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信金科(02003)

搜索文档
维信金科(0200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08: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3929.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10.1%[22] - 公司客户贷款公允价值亏损由2023年的574.1百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979.1百万元;信贷减值亏损由2023年的344.6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311.1百万元[22] - 2024年公司经营开支(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减少1.7%至2022.8百万元[22] - 公司净利润及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78.2百万元及478.7百万元,较2023年分别增加5.3%及5.1%[23] - 2024年总收入39.297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0.1%[28] - 2024年利息及类似收入19.682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33.2%[28] - 2024年贷款撮合服务费19.492亿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13.0%[28] - 2024年其他收入3.574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99.8%[28] - 2024年净利润4.782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3%[28] - 公司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5.695亿元增加10.1%至本年度的39.297亿元[49] - 净利息及类似收入中,利息及类似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4.773亿元增加33.2%至本年度的19.682亿元,利息支出从去年同期的3.276亿元增加5.3%至本年度的3.451亿元[51] - 贷款撮合服务费从去年同期的22.410亿元减少13.0%至本年度的19.492亿元[52] - 其他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788亿元增加99.8%至本年度的3.574亿元[55] - 实现及服务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5.439亿元减少5.2%至本年度的14.643亿元[58] - 销售及营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0.534亿元增加14.4%至本年度的0.611亿元[59]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368亿元增加10.6%至本年度的3.724亿元[60] - 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048亿元增加5.2%至本年度的6.362亿元[62]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539亿元增加5.3%至本年度的4.782亿元[6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065亿元增加5.0%至本年度的6.367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556亿元增加5.1%至本年度的4.787亿元[64][65]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贷款减少4.2%至62.47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22亿元[70]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较2023年减少11.6%至4.115亿元,信用增级与纯撮合模式贷款实现量减少31.9%至430.288亿元[72] - 2024年12月31日担保应收款项较2023年减少15.5%至11.131亿元,担保负债减少41.6%至8.958亿元,信用增级贷款实现量减少30.2%至353.545亿元[74]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较2023年减少7.3%至46.324亿元[76]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60.6%,较2023年的65.1%减少4.5%;综合债务权益比率约为1.3倍,2023年为1.7倍[7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631亿元,2023年现金流出净额为13.449亿元[83]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582.9万元,2023年为7035.6万元[83]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14171亿元,2023年现金流入净额为5.80516亿元[8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94779亿元,2023年减少净额为6.93999亿元[8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93437亿元,2023年末为8.967亿元[83] - 本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580万元,去年同期为7040万元;支付物业、厂房及设备现金流出为3780万元,去年同期为1950万元;支付以权益法入账投资现金流出为1460万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现金流入净额为1.017亿元,去年同期为9460万元[84] - 本年度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142亿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5.805亿元;借款及信托计划现金流出净额为3.693亿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11.333亿元;支付利息支出现金流出净额为3.571亿元,去年同期为3.199亿元;发行应付票据现金流入净额为9010万元,股息现金流出净额为4530万元,去年同期偿还应付票据现金流出净额为8840万元,股息现金流出净额为1.109亿元[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7月公司推出「CreFIT现金贷」产品[11] - 2024年上半年正式推出AI大模型「金乌大模型」并部署在业务各方面[32] - 2024年7月,公司推出「CreFIT现金贷」,为客户短期流动资金需求提供融资解决方案[35] - 2024年贷款实现量为人民币55,753.3百万元,其中直接贷款1,033.6百万元(1.9%)、信托贷款11,690.9百万元(21.0%)、信用增级贷款撮合35,354.5百万元(63.4%)、纯贷款撮合7,674.3百万元(13.7%)[39]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中国内地贷款实现总量为557.5亿元,较2023年减少25.9%;未偿还贷款余额达262.2亿元,较2023年减少23.9%[17]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内地新增贷款首次付款逾期率稳定在0.58%,较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8.3%;三个月以上逾期率降至3.02%[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注册用户达1.58亿,同比增长9.7%;2024年复贷借款人占贷款总额的85.9%[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110家内地外部持牌资金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贷款撮合模式促成贷款总额达430.3亿元,占贷款实现总额的77.2%[19] - 2024年中国内地贷款实现量达557.5亿人民币[31] - 2024年复贷借款人占贷款总量的85.9%[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注册用户达1.58亿,较2023年同比增长9.7%[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内地与110家外部资金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中国内地授予客户之线上消费产品的贷款未结余额为人民币26,220.3百万元[39]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付款逾期率稳定在0.58%,较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8.3%;一至三个月逾期率降至3.39%,三个月以上逾期率降至3.02%[40] - 2024年5月公司香港业务成为区内首家与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合作的放款机构[11] - 2024年5月香港业务成为区内首家与中国移动香港合作的放款机构,7月推出「CreFIT现金贷」[21] - 2024年5月,公司在香港的线上消费金融品牌「CreFIT维信」成为香港首家与中国移动香港合作的贷款公司[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增加获客渠道、试用更多内外部数据、探索催收流程微创新[42] - 公司未来拟优化信贷解决方案、部署技术及人工智能、深化合作、合规发展、评估业务机会、构建企业文化[4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24年取得稳健经营成果及财务表现[8] - 2024年9月中国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公司预期将为宏观经济复苏注入动力[8] - 