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锦欣生殖(01951)
icon
搜索文档
执行董事董阳增持锦欣生殖(01951)277.55万股 每股作价3.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1:13
公司股权变动 - 执行董事董阳于8月26日增持锦欣生殖277.55万股[1] - 每股作价3.2港元 总金额888.16万港元[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达1287.33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0.47%[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22% 泡泡玛特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4: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22%或56点至25773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7% 早盘成交额达1339亿港元 [1] 泡泡玛特 - 股价上涨2.88%创历史新高 新品瞬间售罄 上半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1] 中国中免 - 股价飙升超过5%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当日开业 多地市内免税店进入落地培育阶段 [1] 歌礼制药-B - 股价上涨4.7% 公司通过配股加码减肥药研发 花旗建议关注即将发布的ASC30二期临床数据 [1] 中国黄金国际 - 股价上涨6.8%创历史新高 核心产品产量进度超过年度指引的50% 甲玛矿具备较大扩产潜力 [1] 美图公司 - 早盘涨幅超过7% 当日盘后正式纳入MSCI中国指数 摩根士丹利看好公司长期增长潜力 [1] 复宏汉霖 - 业绩公布后股价上涨5.68%创历史新高 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 上半年海外产品利润实现超过200%增长 [1] 时代天使 - 股价上涨超过7%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60% 宣布特别中期股息每股0.46港元 [1] 东方甄选 - 股价再度下跌超过7% 全年净利润同比下跌99.67% 高盛维持"沽售"评级 [1] 锦欣生殖 - 业绩公布后股价下跌5.97% 上半年由盈转亏 亏损金额达10.4亿元 [2]
锦欣生殖(01951)下跌5.07%,报3.18元/股
金融界· 2025-08-26 02:52
股价表现 - 8月26日盘中下跌5.07%至3.18港元/股,成交额达1.3亿元人民币 [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2.8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10.4亿元人民币 [2] - 归属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大幅下降648.24%,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人民币 [2] 行业地位 - 公司为中美领先辅助生殖服务机构,2018年在中国市场份额约3.1%(20,958个IVF取卵周期),位列行业第三且在非国有机构中排名第一 [1]
锦欣生殖(01951.HK)中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4亿元 不派息
金融界· 2025-08-26 02:3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12.89亿元 同比减少10.7% [1] - 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4亿元 上年同期为应占利润约1.9亿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39元 [1] 股息政策 - 不派发中期股息 [1]
港股异动 | 锦欣生殖(01951)绩后跌近4% 上半年同比盈转亏至10.4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1:49
股价表现 - 锦欣生殖股价下跌3.88%至3.22港元 成交额5362.51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12.89亿元 同比减少10.75% [1] - 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1.9亿元 同比盈转亏 [1] 收益下降原因 - OPU周期数量下降约8.3% [1] - ARS患者中IUI患者比例增加约10.04% IUI花费比IVF少80%至85% [1] - 国家医疗保障调整后平均单周期价格下降7%至8% [1] - 中国生育意愿较低导致传统分娩量下降约24% 产科及相关收入减少 [1] - 新科室及新业务开展增加了相关领域收入 [1]
锦欣生殖中期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1:03
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收益12.8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0.75% [1] - 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溢利1.9亿元人民币 [1] - 每股基本亏损0.39元人民币 [1] 业务运营 - OPU周期下降及IUI周期患者比例增加导致收益减少 [1] - 国家医保调整导致平均单周期价格下降 [1] - 传统分娩量下降24%导致产科收入减少 [1] - 成都业务取卵周期数同比减少6.1% 主要因初诊患者减少及IUI周期比例大幅增加 [1] - 自2024年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以来已服务超1500例患者 [1]
锦欣生殖(0195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5:17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12.89亿元 同比减少10.75% [1] - 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 上年同期为溢利1.9亿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0.39元 [1] 收入下降原因 - OPU周期下降约8.3% [1] - ARS患者中IUI患者比例增加约10.04% IUI患者花费比IVF患者少80%至85% [1] - 国家医疗保障调整后平均单周期价格下降7%至8% [1] - 传统分娩量下降约24% 主要由于中国生育意愿降低 [1] - 新科室及新业务开展增加了相关领域收入 [1] 业务运营数据 - 成都业务取卵周期数从7571个减少6.1%至7111个 [1] - IUI患者数量从227人增加至969人 [1] - 治疗周期总数持续增加 包括IUI周期及OPU [1] - 四川锦欣西囡医院VIP渗透率提升至约20.8% [2] 新业务发展 - 2024年开展辅助生殖第三代试管婴儿服务 已服务超1500例患者 [2] - 2024年开展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业务 [2] - 首创"辅助生殖|全周期|个体化"IVF孕产儿一体化模式 [2] - 采用全能型专家组和多学科团队模式 提升技术效率 [2]
