%至23.14港元 总市值173.43亿港元[2]
腾盛博药(02137)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1 00:0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腾盛博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137[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1日举行[3] - 会议将审阅及批准发布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Zhi Hong博士及李安康博士[3]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Martin J Murphy Jr博士等多人[3]
腾盛博药(0213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08:58
股本与股份 - 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6,000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200,000,000股,面值为0.000005美元[1]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月底结存719,377,383股,本月增加42,392股[2] - 2025年7月库存股份数目为12,723,500股,无变动[2] 股份期权 - 首次公开发售股份激励计划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6,583,468,减少40,000股[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13,838,000,减少184,500股[3]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18,063,625,减少133,875股[3] 其他情况 - 2025年7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4]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本月自库存转让42,392股库存股份,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目为3,041,900股[5]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目为1,315,125股[5] - 2025年7月共1,233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已注销,共44,75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已失效[6] - 2025年7月合共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42,392股,合共增加/减少库存股份总额为0股[7]
小核酸药物:治疗潜力显现,蕴藏BD机遇
东方证券· 2025-07-27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核酸有望成小分子和抗体后的第三大类药物 具备靶标广、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和给药间隔长等优势 [9] - 罕见病商业化成熟 慢性病长效优势显现 截至24年Spinraza累计全球销售额近138亿美元 Leqivo 25Q1全球销售额2.6亿美元 同比+72% [9] - 海外TTR领域重要转折到来 CVD三期数据读出在即 国内慢乙肝迎来新基石疗法 心血管领域竞争激烈 [9] - 对外大额BD频现 凸显早期慢病管线潜力 未来有望持续诞生重磅BD [9] - 建议关注国内布局慢乙肝、心血管领域小核酸药物管线相关优质标的 如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小核酸:有望成为小分子和抗体后的第三大类药物 - 靶向核酸机制独特 成药潜力超传统药物 靶点为细胞内mRNA 选择性高、脱靶毒性低且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 半衰期和药效持续时间长 给药频率可达每6个月1次 [23] - 以修饰和递送为壁垒 生产工艺决定成败 化学修饰与递送系统是核心技术壁垒 ASO主要依赖化学修饰 siRNA主要依赖递送系统 GalNAc已成突破性技术平台 [41][48] - 罕见病商业化渐成熟 慢性病长效优势显现 ASO以罕见病为主 Spinraza商业化最成功 siRNA是慢病创新长效疗法 Leqivo销售持续放量 [60][77][82] 二、海外数个里程碑将至,国内常见慢病多点开花 - 海外:TTR重要转折到来 CVD三期数据读出在即 Vutrisiran突破ATTR - CM 百亿美元市场有望三足鼎立 Pelacarsen等有望在25年读出3期临床数据 [95][96][102] - 国内:慢乙肝迎来新基石疗法 心血管竞争激烈 慢乙肝领域GSK836或明年上市 国内公司管线紧随其后 心血管领域APOC3等靶点扎堆 剑指降脂和降压赛道 其他领域NASH实现对外授权 痛风领域前景广阔 [111][119][124] 三、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小核酸药物优势明显 有望成新技术路径 建议关注国内布局慢乙肝、心血管领域小核酸药物管线相关优质标的 如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9][126]
腾盛博药-B(02137.HK)与健康元集团携手推进BRII-693研发及商业化
格隆汇· 2025-07-04 00:32
合作交易 - 腾盛博药全资子公司Brii Biosciences与健康元集团签署知识产权许可及技术转移协议,健康元集团获得BRII-693在大中华区的独占许可[1] - 健康元集团将全面负责BRII-693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监管审批和商业化[1] - 腾盛博药美国已收到首付款,后续将根据里程碑事件获得额外付款,并按比例获得销售分成[1] 公司战略 - 腾盛博药董事长表示大中华区抗菌药耐药威胁日益严重,健康元集团是加速BRII-693开发和商业化的理想合作伙伴[1] - 健康元集团CEO表示BRII-693项目依托腾盛博药成熟研发体系推进,有望成为Best-in-Class药物,强化了健康元在抗感染管线的布局[1] 产品潜力 - BRII-693在疾病治疗潜力、药效学特性和药代动力学表现等方面均显示出积极结果[1] - 该药物有望解决临床上亟待满足的治疗需求,为面临危及生命感染的中国患者提供重症监护药物[1]
港股医药股走低 康方生物跌超15%
快讯· 2025-04-28 01:39
