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搜索文档
*ST岩石(600696)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5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824.96万元 同比下降85.22% 主要因酒类销售减少 [1][3] - 归母净利润-6776.68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12.42% [1] - 扣非净利润-4133.7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47.27%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1326.52万元 同比下降83.8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51.16% 同比下降21.99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72.82% 同比恶化624.5个百分点 [1] - 历史ROIC中位数4.31% 2016年最低达-64.3% [3]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4416.76万元 占营收比重156.35% 同比上升87.28% [1]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91.04% 因广告投入减少和销售团队收缩 [3] - 管理费用下降54.2% 因管理团队缩编 [3] - 财务费用上升24.91% 因借款逾期利息增加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 同比转正增长110.59% [1][2] - 货币资金1538.71万元 同比下降36.21%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仅1.91%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改善100.51% 因基建项目停工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下降124.77% 因无新增借款且偿还债务 [3] 资产负债结构 - 每股净资产0.99元 同比下降37.22% [1] - 有息负债2.62亿元 同比下降15.40% [1] - 存货/营收比率达171.87% [3] - 预计负债大幅增加71.64% 因诉讼形成预计负债 [1] - 营业外支出激增10528.88% 因计提诉讼负债和滞纳金 [3] 业务驱动因素 - 收入主要依赖酒类销售 但该业务大幅收缩 [1][3] - 商业模式以营销驱动 需关注实际驱动力 [3] - 政府补贴减少56.4% 其他收益下降 [3] - 投资收益改善65.26% 因所投公司亏损减少 [3]
延误21分钟赔 22分钟就不赔……航旅纵横延误险被指像博彩游戏 还可加倍买 产品现已下架 平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6:34
产品设计与市场反应 - 航旅纵横推出9.9元"惊喜数字"精准延误险 要求航班实际起飞延误时长与随机设定的数字完全一致方可获300元津贴[1][3] - 产品因理赔条件苛刻被消费者质疑为"赔付概率几乎为零的竞猜游戏"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投诉称关键信息字体较小易被忽略[1][3][5] - 部分用户反馈航旅纵横APP显示的延误时间与航空公司官方数据存在差异 导致无法满足赔付条件[5] 公司应对与产品调整 - 航旅纵横客服回应称该产品由保险公司推出 旨在为航班延误30分钟内的旅客提供赔偿机会[7][8] - 因用户反馈影响出行体验 公司已联系保险公司下架该产品并承诺后续优化[8][9] - 活动承保方为阳光财险 保险经纪服务由南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提供[9] 业务背景与平台发展 - 航旅纵横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出行移动服务产品 为国资委旗下唯一专业信息服务的中央企业[11] - 公司服务覆盖国内近30家航空公司、169家机场及7000家机票代理人 范围延伸至300个国内城市和80个国际城市[11] - 2023年7月平台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 整合多家航司直销机票资源且不收取代理费 被用户称为"民航版12306"[11][12]
延误21分钟赔,22分钟就不赔……航旅纵横延误险被指像博彩游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6:24
产品设计与市场反馈 - 航旅纵横推出9.9元"惊喜数字"延误险 要求航班实际起飞延误时长与随机设定的数字完全一致方可获赔300元津贴 [1][2] - 产品因理赔条件苛刻被消费者质疑为"竞猜游戏"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投诉称其"赔付概率几乎为零" [1][5] - 产品界面设计被指存在误导 赔付条件中"等号和整字"字体较小 而赔付金额300元以醒目红色显示 [2] 运营调整与官方回应 - 航旅纵横已下架该产品 客服回应称系因用户反馈影响出行体验 已联系保险公司下架 [7] - 公司表示该产品由阳光财险承保 南航保险经纪提供经纪服务 初衷是为旅客提供更灵活的延误保障 [7] - 产品上线期间支持购买多份 选择2份时津贴可翻倍至600元 [2] 行业背景与业务拓展 - 航旅纵横母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国资委旗下中央企业 是国内所有主流航空公司、机场及机票代理的核心系统提供商 [10] - 公司今年7月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整合国内航空公司直销机票资源 提供比价购买服务且不收取代理费 被喻为"民航版12306" [11] - 平台服务覆盖300个国内城市及80个国际城市 客户包括近30家国内航空公司和200家地区及海外航空公司 [10] 专家观点与法律争议 - 北京大学教授朱俊生指出该类"精确到分钟"延误险在法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存在严重争议 建议监管层明确界定边界 [8]