锦欣生殖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5 15:14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12.89亿元 同比减少10.75% [1] - 股东应占亏损10.4亿元 上年同期为溢利1.9亿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0.39元 [1] 收入下降原因分析 - 取卵周期(OPU)下降约8.3% 人工授精(IUI)患者比例增加约10.04% [1] - 国家医疗保障调整后平均单周期价格下降7%至8% [1] - 传统分娩量下降约24% 因中国生育意愿较低 [1] - 成都业务取卵周期数从7,571个减少6.1%至7,111个 [1] 业务结构变化 - 人工授精(IUI)患者数量从227人大幅增加至969人 [1] - 治疗周期总数持续增加 包括IUI周期及OPU [1] - 集团开展新科室及新业务 增加该等领域收入 [1] 新业务发展进展 - 2024年开展辅助生殖第三代试管婴儿以来 已服务超1,500例患者 [2] - 2024年开展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相关业务 [2] - 首创"辅助生殖|全周期|个体化"IVF孕产儿一体化模式 [2] - 四川锦欣西囡医院(毕昇院区)VIP渗透率提升至约20.8% [2]
锦欣生殖(0195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4:5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2.886亿元,同比下降10.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885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43756亿元人民币下降10.7%[29][30][31]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0.7%,从人民币14.438亿元降至12.886亿元[97]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10.441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1.903亿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0.399亿元,去年同期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897亿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399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897亿元人民币[1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8230万元,同比下降68.3%[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下降68.3%至人民币82.3百万元[111] - 公司期内利润为1.89682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0.885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2.65756亿元人民币[29][30] - 净亏损人民币1,044.1百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净利润人民币190.3百万元[10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914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830亿元[10] - 毛利同比下降32.9%至人民币3.914亿元,毛利率从40.4%降至30.4%[99] - 收益成本同比增加4.2%至人民币8.972亿元,部分因武汉医院装修费摊销调整增加21.1百万元[98] - 其他费用激增约8,650%至人民币52.5百万元,主因一次性注资50百万元支持医院升级[10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14.5%至人民币73.8百万元,因收益下降及营销策略优化[105]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7.4%至人民币9.0百万元[103] - 行政开支微增1.5%至人民币2.190亿元[106] - 其他收入减少51.7%至人民币12.8百万元,主因政府补助减少13.0百万元[100] - 录得其他净亏损人民币7.8百万元,主要受外汇亏损影响[102] - 财务成本增加51.2%至人民币43.1百万元,主要因资本化利息减少及美国物业租赁财务开支增加[107] - 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3.44418亿人民币[4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05亿人民币[40]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206.1万人民币[40] - 公司员工成本约人民币396.7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71.5百万元)[128] - 公司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1520万元人民币[14] - 公司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支出3711.5万元人民币[15] - 公司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2313.3万元人民币[29] - 财务成本中银行借款利息为3052.2万人民币,租赁负债利息为1255.1万人民币[38] - 借贷成本总额为4981.1万人民币,其中资本化金额为1928.9万人民币[38] - 所得税开支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3702万人民币,香港利得税为204.6万人民币[41] - 所得税开支由人民币75.4百万元降至负人民币44.4百万元,主因递延税项负债拨回人民币89.8百万元[108] - 撇除递延税项影响后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45.4百万元,同比下降39.8%[108] 各业务线表现 - 辅助生殖及相关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7807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6.90739亿元人民币,降幅11.2%[31] - 辅助生殖服务(ARS)收入减少约人民币87.3百万元,主要因OPU周期下降8.3%及IUI患者比例增加约10.04%[97] - 公司医疗服務总收入1509.8百万元,其中自有机构收入994.9百万元[68] - 公司IOT/MSA机构收入514.9百万元,管理费收入252.7百万元[68][69] - 公司IOT/MSA机构管理费收入同比下降约12.1%[69] - 公司成都业务取卵周期数7111个,同比下降6.1%[68][70] - 公司大湾區业务取卵周期数2539个,同比下降16.0%[68][72] - 公司成都IUI患者数量增至969人,大湾區IUI患者数量增至894人[70][72] - 公司四川锦欣西囡医院VIP渗透率提升至20.8%[71] - 公司辅助生殖第三代试管婴儿服务超1500例患者[70] - 昆明和武汉取卵周期数从2133个减少3.5%至2059个[74] - 武汉锦欣医院分娩量提升145%[75] - HRC Medical取卵周期总数从2258个减少8.9%至2058个[76] - 