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水资源(01115)

搜索文档
西藏水资源(01115)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0%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8:45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人民币3600万元,同比增长约300% [1] - 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900万元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水产品销量增长是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 [1] - 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推动对西藏水源地高端产品需求持续上升 [1] - 公司深耕社区及到家服务,使高端产品更便捷触达消费者 [1] - 消费体验提升助力业绩增长 [1]
西藏水资源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0%
智通财经· 2025-08-01 08:43
公司财务表现 - 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人民币3600万元 同比增长约300% [1] - 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900万元 [1] 业务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水产品销量提升 [1] -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上升 受益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 [1] - 集团通过深耕社区及到家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1] - 产品便捷性提高助力西藏水源地高端产品触达消费者 [1]
西藏水资源(01115)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8-01 08:31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约36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900万元增长约300%[3] - 净利润增加因2025年上半年水产品销量增长[3] 注意事项 - 正在编制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数据可能调整[4] - 建议查阅后续业绩公告,买卖股份应审慎[4][5]
彻底引爆!刚刚,A股涨停潮!
券商中国· 2025-07-21 04:18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投资影响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 2万亿元 采取截弯取直 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直接带动A股超100只相关个股涨停 [1] - 工程开工刺激水电板块爆发 中国电建 东方电气等A股一字涨停 港股东方电气涨幅超54 东北电气涨34 华新水泥等涨幅超20 [4][5] - 项目预期拉动西藏经济及全国就业 对钢铁 有色 建材 机械工程 民爆等行业形成支撑 并提升电力设备需求 [2][5] 二级市场反应与预期 - 工程投资规模巨大 分析认为建成后若上市可能成为堪比长江电力的优质资产 水电行业历史分红水平较高 [5] - 市场缺乏题材背景下 雅江项目引爆媒介流量 提振二级市场信心 五新隧装 基康技术等个股出现30 封板 [4][5] - 银河证券指出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 A股资金面受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支撑 结构性机会源于经济转型 [7] 宏观环境与行业趋势 - 华泰证券预判三季度市场高波动但压力低于预期 美元指数下行利好港股 人民币升值 国内反内卷政策加码 [8] - 7月末经济主题会议窗口临近 叠加中美博弈情绪偏暖 半年报预披露公司业绩超预期 做多氛围或延续 [7]
西藏水资源(0111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2.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2%[26][27][35] - 水业务收入88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销量同比增长6.8%[31][33][36] - 啤酒业务收入1.3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5%,销量同比下降35.4%[38] - 公司2024年经营亏损8900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8%[26][27]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年度亏损5.739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2.7%[26] - 年度亏损扩大至5.74亿元(2023年:3.53亿元)[55][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63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5.4%;行政费用77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40]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5000万元上升25.4%至6300万元,行政费用从8900万元下降13.7%至7700万元[42] - 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800万元(2023年:3700万元),其中应收贸易款拨备4300万元(2023年:2400万元)[43][46] - 财务费用净额4400万元,财务收入3100万元,费用同比增加300万元,收入同比减少600万元[45][48] - 应占权益法投资亏损800万元(2023年:26万元),主要因联营公司亏损增加[49][52] - 对山南雅拉香布及高原天然水的投资分别计提减值损失2.95亿元和1.68亿元[50][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率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27.1%,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26][27][39] - 水业务毛利率17.4%,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啤酒业务毛利率32.8%,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3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1%,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水业务毛利率为17.4%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啤酒业务毛利率为32.8%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41] 业务线表现 - 水业务收入88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销量同比增长6.8%[31][33][36] - 啤酒业务收入1.3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5%,销量同比下降35.4%[38] - 水业务毛利率17.4%,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啤酒业务毛利率32.8%,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39] - 公司包裝飲用水及啤酒業務在中國西藏設有生產設施[193] - 公司2024年水年产能为30万吨,啤酒年产能为200万百升,与2023年持平[93][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将聚焦核心消费群体,坚持高端品牌定位,提升品牌渗透率[17][20] - 公司计划优化生产全流程,严控成本,并推出便携装、家庭装等新品[25] - 公司将ESG融入战略核心,实施节水技术、低碳包装等措施[25] - 公司计划在2025年通过三大核心策略推动变革[17][20][25] - 公司2025年目标是通过扎实业绩重塑市场信心[22][24] - 公司计划在全国33个省区市开发经销商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121][126] - 公司将继续以“5100”品牌为核心,优化产品范围和生产流程以控制成本[122] - 公司致力于通过全渠道网络覆盖增加市场份额,整合线上线下业务[123] - 公司将继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推动ESG理念与业务深度融合[124] - 公司将继续以「5100」品牌为核心战略定位,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控制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127] - 公司计划通过全渠道网络深化覆盖、线上线下融合增效来提升市场占有率[128] - 公司将持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推动ESG理念与业务深度融合[12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执行董事周伟杰先生为香港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拥有企业融资及财务管理经验[132][133][134] - 执行董事郑钧丞先生负责集团业务发展及并购事务,曾担任阿里巴巴高级法律顾问及国际律所企业融资合伙人[137] - 