港股医药股表现 - 康方生物股价下跌15.07% [1] - 宜明昂科-B股价下跌9.75% [1] - 再鼎医药股价下跌6.43% [1] - 加科思-B股价下跌5.37% [1] - 腾盛博药-B股价下跌5%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医药板块普遍走低 [1] - 多家生物科技公司股价出现显著跌幅 [1]
腾盛博药(021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3:2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为0元,2023年为61.7万元,2022年为516.26万元[12]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为14144万元,2023年为16372.8万元,2022年为10785.7万元[12] - 公司2024年研发开支为24984.7万元,2023年为40270.5万元,2022年为44063.4万元[12]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为15315.5万元,2023年为19649.9万元,2022年为16862.9万元[12] - 公司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51238.1万元,2023年为18437万元,2022年为48978.1万元[12] - 公司2024年年内亏损为51238.1万元,2023年为18437万元,2022年为48978.1万元[12] - 公司2024年资产总值为270662.5万元,2023年为319825.1万元,2022年为339184.9万元[12] - 公司2024年负债总额为10054.5万元,2023年为12586.9万元,2022年为23435.2万元[12]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163.7百万元减少22.3百万元至2024年的人民币141.4百万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减少20.8百万元和政府补贴收入减少5.4百万元[43]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收益人民币252.4百万元减少450.1百万元至2024年的亏损人民币197.7百万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确认[4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亏损从2023年的1960万元减少1170万元至2024年的790万元[45]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4.027亿元减少1.529亿元至2024年的2.498亿元,主要因第三方合约成本减少7930万元及雇员成本减少6770万元[46]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965亿元减少4330万元至2024年的1.532亿元,主要因组织结构优化使雇员成本减少3970万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和现金结余从2023年的26.614亿元减少至24.134亿元,主要因日常营运及第三方合约成本支出[48] - 2024年年内亏损5.12381亿元,经调整亏损4.9633亿元;2023年年内亏损1.8437亿元,经调整亏损1.20147亿元[50] - 2024年研发开支2.49847亿元,经调整研发开支2.48521亿元;2023年研发开支4.02705亿元,经调整研发开支3.72949亿元[50] - 2024年行政开支1.53155亿元,经调整行政开支1.3843亿元;2023年行政开支1.96499亿元,经调整行政开支1.59193亿元[5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3118%,2023年为2211%,流动比率增加因支付第三方合约成本应付款项及递延收入摊销[52][56] - 2024年12月31日,除1800万元应付票据外,集团无其他重大债务,无或然负债,确认租赁负债1000万元[53][54][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等中,48.1%以美元计值、35.1%以港元计值、16.6%以人民币计值及0.2%以澳元计值[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9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02百万元减少36%[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收入及客户;2023年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收入分别占总收入100.0%及63.0%[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40.0%(2023年:47.0%)及11.6%(2023年:22.0%)[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除1800万元人民币的应付票据外,无其他相关债务[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98名,2023年为128名[137] 公司业务线(HBV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用于HBV治愈的候选药物elebsiran、tobevibart及BRII - 179获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6] - 公司聚焦感染性疾病领域,尤其是HBV项目及三大核心资产(BRII - 179、elebsiran及tobevibart)[14] - 前瞻性2b期ENRICH研究去年启动并完成全部受试者招募[14] - ENHANCE研究已完成全部受试者招募,研究BRII - 179、elebsiran及PEG - IFNα联合治疗潜在累加益处[15] - 预计2025年至2026年间获得关键中期数据推动临床下一步行动[15] - 公司三种领先的HBV候选药物(BRII - 179、elebsiran和tobevibart)获CDE授予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18] - 该等研究关键数据结果计划于2025年及2026年间公布[18] - 2024年公司首次提出直接证据,证明HBV治疗性疫苗(BRII - 179)诱导的免疫应答与若干慢性HBV感染参与者的HBsAg减少及病毒控制有关[18] - 2024年公司首次提出直接证据,证明与单独使用PEG - IFNα相比,在PEG - IFNα疗法基础上联合使用siRNA可使HBsAg血清清除率更高[18] - 2024年底前,公司银行存款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2413.4百万元,有足够资金支持HBV项目后期开发直至注册[19] - 