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工程(01977)

搜索文档
安乐工程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8080万港元 同比减少1.94%
智通财经· 2025-08-29 08:43
财务表现 - 收益28.74亿港元 同比减少11.9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080万港元 同比减少1.94% [1] - 每股基本盈利0.06港元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6港仙 [1]
安乐工程(019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
2025-08-29 08:35
EF001 | 其他信息 | | | --- | --- | | 其他信息 | 不適用 | | 發行人董事 | | |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潘樂陶博士、麥建華博士、陳海明先生、鄭偉能先生及鄭偉強先生;本公司非執行董事為柯小菁 | | | 女士;及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陳富強先生、林健鋒先生及盛慕嫻女士。 | | 第 2 頁 共 2 頁 v 1.1.1 第 1 頁 共 2 頁 v 1.1.1 EF001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1977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8月29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安乐工程(0197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同比下降12.0%至28.74亿港元[3][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2.6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8.74亿港元,同比下降12.0%[13] - 公司总收益为28.742亿港元,同比下降12.0%或3.912亿港元[62] - 总收益为28.742亿港元,同比减少3.912亿港元或12.0%[66] - 毛利同比增长1.4%至4.84亿港元[3][5] - 综合毛利为4.843亿港元,毛利率16.8%(2024年同期:4.777亿港元,毛利率14.6%)[44] - 毛利为4.843亿港元,同比增长1.4%或660万港元[62] - 毛利为4.843亿港元,毛利率为16.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9%至8081万港元[3][6] - 期内溢利从8228万港元下降至7929万港元,同比下降3.6%[18][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8081.1万港元,同比下降1.9%(去年8240.9万港元)[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8.2%至8080万港元(经调整后2024年同期:9880万港元)[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080万港元,同比下降1.9%或160万港元[63] - 经调整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8.2%或1800万港元[6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元[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财务成本总额1189.8万港元,同比增长21.4%(去年979.7万港元)[23] - 所得税开支2110.2万港元,同比下降9.0%(去年2318.8万港元)[24] - 香港地区即期税费2130.9万港元,同比增长2.9%(去年2070.7万港元)[24] - 员工成本总额7.63亿港元,同比增长3.4%(去年7.38亿港元)[28] - 行政开支为3.65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70] - 其他收入为870万港元,同比减少360万港元[68]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益 - 承包工程收益从25.85亿港元下降至22.08亿港元,同比下降14.6%[13] - 维修工程收益从6.15亿港元微增至6.17亿港元,同比增长0.3%[13] - 屋宇装备工程板块收益从21.11亿港元下降至15.65亿港元,同比下降25.9%[16] - 环境工程板块收益从6.21亿港元增至7.17亿港元,同比增长15.5%[16] - 屋宇装备工程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5.65亿港元,同比下降25.9%(2024年上半年:21.11亿港元)[49] - 环境工程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7.17亿港元,同比增长15.5%(2024年上半年:6.21亿港元)[51] - 信息通讯及屋宇科技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3.03亿港元,同比增长2.7%(2024年上半年:2.95亿港元)[53] - 升降机及自动梯板块收益(不包括TEI)为2.89亿港元,同比增长20.9%或5000万港元[57] 各条业务线表现:新增订单和手头合约 - 公司手头合约创历史新高达130.85亿港元(2024年同期:117.043亿港元)[4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额同比增长39.8%至49.065亿港元(2024年同期:35.102亿港元)[43] - 新增维修保养合约额同比增长143.0%至8.625亿港元(2024年同期:3.549亿港元)[46] - 屋宇装备工程板块手头合约价值为69.34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55.85亿港元)[48] - 新增订单总额于2025年上半年为33.9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81亿港元增长80.3%[49] - 环境工程板块手头合约价值为45.80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45.14亿港元)[51] - 环境工程板块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额为9.66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9.70亿港元)[51] - 信息通讯及屋宇科技板块手头合约总值为8.63亿港元,同比下降8.0%(2024年6月30日:9.38亿港元)[53] - 信息通讯及屋宇科技板块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额为2.07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3.91亿港元)[53] - 升降机及自动梯板块新增订单额于2025年上半年为3.4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9亿港元增长26.8%[56] - 公司手头合约数量创历史新高,投标项目数量增加[8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7.96亿港元下降至26.44亿港元,同比下降5.4%[13] - 澳门地区收益从2.92亿港元大幅下降至0.83亿港元,同比下降71.4%[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公营部门预计推展总值900至1200亿港元的资本工程项目[89] - 公司现金流充裕,可开展更多工程并把握市场商机[91] - 公司业务覆盖英国、美国及国际市场,并计划向欧洲、亚洲和中东扩展[91] - 公司成立设计研发及培训中心培育智能科技专业人才[91]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借款和资产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0.1%至11.40亿港元[7] - 银行借款总额下降24.8%至4.40亿港元[7][8]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至11.401亿港元(2024年末:10.359亿港元)[45]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1.401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10.4%[64] - 银行借款结余为4.403亿港元,较2024年底减少23.3%[64]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1.401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1.042亿港元[72] - 银行借款为4.403亿港元,较2024年底减少1.339亿港元[72] - 银行融资及贸易融资总额为28.301亿港元,已动用10.823亿港元[73] - 短期绿色贷款保持1.600亿港元[64] - 安乐工程大厦按揭贷款结余为2.413亿港元[64] - 公司资产负債比率降至19.5%(2024年12月31日:26.2%)[79] - 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9.181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9.681亿港元)[80] - 抵押资产总额为9.18078亿港元(2024年末:9.68108亿港元)[42] 其他财务数据:应收款项和合约资产 - 合约资产下降6.6%至13.64亿港元[7]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6.7%至10.23亿港元[7] - 合约资产中应收保证金达5.598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上年同期5.137亿港元增长9%[34]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7.991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上年同期8.168亿港元下降2.2%[37] - 未开票收益大幅增长至2.211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上年同期1.363亿港元增长62.2%[37]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0-30天账期金额占比62.4%(4.984亿港元)[38] - 贸易应收款项整体评估确认减值拨备1907.2万港元,拨回减值拨备1248.9万港元[39] - 信贷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个别评估确认减值拨备759.7万港元,拨回减值拨备1382.4万港元[39] - 合约资产整体评估确认减值拨备净额60.5万港元[40] 其他重要内容:联营公司和投资 - 公司于联营公司权益的减值亏损为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1264.5万港元[22] - 联营公司TEI权益确认减值亏损约1264.5万港元[33] - 联营公司权益总额为4.573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与4.59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32] - 联营公司估值使用税前贴现率25%及稳定增长率2.1%[32]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减少1,450万港元,主要因贷款拨备1,000万港元[7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7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0万港元亏损显著扩大[22] - 英国附属公司确认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59.6万港元[22] 其他重要内容:现金流和资本管理 - 剩余履约客户合约责任从110.53亿港元增至130.85亿港元,同比增长18.4%[14] - 权益总额增长3.1%至22.62亿港元[8] - 汇兑收益净额856.