执行董事岳志强先生拥有30年机械工程及制造工厂运营经验,曾担任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董事长[138] - 非执行董事姜晓虹女士拥有31年运营管理经验,负责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的运营及质量控制[139][141] - 非执行董事谢鲲先生曾担任宏源期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拥有法律及风险管理背景[142][143] - 谢先生自2024年4月起担任宏源期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145] - 魏哲明先生42岁,现任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000813.SZ)董事长及新疆金融投资集团总经理[146][148] - 张春龙博士61岁,拥有35年金融机构及国企工作经验,现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47][150] - 卢伟雄先生65岁,拥有25年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现任公司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51][153] - 卢伟雄先生曾担任山东威高集团(1066)及思城控股(1486)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4] - 林婷女士55岁,2014年获项目管理专业资格,2017年获上交所董事会秘书资格[155][156] - 魏哲明先生于2013年取得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6][148] - 张春龙博士于2017年取得大连理工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学位[150][153] - 林婷女士于2004年取得香港科技大学信息技术管理硕士学位[156] - 谢先生曾于2020年3月至2023年12月担任申万宏源集团法务风控部总经理[145] - 林霆女士于2022年7月8日加入董事会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158] - 王东先生于2017年8月18日被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并于2024年9月13日转任联席行政总裁[161][164] - 杜晖先生于2024年9月13日被任命为公司联席行政总裁负责营销团队组建及渠道拓展[166][168] - 公司董事会强调高质量治理原则并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要求[172]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包括审批重大投资及财务表现审查[173] - 公司2024年度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规定[172]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并授权其履行各自职权范围内的职责[173] - 王东先生持有中国律师资格及工商银行高级经济师职称[162][164] - 杜晖先生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拥有超过20年从业经验[166][168] - 公司确认董事会成员及高管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167][168] - 董事會現由9名成員組成,包括3名執行董事、3名非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78][179] - 公司設立4個董事委員會(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均由獨立非執行董事擔任主席[182][185] - 董事會中獨立非執行董事占比33.3%,符合上市規則第3.10A條要求[184][185] - 董事會已採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考慮因素包括性別、年齡、文化背景等,目標維持當前女性代表水平並逐步提高[186][192] - 董事會成員年齡分布:50歲以下3人,50-60歲4人,60-70歲2人[188] - 董事會成員性別比例:男性6人(66.7%),女性3人(33.3%)[191] - 董事會成員服務年限:5年以下5人,5年以上4人[191] - 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職位分離,分別由張春龍博士(主席)和王東先生、杜輝先生(聯席CEO)擔任[194] - 公司董事会主席由张春龙博士担任,联席行政总裁由王东先生和杜晖先生出任[196]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业务管理,包括制定业务计划、年度预算和决算、股息及红利分配方案[198] - 董事会定期审查财务信息、新项目重大投资、股息政策、主要融资和会计政策变更[199] - 董事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重大事项时需回避投票并不计入董事会会议法定人数[200] 资产和负债 - 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35.07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下降12%[26] - 截至2024年底存货降至7200万元(2023年:1.19亿元),主要因原材料库存减少[57] - 应收贸易款净额降至1.34亿元(2023年:1.82亿元),拨备增加是主因[58] - 使用权资产投资从2023年的12.16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42亿元,主要由于对山南雅拉香布及高原天然水的投资减值损失分别为2.95亿元和1.68亿元[61] - 存货从2023年的1.19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200万元,主要由于原材料存货减少[61] - 净应收贸易款从2023年的1.82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34亿元,主要由于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61] - 应收贷款从2023年的7500万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200万元,2023年余额已在2024年3月全部结清[61] - 合同负债从2023年的170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的1.23亿元,主要由于水及啤酒产品的预收客户款增加[64][66] - 银行借款从2023年减少3300万元至2024年的3.94亿元,主要由于2024年归还银行借款本金净额[68][73] - 资本负债率从2023年的20.94%上升至2024年的21.59%[77] - 公司2024年负债比率为21.59%,2023年为20.94%[82] - 公司2024年银行借款抵押情况:1.5亿元借款以西藏天地绿色饮品35%股权及高原天然水7%股权抵押,9500万元借款以山南雅拉香布25%股权抵押,7300万元借款以账面净值4400万元工厂及2400万元土地使用权抵押,3600万元借款以账面净值3500万元三条生产线抵押[86][89] - 公司2024年银行承兑汇票人民币1.03亿元以银行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担保[87][89] - 公司2024年向联营公司提供财务担保净额人民币2.30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45亿元[88][90] 资本支出和投资 - 公司2024年完成两次可换股债券发行,为业务运营提供支持[32][34] - 2024年资本承诺为约1000万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及相关项目,低于2023年的1400万元[80] - 2024年公司未进行任何并购交易[78] - 公司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人民币12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400万元[84] - 公司2024年已承诺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及相关工程约为人民币10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400万元[85] - 公司成功配售500,000,000股新股,配售价为每股0.218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06亿港元用于赎回部分2021年可换股债券及一般营运资金[119]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368人减少至2024年的342人,相关雇员成本从7700万元下降至7300万元[70][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342名全職員工,其中男性201名(58.8%),女性141名(41.2%),性別比例為1:0.70[19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中国瓶装水和啤酒行业激烈竞争,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可能受影响[107][110] - 公司依赖西藏水源,已设立60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以确保水质[108][111] - 公司产品运输依赖西藏的交通,若受影响可能导致业务中断[113][117] - 公司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114][1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当前股价尚未完全体现内在价值,管理团队正推进改革[22] - 公司2024年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稳住了业务基本盘[15] - 公司扎根西藏20年,坚守品质与生态[16][19] - 公司已建立60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禁止人类活动在最严格区域[98][103] - 公司未宣告派发2024年股息(2023年同样未派发)[120] - 其他净收益为3700万元(2023年:1500万元),含政府补助1800万元及处置子公司收益1700万元[44][47]