公司重点项目为在中国开展的HBV功能性治愈项目[20] - 中国约有87百万人受HBV疾病影响,公司推进多项治疗HBV的联合研究以提高功能性治愈率[26] - 2024年12月公司与VBI签署协议收购BRII - 179全部知识产权[27] - 2024年6月公司在2024年EASL™大会呈报数据,证明BRII - 179与elebsiran联用可诱导大量HBV特异性B及T细胞应答,在PEG - IFNα基础上使用BRII - 179可改善HBsAg整体清除率[27] - 2024年11月公司在AASLD The Liver Meeting®展示2期ENSURE研究48周EOT数据,显示elebsiran与PEG - IFNα联合疗法患者HBV表面抗原清除率更高,计划2025年上半年公布其他关键数据结果[28] - 2024年公司的tobevibart及elebsiran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及治疗CHD的快速通道认定,Vir Biotechnology获美国FDA和EMA相关认定[28] - 2025年1月公司完成ENHANCE研究患者入组工作[28] - 2025年3月Vir Biotechnology宣布启动3期注册临床项目(ECLIPSE)评估tobevibart与elebsiran联合治疗CHD患者效果[28] - HBV功能性治愈项目原始分配9.941亿港元占38%,经修订分配14.666亿港元占56%,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7.848亿港元[112] 公司业务线(其他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0月公司的MDR/XDR感染项目BRII - 693获CDE的IND批准,可在中国进行一项1期PK桥接研究[6] - 2024年10月公司获CDE的IND批准,可在中国进行BRII - 693的1期PK桥接研究[30] - 2024年12月BRII - 693先前的1期数据在学术期刊发表,以支持全球3期注册试验[30] - BRII - 753是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NRTTI,可用于HIV治疗联合疗法及暴露前预防单药疗法[30] - BRII - 732已完成1期研究,有潜力开发为HIV患者每周口服一次的长效联合治疗方案一部分[31] - 公司合作伙伴AN2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揭盲epetraborole试验的3期部分,若3期数据重现2期数据,将寻求与美国FDA会议以寻求注册途径[32] - HIV项目原始分配1.76亿港元占7%,经修订分配1.517亿港元占6%,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变为0[112] - MDR/X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项目原始分配2.94亿港元占11%,经修订分配6750万港元占3%,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变为0[114] - CNS项目原始分配4.963亿港元占19%,经修订分配2.746亿港元占11%,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变为0[114] - 管线扩张的发现及业务发展活动原始分配3.92亿港元占15%,经修订分配不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2.975亿港元[114]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原始分配2.614亿港元占10%,经修订分配不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变为0[114]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批准60百万港元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不超2024年6月25日全部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截至年报日期已回购约12,723,500股,代价约5.3百万港元[37] - 2024年12月以18百万美元收购BRII - 179全部知识产权及其他资产[37] - 2024年12月31日,Zhi Hong以受托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1703.3万股,占比2.33% [141] - 2024年12月31日,Zhi Hong以全权信托创始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1600万股,占比2.19% [141] - 2024年12月31日,Zhi Hong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839.8315万股,占比1.15% [141] - 2024年12月31日,李安康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743.65万股,占比1.02% [141] - 2024年12月31日,Martin J Murphy Jr等4人以实益拥有人身份各持有公司股份8.7万股,占比0.01% [141] - 2024年12月31日,杨台莹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32.7万股,占比0.04% [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31,309,790股[144][145] - Zhi Hong博士于41,431,315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约5.67%[144] - 李安康博士于7,436,5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约1.02%[144] - ARCH Venture Partners IX, LLC等相关主体于90,410,418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12.36%[145] - Booming Passion Limited等相关主体于72,019,612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9.85%[145][14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自2018年10月30日起10年间有效[148] - 可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授出奖励分发的相关股份整体数目上限为35,816,502股,占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9%[151] - 