延误21分钟赔,22分钟就不赔……航旅纵横延误险被指像博彩游戏,还可加倍买,产品现已下架,平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6:14
产品设计与市场反馈 - 航旅纵横推出9.9元"惊喜数字"精准延误险 要求航班实际起飞延误时长与随机设定的数字完全一致(例如21分钟整或16分钟整)方可获得300元津贴 [1][2] - 产品界面中赔付金额(300元)字体醒目 但"延误时长=数字+整"的规则说明字体较小 导致部分用户未充分理解条款即购买 [2][5] -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用户投诉 称理赔条件苛刻且存在误导 例如用户实际延误42分钟但平台记录为41分钟 导致无法匹配"惊喜数字"17分钟 [5][7] 公司应对与产品下架 - 航旅纵横客服回应称该产品由阳光财险承保 南航保险经纪提供经纪服务 初衷是为航班延误30分钟内的旅客提供保障机会 [7] - 因用户反馈影响出行体验 公司已联系保险公司下架该产品 并承诺后续优化产品服务 [7] - 截至媒体报道时 航旅纵横APP内已无法搜索到"惊喜数字"活动入口 [7] 行业背景与业务拓展 - 航旅纵横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信)旗下产品 中航信为国资委旗下中央企业 服务国内近30家航空公司及169家机场 [10] - 公司于2023年7月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整合多家航司直销机票资源 提供比价购票服务且不收取代理费 被类比为"民航版12306" [12]
飞机延误险像彩票,理赔概率接近0,这家巨头被骂惨了
36氪· 2025-08-26 23:49
活动设计与理赔机制 - 活动由阳光财险承保 用户支付9.9元参与 若航班起飞延误时长精确匹配平台每日随机设定的整数分钟(如16分钟0秒)可获得300元津贴 购买两份可获600元[3] - 理赔条件严格以系统时间为准 要求延误时长精确到秒 多一秒或少一秒均不符合条件[3] - 活动页面虽标注"整数分钟"要求 但案例说明字体极小易被忽略 导致用户普遍误解为"延误≥设定数字即可理赔"[3] 概率分析与产品性质 - 假设延误时间在0-180分钟均匀分布 理赔概率仅为1/10800≈0.00009 接近零[10] - 北京大学教授指出该机制使赔付概率近乎为零 产品更接近博彩游戏或营销噱头 而非具备风险分担功能的保险[10] - 对比航旅纵横平台由平安财险承保的另一款延误险(价格45元)采用分档理赔:延误1-3小时赔60元 延误3小时以上赔120元[6][9] 平台背景与市场影响 - 航旅纵横由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股东包括东航、南航等央企 前身为民航局计算机信息中心[12] - 平台航班动态和数据直接源自民航局与航空公司核心系统 准确性和时效性优于携程、飞猪等OTA平台[12] - 截至2025年7月 平台整合38家航司资源 支持单一界面比价购票 激活用户超1亿 被称为"民航版12306"[13][14] 商业规模与用户权益 - 9.9元小额产品依托平台超1亿用户流量 即使仅1%转化率 单月也可形成近千万订单规模[14] - 多数消费者因维权成本高于9.9元投入选择沉默 变相纵容平台设计类似产品[14] - 活动已下线但涉事方未公开回应 业内人士指出需通过致歉声明和条款合规整改重建信任[14]
大摩:上调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目标价至10.2港元 评级“减持”
智通财经· 2025-08-26 03:13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4年至2027年EBITDA预测6%至7% [1] - 维持2024年净利润预测 [1] - 下调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预测1%及2% [1] 业务表现因素 - 上半年SI业务收入确认慢于预期 [1] - 外国航空公司处理量较低 [1] - 折旧与摊销支出降低 [1] 目标价与评级 - 目标价由9.9港元上调至10.2港元 [1] - 人民币汇率假设调整为兑港元升值1.5% [1] - 维持"减持"评级 [1] 利润影响因素 - 信贷减值回拨较多支撑净利润 [1] - 较低的折旧与摊销支出对利润产生正面影响 [1]
大摩:上调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目标价至10.2港元 评级“减持”
智通财经· 2025-08-26 03:09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公司2024年至2027年EBITDA预测6%至7% [1] - 维持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测 [1] - 下调公司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预测1%及2% [1] 目标价与评级 - 上调公司目标价由9.9港元至10.2港元 [1] - 维持减持评级 [1] 预测调整原因 - 上半年SI业务收入确认慢于预期 [1] - 外国航空公司处理量较低 [1] - 折旧与摊销支出降低 [1] - 较多的信贷减值回拨 [1] 汇率假设变更 - 人民币汇率假设由考虑人民币升值变为兑港元升值1.5% [1]
*ST岩石(600696.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6776.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0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824.96万元,同比下降85.22%,较去年同期减少1.63亿元,同业排名第10 [1] - 归母净利润-6776.68万元,同业排名末位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32.46万元,同业排名第8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51.16%,同比下降14.42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10 [3] - ROE(净资产收益率)-20.44%,同比下降5.79个百分点,同业排名末位 [3] - 摊薄每股收益-0.20元,同业排名第10 [3] 资产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01次,同比下降83.68%,较去年同期减少0.07次,同业排名第10 [3] - 