西藏水资源(0111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4: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25,811千元,较2023年的314,428千元下降28.2%[2]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89,020千元,较2023年的83,387千元增加6.8%[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573,947千元,较2023年的352,867千元增加62.7%[2]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92分,较2023年的8.97分增加44.0%[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7.1%,较2023年的24.7%上升2.4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507,498千元,较2023年的3,985,556千元有所下降[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379,960千元,较2023年的2,855,761千元有所下降[2]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572,269千元,较2023年的339,065千元有所增加[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25,563千元,较2023年的2,328,898千元有所下降[6]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599,385千元,2023年为595,931千元[7]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424,948千元,2023年为2,924,829千元[7] - 2024年银行借款为32,000千元,2023年为54,000千元[7] - 2024年递延收入为7,752千元,2023年为9,019千元[7] - 2024年递延税项负债为5,176千元,2023年为4,977千元[7] - 2024年租赁负债为60千元,2023年为1,072千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4,988千元,2023年为69,068千元[7] - 2024年净资产为2,379,960千元,2023年为2,855,761千元[7] - 2024年股本为38,929千元,2023年为34,388千元[7] - 2024年储备为2,341,031千元,2023年为2,821,373千元[7] - 2024年外部客户收入总计225,811千元,2023年为314,428千元[27] - 2024年其他收益总计37,331千元,2023年为15,167千元,其中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6,524千元[28]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 - 12,401千元,2023年为 - 2,118千元[29]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1,485千元,2023年为5,954千元[30] - 2024年所用原材料及耗材为121,987千元,2023年为177,915千元[3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 - 573,947千元,2023年为 - 352,867千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443,890千股,2023年为3,935,510千股[32] - 2024年公司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34] - 2024年使用权益法入账投资于12月31日结余为741,527千元,2023年为1,215,508千元,确认减值亏损462,729千元[35] - 2024年应收第三方贸易款为221,819千元,2023年为265,320千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134,344千元,2023年为181,898千元[36][37] - 2024年放贷业务产生之应收借款为1,879千元,2023年为76,726千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1,838千元,2023年为75,369千元;2024年应收借款年利率为8%,2023年为7%-8%[38] - 2024年应付贸易款为27,906千元,2023年为42,840千元;应付票据2024年为102,770千元,2023年为111,100千元[39] - 2024年约102,770,000元银行承兑汇票由约10,277,000元银行存款担保,2023年分别为111,100,000元和11,110,000元[40] - 2024年12月31日,2021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公允价值为零,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6,137,000元,按9.74%利率折现计算[44] - 2023年1月1日负债部分为308,696,2024年12月31日为0[46] - 2023年1月1日普通股数目为3,059,391千股,2024年12月31日为4,579,188千股[47] - 2024年集团总收入额为人民币2.26亿元,相比2023年下降28.2%[5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3年的5000万元上升25.4%至6300万元,行政费用从8900万元下降13.7%至7700万元[58] - 2024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800万元(2023年:3700万元),其中应收贸易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300万元(2023年:2400万元)[59]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3700万元(2023年:1500万元),包括政府补助1800万元(2023年:1300万元)和处置附属公司收益1700万元(2023年:无)[60] - 2024年集团产生财务费用4400万元,获得财务收入3100万元,财务费用增加300万元,财务收入下降600万元[61] - 2024年应占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亏损为800万元(2023年:26万元),亏损增加主要因合并的应占联营公司亏损增加[62] - 2024年确认对山南雅拉香布及高原天然水投资的减值损失分别为2.95亿元和1.68亿元[63]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150万元,较2023年的600万元下降450万元,主要因啤酒业务分部税前利润减少及递延税项变动[64] - 2024年度亏损为5.74亿元,2023年亏损为3.53亿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为7.42亿元(2023年:12.16亿元),存货为7200万元(2023年:1.19亿元),净应收贸易款为1.34亿元(2023年:1.82亿元),应收贷款为200万元(2023年:7500万元)[66][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预付款项(流动部分)为1.88亿元,较2023年的2.52亿元下降,主要因购买原材料预付款减少[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净值为11.64亿元,2023年为10.07亿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700万元;合同负债为1.23亿元,2023年为1700万元,上升因销售水及啤酒产品预收客户款增加[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2.17亿元,2023年为1.61亿元,主要包括应付酬金及福利2600万元等[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3.94亿元、其他借款2.16亿元,银行借款较2023年减少3300万元;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零,2023年为3.21亿元;2024年6月发行本金约9000万港元(相当于8200万元)新可换股债券,年息率10%[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342人,2023年为368人;2024年雇员成本7300万元,2023年为7700万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分别为21.59%及20.94%[74] - 2024年,集团无兼并与收购活动[75] - 2024年,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00万元,2023年为1400万元[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承诺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及相关工程约为1000万元,2023年为1400万元[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联营公司提供财务担保净额2.30亿元,2023年为2.45亿元[79] - 公司未宣告派发2024年股息(2023年:无)[8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水业务分部收入总额87,522千元,啤酒业务分部137,331千元,总计225,811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7,066千元、223,169千元、314,428千元[21][22] - 2024年水业务销售成本72,295千元,啤酒业务92,335千元,总计164,630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8,109千元、158,705千元、236,814千元[21][22] - 