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5.7万港元[22] - 汇兑收益净额为860万港元,同比由亏损转为收益[69]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2.759亿港元,未动用5,980万港元拟用于收购[7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45.7百万港元,未动用款项净额为59.8百万港元[76] - 公司未解除履约保证约6.042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7.166亿港元)[82] - 公司资本承担为1420万港元,涉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1250万港元及生产设施170万港元[81] - 诉讼责任拨备维持1.50亿港元[41]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中0-30天占比48.9%(197,792千港元/404,873千港元)[41] 其他重要内容:股息和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每股2.60港仙总额约3640万港元[3] - 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60港仙,总额约3637万港元[28] - 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2.60港仙,派息日期为2025年9月29日[92] - 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9月12日起除息买卖[93]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运营和人力资源 - 板块总溢利从1.34亿港元下降至1.22亿港元,同比下降8.7%[18][19] - 公司员工总数3105名(2024年6月30日:3044名)[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举办158个内部培训课程,总培训时数13403小时[86] - 公司自1984年累计培养超过1250名工程师及技术人员[85] - 公司2025年6月有超过130名青少年见习生接受培训[86]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78] - 公司未发生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9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已由德勤审计[95] - 公司持续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全部适用条文[94]
安乐工程(01977)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9 14:36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潘乐陶等人[3]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柯小菁女士[3]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富强等人[3]
安乐工程(0197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3:4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977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安乐工程盘中最低价触及0.72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4-28 09:06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8日收盘价0.75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2.74%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72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97万港元(流入3.848万港元,流出19.818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香港,业务覆盖澳门、中国大陆、美国和英国 [2] - 母公司模拟控股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977) [2] - 从电气设备贸易商转型为综合性工程服务提供商 [2] 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建筑服务(数据中心/医疗/基建)、环境工程、ICT及建筑技术、电梯及自动扶梯 [2] - 代表性项目:港珠澳大桥工程服务、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昂船洲废水处理厂、香港机场生物识别系统 [2] - 在香港完成中央至中层自动扶梯系统改造工程 [2] 市场定位 - 服务对象包括政府机构、铁路系统、证券交易所、开发商、医院及大学 [2] - 在中国大陆参与建设大型零售/酒店/住宅区及广州赛马训练综合体 [2] - 竞争优势在于跨学科协作能力和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2] 发展战略 - 过去20年跟随中国城市化进程拓展内地市场 [2] - 业务核心聚焦可持续发展领域(清洁水/节能/智能基础设施) [2] - 通过整合数字技术提升建筑和城市系统效能 [2]
安乐工程(0197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益64.501亿港元,毛利10.023亿港元,毛利率15.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53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0.10港元[4][28]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53亿港元;经调整后为2.060亿港元,较2023财年经调整后的1.869亿港元增加约10.2%;若不调整一次性项目,2024财年较2023财年减少46.2%[58] - 2024财年集团收益64.501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61.329亿港元增加5.2%或3.172亿港元;毛利为10.023亿港元,毛利率为15.5%,较2023财年增加20.3%或1.690亿港元[59]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64.501亿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3.172亿港元或5.2%,主要来自屋宇装备工程业务及升降机及自动梯业务[78][82] - 2024财年公司毛利为10.023亿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1.690亿港元或20.3%,主要来自屋宇装备工程业务,2024财年毛利率为15.5%,2023财年为13.6%[78][85]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53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2.515亿港元同比减少46.2%,撇除两项一次性开支后,2024财年经调整后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060亿港元[78] - 2023财年经调整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869亿港元,经调整后2024财年拥有人应占溢利较2023财年增加约10.2%[79] - 2024财年来自维修工程的收益为12.30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9.0%,较2023财年增加1.5%[83] - 2024财年承包工程收益为50.81亿港元,占总收益78.8%;维修工程收益为12.301亿港元,占总收益19.0%;销售商品收益为1.39亿港元,占总收益2.2%[84] - 2024财年公司就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录得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后851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净亏损1680万港元增加[86] - 2024财年公司其他收入为2600万港元,主要包括银行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87] - 2024财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亏损2890万港元,2023财年净收益1.284亿港元[88] - 2024财年行政开支增加3220万港元或4.7%至7.148亿港元[89] - 