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奇智(02121)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奇智9月合共购回59.07万股
智通财经· 2025-10-02 08:44
创新奇智(02121)发布公告,根据股份购回授权,公司于2025年9月于公开市场合共购回59.07万股股份, 总代价为481.06万港元。 ...
创新奇智(02121)9月合共购回59.07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08:44
智通财经APP讯,创新奇智(02121)发布公告,根据股份购回授权,公司于2025年9月于公开市场合共购 回59.07万股股份,总代价为481.06万港元。 ...
创新奇智(02121.HK)9月合共购回59.07万股
格隆汇· 2025-10-02 08:42
公司将根据其须遵守的公司的公司章程、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香港公司收购、合并 及股份回购守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所有适用法律及法规进一步进行股份购回。董事会认为, 于现况下进行股份购回可展示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且最终会为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 创造价值。董事会认为,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格隆汇10月2日丨创新奇智(02121.HK)公告,董事会谨此宣布,根据股份购回授权,公司于2025年9月于 公开市场合共购回59.07万股股份,总代价为481万港元。 ...
创新奇智(02121) - 自愿性公告 - 股份购回的最新情况
2025-10-02 08:3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 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AINNOV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創新奇智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121) 創新奇智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2025年5月16日之自願性公告(「該公告」),內容有關(其中包括)本公司董事 會(「董事會」)擬根據股東於2025年5月16日舉行之年度股東會授出之購回本公司股份(「股份」)的 一般授權(「股份購回授權」),不定時於公開市場購回股份,最高金額不超過人民幣 1億元。除另有 定義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董事會謹此宣佈,根據股份購回授權,本公司於2025年9月於公開市場合共購回590,700股股份, 總代價為4,810,602港元。 本公司將根據其須遵守的本公司的公司章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香港公司收 購、合併及股份回購守 ...
港股AI概念股多数走高 汇量科技涨4.4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2:01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9月30日,港股AI概念股早盘多数走高,截至发稿,汇量科技(01860.HK)涨4.47%,报 19.88港元;迈富时(02556.HK)涨4.33%,报51.35港元;创新奇智(02121.HK)涨3.65%,报7.95港元;第 四范式(06682.HK)涨3.15%,报65.5港元;美图公司(01357.HK)涨3.26%,报9.16港元。 ...
港股异动 | AI概念股多数走高 DeepSeek新模型成本下降超50% 机构看好AI应用商业化拐点临近
智通财经· 2025-09-30 01:52
智通财经APP获悉,AI概念股早盘多数走高,截至发稿,汇量科技(01860)涨4.47%,报19.88港元;迈富 时(02556)涨4.33%,报51.35港元;创新奇智(02121)涨3.65%,报7.95港元;第四范式(06682)涨3.15%, 报65.5港元;美图公司(01357)涨3.26%,报9.16港元。 消息面上,DeepSeek昨日宣布,官方App、网页端、小程序均已同步更新为DeepSeek-V3.2-Exp。 DeepSeek介绍,得益于新模型服务成本的大幅降低,官方API价格也相应下调,新价格即刻生效。在新 的价格政策下,开发者调用DeepSeek API的成本将降低50%以上。此外,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 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支持包括民营 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 华泰证券曾表示,模型降价将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AI应用,或进一步提振算力需求,提升Super App 出现概率。中银国际认为,AI应用商业化拐点临近。在算力层,推理效率与性价比大幅提升,国产芯 片加速替代;在模型层,通用大模型的能力已逐步达到 ...
