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氏大药厂(00950)
icon
搜索文档
李氏大药厂(00950)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19 08:52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发布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1][8] 通讯方式 - 自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2][9] - 未来中、英文版本在公司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3][9]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收通讯需联系中介提供邮箱地址[4][9][11] - 未提供有效邮箱无法收通知,需主动查网站,未来行动通讯发印刷本[5][10] - 想收印刷版可填回条交过户处或邮件说明[6][10] 咨询查询 - 对通知有疑问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股份过户处查询[7][10] 其他说明 - 表格未划“✓”、无签名或填写不正确将作废[11] - 公司不处理回条额外指示[11] - 个人资料用于电子通讯事宜,可按《私隐条例》要求查核修改[11]
李氏大药厂(00950)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19 08:49
报告发布 - 公司中期报告已发布,中、英文版本可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查看[3][9] 通讯方式 - 自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在公司和HKEXnews网站提供[4][10] 股东通知 - 建议股东提供电子邮箱地址,可扫描二维码或交回回条[5][11] - 未提供有效邮箱无法收到通讯通知,未来将发印刷版行动通讯[6][12] - 股东希望收印刷版可填回条或发邮件,指示有效期一年[7][12]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08:4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948亿港元,同比增长5.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6718.5万港元,同比增长7.5%[1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360,053,000港元,同比增长2.7%[44][47] - 公司收益为694.82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5%[144] - 公司毛利为360.05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144] - 公司经营溢利为67.5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9%[14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0.6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7%[144]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50.54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9%[14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7.18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5%[144]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1.41港仙,同比增长7.5%[1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69.4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5.83亿港元增长5.5%[195] - 公司经营溢利为6.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6.81亿港元下降0.9%[19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0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5.49亿港元下降7.9%[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率为51.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为1.598亿港元,同比增长88.6%,占收入23.0%[9] - 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526亿港元,同比下降11.4%[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44][4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52,579,000港元,同比下降11.4%[49][5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41,611,000港元,同比增长22.1%[50][53] - 2025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101,600,000港元,同比增长4.7%[51][54] - 研究及开发费用增至4.16亿港元,同比增长22.1%[195] 各产品线表现 - 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芮旎尔®)收入同比增长31.4%[4] - 菲普利®收入同比增长33.3%[4] - 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立畅青®)收入同比增长18.8%[4] - 那曲肝素钙注射液(立腾菁®)收入同比增长11.3%[4] - 引进产品贡献收入39.0%,专利及仿制产品占61.0%[5] - 专利及仿制产品分部收益为42.35亿港元,同比增长5.3%[195] - 引进产品分部收益为27.13亿港元,同比增长6.0%[195] 研发与管线进展 - 索卡佐利单抗注射液于2025年7月获NMPA批准新增ES-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成为第二个获批适应症[28][33] - AI驱动药物AU409针对晚期肝细胞癌,于2024年7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进展良好[30][34] - 环丙沙星氟轻松滴耳液于2025年1月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外耳炎及急性中耳炎[36][40] - 公司正推进Intrarosa®治疗外阴阴道萎缩的NDA申请及舒更葡糖钠注射液等产品的ANDA申请[22][26] - 通过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组合开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拓展靶向癌症治疗新路径[31][34] 生产基地与产能 - 合肥基地新预充式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大幅提升药品集采产品(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立畅青®》及那曲肝素钙注射液《立腾菁®》)产能[19] - 南沙基地扩大阿齐沙坦片《憩昙平®》生产规模并推进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验证批次生产[19] 子公司与投资 - 控股65%的子公司COF拥有10项肿瘤资产管线,包括6项创新资产和4项仿制药[23][27] 市场与监管 - 公司目前共有10款产品被纳入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38][41] - 公司90%以上收益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并维持盈利增长,对下半年持审慎乐观态度[39][4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2,594,000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2,217,000港元[45][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47,210,000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76,273,000港元[55][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07,较2024年底的1.02有所改善[56][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净额为73,338,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980,000港元大幅增加[56][57][58] - 公司其他全面收益净额为238.410百万港元,同比改善162.3%[147] - 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288.956百万港元,同比改善188.2%[14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306.114百万港元,同比改善195.8%[14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46,61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182,833千港元,增幅达18.2%[149][150] - 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财务资产从269,823千港元大幅增加至464,889千港元,增幅72.3%[149]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16,845千港元增至303,576千港元,增长40.0%[14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1,651,799千港元增至1,943,441千港元,增幅17.6%[150][152] - 