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科技(02018)

搜索文档
华为、瑞声科技(2018.HK)等38家深企入选《财富》中国500强
格隆汇· 2025-07-23 03:11
深圳企业上榜情况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有38家深圳企业入围,包括华为、瑞声科技、比亚迪、中国平安等 [1] - 榜单涵盖上市和非上市企业,采用与《财富》世界500强相同的制榜方法 [1] 盈利能力分析 - 腾讯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5%,达到269亿美元,位列利润榜第6位 [3] - 中国平安位列利润榜第10位 [3] - 瑞声科技2024年营收273.3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 [3] 行业及公司表现 - 瑞声科技在微型声学、精密光学、触觉反馈、精密结构件、传感器及半导体等领域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3] - 瑞声科技连续多年获得工信部认证的"制造业单项冠军",覆盖微型声学、微型马达、MEMS麦克风等品类 [3] - AI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瑞声科技创造更大增长空间 [3] 整体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500强公司总营业收入达14.2万亿美元,净利润达7,56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 [3] - 2024年中国GDP总量为18.75万亿美元,500强公司收入总和约占中国GDP的四分之三 [3]
金鹰责任投资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2.44万元 净值增长率1.55%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2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2.44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071元 [3] - 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55%,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524.4万元 [3]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0.528元,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1.43%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8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36/328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3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97/328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7.9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39/249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445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9/249 [10]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54.26%,同类可比基金排名45/250 [12]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3年三季度,为29.88% [12]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2025年第二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25%,恒生指数上涨4.12% [3] - 军工、银行、通信、传媒、农业表现领先,食品、家电、钢铁、建材、汽车表现靠后 [3] - AI相关产业特别是出口相关的展现出较高业绩增长,在特朗普贸易战担忧缓和后大幅反弹 [3] - 2025年第三季度重点关注AI科技进步、新兴消费、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方向,保持较高港股仓位 [4] - 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重点布局A股成长方向及港股互联网等方向 [4] 基金持仓与仓位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5.65%,同类平均为85.8% [15] - 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达到91.94%的最高仓位,2021年上半年末最低为59.3% [1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中国东方教育、香港交易所、宁德时代、蓝思科技、沪电股份、紫金矿业、瑞声科技 [19]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恒目前管理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3] - 金鹰新能源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低,为2.26% [3]
瑞聲科技短線反彈,關鍵阻力位41元
格隆汇· 2025-07-16 10:53