公司股份代号为2003[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Cayman Islands[6] - 公司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2座19楼1918室[6] - 公司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上海200085四川北路88号星薈中心1座28楼[7]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园区支行)[7] - 公司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待股东批准[16] - 客户贷款应付利率年化8.0% - 35.9%,2024年信贷产品平均期限约10.0个月,平均贷款规模约为人民币10,555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前五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总额为人民币998,254元,占贷款总余额0.004%;最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为人民币200,500元,约占贷款总余额0.001%[37] - 2024年12月31日,累计借款人总数为11.1百万[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存款3.095亿元被抵押给银行作贷款担保;一组1500万港元客户贷款抵押作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担保,一组7500万港元客户贷款抵押作应付票据担保[88] - 2024年1月19日公司以1000万港元认购600万股天使轮优先股,6月21日以600万港元认购359.2814万股天使轮优先股,间接收购Thousand Whales Technology (BVI) Limited 15%权益,收购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 [91] - 马廷雄先生61岁,2007年9月加入公司,为执行董事兼主席,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业务方向及公司管理,在银行、金融和自然资源行业有逾28年经验[95] - 廖世宏先生57岁,2007年9月加入公司,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监督和公司管理,曾在三和银行香港分行任职[96] - 廖世强先生52岁,2017年11月加入公司,为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负责监督公司日常运营,曾在多家公司任职[99] - 薛岚女士为公司执行董事[94] - 叶家祺先生为公司非执行董事[94] - Chen Derek先生、Chen Penghui先生、方远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薛岚女士60岁,2001年加入集团,2024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担任集团总经理[101] - 叶家祺先生60岁,2012年3月加入公司任非执行董事,在私募等投资领域经验丰富[103] - Chen Derek先生49岁,2021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私募股权及金融科技行业经验[105] - Chen Penghui先生53岁,2018年6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医疗投资等领域履历丰富[107] - 方远先生47岁,2020年8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金融行业经验逾21年[108] - 白宏女士50岁,2019年9月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曾就职于多家银行[110] - 龚翊昇先生50岁,2019年1月加入集团任首席风险官,有消费借贷风险管理经验[111] - 金家芳先生47岁,2013年3月加入集团,曾担任首席技术官,现担任首席战略官[112] - 史红哲先生46岁,2021年6月加入集团任首席技术官,曾在乐信控股任职[113] - 于瑞先生48岁,2007年6月加入集团任首席市场官,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13] - 公司本年度采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16] - 薛岚女士于2024年12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8]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本年度已举行共五次会议[121]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董事会三分之一成员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4] - 董事初步获委任年期为一年,后按年续任[125] - 非执行董事总数目前占董事会成员一半[126] - 公司已接获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29] - 本年度,多位董事接受了有关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要求及董事会常规最新发展的网上培训[131] - 董事及高级职员履职招致的责任可根据保险获得弥偿,但疏忽等情况除外[132]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综合财务报表等[136]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等[138]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审阅及向董事会建议调整董事袍金及薪酬等[141] - 执行董事马廷雄、廖世宏、廖世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5/5)[142] - 审核委员会成员方远、Chen Derek、Chen Penghui、叶家祺会议出席率为100%(2/2)[142] - 提名委员会成员马廷雄、Chen Derek、Chen Penghui、方远会议出席率为100%(1/1)[142] - 薪酬委员会成员Chen Penghui、Chen Derek、方远、廖世宏会议出席率分别为100%(2/2)、100%(2/2)、50%(1/2)、100%(2/2)[1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整体性别比例为男性51%、女性49%[145] - 公司秘书陈颖文自2024年10月1日起任职,本年度完成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46] - 公司未委任外部服务供应商作为公司秘书[147] - 本年度罗兵咸永
维信金科(0200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4: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总收入39.297亿元,较2023年的35.695亿元增长10.1%[4] - 2024年利息及类似收入19.682亿元,较2023年的14.773亿元增长33.2%[4] - 2024年贷款撮合服务费19.492亿元,较2023年的22.41亿元下降13.0%[4] - 2024年其他收入3.574亿元,较2023年的1.788亿元增长99.8%[4] - 2024年净利润4.782亿元,较2023年的4.539亿元增长5.3%[4]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3年为10港仙[4] - 公司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5.695亿元增加10.1%至本年度的39.297亿元[24] - 利息及类似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4.773亿元增加33.2%至本年度的19.682亿元,利息支出从去年同期的3.276亿元增加5.3%至本年度的3.451亿元[26] - 贷款撮合服务费从去年同期的22.410亿元减少13.0%至本年度的19.492亿元[27] - 其他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788亿元增加99.8%至本年度的3.574亿元[32] - 实现及服务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5.439亿元减少5.2%至本年度的14.643亿元[35] - 销售及营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0.534亿元增加14.4%至本年度的0.611亿元[36]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368亿元增加10.6%至本年度的3.724亿元[37] - 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048亿元增加5.2%至本年度的6.362亿元[39]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539亿元增加5.3%至本年度的4.782亿元[4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065亿元增加5.0%至本年度的6.36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556亿元增加5.1%至本年度的4.787亿元[41][42]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贷款减少4.2%至62.47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22亿元[46]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较2023年减少11.6%至4.115亿元,信用增级与纯撮合模式贷款实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1.9%至43.0288亿元[48] - 