最严新国标落地,3.8亿小电驴用户告别“速度与激情”
36氪· 2025-09-24 08:36
新国标核心规定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17761-2024于9月1日实施 引入超速断电机制 时速超25公里/小时自动断电 [1] - 生产端禁止预留控制器和限速器改装接口 彻底屏蔽改装可能 [1] - 新国标额外要求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5.5% 鼓励安装后视镜 转向灯和北斗定位功能 [2] - 给予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标车三个月销售过渡期 允许销售至11月30日 [1] 市场短期反应 - 旧国标车清仓涨价 部分车型上涨200-300元 高端品牌车型上涨500-1000元 [2] - 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销售月均环比增长113.5% 收旧换新共846.5万辆 为2024年同期的6.1倍 [9] - 河北唐山等地电动车行优先清库存 暂不进新国标车 [2] 行业长期影响 - 新国标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11] - 4000元以下市场由雅迪 爱玛主导 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由九号领跑 [11] - 锂电池成本上涨和智能化配置(如智能中控大屏 蓝牙解锁)推动价格攀升 [12] - 2024年电动两轮车总销量4950万台 同比下滑11.6%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9] 企业业绩表现 - 雅迪2024年总销量锐减350万辆至1302.05万辆 下降21.18% [10] - 2025年上半年雅迪收入191.86亿元同比增长33.1% 净利润16.49亿元增长59.5% [11] - 爱玛科技上半年收入130.31亿元增长23.04% 净利润12.13亿元增长27.56% [11] - 九号公司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增长76.14% 净利润12.42亿元大增108.45% [11] 特定用户群体影响 - 外卖骑手总量突破1300万人 电动车改装解限后时速可达40km以上 部分超过80km [5] - 广州2024年外卖骑手交通事故中62%由超速引发 较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 [5] - 新规要求通过北斗定位等技术限制改装 修车店老板称改装难度大幅上升 [3][4] 城市管理挑战 - 广州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903万人次 高于地铁日均888万人次客运量 [6] - 广州同步出台登记管理办法 借力新国标破解"电鸡围城"困境 [7] - 专家建议通过政策松绑 平台算法优化和市场规范三方面解决外卖配送问题 [6]
创新奇智(0212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08: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22.3%至人民币6.99亿元[12] - 公司营业收入达人民币6.99亿元,同比增长22.3%[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99.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71.7百万元上升22.3%[87] - 收入同比增长22.3%至人民币6.99亿元[166] - 毛利同比增长26.6%至人民币2.45亿元[12] - 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35.0%[1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0%,较2024年同期的33.8%提高1.2个百分点[90] - 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人民币6218.7万元,同比改善67.4%[12]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62.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90.8百万元下降67.4%[100]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至人民币6051.3万元,同比改善67.2%[12]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60.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84.6百万元下降67.2%[104]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67.2%至人民币6051.3万元[166] - 公司期内亏损5615.6万元人民币[173] - 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668.1万元,同比改善82.1%[12] - 经调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人民币670万元[19] - 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6.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7.4百万元改善82.1%[10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54.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78.5百万元上升20.0%[88] - 制造业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48.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74.8百万元上升27.0%[88] - 金融服务业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7.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1.3百万元下降23.3%[8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73.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79.3百万元下降7.2%[91]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4.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48.0百万元上升11.2%[93]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1.1%至人民币1.65亿元[166]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人民币3696.5万元[12] - 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为人民币37.