于年报日期,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6,700,11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93%[151] - Martin J Murphy Jr博士等4人分别直接持有87,000股股份[144] - 杨台莹博士于327,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4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授予奖励支付零代价,购股权行使价介乎0.035美元至1.33美元[152][15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于2018年10月30日开始,剩余期限约为3.8年[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授予发行在外购股以认购7,044,468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96%[156]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或股份奖励总数均为零份[156] - Zhi Hong博士名下行使价0.68美元的购股,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的5,000,000份于报告期全部注销[157] - 主席、首席执行官名下行使价0.68美元的购股,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的3,000,000份于报告期全部注销[157] - 执行董事名下行使价0.68美元的购股,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的4,000,000份于报告期全部注销[157] - 其他雇员参与者名下行使价0.035 - 1.33美元的购股,2024年报告期行使132,500份,失效875,900份[157]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于2021年6月22日获股东批准,有效期10年,公司建议终止该计划于2023年9月1日获批准[15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终止后,不再提呈发售或授出购股,但此前授出的仍可按条文行使[158] - 因所有购股权获行使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0%,即70,620,092股,相当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9.7%;年报日期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6
腾盛博药-B(02137)于2025亚肝会上公布了其正在进行的ENSURE 2期研究的最新数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3-30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在2025亚肝会上公布ENSURE 2期研究最新数据,显示BRII - 179有潜力筛选更可能对治愈方法产生应答的患者,elebsiran联合PEG - IFNα治疗在HBsAg清除率和血清转换率上表现更优,公司正推进多项联合研究并将分享关键数据 [1][2][7] 研究基本信息 - ENSURE是多中心、开放性2期研究,队列1 - 3评估elebsiran与PEG - IFNα联合治疗慢性HBV感染者的作用,队列4纳入曾接受9剂BRII - 179联合elebsiran给药的参与者并接受elebsiran和PEG - IFNα联合治疗 [1] 队列4数据情况 - 队列4中28例基线HBsAg ≥ 100 IU/mL参与者纳入分析,18例抗 - HBs峰值≥10 IU/L为BRII - 179应答者,10例抗 - HBs峰值<10 IU/L为无应答者 [4] - 第24周时,队列4参与者39.3%(11/28)实现HBsAg血清清除,BRII - 179应答者清除率55.6%(10/18),无应答者为10%(1/10) [2][4] - 既往接受BRII - 179治疗的应答者比未经BRII - 179治疗者可更快实现HBsAg血清清除 [4] 队列1 - 3额外数据情况 - EOT时,基线HBsAg水平100 - 3,000 IU/mL参与者中,elebsiran 200 mg + PEG - IFNα队列和elebsiran 100 mg + PEG - IFNα队列HBsAg血清清除率分别为26.3%(5/19)和33.3%(6/18),高于PEG - IFNα单药治疗队列(5.6%) [6] - 与PEG - IFNα队列相比,elebsiran + PEG - IFNα队列EOT时HBsAg下降幅度更大,elebsiran 200 mg或100 mg分别为 - 2.47[0.28]或 - 3.01[0.28]log10 IU/mL [6] 治疗安全性及持续时间 - 病毒学抑制的慢性HBV感染参与者中,elebsiran联合PEG - IFNα治疗总体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5][7] - Elebsiran + PEG - IFNα治疗持续48周,治疗后随访持续至治疗终止后第24周 [5][7] 专家观点 - 黄丽虹教授认为ENSURE研究队列4积极数据为HBV功能性治愈打开新大门,最新数据为BRII - 179筛选治疗获益人群价值提供有力证据 [3] - 公司首席医学官David Margolis博士表示队列4数据支持开发慢性HBV功能性治愈富集策略,凸显BRII - 179识别应答患者潜力,公司致力于结合BRII - 179与多种疗法提高功能性治愈率 [3] 公司研究推进情况 - 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正推进多项联合研究,包括elebsiran、tobevibart、BRII - 179相关联合疗法研究 [7] - 2025年接下来几个月公司将在各大科学会议持续分享关键数据 [7]