2024年水业务毛利15,227千元,啤酒业务44,996千元,总计61,181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957千元、64,464千元、77,614千元[21][22] - 2024年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减值亏损水业务为462,729千元,总计462,729千元;2023年水业务为261,145千元,总计261,145千元[21][2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水业务为547,899千元,啤酒业务盈利36,096千元,总计亏损572,462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亏损321,874千元、盈利32,569千元、亏损346,913千元[21][22] - 2024年度亏损水业务为548,445千元,啤酒业务盈利34,784千元,总计亏损573,94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亏损324,301千元、盈利27,701千元、亏损352,867千元[2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水业务分部总资产3,611,975千元,啤酒业务2,517,300千元,总计6,129,275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988,940千元、2,545,158千元、6,534,098千元[21][23] - 2024年水业务分部总负债1,575,823千元,啤酒业务381,333千元,总计1,957,156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406,148千元、437,311千元、1,843,459千元[21][23] - 2024年水业务和啤酒业务来自联营公司销售额分别约为22,766,000元、223,000元,2023年分别为18,086,000元、292,000元[26] - 2024年水产品、啤酒产品销售分别为81,561千元、136,999千元,2023年为79,935千元、222,682千元[27] - 2024年水业务总体销量同比增长6.8%,收入同比增长1%[51] - 2024年啤酒业务销量同比下降35.4%,收入同比下降38.5%[51] - 2024年水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8800万元,相比2023年上升1%[54] - 2024年啤酒业务销量为192,546百升,相比2023年下降35.4%;收入为人民币137,331千元,相比2023年下降38.5%[56] - 2024年啤酒业务调整后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44,950千元,相比2023年下降23.19%[56] - 2024年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7.1%,较2023年上升2.4个百分点,水业务和啤酒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4%和32.8%,较2023年分别上升7.1和3.9个百分点[57] 可换股债券相关情况 - 公司2021年3月发行本金379,620,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7,702,000元)的5%可换股债券,实际利率为7.69%[4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金22,644,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9,026,000元)的可换股债券转换为30,600,000股新股份[42] - 2024年3月,偿还本金及利息约167,92
天机控股(01520) - 自愿公告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5-01-16 14:14
市场合作 - 天机控股与西藏水资源2025年1月16日订立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 - 合作围绕“5100”品牌定制产品在合作渠道销售展开[4][5] - 期满前30天可提出续约,每次续约期2年[5] 合作承诺 - 西藏水资源以优惠价供应产品,天机控股遵守销售规范[5] 合作目的 - 借助Web3.0模式拓展业务,提升公司竞争力[7]
西藏水资源(0111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8:33
整体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39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19.7%[3][10] - 2024年上半年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4.3009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124.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9037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亏损1.3467亿元[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1.1%,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7.9个百分点[11][1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1700万元上升16.7%至2000万元,行政费用从3700万元下降13.0%至3300万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转回为3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拨备1000万元[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37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700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600万元(2023年上半年600万元),处置附属公司收益1700万元(2023年上半年无)[15] - 2024年上半年应占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亏损为2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若[15]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10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00万元下降400万元[16] - 2024年上半年半年度利润为9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为1300万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3.8815亿元,2023年同期为17.2971亿元;毛利为2.9228亿元,2023年同期为5.0171亿元;期内利润为9037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3467亿元[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利润为1.7021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7375万元[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7289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0568亿元[4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21元,2023年同期亏损0.35元[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9037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7289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22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45,536千元人民币[4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4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177,350千元人民币[4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净额为 - 109,40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79,935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65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42,951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半年度结束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62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6,151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37,039千元,较2023年的7,043千元大幅增加[81] - 2024年确认政府补助15,567千元,较2023年的6,189千元有所增加[81][82][84] - 2024年4月1日公司出售一间从事水及啤酒产品销售附属公司100%股权,收益约16,524千元[81][83][84] - 2024年上半年所用原材料及耗材为64,448千元,低于2023年的81,589千元[8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845千元,低于2023年的4,713千元[9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9,037千元,2023年为亏损13,467千元[9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1分,2023年为亏损0.35分[9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8.79436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9.59517亿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存货为99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9亿元下降,主要因原材料存货下降[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贸易款净额为1.9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2亿元增加[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为零,2023年12月31日为7500万元,余额已于2024年3月全部结清[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预付款项(流动部份)为3.