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2.1百万元减少12.2%[106]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3696.5万元人民币[173] - 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为人民币15.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1.9百万元减少30.0%[10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收益人民币63.6百万元下降97.6%[106]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0,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9.6百万元[106] 各业务线表现 - 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占比89.6%,达人民币6.26亿元[13] - 数据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7.5%至人民币7284.4万元[13] - 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27.0%至5.56亿元,占总收入79.5%[17] - 制造业收入为人民币555.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37.5百万元上升27.0%[87] - 能源电力收入同比增长48.4%至1.08亿元,占比提升至15.5%[17] - 金融服务业收入同比下降15.5%至7009万元,占比降至10.0%[17] - 金融服务行业收入为人民币70.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82.9百万元下降15.4%[87] - 3C高科技收入同比增长34.6%至7332万元,占比提升至10.5%[17] - 其他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2.9%至7333万元,占比提升至10.5%[17] 客户类型表现 - 系统集成商客户收入占比50.9%,达人民币3.56亿元[16] - 终端用户客户收入占比49.1%,为人民币3.43亿元[16]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累计申请专利1394件,其中发明专利1145件[23] - 公司设计效率大幅提升从8小时缩短至1小时项目周期缩短85%以上[47] - ChatCAD数据集达到百万级别覆盖多种主流图纸尺寸和组件样式[49] - 公司数据量大幅增长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多轮扩充[49] - 产品支持多格式图纸解析和端到端结构化输出包括JSON、DGN、DWG等格式[40] - 云端协同框架支持多机器人统一管理和实时数据可视化[33] - 自研VLA大模型Robocket实现端到端动作生成推理速度和成功率显著提升[33] - 数据可视化工具支持多维度多模态数据展示和任务过程回放[38] - 公司联合Bentley软件成功发布iPID 1.0版本专为中国用户打造[39] - 产品支持开放API易于部署和扩展适应企业级大规模应用[47] - 数据生成算法优化通过随机和特殊场景补充策略提升多样性[49] - 公司研发适配场景的多模态工业大模型,大幅提升已知组件识别准确率和泛化能力[51] - 公司通过分布式训练和混合精度训练技术,满足千万级规模数据量和复杂结构多模态模型开发需求[51] - 公司AInnoGC平台推出监控运维模块,实时监控模型服务性能、总调用量、Token消耗及平均调用时长等指标[54] - 公司创新推出ChatCAD、AMES、AEAM、AEMS等多个智能工业软件,赋能工业客户全生产链条[56] - 公司推进大模型在Image-To-CAD场景应用,提升复杂场景识别与理解能力,并加大对未知组件识别、复杂关系抽取等复杂课题投入[76] - 公司优化智能化数据生成与校验工具,提升数据生产效率,构建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数据集[76] - 公司联合Bentley深入行业场景与生态合作,打造标杆项目,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76] - 公司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和Agent智能体平台为技术基座,在多个工业制造行业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77] - 公司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EAM、MES、QMS、EMS等工业软件,覆盖食品饮料、工业园区、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关键细分市场[78] - 多模态大模型在汽车装备领域实现毫秒级响应完成多源感知数据实时解析,细微缺陷识别覆盖范围从关键部件向全流程延伸[81] - 预测性维护体系覆盖设备类型从传输系统向焊接、涂装等核心工艺环节扩展,缩短非计划停机时长并延长设备生命周期[81] - 智能调度系统突破单一产线局限,向供应链端延伸协同能力,实现生产计划与物料配送动态适配[81] 项目落地与应用案例 - 公司在南方某钢铁企业成功落地智慧铁钢界面一体化及机车自动驾驶项目,实现铁水调度模型优化升级[60] - 公司在北方某矿业公司成功落地翻车机智能摘钩机器人,标志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60] - 公司H-GNSS工业复杂场景高精度卫星定位设备首次在北方某矿业公司应用[60] - 公司AInno-Agent智能体平台成功应用于园区能耗管理系统,大幅增强能耗数据自动提取和分析功能[57] - 公司建立全面设备运维知识库,大幅提升硬件运维管理和故障诊断智能化水平[59] - 公司依托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构建智能输送示范线,实现全链条效率革新[63] - 示范线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精准识别细微缺陷,减少质检人力投入[63] - 示范线通过混合架构预测设备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并节省运维成本[63] - 示范线在边缘节点部署轻量化模型动态调整传输参数,提升产能并降低能耗[63] - 示范线降低单条产线年运营支出,减少产品不良率并缩短客户交付周期[63] - 公司为信托客户提供数据治理方案,大幅提升数据处理与业务响应效率[64] - 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主数据治理方案,自动化构建资产目录与安全定级[64] - 公司通过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降低非技术用户门槛,提升自助分析效率[64] - 公司以AInnoGC-Agent平台提供教育学习平台,实现自动生成考题及判卷等功能[61] - 