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煤能源(01898)
icon
搜索文档
中煤能源(6018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
2025-03-21 13:16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收入1893.99亿元,较2023年减少35.70亿元(-1.9%)[4][97][98] - 2024年股东应占利润181.56亿元,较2023年减少20.28亿元(-10.0%)[4][9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1.37元,较2023年减少0.15元[4] - 2024年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405.85亿元,较2023年减少41.69亿元(-9.3%)[4] - 2024年毛利379.22亿元,较2023年减少36.61亿元,下降8.8%[97][106] - 2024年经营利润301.53亿元,较2023年减少33.61亿元,下降10.0%[97] - 2024年税前利润303.16亿元,较2023年减少33.79亿元,下降10.0%[9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341.40亿元,较2023年减少88.25亿元,下降20.5%[97] - 2024年资产3577.94亿元,较2023年增加86.39亿元,增长2.5%[97] - 2024年负债1657.66亿元,较2023年减少8.66亿元,下降0.5%[97] - 2024年付息债务635.73亿元,较2023年减少91.25亿元,下降12.6%;资本负债比率从28.5%降至24.9%[97]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国内经济仍处于调整期,增量幅度不确定[15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获得行业以上进步奖47项、授权专利276项[88] - 截至2024年底累计14处煤矿通过智能化煤矿验收,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74个[16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2月28日公司以2.8282亿元从少数股东购买伊化矿业4.1646%股权,持股比例从51%增至55.1646%,确认资本公积增加7.111亿元[71]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3月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5中煤K1”融资15亿元,票面年利率2.33%;“25中煤K2”融资13亿元,票面年利率2.60%[81]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1 11:33
审计信息 - 审计报告编号为安永华明(2025)专字第70073531_A01号[2] - 审计对象为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4] 审计结论 - 审计认为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2]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审核意见
2025-03-21 11:32
会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3月21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1] 关联交易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意《关于公司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专项说明》[1] - 中煤财务2024年度关联交易基于公司正常经营所需,遵循公平等原则[1] - 关联交易定价公允合理,无影响资金安全等问题[1] 签字信息 - 独立非执行董事签字为景奉儒、詹艳景、黄江天[3]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2025-03-21 11:30
业绩数据 - 全年商品煤产量13757万吨,同比增加335万吨,销售量28483万吨[22] - 全年煤化工产品总产量569万吨,销售量584.2万吨[22] - 全年装备产值103.5亿元[22] - 全年利润总额315.80亿元[24] - 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400亿元[24] 股权结构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7.41%[37] - H股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为30.97%[37] - A股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为11.62%[37] 项目进展 - 推进陕西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鄂能化公司10万吨级“液态阳光”等项目开工建设[21] - 国家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大基地项目、上海能源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21] - 2024年11月,鄂能化公司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开工,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1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91] - 2024年6月,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二期项目开工,投资238.88亿元,设计规模220万吨/年甲醇、90万吨/年聚烯烃,建设25万吨/年LDPE/EVA延链增链及配套工程项目[92] 荣誉奖项 - 2024年获多项荣誉,如中煤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42] - 连续四年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榜单,2024年排名第30位[56] - 入选中国能源研究会评审的2024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前100名[58] - 获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重点行业优秀企业”和“责任鲸牛奖”责任企业奖[58] - 《“双碳”开新局,“乌金”变绿能》案例入选《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优秀案例[60] - 获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优秀企业”并入选《社会责任建设优秀实践案例》[60] - 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60] ESG相关 - 以《指引》规定议题为基础,形成2024年ESG重要性议题排序矩阵[48] - 建立覆盖“决策 - 管理 - 执行”三个层级的企业ESG治理体系,完善ESG制度体系[54] - 开展ESG培训,构筑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全员ESG意识和专业能力[56] - 推进ESG实践,举办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鼓励子企业发布报告[56] - ESG战略为引领绿色发展、勇担社会责任、臻于卓越治理[57] 环保数据 - 环境保护投入32.12亿元,综合能源消耗量115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5%[70] - 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减少162吨,同比下降9.5%;氮氧化物排放量较上年减少127吨,同比下降3.8%;烟尘排放量较上年减少187吨,同比下降26.2%[70] - 省级绿色矿山5座,累计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5座[70] - 重复用水率98.44%,煤矸石综合利用率95.3%,矿井水综合利用率97.2%,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100%[70] - 万元产值用新水量7.29吨/万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200吨标准煤/万元[70] - 2024年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产业板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7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强度为4.88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85] 安全投入 - 安全生产投入32.29亿元,安全生产责任险投入2135.65万元[71] 员工数据 - 员工总数46452人,发放员工帮扶资金总额548万元[72] - 新入职员工1190人,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100%[168] - 员工年休假率达91%[171] - 员工总流失率为1.19%,未发生群体性劳工纠纷[172] - 