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2亿元增加,主要因购买原材料预付款项增加[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净值为9.5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7亿元有所下降[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合同负债为42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0万元增加,主要因销售水及啤酒产品预收客户款增加[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2.3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亿元增加[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6000万元,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归还银行借款本金净额[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所发行的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82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1亿元下降;2024年6月发行本金约9000万港元(相当于8200万元)新可换股债券,年息率10%[1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30040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28898千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57903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56658千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7336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60727千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70567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5931千元有所上升[4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655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068千元有所下降[43]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95951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55761千元有所上升[43]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38929千元,较2024年1月1日的34388千元有所增加[43][44] - 2024年6月30日储备为2920588千元,较2024年1月1日的2821373千元有所增加[43]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959517千元,较2024年1月1日的2855761千元有所增加[43][44]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25,654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13,264千元,无形资产为23,082千元,商誉721,139千元[103] - 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46,360,000元的工厂厂房及24,361,000元的土地使用权被抵押,对应银行借款84,000,000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值分别为52,372,000元、25,633,000元和102,000,000元[106][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期末值为12.10507亿元,较期初12.15508亿元略有下降[10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总额为2.76238亿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9287亿元,较2023年末的1.81898亿元有所增加[112] - 公司放贷业务应收贷款在2023年末为7536.9万元,2024年上半年已全部结清[115][1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总值为9.98628亿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9.58818亿元[124] - 2024年6月30日,提供给第三方公司未偿还贷款约为9.2722亿元,年利率在2.8%至6%之间,将于2024年12月31日前偿还[124][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来自高原天然水的应收股息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4309万元,较2023年末的4258.7万元略有增加[125][126]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44821亿元,较2023年末的1.5394亿元有所减少[128] - 2024年6月30日,3个月内到期的应付贸易款为2.0204亿元,较2023年末的1.8834亿元有所增加[132] - 公司的应付贸易款均以人民币计价且不产生利息,信贷期一般在90天内[132] - 应收贸易款信贷期一般为90至180天[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承兑汇票约为1.1031亿元,由约1103.1万元银行存款担保;2023年12月31日,银行承兑汇票约为1.111亿元,由约1111万元银行存款担保[133][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酬金及福利为1655.6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6.3万元[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从第三方收到的款项为1623.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07万元[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三方借款为1.663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79.6万元;其中一笔未偿还本金约5631.4万元,年利率10%,2024年9月偿还[137][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为3984.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43.3万元[137] - 来自第三方公司的借款,未偿还本金约7220.4万元,年利率8%,2024年9月偿还;未偿还本金约278.3万元,年利率6%,2025年3月偿还[139] - 来自王坚先生配偶最终持有的公司贷款,未偿还本金约2738.1万元,年利率6%,2024年12月偿还;未偿还本金约282.9万元,年利率6%,2024年12月偿还[139] - 来自王坚先生的贷款,未偿还本金约45.5万元,年利率6%,2024年7月已全数清偿[1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长期银行借款(有保证及抵押)为34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00万元[1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3.66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65亿元[140] - 2023年获得新借款9000万元,以子公司35%股权、联营公司7%股权及矿泉水采矿权质押,利率3.45%,需于2024年10月10日偿还[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借款6000万元,借款于2023年获得,质押情况同前,利率3.45%,需于2024年10月18日偿还[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借款9450万元,于2023年获得,由子公司担保,以山南雅拉香布20%股权质押,年利率1.45%,需于2024年8月31日偿还[141] - 2023年获得本金8000万元借款,以第三方土地使用权质押,利率1.65%,该借款已于2024年6月8日偿还[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获得未偿还借款8400万元,由子公司担保,以厂房及土地使用权质押,利率基于LPR加0.4%,2%为预收利息,3000万元和5400万元分别需于2024年11月22日和2025年5月22日偿还[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获得未偿还借款3800万元,由独立第三方担保,以三条生产线质押,利率基于LPR加0.4%,2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和3200万元分别需于2024年12月12日、2025年6月21日、2025年12月21日和2026年3月19日偿还[142] - 2021年3月公司发行本金3.7962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7702亿元)的5%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格为每股0.74港元[1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金2264.4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902.6万元)的2021年可换股债券