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率达78.5%[74] - IVF/ICSI牌照占中国辅助生殖方法近80%[80] - 公司引入IVA技术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和PRP宫腔灌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等精准诊疗方案[83] - 公司开展外泌体对卵巢早衰治疗作用及宫腔粘连修复的临床研究[83] - 公司开展人工智能质控产科超声和大数据建立孕妇血脂参考值区间等科研项目[83] 各地区表现 - 大中华区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9.854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29][30] - 海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3.031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9][30] - 大中华区非流动资产为90.42821亿元人民币,海外非流动资产为34.77275亿元人民币[32] - 主要客户HRC Medical贡献收益2.2833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17.7%[33] - HRC Management集团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人民币952,413,000元,其中商誉全额减值人民币631,594,000元,提供管理服务的合约权利减值人民币215,556,000元,商标减值人民币105,263,000元[49] - HRC Management集团可收回金额为人民币2,148,983,000元[49] - HRC Medical预计2025年底自有医师规模达30名[77] - HRC Medical通过运营优化显著降低人工成本[78] - 目标2027年美国业务医师规模扩张至40名[80] - 美国加州SB729商业保险法案推迟至2026年1月生效预计带动加州辅助生殖诊疗周期数增长约3倍[90] - 美国加州占全美辅助生殖市场份额约15%为最大市场[90] - 公司持有印尼最大辅助生殖中心Morula市占率约40%[80] - 公司收购Morula的30%股权成为其最大战略投资人并派驻医疗管理团队提升印尼服务质量[91] - 老挝业务许可证实认减值亏损人民币40,166,000元[50] - 公司因老挝IVF监管不确定性加剧决定2025年下半年逐步终止锦瑞医学中心业务运营[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利用经调整净利润50%至80%进行股息分派[81] - 公司通过自建或收购进入高增长潜力市场如省会城市及有辐射能力城市[89] - 公司通过创新保险与消费贷结合推出0元试管且不成功全额赔付产品降低患者支付门槛[88] - 公司下属机构所在的四川、广东、湖北及云南省于2024年四季度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64] - 公司下属机构所在四川广东湖北云南四省已于2024年四季度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畴[87] - 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均已将辅助生殖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畴[64] -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954万人,较2023年增加52万人,出生率为6.77‰[62] - 中国辅助生殖渗透率2023年仅为9%,远低于欧洲的36%和美国的33%[61] - 使用税后贴现率17.8%及递减增长率22.6%至10.9%进行现金流预测[50] 资产减值和信贷亏损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9.92579亿元[10] - 公司确认商誉、许可证等资产减值亏损9.92579亿元人民币[29]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人民币908.8百万元,主因美国及老挝业务表现未达预期[114] - 预期信贷亏损减值亏损为人民币9900.9万元[10] - 公司确认可退还按金减值亏损2000万人民币,账面值减至零[37] - 应收关联方款项确认减值亏损7900.9万人民币[37]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2.67958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1294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00.8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965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新增贷款人民币169.55亿元,偿还贷款约人民币160.45亿元[59] - 公司获得7500万美元及离岸人民币5.5亿元融资,已提取6384.1万美元及人民币5.5亿元[60] - 公司自上市获得所得款项总计约2808.1百万港元[118] - 公司自2021年配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253.5百万港元[118] - 公司2023年配售股份获净额约1161.6百万港元(约人民币999.0百万元)[118] - 公司2025年新增贷款约人民币1695.5百万元[118]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8.081亿港元,已动用27.704亿港元,剩余未动用款项为0.377亿港元[133] - 扩展及升级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投入7.02亿港元,占上市所得款项25%,已于2022年12月前完成动用[133] - 研发投资实际动用2.431亿港元,占计划金额10%中的8.66%,剩余0.377亿港元预计2026年12月前动用[133] - 品牌建设投入4.212亿港元,占上市所得款项15%,已于2025年12月前完成动用[133]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2.535亿港元,100%已动用,其中80%(10.028亿港元)用于并购中国高需求区域ARS机构[136] - 境外ARS机构并购投入1.88亿港元,占配售款项15%,已于2024年6月前完成[136] - 补足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1.616亿港元,100%已动用,其中85%(9.8796亿港元)用于赎回可换股债券[138] - 可换股债券赎回金额为18.147亿港元,实际使用配售款项9.8796亿港元[138] - 一般企业用途累计投入5.167亿港元(上市2.809亿+配售0.627亿+补足配售1.7435亿)[133][136][138] - 所有融资活动均按计划时间完成资金动用,无延期或超额使用情况[133][136][138] 其他财务数据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2.247亿元,同比下降46.3%[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EBITDA下降46.3%至人民币224.7百万元[112]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9元[5]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3元[5] - 