2024年12月31日担保应收款项较2023年减少15.5%至11.131亿元,担保负债减少41.6%至8.958亿元,信用增级贷款实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0.2%至35.3545亿元[50]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较2023年减少7.3%至46.324亿元[53] - 2024年借款及应付票据加权平均利率: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6.3%,银行借款5.3%,其他金融机构借款9.5%,应付票据9.4%[5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631亿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为13.449亿元[5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580万元,去年同期为7040万元[58]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1417亿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5.80516亿元[5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94779亿元,去年同期减少净额为6.93999亿元[58]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93437亿元,年初为8.967亿元[58] - 本年度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142亿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5.805亿元;借款及信托计划现金流出净额为3.693亿元,去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11.333亿元;支付利息现金流出净额为3.571亿元,去年同期为3.199亿元;发行应付票据现金流入净额为9010万元,去年同期偿还应付票据现金流出净额为8840万元;股息现金流出净额为4530万元,去年同期为1.109亿元[61] - 2024年利息及类似收入为19.68171亿元,2023年为14.773亿元;利息支出2024年为3.45078亿元,2023年为3.27646亿元;净利息及类似收入2024年为16.23093亿元,2023年为11.49654亿元[68] - 2024年贷款撮合服务费为19.49242亿元,2023年为22.40958亿元;其他收入2024年为3.57378亿元,2023年为1.78876亿元;总收入2024年为39.29713亿元,2023年为35.69488亿元[68] - 2024年经营利润为6.36196亿元,2023年为6.04845亿元;除所得税前利润2024年为6.29376亿元,2023年为5.96994亿元;本年度利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4.78165亿元,2023年为4.53906亿元[68]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中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361.7万元,2023年为220.6万元;年度全面收益总额(除税)2024年为4.8178亿元,2023年为4.56117亿元[6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98元,2023年均为0.93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2024年为6.36707亿元,2023年为6.0648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024年为4.78674亿元,2023年为4.55551亿元[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17.06351亿元,2023年为119.34463亿元;总负债2024年为70.99424亿元,2023年为77.65873亿元;总权益2024年为46.06927亿元,2023年为41.6859亿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93418亿元,2023年为8.96534亿元;客户贷款2024年为62.47054亿元,2023年为65.22037亿元[70]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利息及类似收入为1,951,518千元,2023年为1,476,460千元[86] - 2024年以摊余成本计量之客户贷款利息及类似收入为16,653千元,2023年为840千元[86] - 2024年净利息及类似收入为1,623,093千元,2023年为1,149,654千元[86] - 2024年前期贷款撮合服务费为1,219,901千元,2023年为1,489,865千元[87] - 2024年贷款撮合后服务费为729,341千元,2023年为751,093千元[87] - 2024年会员费、导流费及其他服务费为226,162千元,2023年为107,289千元[88] - 2024年政府补助为67,280千元,2023年为12,790千元[88] - 2024年其他收入总计357,378千元,2023年为178,876千元[88] - 2024年贷款实现及服务费用为13.00539亿元,2023年为14.03513亿元[89]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为3.11082亿元,2023年为3.44558亿元[90]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998.2万元,2023年为1398.1万元[92]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1.51213亿元,2023年为1.43083亿元[9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4.78165亿元,2023年为4.53906亿元[9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93418亿元,2023年为8.96534亿元[95] - 2024年受限制现金为6.34575亿元,2023年为6.52241亿元[96] - 2024年客户贷款为62.47054亿元,2023年为65.22037亿元[97] - 2024年合约资产为4.11511亿元,2023年为4.65408亿元[102] - 2024年每股股份基本盈利为0.98元,2023年为0.93元[94] - 2024年末担保应收款项为11.13亿元,较2023年末的13.17亿元减少[103] - 2024年末担保负债为8.96亿元,较2023年末的15.34亿元减少[103] - 2024年末借款总额为50.89亿元,较2023年末的54.72亿元减少[105] - 2024年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实际利率为3.80% - 6.50%,2023年为5.00% - 10.50%[105] - 2024年银行借款实际利率为4.00% - 6.60%,2023年为3.68% - 7.45%[105] - 2024年来自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实际利率为9.20% - 10.03%,2023年无[105]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60.6%,较2023年的65.1%减少4.5%[106]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债务权益比率约为1.3倍,2023年为1.7倍[106] - 2024年末合并的信托计划为50.8亿元,较2023年末的54.9亿元减少[108] - 董事会建议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3年为10港仙,总数约9790万港元[11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内地贷款实现量达557.5亿元[7] - 2024年复贷借款人占贷款总量的85.9%[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注册用户达1.58亿,较2023年同比增长9.7%[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与110家外部资金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1] - 2024年5月公司香港线上消费金融品牌「CreFIT维信」成香港首家与中国移动香港合作的贷款公司,7月推出CreFIT现金贷[12] - 客户贷款应付利率年化8.0% - 35.9%,2024年信贷产品平均期限约10.0个月,平均贷款规模约10,555元[1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前五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总额998,254元,占贷款总余额0.004%;最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200,500元,约占0.00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借款人总数为1110万[14] - 2024年贷款实现量557.533亿元,其中直接贷款10.336亿元(1.9%)、信托贷款116.909亿元(21.0%)、信用增级贷款撮合353.545亿元(63.4%)、纯贷款撮合76.743亿元(13.7%)[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中国内地线上消费产品贷款未结余额为262.203亿元[16]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付款逾期率稳定在0.58%,较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8.3%[17] - 2024年第四季度一至三个月逾期率及三个月以上逾期率分别降至3.39%及3.02%[17]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将在香港、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区寻求投资、合作或收购业务机会[20] - 公司未来策略包括优化信贷方案、部署技术及人工智能、深化合作、确保合规发展[22] 