2024财年分占联营公司亏损580万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110万港元[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价值51.0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15亿港元;2024财年订单额32.25亿港元,2023财年为41.13亿港元;2024财年收益39.33亿港元,较2023财年高5.3%[62] - 2024财年屋宇装备工程业务经常性维修保养收益4.22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3.01亿港元增加40.2%;2024财年新维修合约3700万港元,2023财年为2900万港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环境工程业务订单额增至15.1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0亿港元增加超一倍[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环境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价值为43.3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65亿港元[66] - 2024财政年度环境工程业务收益为13.48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13.56亿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ICBT订单额增加至7.57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6.18亿港元增加22.5%[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ICBT手头合约价值为9.59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8.43亿港元上升13.8%[69] - 2024年12月31日ICBT业务收益为6.40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6.63亿港元减少3.5%[70] - 2024年12月31日升降梯及自动梯业务Anlev手头合约为6.5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7亿港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升降梯及自动梯业务订单额为5.48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的3.69亿港元上升48.5%[71] - 2024财政年度升降梯及自动梯业务收益为5.29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3.78亿港元[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以“新科技”“新市场”“新业务模式”为策略支柱,深耕不同专业领域[50] - 公司资讯、通讯及屋宇科技业务以科技赋能,提供智慧屋宇及绿色解决方案[51] - 公司升降机及自动梯业务通过国际品牌Anlev推广产品服务,海外业务年内实现稳健收益增长[51] - 公司自主研发系统化MiMEP指引和解决方案,在珠海和香港设立相关中心及设施[51] - 公司研发及技术应用团队将多种先进技术融入工程项目及运维工作[52] - 公司持续优化核心营运,手头合约保持高水平,预计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支撑[50] - 公司将继续投资布局香港市场,深化与内地及国际市场合作[54] - 公司在2024年面对建筑工程需求转变及行业挑战,核心营运表现维持稳定[50] - 香港公營部门资本支出预计价值约900亿至1200亿港元[107] - 公司设立业务部门将环境工程等业务扩展至新市场项目[110] - 公司通过为关键设施数据中心提供MOM服务合约,开拓营运及维修保养新领域[10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超过50%的屋宇装备工程项目应用机电装备合成法、装配式设计及建筑信息模拟技术[21] - 磁介质高效沉淀池III x AlgoWater为水和污水处理厂节省47%化学剂量[23] - 毕业生见习生及技术员学徒计划培育逾1100名年轻工程师及技术人员[9] - 集团新总部安乐工程大厦正式投入运作[12] - 于珠海成立“机电装备合成法设计及建造中心”及“机电装备合成法高效生产研发中心”[14] - 公司连续五年荣膺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颁发“上市公司年度大奖2024”[17] - Anlev Elevator Group勇夺机电工程署举办的“升降机/自动梯工作安全短片创作大赛2024”冠军[18] - 2024年公司迎来新总部落成,启用安乐工程大厦[48][49] - 公司过去四十载通过相关计划培育超1100名工程人才[53] - 集团至今已培训超1100名见习生[61] - 铜锣湾甲级标准商业开发项目中MiMEP应用达85%[74] - 2024财政年度公司将MiMEP、DfMA及BIM成功应用在超50%的屋宇装备工程项目上[75] - 2024年末公司作出税前拨备8800万港元,以反映与若干建筑公司有关的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可收回性风险[77][78] - 2024年逾130名年轻见习生参与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扩展至七个专业范畴[103] - 2024年集团为雇员提供569节内部培训课程,总培训时数逾38500小时[104] - 集团在“卓越人力资源奖2023/24”中获“见习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奖-银奖”等多项殊荣[106] - 集团开发结合AI及IoT技术的智能安全带系统等先进设备保障安全[105] - 公司美国联营公司走出新冠疫情影响,达致转亏为盈,市场覆盖范围从纽约扩展至更多城市[108] - 公司在MiMEP、DfMA及BIM等创新技术标志性应用上取得成果[108] - 公司安乐工程大厦配备先进智能基础设施,设立设计研发及培训中心[110] - 公司维持平等机会工作环境,为女性员工提供友善工作间,招聘少数族裔和海外人才[111] - 公司将员工表现分级,与绩效管理、薪酬及奖励挂钩[111] - 公司创办人潘乐陶博士拥有约60年工程业务经验,于1977年创办集团[123] - 潘乐陶博士84岁,于2024年3月1日卸任主席,继续担任创办人及执行董事,专职负责升降梯及自动梯业务[122] - 麦建华博士68岁,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董事及副主席,2018年4月13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2024年3月1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128] - 陈海明先生64岁,2015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4月1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自2023年1月1日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131] - 陈先生1991年8月加入集团担任项目经理,1997年1月获委任为集团环境工程部经理,2001年1月晋升为全资附属公司安乐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监[131] - 陈先生2005年2月 - 2010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多间主要营运附属公司的董事,2015年4月获委任为集团环境工程部副首席总监[131] - 自2016年1月起,陈先生担任集团环境工程部首席总监,领导集团环境工程和资讯、通讯及屋宇科技业务[132] - 麦博士于1987年5月取得伦敦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4年5月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81年12月取得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0年4月获得西澳大学一等荣誉工程学士学位[129] - 陈先生于1984年11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取得电气工程高级文凭,1987年7月29日获英国工程委员会认证符合EC第II部学术要求,2001年12月获得伦敦大学环境管理研究生文凭[133] - 麦博士职业生涯始于在澳洲珀斯Clough Engineering Group担任工程师,拥有逾30年业务管理经验[129] - 陈先生曾于1986年7月 - 1988年2月在其士(环境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4月 - 1989年8月在建设生产有限公司、1989年9月 - 1990年1月在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f Hong Kong Limited工作[132] - 陈先生自2024年9月1日起任中华基督教会冯梁结纪念中学的校董,2023年12月分别任南京佳力图董事及副董事长,曾于2016年1月 - 2023年11月任其监事[135] - 郑伟能先生52岁,2023年1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总经理,有超28年屋宇装备工程行业经验[135] - 郑伟强先生61岁,2020年1月1日起任公司首席财务总监,202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9] - 柯小菁女士55岁,2023年4月1日起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3月1日起任审核、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41] - 柯小菁于1994 - 2021年在施耐德电气任职27年,2019 - 2021年任其高级副总裁[141] - 郑伟能于2018 - 2019年为香港工程师学会屋宇装备工程分部主席及学术分部政策委员会委员[138] - 郑伟强于2013 - 2018年任和记港口旗下公司首席财务总监,2011 - 2012年任PCCW Cascade Middle East Ltd.