股价表现与技术分析 - 瑞聲科技(02018)股价反弹升穿保利加通道中线(40.19元),截至11点报40.95元,涨幅4.2% [1] - 技术面呈现复杂格局,股价在30日均线(39.47元)和60日均线(38.38元)附近获得支撑 [1] - 多项指标发出卖出信号,技术指标总结强度达13分,一目均衡表和MACD显示看跌,但VR成交比率指标显示超跌可能筑底 [1] - RSI指标48处于中性偏弱区域,5日振幅6.6%反映市场波动性适中 [1] 关键位攻防与市场情绪 - 下方38.3元为近线支撑,36.7元是强支撑位;上方41元为重要心理关口,突破后有望挑战42.4元 [3] - 当前上升概率56%,显示多空势力接近平衡,威廉指标呈中性但动量指标出现卖出信号 [3] - 股价近期表现活跃,7月8日推荐的信证认购证(15694)在随后两日内上涨10%,远超正股1.61%的涨幅 [3] 窝轮产品选择策略 - 信证认购证(15694)以5.1倍杠杆和最低溢价脱颖而出,行使价44.88元,适合看好后市且注重成本控制的投资者 [6] - 中银认购证(15499)同样提供5.1倍杠杆但行使价较高达55.93元,溢价41.02%,适合较进取的策略 [6] - 中银认购证(14436)提供7.5倍杠杆,是现有产品中杠杆最高的一款,溢价达63.69%,适合股价突破时获取强劲回报 [6] - 花旗认沽证(14757)杠杆仅1.4倍但拥有最低溢价,行使价40.88元,适合作对冲工具 [6]
异动盘点07010|布鲁可一度涨逾8%,极兔速递再涨超4%;德意志银行涨逾3%,波音涨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0 04:18
港股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 - 理想汽车-W逆势涨超3%,理想i8将于7月29日正式发布[1] 银行股 - 内银股集体走高,郑州银行涨6.06%,民生银行涨4.97%,中信银行涨3.24%,工商银行涨1.8%[1] 生物医药 - 九源基因涨超6%,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 - 基石药业-B涨超4%,普吉华®境内生产药品上市申请获批[3] 光学与科技 - 康耐特光学涨超6%破顶,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逾30%[1] - 赛晶科技高开逾8%,预计上半年纯利约9000万元,同比增长167%[3] 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 - 普星能量涨超220%,近期认购HashKey Holdings Limited股权进军数字资产领域[1] - 德林控股高开近15%,拟代币化最高5亿港元资产分派予股东[3] 消费与教育 - 粉笔再涨超5%,AI刷题系统班升级,AI产品或成业绩新动力[2] - 巨星传奇再涨超20%,周杰伦入驻抖音平台带动热度[3] 物流与供应链 - 极兔速递-W再涨超4%,上半年东南亚市场包裹量表现强劲[2] 农业与综合集团 - 从玉智农涨超13%,拟打造综合性现代农业旗舰集团[2] 加密货币相关 - 加密货币ETF及概念股走高,新火科技控股涨10.82%,雄岸科技涨10.23%,蓝港互动涨8.97%[2] 美股市场表现 金融与保险 - 德意志银行涨逾3%,正重组德国财富管理业务以提高收益[4] - 联合健康跌逾1%,传美国司法部调查其医疗保险账单[4] 科技与互联网 - 富途控股涨逾9%,大摩上调目标价至160美元[4] - Meta涨近2%,传斥资35亿美元加码AI智能眼镜业务[4] - 英伟达涨近2%,总市值达4万亿美元[4] - 微软股价触及历史新高,总市值3.74万亿美元,奥本海默上调评级[4] 航空与制造 - 波音涨超3%,6月飞机交付量创18个月来最高[4]
港股苹果概念今日大幅回升,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涨近7%,比亚迪电子(00285.HK)涨超5%,丘钛科技(01478.HK)、瑞声科技(02018.HK)、高伟电子(01415.HK)等个股跟涨。
快讯· 2025-07-10 01:52
港股苹果概念股表现 -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HK)股价上涨近7% [1] - 比亚迪电子(00285 HK)股价涨幅超过5% [1] - 丘钛科技(01478 HK)、瑞声科技(02018 HK)、高伟电子(01415 HK)等个股跟随上涨 [1] 行业动态 - 港股苹果供应链相关公司集体呈现大幅回升态势 [1]
iPhone 17 Pro系列将首次采用均热板,供应商为瑞声科技(02018)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03:32
核心观点 - CLSA目前首选股是瑞声科技、小米和中芯国际 [1] - 瑞声科技将为iPhone 17 Pro/Pro Max供应均热板散热模块 [1] - 瑞声科技的光学业务和汽车业务表现强劲,2024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1][2] 业务表现 光学业务 - 瑞声科技的玻塑混合镜头已应用于Pura 80主摄,并可能成为小米16主摄的主要供应商 [1] - 光学业务2024年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37.9%,毛利率同比提升19.5个百分点 [1] 汽车业务 - 瑞声科技是小米SU7智能座舱扬声器的唯一供应商 [1] - 收购汽车麦克风模块供应商河北初光,预计带来2.5亿至3亿人民币年收入,毛利率25%-30% [1] - 车载及消费声学产品业务2024年收入35.2亿元,供应理想、吉利、小米、小鹏等新能源品牌 [2] - 车载NLC Pro算法首次定点全球头部豪车品牌 [2] 散热业务 - 瑞声科技将为iPhone 17 Pro/Pro Max供应均热板散热模块 [1] - 散热业务2024年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40.1% [2] - 瑞声科技是国内旗舰智能手机散热片主要供应商,份额超50% [2] 财务数据 - 瑞声科技2024年全年收入273.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8% [1] - 光学业务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37.9% [1] - 车载及消费声学产品业务收入35.2亿元 [2] - 散热业务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40.1% [2]
瑞声科技(2018.HK):携手初光 构建“感知-处理-输出”闭环生态
格隆汇· 2025-07-07 19:14