组织开展62期线上线下培训,参培人员约89000人次,人均培训时长23小时,覆盖率76.1%[174]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及社会公益支出4392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6个,参与抢险救灾326起,惠及脱贫群众近3万人,出动2558人次[71] - 2024年中煤能源乡村振兴直接投入无偿资金487.24万元,党员干部自发捐款捐物折合资金3272.2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6个,惠及脱贫群众近3万人,选派挂职帮扶干部等17名,开展结对共建党支部和脱贫村7个[188][191] - 所属企业参与各类抢险救灾326起,出动2558人次,获表扬信和感谢信4封,锦旗13面[195] - 2024年7月陕西公司应急救援中心驰援岳阳抗洪,17天累计完成排涝150.77万立方米,获表扬信和感谢信,锦旗11面[195][196] - 累计开展社区服务150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76次,参与员工5685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45425小时,注册志愿者11080人,人均服务时长8小时[199] 产品质量 - 2024年未发生产品质量重大事故[144] - 1家煤炭检测实验室取得CNAS认可证书,1家检测公司取得CMA资质证书[155] - 尿素、聚烯烃等主要产品质量合格率均超99%[155] - 产品及服务响应率达100%,各板块客户满意度均超过90%[156] 未来展望 - 争取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力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85] - 2025年能源使用效益目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0%[119]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3-21 11:30
独立非执行董事情况 - 在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詹艳景、景奉儒、黄江天[2] - 报告期内离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成杰、熊璐珊[2] - 上述人员符合独立性要求[2] 董事会意见 - 董事会出具专项意见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3][9] - 董事签字人员有王树东、廖华军、徐倩等[4][5][6][7][8][9]
中煤能源(601898) - 关于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5-03-21 11:30
业绩总结 - 安永华明于2025年3月21日对公司2024年度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数据相关 - 2024年期初中煤财务内部存款期末余额8,985,621千元[11] - 2024年中国中煤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0,513,274千元[11] - 2024年中国中煤应收账款等期末余额1,900,357千元[11] - 2024年中国中煤预付款项期末余额338,378千元[11] - 2024年上海大屯能源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期末余额126,036千元[12] - 2024年苏晋朔州煤矸石发电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921,710千元[13] - 2024年石家庄煤矿机械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88,489千元[13] - 2024年抚顺煤矿电机制造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2,000千元[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国源时代下属若干子公司划转至中国中煤[13]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情况报告
2025-03-21 11:30
人员调整 - 2024年8月23日调整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人员,詹艳景、黄江天增选,张成杰、熊璐珊不再担任[2] 会议情况 - 报告期内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开会6次,审议议案21项,听取汇报11项[3] 会议审议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认为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审议2项关联交易议案,认为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8] 管理评价 - 公司内控、风险和合规管理工作体系设计合理、运行有效[10]
中煤能源(601898) - 关于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专项说明
2025-03-21 11:30
业绩相关 - 安永华明于2025年3月21日对公司2024年度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数据情况 - 中煤财务对公司及其子公司贷款每日余额(含应收利息)上限240亿元,金融服务费年度交易额上限0.07亿元,支付的存款利息交易上限额3.80亿元[7] - 2024年1月1日,对中国中煤集团贷款本金余额175,000千元,应收利息余额7,189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对中国中煤子公司贷款本金余额10,449,334千元,应收利息余额7,840千元[10] - 2024年1月1日,吸收中国中煤集团存款本金余额5,200,194千元,应付利息余额14,594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吸收中国中煤子公司存款本金余额24,426,788千元,应付利息余额239千元[10] - 2024年1月1日,吸收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存款本金余额2,768,624千元,应付利息余额18,718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吸收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存款本金余额 - 406,513千元,应付利息余额12,651千元[10] - 对中国中煤集团贷款本金利率为2.25%,对中国中煤子公司贷款本金利率为1.80% - 3.30%[10] - 吸收中国中煤集团存款利率为0.35% - 2.15%,吸收中国中煤子公司存款利率为0.10% - 2.85%,吸收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存款利率为0.35% - 1.485%[10]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5-03-21 11:30
审计师续聘 - 2024年度公司续聘安永为审计师[1] - 2024年4月24日、6月28日会议审议通过续聘议案[2][3] 安永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安永华明有近1700名执业注册会计师[1] 会议情况 - 2024年4月24日审查安永资质及能力[5] - 2024年12月6日听取2024年财务报告审计计划汇报[6] - 2025年3月4日听取2024年度审计初步结果汇报[6] - 2025年3月20日听取审计情况及管理建议汇报[6] 审计结果 - 安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认为审计报告客观公允[8] 报告日期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8]
中煤能源(601898)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述职报告
2025-03-21 11:30
会议召开情况 - 2024年公司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会议7次等多类会议[3][18][32] - 2024年8 - 12月规划、薪酬等多类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33] 议案审议情况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议案21项,听取汇报14项[5] - 薪酬委员会审议议案5项[6] - 战略规划委员会审议议案4项[6]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独立董事景奉儒出席各类会议情况[4] - 2024年独立董事现场履职超15日,参加2次实地调研[7]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2次股东大会和1次业绩说明会与中小股东沟通[8] 其他事项 - 2024年公司续聘安永华明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师[13] - 2024年公司董事会提名詹艳景、黄江天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1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布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依法合规[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