公司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机器人仿真控制,提升编程效率并降低测试安全风险[61] - 公司在钢铁冶金领域深度融合工艺背景与行业Know-How,打造自主可控智能装备硬支撑和以深度学习、运筹优化为核心算法的软实力[79] - 公司以智能体平台为核心技术,打造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大模型学习的高级工具平台,覆盖教育、培训、考试和竞赛等全产业环节[8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40万元[19]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41.9万元人民币[17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99.9万元人民币[17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5亿元人民币[1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08亿元人民币至9.97亿元人民币[1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997.0百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204.9百万元减少17.2%[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9.97亿元[170] - 出售金融资产所得款项19.25亿元人民币[177] - 银行借款所得款项5218万元人民币[179] - 存货大幅增加66.6%至人民币2.61亿元[17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至人民币4.63亿元[17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加34.0%至人民币3.88亿元[171] - 合约负债增加27.6%至人民币1.39亿元[17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0元[168] - 公司权益总额从17.1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6.33亿元人民币,减少4.6%[173] - 购回股份支出6112.1万元人民币[17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32.2百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2.4百万元增长1241.7%[109]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13.2百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27.7百万元减少11.4%[115] - 贸易应收账款总账面价值为589,964千元,预期亏损率为28.44%[198] - 贸易应收账款中超过2年账龄的金额为90,109千元,预期亏损率为100%[198] - 贸易应收账款亏损拨备总额为167,758千元[198] - 与2024年底相比,贸易应收账款总账面价值从599,059千元下降至589,964千元[198] - 1年以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88,013千元[200] - 1年以内到期的借款为114,912千元[20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总额为114,290千元,其中81,952千元在1年以内到期[200] - 租赁负债总额为49,423千元,其中18,201千元在1年以内到期[200] - 金融负债总额(未经折现合约现金流)为733,160千元,其中669,600千元在1年以内到期[200] 融资与资金使用 - 2023年H股配售共发行19,900,000股,配售价每股19.70港元较协议日收市价23.50港元折让16.17%[136]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789亿港元[137] - 配售款项40%约1.515亿港元(约1.391亿人民币)用于研发投入[137] - 配售款项30%约1.137亿港元(约1.043亿人民币)用于战略扩张投入[137] - 2025年8月22日公司将原IT基础设施投入资金3.477亿人民币重新分配,其中1亿人民币转至研发投入,2.477亿人民币转至营运资金[1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投入未使用款项为3.734亿人民币[137] - 2023年董事及高管激励计划上限为25,000,000股H股[134] - 2024年H股股权激励计划资金上限为3亿人民币[134] - 首次公开发售净筹资约10.701亿港元(约8.71亿人民币)[140] - 研发能力提升投入占比45%(约4.816亿港元/3.9205亿人民币)[140] - 商业化能力投入占比25%(约2.675亿港元/2.1781亿人民币)[140] - 战略投资及收购原分配10%(约1.07亿港元/0.8712亿人民币)后全额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140][143] - 内部系统及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占比10%(约1.07亿港元/0.8712亿人民币)[140] - 2024年8月将战略投资款0.8712亿人民币及内部系统款0.27亿人民币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143] - 2025年8月将商业化能力未使用款0.0875亿人民币转至营运资金[143] - 2025年8月将内部系统未使用款0.2024亿人民币转至研发能力[143] - 2025年上半年购回471.47万股H股总代价约2417万港元[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5.635亿股(含库存股471.47万股)[147][14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63,544,438股,其中库存股份4,714,700股[152][157] 股权结构 - 董事徐辉直接持有87,868,780股(15.59%)并通过受控法团持有33,125,040股(5.88%)[152] - 创新工场直接持有135,000,000股(23.96%)并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19,440,000股(3.44%)[153] - 软银集团通过多个实体各持有39,326,630股(6.98%)[155]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持有32,657,722股(5.80%)并持有淡仓6,016,300股(1.07%)[155] - 汪华直接持有8,640,000股(1.53%)并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145,800,000股(25.87%)[152][153] - 