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农业(00542)

搜索文档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64.2%至3562.6万港元[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56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0万港元增长163.7%[11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8.9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562.6万港元,同比增长164%[4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62.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48.9万港元增长164.1%[39] - 毛利同比增长74.2%至1008.3万港元[8] - 期内亏损收窄48.6%至4802.7万港元[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40.5%至5249.2万港元[8]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8850万港元收窄至5249万港元,改善40.7%[12] - 集团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695.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9373.4万港元收窄49.9%[3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亏损为47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9370万港元改善49.8%[119] - 每股基本亏损为0.68港仙[8]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8818.5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5249.2万港元[63] - 集团净亏损48,027千港元[22] - 2024年度净亏损达2.321亿港元[154][1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开支大幅减少92.2%至364.4万港元[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48.4%至54.7万港元[8] - 财务费用为5356.3万港元[8] - 财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5271.5万港元略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356.3万港元[55] - 所得税开支为106.9万港元[8]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22.4万港元抵免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106.9万港元开支[60] - 土地增值税拨备133.4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此项拨备[60] - 汇兑差额产生亏损30.9万港元[9] - 汇兑收益净额1781.3万港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汇兑亏损2142.5万港元有显著改善[58]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41.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2.8万港元减少7.3%[118] 各业务线表现 - 主要业务为中国物业发展与酒店经营[15][19] - 物业发展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3502.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3万港元增长193.5%[39] - 公司物业发展分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0万港元增长194.1%[121] - 销售待售物业收入大幅增长,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0.7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995.6万港元,增长185%[49] - 物业代理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3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07.1万港元,增长256%[49] - 物业发展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溢利1826.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456.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9] - 公司物业发展分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润为18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46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21] - 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30.8万港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39] - 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亏损823.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156万港元收窄28.8%[39] - 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亏损820万港元,同比收窄(2024年同期亏损1,160万港元)[130][134] - 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29.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5万港元下降76.7%[39] - 银行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1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9万港元[53] 各地区表现 - 集团全部收入来自中国地区,2025年上半年收入3562.6万港元[4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7.88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7.95亿港元,增长70.2万港元[10] - 集团总资产2025年6月30日为307.9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7.88亿港元基本持平[42] - 发展中的物业从156.78亿港元增加至160.70亿港元,增长2.5%[10] - 发展中物业成本从15.678亿港元增至16.07亿港元,增长2.5%[67] - 