西藏水资源(0111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40
财务数据对比(收入、利润等)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8,81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72,971千元下降19.7%[1] - 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公司拥有人应占为43,00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9,146千元增长124.6%[1] - 期内利润为9,037千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3,467千元[1] - 每股盈利为0.21分,2023年同期为亏损0.35分[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9,228千元,2023年同期为50,171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7,021千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7,375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289千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0,568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13.881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7.2971亿人民币有所下降[14][16] - 2024年上半年水业务分部收入为5430.7万人民币,啤酒业务分部收入为8358.1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922.8万人民币,期内利润为903.7万人民币[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1346.7万人民币[16] - 2023年上半年水业务分部收入为4898.6万人民币,啤酒业务分部收入为1.22491亿人民币[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5017.1万人民币[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3881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72971亿人民币有所下降[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903.7万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亏损1346.7万人民币[2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1人民币分,2023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35人民币分[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19.7%[38] - 水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8.6%,收入同比增长10.9%,收入达5400万元[37][38] - 啤酒业务销量115,557百升,同比下降28.5%,收入83,581千元,同比下降31.8%[39]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21.1%,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7.9个百分点[39]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1700万元上升16.7%至2000万元,行政费用从3700万元下降13.0%至3300万元[40]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转回3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拨备1000万元[4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37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700万元[4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0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400万元[44] - 2024年上半年半年度利润9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1300万元[4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3,879,43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85,556千元有所下降[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959,51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55,761千元有所增长[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8.79436亿人民币,总负债为9.19919亿人民币[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为1.9287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1898亿人民币有所增加[27] - 所有应收贷款已于2024年上半年结清,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为7536.9万人民币[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为3.4511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84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承兑汇票金额约为1.1031亿人民币,由约1103.1万人民币银行存款作担保,较2023年12月31日略有下降[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3.985556亿人民币,总负债为1.129795亿人民币[18] - 2024年6月30日存货99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9亿元下降[46]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分别为17.19%及20.94%[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多笔银行借款分别以相关公司股权、采矿权、厂房、土地使用权、生产线等作质押或抵押;1.10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以1100万元银行存款作担保[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联营公司提供财务担保净额2.3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5亿元[53]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在中国大陆从事生产及销售水产品及啤酒产品,于香港拥有向第三方提供借款服务的相关牌照[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制造及销售水产品、啤酒产品,向联营公司及第三方销售原材料及耗材,向联营公司出租生产线[13] 财务准则应用 - 本中期期间公司首次应用多项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1] 政府补助与出售股权收益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1556.7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18.9万人民币大幅增加[20][21] - 2024年4月1日公司出售一间附属公司100%股权,收益约为1652.4万人民币[21] 成本费用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所用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为6444.8万人民币,低于2023年同期的8158.9万人民币[2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84.5万人民币,低于2023年同期的471.3万人民币[23] 债券与股份情况 - 2021年发行本金为3.796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2024年3月到期,部分本金已偿还,剩余转短期贷款[31][33] - 