公司治理与人员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870名雇员[117] - 公司设立多项股份奖励计划,为合资格人士提供以股份为基础的激励及奖励[118] - 董事会认为公司本年度采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19]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年度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20] - 公司遵照规定设有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和监督集团财务申报程序[121]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方远先生、Chen Derek先生、Chen Penghui先生及一位非执行董事叶家祺先生组成[121] - 审核委员会连同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外聘核数师审阅本年度财务报表[122] - 公告日期,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为马廷雄先生[122]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有廖世宏先生、廖世强先生和薛岚女士[122]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叶家祺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Chen Derek先生、Chen Penghui先生和方远先生[122] 会计准则变化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
维信金科(0200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04:09
贷款实现量及逾期率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的贷款实现量达到人民币270.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3%[5] - 公司新实现贷款的首次付款逾期率在2024年第二季度较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29.6%至0.50%[5] - 公司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66.1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22.8%[5] - 公司最新的基于特定贷款集合的三个月以上逾期率呈现上升趋势[19] -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的首次付款逾期率较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29.6%至0.50%[18] 客户及获客情况 - 公司的累计注册用户增加至149.1百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9.8%[5] - 复贷客户占贷款总量的89.5%,持续优化现有用户的运营策略[13] - 公司积极拓展优质获客渠道网络,提升获客效率[12] 业务模式及创新 - 公司通过贷款撮合模式促成的贷款总量达到人民币202.4亿元,占贷款实现总量的74.9%[5] - 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及贷后管理,提升了运营效率[6] - 公司的香港业务成为首家与中国移动香港合作的贷款公司,拓展了客户获取渠道[6] - 公司正式推出AI大模型"金乌大模型",在业务各方面部署应用以提高运营效率[12]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20.3百万元和人民币120.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0.2%[7] - 公司的客户贷款公允价值损失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3.5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592.3百万元,主要由于信托模式贷款增长及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保守拨备[7] - 公司的经营开支(不含股份支付)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52.9百万元下降17.5%至人民币868.8百万元[7]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738.4百万元,同比下降9.3%[9] - 利息类收入为人民币1,068.3百万元,同比增长38.0%[9]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54.4百万元,同比下降60.4%[9] - 净利润为人民币120.3百万元,同比下降60.2%[9] 风险管理 - 通过优化风险模型、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技术标准等措施提升风险控制水平[11] - 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对客户的精准识别能力,优化和强化风险控制系统[17] - 公司将对催收流程进行创新,以达到业务指标与客户体验之间的最佳平衡[17] 融资及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已與109家外部資金合作夥伴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擴建豐富多元的融資庫[14] - 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擁有由存款人民幣357.9百萬元作擔保、本金為人民幣350.0百萬元的已抵押銀行借款[42] - 公司優先票據包括於2022年6月16日發行的200.0百萬港元2025年到期的9.5%優先票據的剩餘本金100.0百萬港元[42] - 公司借款及優先票據的加權平均利率為6.6%[43] - 资产负债比率約為63.9%,較2023年12月31日的65.1%减少1.2%[44] - 综合債務權益比率約為1.6倍,較2023年12月31日的1.7倍有所下降[44] 其他 - 本公司董事會不建議就期內派付中期股息[50]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共有843名僱員[50] - 本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酬金由本公司薪酬委員會及董事會釐定[50]
维信金科(0200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4:44
财务表现 - 总收入为人民币1,738.4百万元,同比下降9.3%[5] - 利息类收入为人民币1,068.3百万元,同比增长38.0%[5] - 贷款撮合服务费为人民币939.6百万元,同比下降15.0%[5]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54.4百万元,同比下降60.4%[5] - 净利润为人民币120.3百万元,同比下降60.2%[5] 业务发展 - 期内贷款实现量达人民币270.2亿元[11] - 截至2024年6月,累计注册用户达到149.1百万名,同比增长9.8%[16] - 与109家外部资金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7] - 在香港推出线上消费金融品牌「CreFIT维信」[18] - 应用AI大模型「金乌大模型」提高营运效率[13,14] 风险管理 - 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降低风险敞口,如优化风险模型、调整政策等,并取得一定成效,如2024年第二季度首次付款逾期率较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29.6%至0.50%[4,5] - 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客户精准识别能力、优化风险控制系统、创新催收流程等,以达到业务指标与客户体验的最佳平衡[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前五大借款人的未偿还本金总额占总贷款余额的0.003%,最大借款人的未偿还本金占总贷款余额的0.001%[1]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优化信贷解决方案、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合规经营等[37,38] - 公司将审慎评估潜在的投资和收购机会,拓展海外市场[35,38] 财务数据 - 期内交易总数为230万笔,信贷产品平均期限约10.1个月,平均贷款规模约为人民币11,936元[1] - 公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9.3%至人民币1,738.4百万元,主要由于信用增级和纯贷款撮合模式下的贷款实现量减少[40] - 公司净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6.2%至人民币874,986千元,主要由于平均未结贷款余额增加[43] - 期内直接贷款及信托贷款模式下授予客户之贷款产生的利息类收入为人民币1,068.3百万元,较同期增加38.0%[44] - 期内利息支出较同期增加10.0%至人民币193.3百万元,主要由于平均借款余额增加[45] - 贷款撮合服务费较同期减少15.0%至人民币939.6百万元,主要由于信用增级与纯贷款撮合模式下的贷款实现量减少[46] - 期内录得其他开支人民币76.2百万元,主要由于来自优质借款人的贷款需求下降及不利的宏观经济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52] - 实现及服务费用较同期减少22.5%至人民币626.0百万元,主要由于规模缩小导致获客成本下降[56] - 销售及营销费用较同期增加12.3%至人民币24.1百万元,主要由于发展新业务及探索新增长机遇所需的费用增加[57] - 期内录得经营利润人民币154.4百万元,较同期减少60.4%,主要由于贷款实现量减少及三个月以上逾期率上升[60] - 期内录得净利润人民币120.3百万元,较同期减少60.2%[6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54.8百万元,较同期减少60.4%[6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20.7百万元,较同期减少60.2%[63] - 