待售物业从8.4376亿港元降至8.3623亿港元,下降0.9%[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865.6万港元大幅增加至1653.6万港元,增长91.0%[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536千港元,较期初8,656千港元增长91.1%[13] - 受限制银行结余从1.01亿港元大幅减少至101.0万港元,下降99.0%[10] - 受限银行存款从2024年底的1.008亿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中的100万港元[149][152]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8351.4万港元增至8680.8万港元,增长3.9%[72]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损失从8160.3万港元增至8423.2万港元[72][74] - 预付款项及按金从3.6151亿港元增至4.2682亿港元,增长18.1%[76] - 非流动资产177.28亿港元,较2024年末174.16亿港元增长[136][138] - 流动资产130.67亿港元,较2024年末133.72亿港元减少[136][138] - 流动负债从175.53亿港元增加至181.91亿港元,增长3.6%[11] - 流动负债达18.191亿港元,较2024年末17.553亿港元增加[136][138] - 非流动负债从134.16亿港元减少至132.68亿港元,下降1.1%[11] - 集团总负债2025年6月30日为314.5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9.69亿港元增长1.6%[42] - 公司净负债从1.81亿港元扩大至6.64亿港元,增长267.3%[11] - 权益总额赤字6,640万港元,较2024年末赤字1,810万港元扩大[140][145] - 累计亏损从13.58亿港元扩大至14.10亿港元,增长3.9%[12] - 应付贸易账项(物业开发)从2.7103亿港元降至2.1529亿港元,下降20.6%[78] - 应付利息从8812.8万港元增至1.5271亿港元,增长73.2%[78] - 合约负债从3463.4万港元增至9688.9万港元,增长179.6%[80] - 总贷款和借款从2024年末的151.4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40.91亿港元,降幅6.9%[85] - 集团总计息借贷17.032亿港元,较2024年末18.041亿港元下降[137][139] - 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短期债务为7.84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55.7%[85] - 短期财务负债1,819,089千港元,其中234,562千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2] - 银行借贷170,345千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2] - 其他贷款64,217千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2] - 按要求偿还的其他贷款为6421.7万港元[99][100] - 现金覆盖率仅7.1%(16,536千港元 vs 234,562千港元要求偿还债务)[22] - 截至2024年底,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达17.553亿港元[154][156] - 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借款为1.714亿港元,而可用现金及等价物仅870万港元[154][156] - 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的中期债务大幅增加96.1%,从3.19亿港元增至6.25亿港元[85] - 固定利率贷款为4.41亿港元,占总额31.3%,浮动利率贷款为9.68亿港元,占总额68.7%[87] - 银行有抵押贷款从5.37亿港元降至4.91亿港元,降幅8.6%[85] - 其他无抵押借贷从7.49亿港元降至7.00亿港元,降幅6.5%[85] - 银行利率范围为HIBOR加3.5%至固定利率8.8%[88][91] - 其他贷款和借款利率范围为9%至15%[95][98] - 以人民币计值的贷款账面总值为3.17亿港元[99][100] - 应付董事款项(杨立君)为1.55亿港元,年利率12%-13%,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31亿港元增长1.2%[102] - 应付承兑票据为1.39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68亿港元增长1.7%[10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15,849千港元,同比增长195.2%[1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017千港元改善84.4%[1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7,874千港元,主要因偿还贷款223,747千港元[13] 项目进展和承诺 - German City项目可销售面积为49,999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销售合同完成率达65.0%[125] - 德国城项目销售率65.0%,可售面积49,999平方米,预计2025年10月完工[127] - 富元君庭项目一期销售率达100%,二期达88.1%,总可售面积84,425平方米[126][127] - 富元广场项目销售率60.1%,可售面积61,654平方米,预计2025年11月完工[128][132] - 公司项目承付款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5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36亿港元增长31.2%[109][113] - 物业开发及土地收购未拨备承诺支出3.59亿港元,较2024年末2.736亿港元增加[144][147]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向物业买家交付已竣工物业[158] 或然负债和抵押 - 或然负债从2024年底的2.806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457亿港元,降幅达48.1%[148][151] - 公司或然负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45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06亿港元减少48.1%[111][115] - 集团抵押的租赁土地及建筑物账面价值从2024年底的1.732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647亿港元[149][152] 管理层和治理 - 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从亏损532.5万港元转为盈利446.5万港元[12] - 公司董事会主席杨立君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违反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C.2.1条关于角色分离的规定[192][194] - 公司声明除主席兼CEO职务合并外,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相关规定[193][195] - 公司于2025年6月4日任命曾浩邦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97] - 