存货周转率0.03次,同比下降75.41%,较去年同期减少0.08次,同业排名末位 [3] 资本结构与股东情况 - 资产负债率74.38%,同比上升11.5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40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10 [3] - 股东户数2.90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70.33%,合计持股2.35亿股 [3] - 第一大股东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2.8%,第二大股东上海炙的铭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3.5% [3]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HK):1H25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处理量表现平稳 回款改善助力业绩实现增长
格隆汇· 2025-08-23 11:11
1H25业绩表现 - 收入38.95亿元同比下滑3.6% 归母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5.9% 符合市场预期 [1] - AI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 总订座量同比增长5.3% 中国航司处理量同比增长5.5% 外国及地区航司系统处理量同比下滑7.8% [1]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8.5% 主要受项目建设进度影响 [1] - 结清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 数据网络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2.4% 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4% [1] 成本与现金流状况 - 营业成本同比下滑4.2% 主要因折旧摊销成本同比下滑17.6% 集成业务销售成本同比下滑52.1% [2] - 信用减值损失净冲回1.77亿元(1H24为0.66亿元) 因客户回款改善导致应收账款坏账余额减少 [2] 联营企业动态 - 持有中航信移动科技20.66%股权 其运营的航旅纵横App于7月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 支持多航司直销机票比价购买 不收取机票代理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23.27亿元 2026年盈利预测25.81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13.6倍2025年市盈率和12.1倍2026年市盈率 [2] - 目标价13港元对应15倍2025年市盈率和13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存在10.2%上行空间 [2]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HK):25H1净利润稳增 系统集成承压
格隆汇· 2025-08-23 11: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3.6% [1] - 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率37.2%,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1] - 毛利率58.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1] 业务收入拆分 - 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主要受益于系统处理量同比增长5% [1] - 结算及清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因业务量同比增加 [1] - 系统集成服务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38%,受项目建设进度影响 [1] - 数据网络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12% [1] - 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0% [1] - 其他收入2.8亿元,同比下降10%,主要因支付业务交易额下降 [1] 成本费用结构 - 人工成本同比增长3.2%,员工数量小幅提升2.5% [2] - 折旧及摊销同比下降17.6%,主要因部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折旧摊销完成 [2] - 集成业务销售成本同比下降52.1%,受项目进度影响 [2] - 技术支持及维护费同比下降0.2% [2] - 离港分销支持费同比增长1.3%,主要因离港服务保障费、代理人外航订座奖励业务增长及对账确认进度等因素 [2] 航空市场运营数据 - 2025年1-6月中国航司系统处理总量3.6亿人次,同比增长5.5% [2] - 国内航段系统处理量3.2亿人次,同比增长3.6% [2] - 国际航段系统处理量4581万人次,同比增长21.5% [2] - 外国航司系统处理总量581万人次,同比下降7.8% [3] 国际航空市场动态 - 外国航司恢复相对停滞,主因空域飞行安全性影响导致成本增加,以及运力有限下部分外航停飞或缩减中国航线 [3] - 国际旅客运输市场竞争加剧,受国内航国际段运力增长、价格优势和时刻丰富影响,外航市场份额被抢占 [3] - 6月单月外航系统处理量同比增加3%,打破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局面 [3] - 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持续优化及一带一路政策预计发挥积极作用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5/27亿元 [3] - 基于8月21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X/13X/12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