财务董事[139] - 柯小菁于2016 - 2022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局能源咨询委员会成员[141] - 郑伟强为公司创始人潘乐陶博士的小舅[140] - 陈富强76岁,2015年8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港铁公司任职23年[143] - 陈富强自2020年12月1日起至2023年11月30日任市区重建局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后重新委任续期三年至2026年11月30日[144] - 林健锋73岁,2018年5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制造业拥有逾30年经验[146] - 林健锋自1998年6月起任中渝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0年5月起任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0年12月起任中策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7] - 盛慕娴69岁,2023年6月27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盛慕娴2013年获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太平绅士,2017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149] - 盛慕娴曾担任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德勤中国合伙人逾26年直至2016年5月[150] - 盛慕娴2006年获评为全国百佳女企业家,200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奖,2001 - 2015年被国际税务评论选为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全球顶尖税务咨询顾问之一[150] - 盛慕娴目前担任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成员等多个职位,2024年9月1日起任香港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盛慕娴目前任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及AEON信贷财务(亚洲)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陈志雄自2020年4月起任集团资讯、通讯及屋宇科技部首席总监,在屋宇科技有逾30年经验[152] - 张夏明自2021年4月起任安力电梯有限公司首席升降机及自动梯总监(大中华区),监督集团升降机及自动梯部大中华区营运[154] - 康志民自2015年4月1日起任安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监督集团环境工程部污水处理运作[155] - 黎锦雄自2020年7月起任集团环境工程部首席总监,负责制定业务发展战略及拓展环境工程业务[158] - 陈志雄2007年12月毕业
安乐工程(0197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未完成合约价值110.527亿港元,2023年为114.596亿港元[3] - 2024年收益64.50144亿港元,2023年为61.32944亿港元[5] - 2024年毛利10.02257亿港元,2023年为8.3329亿港元[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5265亿港元,2023年为2.515亿港元[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10港元,2023年为0.18港元[3] - 2024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总金额约2800万港元;全年股息分派每股4.38港仙,总金额约6100万港元[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15.00584亿港元,2023年为14.17963亿港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36.99448亿港元,2023年为37.21387亿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26.32556亿港元,2023年为27.30119亿港元[7] - 2024年权益总额21.95073亿港元,2023年为21.29162亿港元[8] - 2024年承包工程收益为5080980千港元,2023年为4926890千港元;2024年维修工程收益为1230123千港元,2023年为1069811千港元;2024年销售商品收益为139041千港元,2023年为136243千港元[2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71393千港元,年内溢利为133888千港元[2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计3634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总计34578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为402千港元[27]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的已确认(拨回)减值亏损净额为85084千港元[27] - 2024年存货撇减净额为4486千港元[27]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6450144千港元,2023年为6132944千港元[33]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1206645千港元,2023年为1188079千港元;2023年客户B收益为682423千港元,2024年相应收益对总收益贡献不足10% [31]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5492957千港元,2023年为5123788千港元[33] - 2024年非流动总资产为1474905千港元,2023年为1390264千港元[34] - 2024年视作于一联营公司权益摊薄之收益为0千港元,2023年为124125千港元[35] - 2024年总财务成本为22631千港元,2023年为17185千港元[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7505千港元,2023年为11213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附属公司确认过往年度有关所得税开支超额拨备约1937000千港元,2023年为16896000千港元[36] - 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中,香港占比约85.16%(5492957÷6450144×100%),2023年占比约83.54%(5123788÷6132944×100%)[33] - 2024年公司除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外的非流动资产中,香港占比约63.81%(945222÷1474905×100%),2023年占比约60.36%(839156÷1390264×100%)[34] - 2024年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1467131千港元,2023年为1337996千港元[40]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2.38港仙,金额32993千港元;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8.52港仙,金额118562千港元[40] - 2024年公司拟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总金额约27977000港元;2023年为每股1港仙,总金额约13863000港元[4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135265千港元,2023年为251500千港元[41]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86700345股,2023年为1392445682股[41] - 2024年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459509千港元,2023年为484056千港元[43] - 2024年集团于TEI权益确认减值亏损约12645000港元,2023年为49000000港元[45] - 2024年合约资产为1538702千港元,较2023年的1368359千港元有所增加;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460393千港元,2023年为1346713千港元[46] - 2024年应收保证金约513650000港元,2023年为489459000港元[4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07080千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81680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068590千港元和1003086千港元[5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逾期总值约370572000港元,其中逾期90天或以上约89527000港元;2023年分别约为466256000港元和59961000港元[51] - 2024年无信贷减值贸易应收款项确认减值拨备约19117000港元,拨回约16509000港元;已信贷减值确认约45107000港元,拨回约21064000港元[52]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92838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未开票)为65783千港元,应付保证金为178564千港元,总计63718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537801千港元、52099千港元、185741千港元和775641千港元[54] - 2024年资产抵押总计968108千港元,2023年为853999千港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手头合约总值110.527亿港元,2023年为114.596亿港元;2024财年订单额60.433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58.300亿港元同比增加3.7%[59]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53亿港元;经调整后为2.060亿港元,较2023财年经调整后的1.869亿港元增加约10.2%;若不调整一次性项目,2024财年较2023财年减少46.2%[60] - 