合约资产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65.4百万元减少18.0%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81.5百万元[75] - 担保应收款项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17.0百万元减少24.2%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8.7百万元[76] - 担保负债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33.9百万元减少33.3%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23.6百万元[76]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999.1百万元增加3.1%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51.8百万元[81] - 期内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469.6百万元,较同期减少人民币109.0百万元[94] - 期内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3.4百万元,较同期减少[95] - 期内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1.1百万元,而同期为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959.4百万元[96]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拥有由存款人民币357.9百万元作担保的已抵押银行借款[82] - 本集团于2024年1月19日及2024年6月21日合共以16.0百万港元收购Thousand Whales Technology (BVI) Limited的15.0%权益[100] - 除上述收购外,本集团于期内概无持有任何其他重大投资或进行任何其他重大收购[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90亿人民币[1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为66.37亿人民币[1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款为56.91亿人民币[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17.41亿人民币[1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2.43亿人民币[126] - 本集团的净利息类收入为8.75亿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46.2%[143] - 本集团的贷款撮合服务费为9.40亿人民幣,較上年同期下降15.0%[145] - 本集团的
维信金科(0200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08:47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取得了穩健的經營成果及財務表現[4] - 公司2023年贷款实现总量为人民币752.5亿元,较2022年增长44.2%[16]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56.95亿元,较2022年增长14.4%[27]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539亿元,较2022年减少14.8%[30] - 公司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4.556亿元,较2022年减少15.2%[30] - 公司2023年度的总收入为3,569.5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4.4%[36] - 公司2023年度的净利润为453.9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下降14.8%[36] - 公司2023年总收入较上一年增长14.4%,达到人民币3,569.5百万元[58] - 公司经营利润较上一年减少13.0%,为人民币604.8百万元[67]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持續實行向更優質借款人過渡的政策,提高對新優質客群識別、獲取及分類的準確性[6] - 公司積極佈署中國境外的消費借貸及相關領域,並有意擴大商業版圖,重點關注香港、東南亞及歐洲市場[11] - 公司将持续优化信贷解决方案,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客户忠诚度,提升信誉度,并持续研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5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贷款余额超过人民币344.7亿元,较2022年底增长37.5%[17] - 公司客户贷款公允价值亏损从2022年的人民币571.9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574.1百万元[28] - 公司2023年经营开支(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人民币20.583亿元,较2022年增加22.6%[29] - 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于2023年底约为65.1%,较2022年底增加3.0%[79] - 公司的综合债务权益比率于2023年底约为1.7倍,较2022年底增加0.2倍[8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主席马廷雄先生、首席执行官廖世宏先生和首席运营官廖世强先生组成[124] - 董事会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包括制定业务策略、监督财务和运营表现以及审查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的效益[125] - 董事会已设立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149]
维信金科(0200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4:14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5.70亿元,同比增长14.4%[2] - 2023年公司利息类收入为人民币14.77亿元,同比下降23.1%[2] - 2023年公司贷款撮合服务费为人民币22.41亿元,同比增长43.3%[2] - 2023年公司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05亿元,同比下降13.0%[2]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4.54亿元,同比下降14.8%[2]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569.5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14.4%,主要由于信用增级与纯贷款撮合模式下的贷款实现量增加[25] - 2023年淨利息類收入為人民幣1,149.7百萬元,較2022年下降17.5%,主要由於信託貸款模式的平均未結貸款餘額減少[26][27] - 贷款撮合服务费较上年增加43.3%至人民币2,241.0百万元,主要由于信用增级与纯贷款撮合模式下的贷款实现量增加[28] - 信用增级贷款撮合服务费为人民币1,894,538千元,纯贷款撮合服务费为人民币346,420千元[29] - 前期贷款撮合服务费为人民币1,489,865千元,贷款撮合后服务费为人民币751,093千元[29] - 其他收入较上年增加10.5%至人民币178.8百万元,主要由于新兴第三方平台导流费、罚金及其他收费、担保收益增加[29,30] - 实现及服务费用较上年增加21.9%至人民币1,543.9百万元,主要由于获客成本、撮合成本及贷款催收费增加[30] - 销售及营销费用较上年增加49.9%至人民币53.4百万元,主要由于品牌开支及员工福利费用增加[31] - 一般及行政费用较上年增加18.4%至人民币336.8百万元,主要由于支持业务扩张导致的费用增加[32] - 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28.8%至人民币125.9百万元,主要由于员工福利费用增加[33] - 经营利润较上年减少13.0%至人民币604.8百万元,主要由于宏观环境不利影响[34] - 净利润较上年减少14.8%至人民币453.9百万元[35]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较上年减少13.4%至人民币606.5百万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较上年减少15.2%至人民币455.6百万元[36,37] - 2023年全年总收入为35.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5%[55] - 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4.5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4.8%[55] - 2023年全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4.5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2%[57][58] - 2023年全年贷款撮合服务费为22.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3%[55] - 2023年全年信用减值损失为3.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5.8%[55] - 2023年全年客户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5.