2024年6月发行本金为9000万港元的10%新可换股债券,截至6月30日无转换[33] - 2024年6月30日新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公允价值为9000万港元,按折现率11.96%计算[33] - 2023年1月30日完成供股,发行10.19797亿股,认购价每股0.385港元[34] - 2024年2月21日完成配售新股份,发行5亿股,配售价每股0.218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45.79188亿股,较2023年1月1日增加[34] - 2021年有本金2264.4万港元可换股债券转换为3060万股新股份,2023 - 2024年6月无转换[33] - 2024年2月21日公司完成配售500,000,000股新股份,配售价每股0.218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06亿港元已按预期用途全部运用[56] 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36]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议派付中期股息[57]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360人,2023年6月30日为348人;2024年上半年雇员成本33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3700万元[48] 资产购买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0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500万元[51] 产能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预计年度水产能及年度啤酒产能分别约为300,000吨和2,000,000百升,与2023年一致[55] 股份交易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均未购买、销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股份[60] 未来战略规划 - 未来公司将以“5100”品牌为战略核心,拓展海外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控制产品成本,坚持水和啤酒双引擎驱动[58]
西藏水资源(0111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0: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为12.1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44亿元下降,主要因确认对山南雅拉香布投资减值损失2.61亿元[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为1.1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7亿元上升,主要因原材料及制成品存货增加[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贸易款净额为1.8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亿元下降[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为75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零,该余额已在2024年3月全部结清[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净值为10.0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80亿元上升[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贸易款及应付票据为1.5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7亿元下降,主要因应付票据减少6700万元[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同负债为170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00万元下降,主要因销售啤酒产品预收客户款下降[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1.6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1亿元下降[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2600万元,主要因2023年归还银行借款本金净额所致[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人民币3.2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09亿元;2021年3月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本金约为3.80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8亿元),年息率为5.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的负债比率分别为20.94%和21.12%[5][6] - 2023年,集团以人民币3300万元收购西藏生命之水营销11%股权,收购前持有38%股权,收购完成后持有49%股权[8] - 2023年,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140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600万元[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承诺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其相关工程约为人民币14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00万元[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一笔余额为人民币1.50亿元的银行借款以西藏天地绿色饮品发展有限公司35%的股本权益、西藏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7%股本权益和当雄县境内的矿泉水采矿权作质押[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一笔余额为人民币9450万元的银行借款以山南雅拉香布20%的权益作质押[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一笔余额为人民币8000万元的银行借款以一个第三方的土地使用权作抵押[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一笔余额为人民币1.02亿元的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4900万元的工厂厂房以及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5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作抵押[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1.1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以银行存款人民币1100万元作担保[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向联营公司提供财务担保净额为2.45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65亿元人民币[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联营公司取得的银行借款净额2.45亿元人民币提供担保,其中1.60亿元担保期限为2023年9月27日至2024年9月27日,8500万元担保期限为2021年7月15日至2024年7月15日[12] - 2023年公司年度水产能约为300,000吨,年度啤酒产能约为2,000,000百升,与2022年一致[12] - 公司供股已於2023年1月30日完成,發行1,019,797,000股供股股份,每股認購價0.385港元[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發行普通股數目為4,079,188,000[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約3.88億港元已全部運用,70%用於償還集團外界債務,30%用於集團一般營運資金[27] - 公司2023年無宣告派發股息,2022年亦無[27] - 2023年公司总收入3.14亿元,较2022年增长0.8%[45][46] - 2023年水业务收入8700万元,较2022年增长32.9%[46] - 2023年啤酒销量298,196百升,较2022年下降18.2%;收入223,169千元,较2022年下降9.4%;调整后EBITDA为58,523千元,较2022年下降37.1%[48] - 2023年集团整体毛利率24.7%,较2022年下降4.4个百分点;水业务毛利率10.3%,较2022年下降0.9个百分点;啤酒业务毛利率28.9%,较2022年下降5.0个百分点[49][50] - 2023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从3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增长68.8%;行政费用从7500万元增至8900万元,增长18.7%[52]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400万元,较2022年的8700万元减少;应收借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00万元,2022年为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200万元,较2022年的200万元增加[52]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1500万元,较2022年的1800万元减少,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300万元,较2022年的1900万元减少[52] - 