2024财年集团收益64.501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61.329亿港元增加5.2%或3.172亿港元;毛利为10.023亿港元,毛利率为15.5%,较2023财年增加20.3%或1.690亿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359亿港元,2023财年为9.064亿港元[62]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64.501亿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3.172亿港元或5.2%[79] - 2024财年公司毛利增加1.690亿港元或20.3%至10.023亿港元[79]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53亿港元,较2023财年减少46.2%[79] - 撇除相关项目后,2024财年经调整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060亿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359亿港元,银行借款结余为5.742亿港元[81] - 2024财年来自维修工程的收益为12.301亿港元,占总收益的19.0%,较2023财年增加1.5%[83] - 2024年总收益64.501亿港元,其中承包工程50.81亿港元占78.8%,维修工程12.301亿港元占19.0%,销售商品1.39亿港元占2.2%;2023年总收益61.329亿港元[84] - 2024年毛利10.023亿港元,较2023年的8.333亿港元增加1.69亿港元或20.3%,2024年毛利率为15.5%,2023年为13.6%[84]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后为8510万港元,2023年为净亏损1680万港元[8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600万港元,2023年为2510万港元[86]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净亏损2890万港元,2023年为净收益1.284亿港元[87] - 2024年行政开支增加3220万港元或4.7%至7.148亿港元,撇除部分开支后较同年增加2140万港元或3.3%[88]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亏损58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10万港元[89]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10.359亿港元,银行借款为5.742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9.064亿港元和3.200亿港元[9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融资及贸易融资约27.032亿港元,已动用约13.318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26.734亿港元和9.498亿港元[91] - 公司2019年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3.357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2.759亿港元,未动用5980万港元[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增加至26.2%,2023年12月31日为15.1%[97][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资产合共9.6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40亿港元[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并无拨备资本承担为18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50万港元[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尚未解除履约保证约7.1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66亿港元[100]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3699.4百万港元,2023年为3721.4百万港元[101]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2632.6百万港元,2023年为2730.1百万港元[101] - 2024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35.9百万港元,2023年为906.4百万港元[101] - 2024年公司股本回报率为6.3%,2023年为12.0%[10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承包工程分配至剩余履约责任一年內的交易价格为4860357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足两年为2575637千港元,超过两年为1204704千港元;维修工程对应分别为1263993千港元、373999千港元、618849千港元;销售商品一年內为155209千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承包工程分配至剩余履约责任一年內的交易价格为5210891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足两年为2550199千港元,超过两年为1191549千港元;维修工程对应分别为1119080千港元、638648千港元、626711千港元;销售商品一年內为122483千港元[23] - 2024年屋宇装备工程总收益为3933017千港元,环境工程为1348129千港元,ICBT为640149千港元,升降机及自动梯为528849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3735763千港元、1355738千港元、663437千港元、378006千港元[25] - 2024年外部收益屋宇装备工程为3933017千港元,环境工程为1348129千港元,ICBT为640149千港元,升降机及自动梯为528849千港元;板块间收益屋宇装备工程为47609千港元,ICBT为75844千港元,升降机及自动梯为2812千港元[27] - 2024年板块溢利屋宇装备工程为56315千港元,环境工程为98362千港元,ICBT为42553千港元,升降机及自动梯为24600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价值51.07亿港元,2023年为5
安乐工程(0197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08: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32.65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411亿港元增加4.243亿港元或14.9%[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4.77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538亿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5亿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0.06港元,2023年同期为0.17港元[3] - 撇除美国联营公司一次性保险索偿收入净额约1520万港元后,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720万港元,与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后的7470万港元相若,差异约10.0%或750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手头合约总值为117.043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22.760亿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4.77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538亿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2.6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43亿港元或14.9%,主要来自屋宇装备工程业务[20][2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7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90万港元或5.3%,毛利率为14.6%,较去年同期减少1.4%[20][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240万港元,撇除分占联营公司一次性保险索偿收入净额后经调整为6720万港元[2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1.47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064亿港元增加[20][2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结余为5.19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00亿港元增加[20][2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2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0万港元略有增加[2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16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1.445亿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增加4260万港元或13.4%至3.609亿港元,剔除收购影响后较同期增加2690万港元或8.5%[27] - 2024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增加780万港元,主要因美国联营公司业务扭亏为盈[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以债券、银行透支及贷款形式的银行融资及贸易融资约27.047亿港元,已动用约12.514亿港元[29] - 