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4%[55] - 净利息收入为11.5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5%[87] - 贷款撮合服务费为22.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3%[87] - 其他收入为1.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4%[87] - 信用减值损失为3.4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65.6%[8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0.93人民币[89][90][91] 资产负债情况 - 合约资产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5.0%至人民币465.4百万元,主要由于信用增级与纯撮合模式贷款实现量持续增加60.8%[41] - 担保应收款项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67.3%至人民币1,317.0百万元,担保负债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4.5%至人民币1,533.9百万元,主要由于信用增级贷款实现量增加60.0%[41]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0.8%至人民币4,999.1百万元,主要由于通过信托贷款模式实现的贷款增加[42] - 本集团拥有由存款人民币321.3百万元作担保的已抵押银行借款人民币313.8百万元[43]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19.34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8.2%[59] - 2023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77.66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23.7%[59] - 2023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41.69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9.0%[5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7亿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43.6%[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为65.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4%[92][93] - 合约资产为4.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93] - 担保应收款项为13.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3%[94] - 担保负债为15.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5%[94]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总借款为54.7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31亿元人民币增加26.2%[95]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率约为65.1%,较2022年12月31日的62.1%增加3.0个百分点[96]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综合债务权益比率约为1.7倍,而2022年12月31日为1.5倍[97] - 公司合并的信托计划规模为54.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0亿元人民币增加19.3%[98] 业务发展 - 2
维信金科(0200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08:12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到1,917.6百万元,同比增长21.2%[14][22][41] - 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为302.1百万人民币,与上半年相比增加47.8%[17][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放贷量达到362亿人民币,较去年下半年增长31.4%[24] - 公司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框架,转向更优质借款人,实现业务增长的同时保持风险最优目标[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息类收入为598,54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814,482千元有所下降[170] 贷款业务 - 公司贷款实现量达到人民币36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9%[6] - 期内贷款总量达到人民币308.0亿元,占贷款实现总量的85.1%,较去年同期增加39.7%[12] - 公司客户贷款公允价值亏损增至333.5百万人民币,信贷减值损失增至148.3百万人民币[15] - 公司在中国享有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所得税率为15%,部分附属公司享有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所得税率为20%[175] 资金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淨额为333,106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1,311千元[1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78,614千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7,651千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959,371千元[118] - 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需缴纳16.5%的所得税,部分利润按8.25%的税率缴税[176] 公司发展 - 公司推出AI智能在线客服机器人,提升用户体验及客户留存率[10][26] - 公司与96家外部资金合作伙伴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包括2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信托基金[11][28] - 公司推出本土化消费金融品牌“CreFIT”在香港区域,同意收购葡萄牙信贷机构BPG,进军葡萄牙及欧洲市场[30] - 公司与知名渠道合作,累计注册人数较去年下半年增加7.1%,複贷客户贡献了82.1%的贷款总量[27] - 公司积极探索与外部数据供应商合作,扩大数据来源,实施高影响力测试评估风险政策和产品有效性[34]
维信金科(0200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4:53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消费金融品牌"CreFIT",并同意收购葡萄牙信贷机构,拓展业务到不同行业和地区[10] - 公司主要通过纯线上贷款实现流程提供信贷产品,客户贷款的应付利率介乎年化15.0%至年化36.0%[11] - 公司已与96家外部资金合作夥伴建立有效合作关系[9] 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1.2%,达到1,917.6百万人民币[23] - 公司淨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7.9%,达到302.1百万人民币[33] - 公司经营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9.5%,达到389.5百万人民币[32]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1,30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了331,062千元[55]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9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1.2%[2] - 利息类收入为774.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1.2%[2]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02.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9%[2] - 2023年上半年放贷量达到人民币362亿元,较2022年下半年增长31.4%[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受限制现金为598,64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上升了83,699千元[55]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为4,667,99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了562,472千元[55]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已抵押银行借款186.5百万元[40]
维信金科(0200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8:09