腾盛博药(021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1: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34亿元,较2023年的26.614亿元减少2.48亿元或9.3%[4] - 2024年度其他收入为1.414亿元,较2023年度的1.637亿元减少0.223亿元或13.6%[4] - 2024年度研发开支为2.498亿元,较2023年度的4.027亿元减少1.529亿元或38.0%[4] - 2024年度行政开支为1.532亿元,较2023年度的1.965亿元减少0.433亿元或22.0%[4] - 2024年度年内亏损为5.124亿元,较2023年度的1.844亿元增加3.28亿元或177.9%[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92,503千元,2023年为415,473千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414,122千元,2023年为2,782,778千元[1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7,421千元,2023年为125,869千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336,701千元,2023年为2,656,909千元[10]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629,204千元,2023年为3,072,382千元[1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3,124千元,2023年为0千元[11] - 2024年净资产为2,606,080千元,2023年为3,072,382千元[11] - 2024年权益总额为2,606,080千元,2023年为3,072,382千元[1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特定项除外)为257,325,000元,2023年为273,029,000元[19]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87,154千元,2023年为108,023千元;2024年政府补贴49,936千元,2023年为55,274千元;2024年其他收入4,350千元,2023年为431千元[21] - 2024年厂房及设备折旧2,245千元,2023年为5,22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6,203千元,2023年为8,685千元;无形资产摊销402千元,2023年为1,761千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90,348千元,2023年为5,432千元;核数师薪酬2,718千元,2023年为1,906千元[2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508,162千元,2023年为174,829千元;计算每股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730,246千股,2023年为728,100千股[28] - 2024年预付款项6,597千元,2023年为47,685千元;应收预付款项及无形资产按金50,788千元,2023年为0;租金及其他按金1,319千元,2023年为2,613千元;可收回增值税63,305千元,2023年为53,607千元;应收利息11,582千元,2023年为9,850千元;收购厂房及设备按金13千元,2023年为0;其他应收款项7,214千元,2023年为7,633千元[31] - 2024年应付票据17,971千元,2023年为0;研发开支应付款项7,845千元,2023年为20,539千元;法律及专业人员费用应付款项7,416千元,2023年为1,901千元;其他应付款项1,458千元,2023年为1,436千元;其他应付税项1,189千元,2023年为2,011千元;应付工资27,810千元,2023年为34,696千元;应计研发开支9,864千元,2023年为11,498千元[32]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637亿元减少2230万元至2024年的1.414亿元,主要因银行利息和政府补贴收入减少[61]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收益2.524亿元减少4.501亿元至2024年的亏损1.977亿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和无形资产减值亏损[62]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亏损从2023年的1960万元减少1170万元至2024年的790万元[63]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4.027亿元减少1.529亿元至2024年的2.498亿元,主要因第三方合约和雇员成本减少[64]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965亿元减少4330万元至2024年的1.532亿元,主要因组织结构优化使雇员成本减少[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和现金结余从2023年的26.614亿元减少至24.134亿元,主要因日常营运及第三方合约成本支出[66] - 公司2024年经调整亏损为4.963亿元,2023年为1.201亿元[68] - 公司2024年流动比率为3118%,2023年为2211%,增加主要因支付第三方合约成本应付款项和摊销递延收入[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1800万元应付票据外无其他重大债务,无或然负债,租赁负债为1000万元[74][75][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无[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等中,48.1%以美元计值、35.1%以港元计值、16.6%以人民币计值、0.2%以澳元计值[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9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02百万元减少36%[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82.3百万港元[83] - 原计划用于HBV功能性治愈项目的所得款项净额原始分配为994.1百万港元,占38%,已动用182.5百万港元,未动用312.3百万港元,经修订分配为1466.6百万港元,占56%,未动用784.8百万港元[84] - 原计划用于开发包含BRII - 179等联合疗法的所得款项净额原始分配为837.3百万港元,占32%,已动用182.5百万港元,未动用155.5百万港元,经修订分配为1195.9百万港元,占46%,未动用514.1百万港元[84] - 原计划用于BRII - 179监管里程碑付款的所得款项净额原始分配为26.1百万港元,占1%,未动用26.1百万港元,经修订用于BRII - 179知识产权相关付款,分配为140.0百万港元,占5%,未动用140.0百万港元[84] - 所得款项净额原始分配总计26.138亿港元,用于HBV治疗方案等多个项目,各项目分配比例从5% - 19%不等[85][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61亿港元,未动用10.823亿港元[85][87] - 经修订所得款项净额分配总计仍为26.138亿港元,各项目分配比例有调整,如HIV项目从7%降至6%[85][87] - 