2019年全球发售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3.357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2.759亿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约5980万港元,拟用于收购或投资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使用[3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数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增加至23.9%,2023年12月31日为15.1%[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资产合共9.38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40亿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并无拨备资本承担为2690万港元,其中2460万与活化安乐工程大厦及相关厂房设备有关,230万用于扩大南京升降机及自动梯生产设施[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约1.800亿港元指定用作活化用途,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已动用1.38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3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尚未解除履约保证约5.9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66亿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653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41055亿港元增长14.94%[45] - 期内溢利为82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752亿港元下降65.36%[45]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6258.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4663亿港元下降70.85%[45] - 基本每股盈利为6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7港仙下降64.71%[4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6291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7963亿港元增长3.17%[4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8.824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21387亿港元增长4.33%[4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7.7992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30119亿港元增长1.83%[4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1.0255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1268亿港元增长11.23%[4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5.654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09231亿港元增长6.48%[46]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27.876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87255亿港元增长16.77%[4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1777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26376千港元增长2.41%[47]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18040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29162千港元增长2.40%[4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850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0069千港元增长37.5%[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82409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37520千港元下降65.3%[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6273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14663千港元下降70.8%[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确认分派的股息为13863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2795千港元下降78%[4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613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76308千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1220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8398千港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透过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购入自身普通股430000股,2023年同期为零[49] - 2024年上半年已付财务成本84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10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新筹得银行借款23871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000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55900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97044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249830千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净额134954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收益32653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41055千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分配至剩余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为117042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59561千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32653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41055千港元,同比增长14.93%[63][6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822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520千港元,同比下降65.36%[63][6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7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42千港元,同比下降10.65%[63][64]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27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611千港元,同比增长16.14%[63][64] - 2024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的已确认(拨回)减值亏损净额为 - 16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747千港元,同比下降116.92%[63][64]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836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318千港元,同比增长57.31%[63][64][6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31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42千港元,同比下降22.56%[63][64][70] - 2024年上半年出售于一间联营公司权益的收益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725千港元[67] - 2024年上半年于一间联营公司权益的减值亏损为126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000千港元[67] - 2024年上半年视作于一间联营公司权益摊薄之收益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125千港元[67] - 2024年上半年股息预扣税递延税项负债拨回约2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897,000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已支付预扣税约76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14,000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为738,3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56,723千港元[76] - 