收购交易概述 - 瑞声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人民币2.88亿元收购初光汽车53.74%股权,交易完成后初光汽车成为瑞声科技间接非全资子公司 [1] - 创始人团队将继续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双方于6月10日举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仪式 [1] - 初光汽车成立于2016年,主营前装汽车电子零部件设计、生产和销售,拥有30多项专利及多项资质认证 [1] 初光汽车业务概况 - 主营产品包括车载模拟麦克风、数字麦克风、RNC传感器、USB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及车内氛围灯 [1] - 车载数字麦克风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5%,全球市场占有率26%以上 [2] - 已与国内主流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头部汽车厂及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建立广泛合作 [2] 战略协同与生态构建 - 收购将深度融合双方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化产业升级 [2] - 瑞声科技将构建"感知-处理-输出"完整闭环生态,强化声学系统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 [3] - 在消费电子领域整合初光电子元器件模组技术,提升精密制造与集成能力 [3] - 在车载领域打通从声音感知、信号处理到声场播放的全技术链条 [3] 市场前景与商业化 - 瑞声科技将依托全球化资源网络加速初光汽车技术商业化进程,推进全球市场开拓 [3] - 未来合作将围绕智能汽车产业前沿趋势,持续优化车载感知技术解决方案 [3] - 双方协同效应将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领先的车载声学产品与服务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311.46亿元、349.50亿元、392.02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1亿元、29.43亿元、34.86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倍、15倍、12倍 [4]
瑞声科技(02018):携手初光,构建“感知:处理:输出”闭环生态
中邮证券· 2025-07-07 1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收购初光 53.74%股权,开启车载感知技术发展新篇章,双方将融合技术与产业资源,推动汽车智能化产业升级 [2] - 瑞声科技完成对初光汽车的控股收购,强化声学系统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构建“感知 - 处理 - 输出”完整闭环生态,为智能座舱提供越级体验,还将加速初光汽车技术商业化和全球市场开拓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收入 311.46 亿、349.50 亿、392.0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41 亿、29.43 亿、34.86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18 倍、15 倍、12 倍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 39.40 港币,总股本 11.99 亿股,流通股本 11.75 亿股,总市值 430 亿港币,流通市值 422 亿港币,52 周内最高/最低价为 54.80 / 24.40,资产负债率 50.50%,市盈率 24.69,第一大股东为 Sapphire Hill Holdings Limited [1] 收购情况 - 2025 年 3 月 28 日,瑞声投资签署协议以 2.88 亿元收购初光 53.74%股权,6 月 10 日举行签约仪式,交易完成后初光成为间接非全资子公司,创始人团队继续负责运营管理 [2] - 初光成立于 2016 年,从事前装汽车电子零部件业务,有完善管理体系和多项专利资质,主营车载模拟麦克风等产品,车载数字麦克风国内市场占有率 55%,全球市场占有率 26%以上,与多个汽车厂建立合作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年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增长率(%)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增长率(%) | EPS(元/股) | 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4A | 27328 | 34 | 1797 | 143 | 1.53 | 22.55 | | 2025E | 31146 | 14 | 2441 | 36 | 2.04 | 17.80 | | 2026E | 34950 | 12 | 2943 | 21 | 2.46 | 14.76 | | 2027E | 39202 | 12 | 3486 | 18 | 2.91 | 12.46 | [9] 主要财务比率 |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33.84% | 13.97% | 12.21% | 12.17%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 142.75% | 35.81% | 20.56% | 18.45% | | 毛利率 | 22.11% | 23.48% | 23.74% | 24.01% | | 销售净利率 | 6.58% | 7.84% | 8.42% | 8.89% | | ROE | 7.90% | 9.68% | 10.44% | 11.00% | | ROIC | 6.57% | 7.35% | 8.24% | 8.84% | | 资产负债率 | 50.50% | 47.02% | 45.77% | 44.41% | | 净负债比率 | 7.76% | 9.20% | -0.02% | -8.92% | | 流动比率 | 1.45 | 1.58 | 1.69 | 1.80 | | 速动比率 | 1.18 | 1.24 | 1.35 | 1.46 | | 总资产周转率 | 0.64 | 0.66 | 0.69 | 0.71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4.17 | 3.90 | 3.96 | 3.91 |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3.85 | 3.52 | 3.74 | 3.65 | | P/E | 22.55 | 17.80 | 14.76 | 12.46 | | P/B | 1.82 | 1.72 | 1.54 | 1.37 | | EV/EBITDA | 7.98 | 10.18 | 8.44 | 7.10 | [12]