2023年应占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亏损26万元,较2022年的1100万元减少[52] - 2023年年度亏损3.53亿元,2022年亏损1.02亿元[5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23.29亿元,流动资产16.57亿元,流动负债10.61亿元,非流动负债6900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8.56亿元[41] - 2023年使用权益法入账的投资减值损失为2.61亿元,该项目为一次性非现金项目,不影响日常运营及现金流[55]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590万元,较2022年的530万元上升60万元[56] - 2023年年度亏损为3.53亿元,2022年亏损为1.02亿元[57] 业务风险相关 - 公司面临来自国内外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瓶装水及啤酒行业竞争激烈且预期竞争将加剧[23] - 公司经营活动面临市场风险(包括货币风险、现金流量及公允价值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性风险[25][26] - 公司面临客户对瓶装水及啤酒偏好、认知及消费模式变动的风险,宏观经济变动可能影响业务和产品市场份额[21] - 公司对有限水源的依赖使业务面临风险,若水源受影响会波及产品质量[23] - 公司高度依赖产品品牌名称及声誉推动销量,负面事件会影响市场推广及销售能力[23] - 公司业务可能因西藏相关交通运输受影响而中断或受其他影响[23] 公司运营管理相关 - 公司确保员工合理受偿,根据行业基准以及雇员个人表现定期检讨薪酬及福利政策[21] - 公司设有售后服务中心,销售人员定期拜访及/或致电市场常规经销商及销售网点[21] - 公司建立程序持续识别、报告、监察及管理重大风险[21] - 公司将立足西藏市场,以西藏基地市场为核心,强化传统渠道建设,优化全国布局[29][31] - 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5100」品牌为核心,丰富产品种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30][32] -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通过香港市场运营经验开拓东南亚市场[34][36] - 公司将提升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浪费,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38] - 报告期后事项请参阅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4[38] 董事信息相关 - 周伟杰先生56岁,2022年1月1日加入董事会,1990 - 2000年从事专业审计工作[61] - 郑钧丞先生47岁,2022年5月25日加入董事会,曾担任阿里巴巴高级法律顾问[61][63] - 岳志强先生59岁,2011年3月1日 - 2021年6月30日为执行董事,2023年7月21日重新获任[64] - 姜晓虹女士66岁,2011年3月1日加入董事会,有超31年运营管理经验[65] - 谢坤先生45岁,2022年1月1日加入董事会,2000年获重庆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69] - 谢先生自2020年3月任申万宏源集团法务风控部总经理,自2020年5月兼任投资管理部总经理[70][72] - 谢先生自2020年6月任新疆天山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20年7月任宏源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70][72] - 谢先生曾于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恒泰证券上海管理总部法律事务岗工作[70][72] - 谢先生曾于2007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宏源证券担任多个职位[70][72] - 谢先生曾于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任申万宏源集团职工监事,于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任法务风控部总经理[70][72] - 谢先生曾于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在申万宏源证券担任多个职位[70][72] - 谢鲲先生45岁,2022年1月1日加入董事会,2000年获重庆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学位[71] - 魏哲明先生41岁,2022年5月25日加入董事会,曾于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为非执行董事[74] - 魏哲明先生200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于新疆财经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4] - 张春龙博士60岁,2022年7月8日加入董事会,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74][75] - 张博士拥有逾35年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工作经验,分别于1986年、2002年、2017年取得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大连理工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学位[77] - 卢伟雄先生64岁,于2021年9月28日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5年审计、财务及管理经验,1985年获澳洲北昆士兰詹姆斯库克大学商学学士学位[77] - 林霆女士54岁,于2022年7月8日加入董事会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7][78] - 王东先生于2017年5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2020年6月30日退任执行董事[89] - 林女士于2016年6月起担任汇财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10月起担任UJU Holding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王先生于1989年取得中国律师资格,2001年起担任中国工商银行高级经济师,2016年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从业人员资格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89] - 林女士于1992年获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业管理工程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科技管理(资讯科技)硕士学位[88] - 王先生毕业于新疆大学,取得法学士学位,于武汉大学取得工程硕士学位及于华南理工大学取得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89] - 林女士于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先后担任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副部长及信息部总经理等职[88] - 王先生于1987年至2012年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省分行等工作,担任过多个职位[89] - 王先生于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任职新疆天山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89] 董事会治理相关 - 2023年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非执行董事魏哲明先生因处理其他商业事项未出席2023年6月30日举行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86] - 董事会带领和监督集团业务整体发展及方向,提升股东价值,已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并转授多项职责[86] - 董事会现由九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97] - 公司设有四个董事会委员会[96][98] - 公司现有9位董事,其中3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02][103][10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368名全职雇员,其中男性219名,女性149名,性别比例约为1名男性对0.68名女性[114][118] - 董事会主席由张春龙博士担任,行政总裁由王东先生担任,二者角色分离[115][119] - 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03][108] - 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需定期审查,其独立性在委任时及每年评估[103][108] - 提名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审查和评估董事会组成,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最佳组合[104][108] - 董事会目标是至少保持目前女性代表水平,最终增加性别平等[107][112] - 全体执行董事按规则处理集团业务,全体董事就集团重大事项被征询意见[116][120] - 董事会定期开会检讨财务等信息,董事可获取相关文件和顾问服务[122][124] - 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