公司预期于2027年年底前动用完建议变动后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7] - 变更所得款项用途是为更有效部署财务资源,优先投入HBV产品开发等[88]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HBV业务线 - 2024年公司推进在研产品,专注乙型肝炎病毒功能性治愈项目,从2期试验获得宝贵数据[5] - 2024年11月,公司公布ENSURE研究第1 - 3队列治疗结束时的数据,显示elebsiran对提高HBV功能性治愈率有直接作用[6] - 2024年12月,公司完成ENRICH研究入组工作,预计2025 - 2026年间公布ENRICH和ENSURE研究进一步数据集[6] - 2024年12月,公司收购BRII - 179全部知识产权及相关资产,提升其潜在商业价值[6] - 2024年公司多项候选药物获监管认定,MDR/XDR感染项目BRII - 693获CDE的IND批准[7] - 公司战略重点是HBV功能性治疗项目,多项HBV研究推进至后期开发阶段[34] - 三种领先的HBV候选药物(BRII - 179、elebsiran和tobevibart)获CDE授予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相关研究关键数据结果计划于2025 - 2026年间公布[35] - 2024年公司首次提出直接证据,证明HBV治疗性疫苗(BRII - 179)诱导的免疫应答与HBsAg减少及病毒控制有关,联合使用siRNA可使HBsAg血清清除率更高[35] - 2024年底公司银行存款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13.4百万元,资金足够支持HBV项目后期开发直至注册[36] - 公司建立针对感染性疾病的管线,重点项目为在中国开展的HBV功能性治愈项目[37] - 中国约有87百万人受HBV疾病影响[45] - 2024年12月公司与VBI签署协议收购BRII - 179全部知识产权[46] - 2020年公司从Vir取得elebsiran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47] - 2022年公司从Vir取得tobevibart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48] - 2024年11月公司完成ENRICH研究全部受试者招募[47] - 2024年11月公司展示2期ENSURE研究48周EOT数据,联合疗法患者HBV表面抗原清除率更高[49] - 2024年tobevibart及elebsiran获中国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及快速通道认定[49] - 2025年1月公司完成ENHANCE研究患者入组工作[49] - 2025年3月将发布ENSURE研究第4组别患者早期数据[47] - 2025 - 2026年公司计划介绍联合研究数据评估不同联合治疗方案有效性[49] - 公司作为HBV功能性治愈领域领先企业,将继续专注提高功能性治愈率,计划启动确证性临床研究[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线 - BRII - 732已完成1期研究,有潜力开发为HIV患者每周口服一次的长效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51] - 公司合作伙伴AN2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揭盲epetraborole试验的3期部分,若3期数据重现2期数据,将寻求与美国FDA会议以寻求注册途径[52]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将继续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创新并加强业务发展投入[59]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2 - 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1] - 为出席股东大会,转让表格及股票须于2025年6月11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9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CEO由一人兼任外均遵守[92] - 董事会认为主席与CEO由Zhi Hong博士一人担任利于集团管理和战略执行[92]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库存股[95] - 审核及风险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核公司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政策等,认为集团2024年度业绩按适用准则编制并适当披露[96] - 德勤确认公告所载集团2024年度合并财务数据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金额相符[97] - 公司2024年应课税年度被归类为PFIC,将在联交所网站刊发放行给美国持有人的通知信函[99]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登,2024年度报告将按需寄给股东并在网站公布[100]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17日举行[103]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Zhi Hong博士及李安康博士[109] - 董事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Martin J Murphy Jr博士、Grace Hui Tang女士、徐耀华先生、Gregg Huber Alton先生及杨台莹博士[109] 公司股份相关 - 2024年12月公司宣布批准60百万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不超2024年6月25日全部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截至公告日已回购约4,433,000股,代价约为5.3百万港元[56]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0.00001美元的普通股[107] 合作方信息 - VBI Vaccines Inc.总部位于美国剑桥,股份于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代码VBIV[107] - Vir Biotechnology, Inc.于美国旧金山注册成立,股份于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代码VIR[108]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