2024年公司拟派中期股息每股2.38港仙,总额约32,993,000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82,4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520千港元[77]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4,2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80千港元[8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从投资物业赚取租金收入约73,000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安乐工程大厦银行利息开支约143.1万港元资本化,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投放约8799.7万港元,其中约7884.9万港元确认为在建工程[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382.6万港元及租赁负债约1382.6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83.5万港元[8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4578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405.6万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已上市投资的公允价值为54625.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794.4万港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EI商誉减值亏损约1264.5万港元,除税后品牌减值亏损约1892.1万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OBJV款项约1.18427亿港元,集团分摊超出投资成本的收购后亏损约1.21631亿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包括应收保证金约5.116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9459亿港元[9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计10120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3086千港元[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根据整体评估就并无信贷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确认减值拨备约17273000港元,拨回减值拨备约12160000港元;根据个别评估,信贷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已作出减值拨备约5822000港元,拨回减值拨备约13177000港元[9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1592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7801千港元[9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计5195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0046千港元[10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实际利率介乎2.50%至6.58%,2023年12月31日为2.440%至6.035%[101]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以若干资产作抵押,包括公司若干全资附属公司的所有资产约3979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52000港元[101
安乐工程(0197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1:2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654亿港元,较2023年的28.411亿港元增长14.93%[1] - 同期毛利为4.777亿港元,较2023年的4.538亿港元增长5.27%[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240万港元,较2023年的2.375亿港元下降65.39%[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元,较2023年的0.17港元下降64.71%[1] - 2024年物业重估亏损2655万港元,而2023年为收益565万港元[2] - 2024年期内其他全面开支,除税为1969.9万港元,2023年为2285.7万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6291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7963亿港元增长3.17%[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7.7992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30119亿港元增长1.83%[6]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1.80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29162亿港元增长2.4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26538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41055千港元增长14.94%[12][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05468千港元,期内溢利为82280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841055千港元,板块溢利为122578千港元,期内溢利为237520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香港为20707千港元、澳门为2130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764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0454千港元、1126千港元、443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合计为 - 16385千港元,2023年为144546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开支、租赁负债利息、银行融资附属成本分别为5998千港元、1063千港元、1305千港元,总计8366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251千港元、1712千港元、1355千港元,总计5318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预扣税递延税项负债拨回约20000港元,已支付预扣税约764000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97000港元、714000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预扣税递延税项负债拨回约784000港元,2023年为1611000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为738,321千港元,2023年为656,723千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140,083千港元,2023年为129,517千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82,409千港元,2023年为237,520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86,528,000股,2023年为1,395,438,000股[2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457,88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4,056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TEI的权益确认减值亏损约12,645,000港元,2023年为19,000,000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29443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6713千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120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3086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根据整体评估就并无信贷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确认减值拨备约17273000港元,拨回减值拨备约12160000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根据个别评估,信贷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已作出减值拨备约5822000港元,拨回减值拨备约13177000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442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5641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应计合约成本为14692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79053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应计员工成本为14302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9708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