曾浩邦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曾浩邦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曾浩邦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曾浩邦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98] - 2025年上半年已与金融机构协商延长及修订贷款还款时间表[158] - 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的90人减少至2025年中的70人,降幅22.2%[159][162] 股权和期权计划 - 董事杨立君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930,475,152股普通股,占总股本38.12%[185] - 董事杨立君个人实益持有28,08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37%[185] - 董事谭嘉伟持有5,00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07%[185] - 杨立君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翠领国际(51%)、兴诚投资(35%)和恒星国际(14%)间接持有富伟国际38.12%的股份,对应2,930,475,152股[186][191]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7,687,500,000股,杨立君先生及其配偶林茹洁女士共同被视为拥有38.49%的权益,对应2,958,555,152股[190] - 黄岸峰先生通过明高投资控股持有17.07%的股份,对应1,312,712,000股,并直接持有0.23%的股份,对应17,368,000股[190][191] - 陈凯君女士通过高峰环球有限公司持有9.72%的股份,对应746,896,000股[190][191] - 股份期权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67]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694,635,004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179][180] - 截至报告日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6年(自2021年5月28日起10年有效期)[178] - 购股权计划授予单个参与者的12个月内累计行权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172][178] - 所有未行权购股权最高可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30%[171][1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无任何授予、行使或未行权购股权[173][175]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盘价、前五日平均收盘价及面值中最高者[174][176] - 参与者接受购股权需向公司支付1.00港元对价[1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199] 客户和销售集中度 - 客户A和客户B合计贡献收益1089.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31%[47] 资产处置和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48,000港元及出售134,000港元[66]
中国文旅农业(00542)拟“5合1”实行股份合并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1:50
股份合并方案 - 建议每5股面值港币0.01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港币0.05元的合并股份 [1] - 股份合并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 交易单位调整 - 每手买卖单位拟由8000股现有股份更改为4000股合并股份 [1] - 交易单位调整需待股份合并生效后实施 [1]
中国文旅农业拟“5合1”实行股份合并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
智通财经· 2025-09-25 11:50
股份合并方案 - 公司建议每5股面值港币0.01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港币0.05元的合并股份 [1] - 股份合并方案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 - 股份合并生效后每手买卖单位将由8000股现有股份调整为4000股合并股份 [1]
中国文旅农业(00542.HK)拟按“5并1”基准合并股份
格隆汇· 2025-09-25 11:50
股份合并方案 - 建议每5股面值0.01港元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5港元合并股份 [1] - 股份合并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 - 合并后股份总数由7,687,158,040股减少至1,537,431,608股(假设期间无新股发行或回购) [1] 交易单位调整 - 现有每手交易单位为8000股现有股份 [1] - 拟调整为每手4000股合并股份 该调整需待股份合并生效后实施 [1]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建议股份合併及建议更改每手买卖单位
2025-09-25 11:42
股份合并方案 - 建议每5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合并股份[3][6][29] - 公布日公司有7,687,158,040股已发行现有股份,合并生效后将有1,537,431,608股已发行合并股份[3][7] 交易单位调整 - 公布日现有股份每手买卖单位为8,000股,建议改为4,000股合并股份,11月17日生效[4][12][14][28] - 按公布日每股现有股份收市价0.18港元算,4,000股合并股份理论价值为3,600港元[12] 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合并后分为20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合并股份[7] 时间安排 - 股份合并生效日期预计为2025年11月3日[9][26] - 通函等预计于2025年10月10日或之前寄发[25][27] - 递交过户文件最后日期及时间为2025年10月23日下午4时30分[25] -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时间为2025年10月24日至10月30日[25] - 递交代表委任表格最后时间为2025年10月28日上午11时正[25] - 出席股东特别大会及投票记录日期为2025年10月30日[25] - 股东特别大会于2025年10月30日上午11时正举行[25] - 指定经纪提供合并股份碎股对盘服务时间为2025年11月17日上午9时正至2025年12月5日下午4时正[26] - 以现有股票免费换领合并股份新股票最后日期为2025年12月9日下午4时30分[26] 其他事项 - 股份合并须股东特别大会批准、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及遵守相关程序要求[9][10] - 股东可在2025年11月3日至12月9日免费换领合并股份股票[16] - 2025年12月5日下午4时10分后仅可买卖合并股份[17] - 股份合并产生的零碎合并股份将出售,收益归公司[15] - 现有股份现行收市价为每股0.18港元,合并股份理论收市价为每股0.90港元,4000股合并股份每手买卖单位预期市值为3600港元,高于2000港元[21] - 公布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杨立君、谭嘉伟,非执行董事黄玉麟,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凯宁、徐炜婷、曾浩邦组成[31]