港股概念追踪 | Q2中国手机销量有望实现增长 机构看好AI应用持续落地带来的消费电子换机周期(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6 23:30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小幅同比增长 华为预计同比增长12%成为销量冠军 苹果凭借iPhone 16 Pro/Pro Max机型预计同比增长8% 为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正增长 [1] - 2025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 预计全年出货量约2.9亿部 同比增长约3% [2] - AI手机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34% AI PC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0.5%跃升至2028年79.7% [3] 政策与促销影响 - 广东省政府推动以旧换新政策 加快汽车/家电/手机数码等产品更新 优化回收渠道和资金清算流程 [1] - "618"大促叠加"国补"政策显著拉动3C数码销售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10日后手机/电脑/智能手表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35%/91.92%/271.4% 数码套购订单增长近一倍 [2] - 国补政策使华为/小米成为最大受益者 第一季度出货量分别实现18%/40%的同比增长 [2] 公司动态 华为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 第一季度受益国补政策出货量同比增长18% [1][2] 苹果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8% 为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正增长 主要受益于iPhone 16 Pro/Pro Max机型 [1] 小米集团(01810) - 618购物节支付总额达35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30% 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17%(线上)/31%(线下) AIoT收入增长16%(线上)/63%(线下) [5] - 第一季度受益国补政策出货量同比增长40% [2] 瑞声科技(02018) - WLG产品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数倍至千万级 将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机器人等领域 WLG玻塑混合镜头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4]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 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镜头需求同比增长26%至超4亿个 主要受中国智能驾驶发展推动 目标未来3-5年成为全球三大车用镜头模块供应商 海外收入占比计划从10%提升至35% [4] 丘钛科技(01478) - 2025年5月摄像头模组销量3392.3万件 环比增长2.1% 同比减少15.6% 指纹识别模组销量1524.1万件 环比减少13% 同比增长45% 摄像头销量下降因客户项目周期及聚焦中高端策略 [5] 投资机会 - 消费电子部分标的估值回调后具备性价比 PCB和ODM板块龙头公司有望借力AIoT/人形机器人/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戴维斯双击" [2] - 2025年下半年关注AI创新链/国产替代/周期复苏三条主线 看好AI应用带动的换机周期及AI终端硬件发展 [3]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之“格隆汇金格奖”——“ESG可持续发展卓越企业”奖项揭晓:第四范式(06682.HK)、晋景新能(01783.HK)、康桥悦生活(02205.HK)等12家企业上榜
格隆汇· 2025-07-04 05:22
核心观点 - "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公司评选表彰了12家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全面布局的标杆企业,包括第四范式、晋景新能、康桥悦生活等 [1] - 评选旨在推动绿色转型、社会责任和透明治理,为中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树立资本市场长期价值典范 [1] - 评选覆盖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公司,包括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纽交所等 [2] 获奖企业名单 - 12家获奖企业按首字母排序:第四范式(06682 HK)、晋景新能(01783 HK)、康桥悦生活(02205 HK)、平安好医生(01833 HK)、瑞声科技(02018 HK)、首程控股(00697 HK)、通威股份(600438 SH)、药师帮(09885 HK)、招金矿业(01818 HK)、中国春来(01969 HK)、中国再保险(01508 HK)、中核国际(02302 HK) [1] 评选标准与范围 - 评选基于定量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团综合评定 [1] - 覆盖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纽交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及优质项目 [2] - 聚焦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的实践与成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