总值为9389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3999千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转让贸易应收款项约82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524000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数间全资附属公司全部资产的固定及浮动抵押约3979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52000港元[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240万港元,经调整后为6720万港元,与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后的7470万港元相若,差异约10.0%或750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32.654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8.411亿港元增加4.243亿港元或14.9%[4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手头合约总值为117.043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22.760亿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出581份单项价值逾百万港元的标书或报价,2023年上半年为570份[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4.777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538亿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2.6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43亿港元或14.9%,主要来自屋宇装备工程业务[55][5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7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90万港元或5.3%,毛利率为14.6%,较去年同期减少1.4%[55][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240万港元,撇除分占联营公司一次性保险索偿收入净额后经调整为672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经调整后溢利7470万港元差异约10.0%或750万港元[5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1.47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9.064亿港元),上半年现金流入净额为2.409亿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结余为5.1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3.200亿港元),非流动负债3.47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488亿港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230万港元(2023年同期:1190万港元),主要包括银行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5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16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收益1.445亿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增加4260万港元或13.4%至3.609亿港元,剔除相关因素后较同期增加2690万港元或8.5%[61] - 2024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增加780万港元,主要因美国联营公司业务扭亏为盈[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以债券、银行透支及贷款形式的银行融资及贸易融资约27.04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6.734亿港元),已动用约12.51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9.498亿港元)[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增加至23.9%,2023年12月31日为15.1%[6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资产合共9.38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40亿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并无拨备资本承担为2690万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约1.800亿港元指定用作活化用途,1.387亿港元已动用,2023年12月31日为零[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尚未解除履约保证约5.96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66亿港元[7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承包工程金额为939827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2639千港元增长4.98%[12] - 2024年6月30日,维修工程金额为21245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4439千港元下降10.06%[12] - 2024年6月30日,销售商品金额为18145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483千港元增长48.14%[12] - 2024年上半年屋宇装备工程总收益为211134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47968千港元增长20.79%[16] - 2024年上半年环境工程总收益为62058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22524千港元下降0.31%[16] - 2024年上半年ICBT总收益为29457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0918千港元下降5.25%[16] - 2024年上半年升降机及自动梯总收益为23887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9645千港元增长49.63%[16] - 2024年上半年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收益为21.1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7.48亿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价值55.85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1.50亿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屋宇装备工程业务获授新合约总值为18.8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4.61亿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屋宇装备工程经常性维修保养收益为2.05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84亿港元增加11.3%[47] - 2024年上半年环境工程业务收益达6.2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6.23亿港元[48] - 资讯、通讯及屋宇科技(ICBT)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9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11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手头合约价值9.38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9.41亿港元[50] - 升降机及自动梯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3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Anlev手头合约为6.67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86亿港元[5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2.38港仙,总金额约为3300万港元[1] - 公司董事决定向2024年9月16日营业结束时股东派付中期股息每股2.38港仙,总额约32993000港元[24] - 董事会向2024年9月1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报告期内中期股息,每股2.38港仙[79] - 预期中期股息将于2024年9月27日或前后派付[79] - 为确定股东享有中期股息权利,股东名册于2024年9月13日至9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0] - 股份于2024年9月11日起除息买卖,股东须不迟于2024年9月12日下午4时30分办理过户登记[80] 业务发展与项目动态 - 公司参与菲律宾食水处理设施工程,该设施可处理每日超2.5亿公升容量食水[49] - Anlev在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推出的评级中,已连续46个季度荣获“安全之星”及五颗“质素之星”[51] - 公司配备AI视频分析技术的闭路电视系统被香港岛南区逾51万平方呎的综合大楼采用[50] - 公司获授为将军澳区港铁站上盖最大型住宅发展项目供应及安装超低电压设备和屋宇管理系统的合约[50] - 公司获授车辆自动清关支援系统合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