“RWA新机遇 A+H新浪潮暨第三十一期上市公司企业家交流会”成功举行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33
活动概况 - 上市公司领袖俱乐部与亚太证券联合主办RWA新机遇A+H新浪潮暨第三十一期上市公司企业家交流会在深圳举办 汇聚近70位国内主板和港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及实控人[1] - 活动聚焦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下港股市场机遇和A+H股双融资模式创新 旨在构建跨市场合作生态[1] 港股市场定位 - 港股市场正成为连接中国创新资产与全球资本的核心枢纽 RWA新机遇A+H股模式是企业全球化布局关键抓手[1] - 人民币资产国际化需以港股为跳板 全球资本流动背景下港股具有战略价值[2] 企业实践经验 - 光洋股份分享从A股转战H股心路历程 强调二次上市需重构投资者关系体系[2] - 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介绍企业情况和产业协同需求 多家企业表示存在合作机会[2] 产业生态建设 - 聘请40位上市公司企业家担任产业导师 建立问题诊断-方案输出-资源导入闭环辅导机制[2] - 上市公司产业加速器正式启动 首期聚焦医疗健康和硬科技领域 提供孵化-投资-上市全链条服务[2] - 华懋科技 中国文旅农业 光洋股份 蕾奥规划等企业参与加速器成立盛典[2] 平台功能 - 上市公司领袖俱乐部是纯公益组织 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和实控人提供交流合作平台[1] - 平台帮助上市公司发现机会 拓展资源 探索资本市场价值最大化路径 促进企业家合作与产业健康发展[1]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共有93只股票创52周新高[1]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以22.30%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0.170港元[1] - 新晨动力(01148)创高率20.00% 收盘价0.300港元[1] - 华商能源(00206)创高率17.65% 最高价达0.400港元[1] 前十大创高率个股 - 滉达富控股(01348)创高率16.89% 收盘价0.158港元[1] - 美捷汇控股(01389)创高率13.75% 最高价0.910港元[1] - 中国罕王(03788)创高率8.55% 收盘价3.630港元[1] - MOS HOUSE(01653)创高率8.33% 收盘价0.990港元[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创高率7.35% 收盘价61.600港元[1] - A三星亚太元宇宙(03172)创高率7.09% 收盘价23.840港元[1] 中高创高率个股 - 民银资本(01141)创高率6.93% 最高价1.080港元[1] - 中创智领(00564)创高率6.87% 收盘价23.520港元[1] - 中国秦发(00866)创高率5.81% 收盘价3.150港元[1] - 普天通信集团(01720)创高率5.10% 收盘价0.153港元[1] - 南方港美科技(03442)创高率4.81% 收盘价9.580港元[1] 科技与半导体类表现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2.98% 最高价62.300港元[1] - 商汤-W(00020)创高率2.95% 收盘价2.740港元[1] - 宁德时代(03750)创高率0.87% 最高价521.000港元[2] - 三星环球半导体(03132)创高率1.21% 收盘价31.480港元[2] 消费与医疗类个股 - 农夫山泉(09633)创高率0.46% 最高价54.900港元[2] - 药明合联(02268)创高率0.55% 最高价72.800港元[2] - 保诚(02378)创高率0.55% 收盘价108.800港元[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山高控股(00412)创低率-34.98% 最低价3.160港元[3] - 华营建筑(01582)创低率-21.47% 收盘价0.360港元[3] - 中国信息科技股权(08568)创低率-17.74% 最低价0.255港元[3] - 太兴置业(00277)创低率-11.90% 收盘价1.500港元[3] 新低率较高个股 - 中庆股份(01855)创低率-8.91% 最低价3.580港元[3] - 企展控股(01808)创低率-6.56% 收盘价3.000港元[3] - 完美医疗(01830)创低率-4.61% 收盘价1.470港元[3] - 禹洲集团(02943)创低率-3.57% 收盘价0.270港元[3]
中国文旅农业(00542.HK)拟出售总价约为5.5亿元的商业物业资产
格隆汇· 2025-09-16 10:23
项目概况 - 公司拥有四个发展中项目 包括横琴德国城项目 成都富元君庭项目 斗门富元广场项目及台山项目[1] - 德国城项目为旗舰项目之一 于2019年第四季度展开预售[1] 交易进展 - 近期就批量出售德国城12栋楼宇与独立第三方订立买卖协议 合同总价达人民币5.5亿元[1] - 销售程序预期于2025年年底前大致完成 具体进度取决于项目建设工程完工情况[1]
中国文旅农业:旗舰项目德国城的销售程序预期将于2025年年底前大致完成
智通财经· 2025-09-16 10:19
项目概况 - 公司拥有四个发展中项目 包括横琴德国城项目 成都富元君庭项目 斗门富元广场项目及台山项目 [1] - 德国城项目为旗舰项目 预售始于2019年第四季度 [1] - 德国城项目销售程序预计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需等待建设工程完工 [1] 重大交易进展 - 近期就批量出售德国城12栋楼宇与独立第三方签订买卖协议 [1] - 合同总金额达人民币5.5亿元 [1] - 交易预计2025年年底前完成 [1] 财务影响 - 此次交易标志着实现重大销售里程碑 [1] - 预期销售所得款项将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 [1] - 交易将强化资产负债表并对整体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1] - 证明公司具备发展及变现大型综合项目的能力 [1]
中国文旅农业(00542):旗舰项目德国城的销售程序预期将于2025年年底前大致完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0:17
项目概况 - 公司拥有四个发展中项目 包括横琴德国城项目 成都富元君庭项目 斗门富元广场项目及台山项目 [1] 销售进展 - 德国城项目于2019年第四季度展开预售 销售程序预期2025年年底前大致完成 [1] - 近期批量出售德国城12栋楼宇予独立第三方 合同总价达人民币5.5亿元 [1] - 此项交易预计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 [1] 财务影响 - 销售所得款项将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 [1] - 交易有助于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 [1] - 对整体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1] 运营能力 - 此次交易标志着公司实现重大销售里程碑 [1] - 证明公司具备发展及变现大型综合项目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