陶宁直接持有2,160,000股(0.38%)并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152,280,000股(27.02%)[153] - 郎春晖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154,440,000股(27.40%)[153] - 张鹰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154,440,000股(27.40%)[153] - 诺赛育成直接持有8,640,000股(1.53%)并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145,800,000股(25.87%)[153]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902名[131] - 2025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1.686亿元,较2024年同期2.072亿元下降18.6%[131] 其他重要事项 - 子公司涉及诉讼导致人民币11.3百万元银行存款及权益被冻结[116] - 公司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缺乏可交换性),自2025年1月1日生效[189]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8
西部证券· 2025-09-18 02:15
核心观点总结 - 创新奇智作为"AI+制造"赛道龙头 受益于新质生产力趋势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0.01港元[1][7] - 神州细胞受行业政策影响产品销售短期承压 但创新管线存在潜在催化 维持"买入"评级[2][10][12] - 江山欧派因行业下行和战略调整导致业绩短期承压 商业模式向轻资产转型 维持"买入"评级[4][14][16] - 生猪行业8月出栏量同环比双增但价格低迷 建议关注出栏增长确定性强、经营稳健的猪企[5][18][21] - 北交所市场延续上涨 代码切换政策有望提高市场关注度 汽车零部件板块领涨[24][26] 计算机行业(创新奇智)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4.71亿元、17.29亿元、20.08亿元 同比增加20.4%、17.5%、16.2%[1][7] - 2025年目标市值56.42亿港元 对应目标价格10.01港元[1][7] - 2024年制造业业务营收占比达80% 累计服务制造业企业超千家[8] - 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份额连续三年稳居前三 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2024年首次跻身前三[8] - 推出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 实施"一模一体两翼"战略转型[8] 医药生物行业(神州细胞) - 25H1实现营收9.72亿元 同比下降25.50%[10] - 25H1归母净利润-0.34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6亿元[10] - 25H1毛利率94.79% 研发费用率39.0%[10]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1.94亿元、25.43亿元、30.21亿元 同比增长-12.7%、15.9%、18.8%[2][12] - 共有13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涵盖实体瘤、血液瘤、自免等领域[11] 轻工制造行业(江山欧派) - 25H1营业收入8.68亿元 同比下降39.82%[14] - 25H1归母净利润0.10亿元 同比下降90.39%[14] - 25H1毛利率17.62% 同比下降4.61个百分点[15] - 代理经销商数量达7.2万家 报告期内新开拓9千余家[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6亿元、0.72亿元、0.77亿元[4][16] 农林牧渔行业(生猪) - 8月上市猪企出栏量1660.36万头 同比+29.11% 环比+6.86%[5][18] - 1-8月累计出栏量1.26亿头 同比+21.12%[5][18] - 8月营业收入248.59亿元 同比-14.21% 环比+0.86%[5][19] - 1-8月累计营收2053.32亿元 同比+11.57%[5][19] - 8月生猪销售均价同比-31.03% 环比-5.19%[20] 北交所市场 - 9月16日北证50指数收盘1617.13点 上涨0.63%[24] - 成交金额259.0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亿元[24] - 275家公司中122家上涨 148家下跌[24] - 汽车零部件板块领涨 开特股份涨幅14.8%[24] - 10月9日实施"920"代码切换政策[26]
海通国际:维持创新奇智(02121)“优于大市”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14.4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07:1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1亿元、18.55亿元、22.76亿元 较原预测14.72亿元、17.56亿元、20.59亿元上调 [1] - 预计每股收入分别为2.66元、3.29元、4.04元人民币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99亿元 同比增长22.3% 毛利2.45亿元 同比增长26.7% 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35.0% [1] 估值与评级 - 基于可比公司及盈利能力提升 给予2025年动态5倍PS估值 较原2倍大幅上调 目标价调高159%至14.48港元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业务战略与行业布局 - AI+制造战略成果显著 2025上半年制造业收入5.56亿元 同比增长27.0% 占总收入比重从76.5%提升至79.5%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 在钢铁冶金、汽车装备、3C等垂直行业深耕构筑竞争壁垒 成功把握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趋势 [1] - 推行"一模一体两翼"战略 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 AI智能体为引擎 驱动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软件应用协同发展 [2] 技术产品进展 - 发布AI Agent智能体开发平台 支持可视化低代码方式构建智能化解决方案 [2] - ChatCAD生成式工业设计软件实现从试验到应用的关键突破 [2] - ChatRobot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栈具备自主任务规划调度及感知决策泛化能力 构建工业机器人大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