本期间溢利为67,185千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16,639千港元[152] - 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财务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收益192,523千港元[152] - 汇兑储备从(147,871)千港元改善至(101,465)千港元,主要因换算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产生收益46,406千港元[152] - 投资重估储备从(2,712,881)千港元改善至(2,520,358)千港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52] - 已付2024年末期股息14,721千港元[152] - 非流动负债从297,706千港元增加至359,443千港元,增幅20.7%[150]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初的1,960,598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627,283千港元,降幅为17.0%[15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184,31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8,976千港元增长212.5%[15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4,869千港元,其中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62,478千港元[15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6,336千港元,同比增长32.4%,主要由于开发成本及专利费增加至75,090千港元[157] - 2025年已付股息14,72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888千港元增长150.0%[1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5年初的216,845千港元增长至303,576千港元,增幅为40.0%[15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54,678千港元[155] - 汇兑储备因外币折算差额减少27,449千港元[155] - 开发成本及专利费支出从2024年同期的50,637千港元增至75,090千港元,增幅为48.3%[1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303,576千港元,无银行透支[158] - 公司按公平值计量的财务资产总额为475,195千港元,其中上市股本证券占359,300千港元(第一级)[182] - 非上市合伙投资按第三级公平值计量达67,749千港元[182] - 非上市股本证券按第三级公平值计量达37,761千港元[182] - 人寿保险保单按第二级公平值计量达7,174千港元[182] - 会所会籍债券按第二级公平值计量达2,846千港元[182] - 可换股工具按第二级公平值计量达1,360千港元[182] - 海外上市股本证券按第一级公平值计量仅5千港元[1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达29.96亿港元,较2024年末26.18亿港元增长14.4%[1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73亿港元,较2024年末10.69亿港元增长9.7%[198] - 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第三级非上市股本证券及合夥投资价值为1.04亿港元[184] 员工与薪酬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1,036人,较2024年底增加14人[64][69] - 回顾期内总雇员薪酬为1.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09亿港元增长8.0%[72] - 雇员薪酬包含强制性公积金供款及按地区薪金趋势制定的绩效评估[72] 购股权计划 - 董事李小芳持有未行使购股权共计1,632,000股,行使价介于5.754至11.216港元[74] - 2022年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5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实施[71][73] - 2012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5月9日到期,但到期前授出期权仍有效[71][73] - 董事购股权归属期跨度最长达10年(2015年授出期权至2025年到期)[74] - 期内购股权变动显示223,000股因失效注销(李小芳部分期权)[74] - 现行购股权计划包含2002年、2012年及2022年三个版本[71][73] - 2002年购股权计划于2012年5月9日到期[71][73] - 购股权行使价格最高为11.216港元(2018年授出期权)[74] - 2025年1月1日期初购股权数目为296,000份[75] - 2019年4月15日授予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7.324港元[75] - 2020年4月15日授予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3.648港元[75] - 2021年4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5.806港元[75] - 2022年4月25日授予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2.076港元[75] - 2024年6月20日授予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1.200港元[75] - 报告期内新授予购股权总数为1,764,000份[75] - 报告期内未发生购股权行使、注销或失效[75] - 2025年6月30日期末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2,060,000份[75] - 所有授予购股权的行使期均跨越10年期限[75] - 李燁妮於2015年3月31日獲授223,000股購股權,行使價每股11.20港元,已於2025年1月1日前全部註銷[77] - 李燁妮於2016年3月31日獲授293,500股購股權,行使價每股5.754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77] - 李燁妮於2017年4月13日獲授295,000股購股權,行使價每股7.548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77] - 李燁妮於2018年4月13日獲授228,000股購股權,行使價每股11.216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77] - 李燁妮於2019年4月15日獲授296,000股購股權,行使價每股7.324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部未行使[77] - 2015年授予的購股權歸屬期為2015年3月31日至2015年9月29日,行使期至2025年3月30日[77] - 2016年授予的購股權歸屬期為2016年3月31日至2016年9月29日,行使期至2026年3月30日[77] - 2017年授予的購股權歸屬期為2017年4月13日至2017年10月12日,行使期至2027年4月12日[77] - 2018年授予的購股權歸屬期為2018年4月13日至2018年10月12日,行使期至2028年4月12日[77] - 2019年授予的購股權歸屬期為2019年4月15日至2019年10月14日,行使期至2029年4月14日[77] - 2025年1月1日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764,000份[78][81] - 2025年上半年无新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的购股权[78][81] - 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仍为1,764,000份[78][81] - 李小羿持有的2015年授予的446,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11.2港元)已全部失效[81] - 李小羿持有的2016年授予的587,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5.754港元)仍全部有效[81] - 李小羿持有的2017年授予的590,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7.548港元)仍全部有效[81] - 李小羿持有的2018年授予的456,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11.216港元)仍全部有效[81] - 2024年6月授予的588,000份购股权(每股行使价1.2港元)全部有效[78] - 所有未失效购股权的加权平均行使价约为5.66港元[78][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购股权计划中未行使的期权总数保持稳定,多个授予批次均无变动(例如2019年4月15日授予的296,000股[82]及2020年4月15日授予的294,000股[82])[82][84] - 2020年4月15日授予员工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648港元,涉及总数为7,050,000股(3,525,000股×2个归属期)[84][85] - 2020年10月23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5.310港元,四个归属期各涉及500,000股,合计2,000,000股[84][85] - 2024年6月20日新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200港元,两个批次各294,000股,合计588,000股[82] - 