每股基本亏损为0.39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07元人民币[11]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09269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回购股份支出1264.4万元人民币[15][16] - 总资产净值从103.54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92.539亿元人民币,减少10.6%[13] - 银行借款总额从22.700亿元人民币增至23.676亿元人民币,增加4.3%[1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5.462亿元人民币增至6.797亿元人民币,增长24.4%[12] - 商誉从35.066亿元人民币减至28.737亿元人民币,减少18.0%[12] - 保留利润从17.106亿元人民币减至6.162亿元人民币,减少64.0%[14] - 流动负债净额从-10.295亿元人民币改善至-1.479亿元人民币[13] - 非控股权益从7977万元人民币减至6591万元人民币,减少17.4%[13]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47853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拥有未使用银行融资约4.91538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36.7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借款为人民币46.40亿元[59] - 公司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15%至5.9%,偿还期限为2025年至2034年[59] - 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币23.32亿元,其中90天内到期的为人民币17.73亿元[59] - 公司长期借款中两年以上到期的金额为人民币117.08亿元[59] - 公司资本结构为33.9%债务及66.1%权益(2024年12月31日:30.8%债务及69.2%权益)[118] - 公司银行借款人民币2367.6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270.1百万元)[120] - 公司有息负债率为16.9%(2024年12月31日:15.1%)[124] - 存货减少9.2%至人民币46.2百万元,因供应链及存货管理效率提升[115] - 应收账款减少6.4%至人民币301.6百万元[116] - 应付账款增加1.7%至人民币750.6百万元[117] - 应收账款总额从人民币234,406,000元下降至人民币199,330,000元,其中90天内账龄应收账款从人民币208,840,000元降至人民币148,795,000元[55] - 其他应收款项中包含应收联营公司股东贷款约317.2万美元(约人民币22,708,000元)及应收供应商IVF Universal, LLC贷款约101.4万美元(约人民币7,257,000元)[52] - 应付账款总额从人民币216,965,000元增至人民币233,168,000元[56] - 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工程款从人民币72,916,000元增至人民币85,610,000元,应退还客户按金从人民币149,874,000元降至人民币103,026,000元[56] - 政府社保计划款项结算周期从90天缩短至30-90天[53]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公平值变动亏损人民币48,627,000元,期末公平值为人民币35,676,000元(对比2024年人民币84,303,000元)[51] - 公司支付约1.2466亿人民币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47] - 公司订立三份新租赁协议,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13999亿人民币[47] - 公司未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存放于银行账户[132] - 公司未派付2025年中期股息[129] 公司治理和报告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的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法律及法规[141] - 报告期后不存在重大事项[142] - 2025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43]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149] - 公司于2024年6月25日修订2022年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144]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已于2024年6月30日终止[149]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6月30日终止[150] - 公司董事包括4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3] - 公司股份于2019年6月2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49] - 公司前称为Sichuan Jinxin Fertility Company Limited[146]
港股医药板块获主动外资持续加仓,港股医药ETF (159718.SZ)现涨0.74%
搜狐财经· 2025-08-25 02:43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8月25日早盘港股医药ETF(159718 SZ)上涨0.74% 实现连续三日上涨 年内累计涨幅达88% [1] - 成分股平安好医生(01833)上涨6.10% 晶泰控股(02228)上涨5.90% 锦欣生殖(01951)上涨4.35% 一脉阳光(02522)上涨4.34% 先声药业(02096)上涨3.76% [1]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年会释放鸽派信号 强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 预示9月可能降息 [1] - 降息预期提振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1] 外资配置动向 - 7月1日以来外资增持港股创新药板块持股比例提升1.2个百分点 新消费板块提升4.6个百分点 [1] - 外资增持汽车、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行业 减持消费者服务、煤炭、国防军工行业 [1] 行业催化剂 - 世界肺癌大会(WCLC)摘要发布 迪哲、复宏汉霖等公司公布重点产品优异数据 [2] - 9月将召开WCLC会议并更新ESMO摘要 下半年医保目录调整和商保政策推进成为重要行业催化剂 [2] - 国家医保局已公示基本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2] 板块投资逻辑 - 创新药板块后续存在多重催化剂:中报业绩、产业大会数据读出、潜在BD交易、商保目录推进 [2] - 港股医药ETF覆盖创新药、CXO、互联网医疗、创新器械等多领域 构成均衡的港股特色标的组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