公司业务及运营表现 - 公司业务及运营在2022年取得稳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表现[4] - 公司业务方针及策略使2022年的贷款实现量达到历史新高,并持续发展表外业务[5] - 公司成熟的风险管理能力及以长期回报驱动获客的策略是其核心实力及竞争优势[6] - 公司继续实行向更优质借款人过渡的政策,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能力[7] - 公司优先确保在全面遵守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下经营及维持业务[8] - 公司业务增长得益于稳定及多元化的持牌金融机构和机构资金合作伙伴的支持[10] - 公司积极布局中国境外的消费借贷及相关领域,并有意通过收购扩大商业版图[11] - 公司致力于促进和谐的企业文化及培育优秀人才,以激发人才潜能[12] 财务表现 - 公司的贷款总量在2022年达到521.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28.2%[17] - 公司的未偿还贷款余额超过25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60.3%[17] - 公司提升了客户群质量和客户留存率,其中84.0%的贷款来自复贷客户[18] - 公司升级RTA模型提高了获客效率,主动调整营销方向提升营销效果[19] - 公司的新一代多源评分卡和风控政策调整强化了信贷及风险管理系统[20] - 公司的首次付款逾期率在2022年第四季度约为0.43%,处于行业较低水平[20] - 公司与92家外部持牌融资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23] - 公司通过信用增级贷款撮合模式实现的贷款总量为316.7亿元人民币,占比60.7%[23] - 公司通过纯贷款撮合模式实现的贷款总量为76.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440.1%[24] - 公司与连连国际开展了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战略合作[25] - 2022年下半年新借款人大幅增加,贷款量迅速增长,用户规模于年末增至126.8百万人[39] - 公司与OPPO、小米及中国电信等渠道合作,扩大了获客渠道网络及行业平台合作[40] - 2022年下半年获取的新客户在数量及质素方面均超越目标,有助维持长期增长及盈利能力[41] - 公司实施新一代多源评分卡,具有强大的风险识别能力,令其得以更精准地区分客户[42] - 公司与92家外部资金合作夥伴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包括2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信托基金[44] - 公司在贷款量及合作夥伴数目方面均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44] - 公司主要提供两大信贷产品:信用卡余额代偿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均为分期付款[46] - 公司前五大借款人的未偿还本金总额占总贷款余额的0.005%,最大借款人的未偿还本金占总贷款余额的0.001%[46] - 公司2022年全年的交易总数为490万笔,信贷产品的平均期限约10.3个月,平均贷款规模约为人民币10,660元[4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贷款未结余额中,线上消费产品占99.9%,线上至线下信贷产品占0.1%[47]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的首次付款逾期率为0.43%,一至三个月逾期率为3.53%,三个月以上逾期率为1.77%[47]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继续优化和拓宽信贷解决方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52] - 公司将持续研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52] - 公司将加强与持牌金融机构和其他业务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关系[53] - 公司将审慎评估潜在的业务前景,投资或合作中国及其他司法区域的相关或互补产业[53] - 公司将建立充满活力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培养内部人才[53] 财务数据 - 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9.8%至人民币3,119.3百万元[54] - 淨利息類收入較上年同期减少2.5%至人民幣1,922.1百萬元[55] - 利息支出較上年同期減少10.6%至人民幣529.1百萬元[56] - 貸款撮合服務費較上年同期增加1.6%至人民幣1,564.4百萬元[58] - 其他收入較上年同期减少69.9%至人民幣161.9百萬元[59] - 經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减少54.1%至人民幣695.1百萬元[64] - 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减少54.8%至人民幣532.5百萬元[65] -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經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减少54.7%至人民幣700.1百萬元[66] - 研究及開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20.8%至人民幣97.7百萬元[63] - 銷售及營銷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25.9%至人民幣35.6百萬元[61] - 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较2021年同期下降55.7%至人民币537.4百万元[67] - 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率较2021年同期下降17.9个百分点至17.2%[68]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余额较2021年末下降28.6%至人民币5,230.5百万元[70] - 公司合约资产较2021年末增加48.5%至人民币443.1百万元[71] - 公司担保应收款项较2021年末增加142.0%至人民币787.4百万元[71] - 公
维信金科(0200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14:1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2021年为15港仙[3] - 本年度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2021年:10港仙),2022年为(42,037)千元,2021年为(40,613)千元[176] - 董事会建议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2021年:15港仙),总数约48.9百万港元,若获批将于2023年7月12日或前后派付[176][182] 用户与业务数据 - 2022年末注册用户数量增至1.268亿人,复贷客户贡献84.0%的贷款量[5] 收入情况 - 2022年总收入31.193亿元,较2021年的34.582亿元减少9.8% [7] - 2022年贷款撮合服务费总计15.64359亿元,2021年为15.39952亿元[23][24] - 2022年利息类收入总计19.2214亿元,2021年为19.71752亿元[33] - 本年度其他收入较2021年减少69.9%至1.619亿元,较2021年同期六个月减少55.0%至8630万元[36] - 直接贷款及信托贷款模式下利息类收入2022年度为19.221亿元,较2021年减少2.5%;本期为7.974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0.5%[60] - 贷款撮合服务费2022年度为15.644亿元,较2021年增加1.6%;本期为8.72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53.9%[62]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31.19281亿元,2021年为34.58218亿元[117] - 2022年净利息类收入为13.93亿元,2021年为13.80亿元[129] - 2022年前期贷款撮合服务费为10.93亿元,2021年为10.54亿元;贷款撮合后服务费2022年为4.72亿元,2021年为4.86亿元[129] - 2022年会员费、导流费及其他服务费为8585.1万元,2021年为2286.7万元;政府补助2022年为3601万元,2021年为1000万元[129]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22,155千元,2021年为13,972千元;2022年购回优先票据收益3,778千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158] 利润情况 - 2022年经营利润6.951亿元,较2021年的15.136亿元减少54.1% [7] - 2022年净利润5.325亿元,较2021年的11.793亿元减少54.8% [7] - 经营利润较2021年减少54.1%至6.951亿元,较2021年同期六个月减少47.6%至2.647亿元[41] - 净利润较2021年减少54.8%至5.325亿元,较2021年同期六个月减少49.1%至2.045亿元[41] - 2022年经营利润为6.9512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为7.00085亿元,利润率为22.4%;2021年经营利润为15.13587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经营利润为15.46879亿元,利润率为44.7%[48][75] - 2022年净利润为5.32471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5.374亿元,利润率为17.2%;2021年净利润为11.79296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12.126亿元,利润率为35.1%[72][7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较2021年全年减少55.7%至2022年的5.374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49.5%至2022年的2.059亿元[73] - 