2017年10月3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6.190港元,四个归属期各涉及250,000股或500,000股,合计1,250,000股[84][85] - 2021年4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5.806港元,两个批次各294,000股,合计588,000股[82] - 所有披露的购股权在2025年上半年均未发生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的变动[82][84] - 员工购股权计划中最早一批的行使期可追溯至2018年10月3日,最晚一批的行使期截止至2034年6月19日[82][84] - 2020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存在显著差异(3.648港元 vs 5.310港元),反映不同授予时点的估值水平[84][85] - 购股权归属期设计呈现多样化,最短为6个月(2019年授予批次),最长达到4年(2020年授予批次)[82][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4,693,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4.816港元[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3,061,000份[86] - 2025年上半年无新授出购股权[86][87]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股份额度保持55,869,534份未变[87] - 已授出购股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数占期内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数的4.2%[88] - 部分购股权因失效减少1,338,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1.200港元[86] - 2015年3月授出的1,33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11.200港元,有效期至2025年3月[90] - 2016年3月授出的1,761,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5.754港元,有效期至2026年3月[90] - 2017年4月授出的1,77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7.548港元,有效期至2027年4月[90] - 2017年10月授出的1,2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6.190港元,有效期至2027年10月[
李氏大药厂午后涨超27% 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 机构称关注姑息治疗赛道
智通财经· 2025-09-15 07:09
股价表现 - 李氏大药厂午后涨幅最高达27% 收盘涨20.9%至2.43港元 成交额4490.21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中期收益6.95亿港元 同比增长5.5% 主要受产品组合稳健销售带动[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6718.5万港元 同比增长7.5%[1] 产品研发进展 - 子公司兆科肿瘤抗PD-L1单克隆抗体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准[1] - 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AZ003可有效控制癌痛爆发痛 2期临床结果于2024年ASCO发表[1] 行业趋势 - 双抗 ADC 小分子靶向药(TKI) 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推进肿瘤患者OS逐步延长[1] - 肿瘤恶病质和爆发性癌痛属于姑息治疗学科重要问题 过去较少药企针对性开发药物[1] - 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所在赛道预计将出现多个大单品[1]
港股异动 | 李氏大药厂(00950)午后涨超27% 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 机构称关注姑息治疗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7:08
股价表现 - 李氏大药厂午后股价涨幅超27% 收盘涨20.9%至2.43港元 成交额达4490.21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益6.95亿港元 同比增长5.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6718.5万港元 同比增长7.5%[1] 产品研发进展 - 抗PD-L1单克隆抗体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准[1] - 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AZ003二期临床结果在2024年ASCO发表 可有效控制癌痛爆发痛[1] 行业趋势 - 双抗/ADC/小分子靶向药/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推进肿瘤患者OS延长[1] - 肿瘤恶病质与爆发性癌痛的姑息治疗领域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1] - 癌痛控制赛道未来预计出现多个大单品[1]
GL Capital Management GP Limited减持李氏大药厂294.2万股 每股作价约1.8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8:05
股东减持交易 - GL Capital Management GP Limited于8月26日减持李氏大药厂294.2万股 每股作价1.8776港元 总金额约552.39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909.95万股 持股比例从7.50%降至6.64% 下降0.86个百分点 [1] - 交易涉及关联方包括Assicurazioni Generali SpA、Li Zhenfu及Lion River I N.V. [1]
GL Capital Management GP Limited减持李氏大药厂(00950)294.2万股 每股作价约1.8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8:00
公司股权变动 - GL Capital Management GP Limited于8月26日减持李氏大药厂294.2万股 每股作价1.8776港元 总金额约552.39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909.95万股 持股比例从7.52%降至6.64%(按减持前持股4204.15万股推算) [1] - 交易涉及关联方包括Assicurazioni Generali SpA、Li Zhenfu及Lion River I N.V. [1]
李氏大药厂(0095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9:5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50,000,00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950 | 說明 | 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HKD | | | 0.05 HKD | | | 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HKD | ...
港股异动 | 李氏大药厂(00950)尾盘涨超21% 上半年纯利增长7.5% 旗下PD-L1单抗国内近日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7:57
股价表现 - 尾盘涨幅超21% 收盘涨16.02%至21港元 成交额3195.61万港元 [1] 中期财务业绩 - 收益6.95亿港元 同比增长5.5% 由产品组合稳健销售带动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6718.5万港元 同比增长7.5% [1] - 每股盈利11.41港仙 [1] 产品研发进展 - 抗PD-L1单克隆抗体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获批准 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1] - 此为该药物继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后第二个获批适应症 [1]
李氏大药厂尾盘涨超21% 上半年纯利增长7.5% 旗下PD-L1单抗国内近日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9-01 07:57
股价表现 - 尾盘涨幅超过21%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16.02% 报收21港元[1] - 成交额达3195.61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中期收益6.95亿港元 同比增长5.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6718.5万港元 同比增长7.5%[1] - 每股盈利11.41港仙[1] - 增长主要由产品组合稳健销售表现带动[1] 产品研发进展 - 抗PD-L1单克隆抗体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1] - 新适应症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1] - 此为该药物继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后第二个获批准适应症[1] 经营状况 - 业绩表现延续去年确立的可持续增长轨迹[1] - 反映集团营运实力及财务纪律进一步巩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