2022年经营利润6.9512亿元,2021年为15.13587亿元[117] - 2022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除税)5.33092亿元,2021年为11.74405亿元[11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5.32亿元,2021年为11.79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2022年为5.37亿元,2021年为12.13亿元[13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9元,2021年为2.42元;每股摊薄盈利2022年为1.09元,2021年为2.40元[133] 费用情况 - 本年度利息支出较2021年减少10.6%至5.291亿元,较2021年同期六个月减少33.0%至2.189亿元[21] - 实现及服务费用较2021年增加11.1%至12.667亿元[38] - 销售及营销费用较2021年增加25.9%至3560万元[39] - 一般及行政费用较2021年减少4.3%至2.844亿元[40] - 研究及开发费用较2021年增加20.8%至9770万元[41] 资产情况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73.22亿元减少28.6%至2022年12月31日的52.305亿元[50] - 担保应收款项年末结余从2021年的3.25331亿元增至2022年的7.87396亿元;担保负债年末结余从2021年的4.72454亿元增至2022年的11.40754亿元[5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由2.052亿元存款作担保、本金为1.865亿元的已抵押银行借款[55] - 合约资产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8.4百万元增加48.5%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43.1百万元[103] - 担保应收款项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25.3百万元增加142.0%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87.4百万元,担保负债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72.5百万元增加141.5%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40.8百万元[79]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较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463.8百万元减少36.0%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137.6百万元[80] - 2022年末总资产101.03436亿元,总负债62.77695亿元,总权益38.25741亿元[120] - 2022年末已发行股份数目为4.89459789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122] - 2022年库存现金为2.8万元,2021年为1.3万元;银行现金2022年为15.86亿元,2021年为18.67亿元[136] - 2022年资金合作伙伴按金为3.10亿元,2021年为5513.9万元;借款按金2022年为2.05亿元,2021年无相关数据[136] - 2022年1年内(含1年)贷款为52.28亿元,2021年为73.01亿元;1至2年(含2年)贷款2022年为88.5万元,2021年为271.8万元[138] - 2022年担保应收款项年初结余为3.25亿元,年末结余为7.87亿元;2021年年初结余为7.09亿元,年末结余为3.25亿元[141] - 2022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客户贷款逾期76,646千元,2021年为56,465千元;1年内(含1年)2022年为5,153,636千元,2021年为7,246,670千元[164] - 担保负债2022年初结余472,454千元,年末结余1,140,754千元;2021年初结余807,421千元,年末结余472,454千元[168] - 借款还款时间表显示,2022年1年内(含1年)为2,035,366千元,1至2年(含2年)为2,295,960千元;2021年1年内(含1年)为2,741,556千元,1至2年(含2年)为3,602,868千元,2至5年(含5年)为119,350千元[171] - 2022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62.1%,较2021年12月31日的69.9%减少7.8%[17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合并的信托计划为46.0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2.8亿元[174] - 2022年12月31日无担保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22643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302406千元人民币;已抵押的2022年为403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9628千元人民币[191] - 2022年合约资产为49668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51584千元人民币;2022年担保应收款项为87401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76971千元人民币[194] - 2022年已抵押银行借款为186990千元人民币,2021年无;2022年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为413761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463774千元人民币[196]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实际利率2022年为6.60% - 10.50%,2021年为6.60% - 11.80%;银行借款实际利率2022年为5.50% - 7.14%,2021年无[196] - 借款1年内到期金额2022年为423192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108724千元人民币;1至2年到期金额2022年为9940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55050千元人民币[199] - 2022年12月31日综合债务权益比率约为1.5倍,2021年12月31日为2.2倍[199] 现金流情况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30.42945亿元,2021年为 - 10.17949亿元;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76109亿元,2021年为1.22736亿元;2022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1.77292亿元,2021年为 - 15.45565亿元[58] - 本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3,042.9百万元,2021年为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1,017.9百万元,主要因本年度信托贷款模式所实现贷款量减少人民币4,693.9百万元[84] - 本年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76.1百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122.7百万元,增加原因包括收购股权及2021年出售权益产生现金流入[111] - 2022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1.773亿元,2021年现金流入净额为15.456亿元[112] - 2022年借款及信托计划现金流出净额21.235亿元,支付利息支出5.146亿元,优先票据现金流出净额4.026亿元,股息现金流出净额1.052亿元[112]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对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革命性调整,优化运营效率[12] - 公司与OPPO、小米及中国电信等渠道合作,扩大获客渠道网络[13] - 公司将发挥经验及知识优势,适时开拓海外市场[17] - 公司将优化和拓宽信贷解决方案,提升品牌知名度[18] - 公司确保业务符合监管尺度,实现可持续发展[19] - 公司正在审视并将继续审阅潜在投资机遇及业务前景,适时在中国及其他司法权区作出适当投资及收购[87] 票据与收购情况 - 2022年购回本金总额40,470,000美元的2022年到期的11.0%优先票据,剩余本金44,530,000美元于2022年12月被赎回[81] - 2022年12月16日公司以代价23,385,000港元收购Opus Financial Group Limited的29.9%间接股权[86] - 优先票据包括2022年6月16日发行的200,000,000港元2025年到期的9.5%优先票据[107] - 注销购回票据后,2022年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为4453万美元,占最初本金的52.4%,于2022年12月被赎回[188] 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等准则及修订本[124] - 多项新订会计准则及诠释于2022年12月31日报告期间无强制应用,集团未提早采纳,预期对当前或未来报告期间无重大影响[152] 企业管理与激励 - 公司设立多项股份奖励计划,为合资格人士提供以股份为基础的激励及奖励[185] - 董事会认为公司本年度采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86] 结构化主体合并 - 公司合并若干主要为信托计划的结构化主体[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