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文旅农业(00542.HK)9月30日耗资31.6万港元回购200万股
格隆汇· 2025-09-30 08:44
格隆汇9月30日丨中国文旅农业(00542.HK)发布公告,2025年9月30日耗资31.6万港元回购200万股,回 购价格每股0.158港元。 ...
中国文旅农业9月30日斥资31.6万港元回购20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30 08:35
中国文旅农业(00542)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30日该公司斥资31.6万港元回购200万股,回购价格为每股 0.158港元。 ...
中国文旅农业(00542)9月30日斥资31.6万港元回购20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8:34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文旅农业(00542)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30日该公司斥资31.6万港元回购200万 股,回购价格为每股0.158港元。 ...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30 08:30
公司名稱: 中國文旅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30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42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事件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 份)數目百分比 (註3) | 庫存股份數目 | 每股發行/出售價 (註4)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中国文旅农业(00542)9月29日斥资102.4万港元回购80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4:10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文旅农业(00542)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29日斥资102.4万港元回购800万股。 ...
中国文旅农业9月29日斥资102.4万港元回购80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30 04:09
中国文旅农业(00542)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29日斥资102.4万港元回购800万股。 ...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30 03:37
公司名稱: 中國文旅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9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42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 佔有關事件前的 ...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26 08:49
报告发布 - 2025年中期报告已发布,中英文版可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查看[1][8] 股东通讯 - 股东可免费选收印刷本或浏览网上版本[2][8] - 接收网上有困难或想改方式,可寄回条或发邮件获印刷本[3][9] - 股东自愿提供资料用于通讯,有权查阅修改[5][10] - 企业通讯含董事会报告、年度账目等多种文件[1][7][10] 回条要求 - 从网站下载回条需填股东姓名、邮箱等资料[13] - 回条中选收印刷本或取消请求[13] - 提供多邮箱仅采用第一个[14] - 回条请求有效期至财年最后一天,续收需书面请求[15] 其他规定 - 股东有责任提供有效邮箱[3] - 未收到完整表格或邮箱无效,公司发印刷本并索有效邮箱[3] - 发通讯未收到「未送达信息」视为遵守上市规则[3] - 填妥所有资料,未标记或多标记请求可能无效[4] - 联名股东表格视为首位股东代表提交[5]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26 08:47
财报获取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4] - 可填妥表格获取印刷本,费用全免[2][5]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电子收取通讯需联络中介提供邮箱[3][5]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在工作日致电或电邮咨询[4][6]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文旅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542[8] 印刷本规定 - 索取本次印刷本即确认收取日后所有印刷本[8] - 请求有效期至财年最后一天或被撤销取代[8] - 香港投寄无需支付邮费,简便回邮号码为10 GPO[9]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64.2%至3562.6万港元[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56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0万港元增长163.7%[11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8.9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562.6万港元,同比增长164%[4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62.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48.9万港元增长164.1%[39] - 毛利同比增长74.2%至1008.3万港元[8] - 期内亏损收窄48.6%至4802.7万港元[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40.5%至5249.2万港元[8]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8850万港元收窄至5249万港元,改善40.7%[12] - 集团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695.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9373.4万港元收窄49.9%[3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亏损为47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9370万港元改善49.8%[119] - 每股基本亏损为0.68港仙[8]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8818.5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5249.2万港元[63] - 集团净亏损48,027千港元[22] - 2024年度净亏损达2.321亿港元[154][1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开支大幅减少92.2%至364.4万港元[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48.4%至54.7万港元[8] - 财务费用为5356.3万港元[8] - 财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5271.5万港元略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356.3万港元[55] - 所得税开支为106.9万港元[8]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22.4万港元抵免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106.9万港元开支[60] - 土地增值税拨备133.4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此项拨备[60] - 汇兑差额产生亏损30.9万港元[9] - 汇兑收益净额1781.3万港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汇兑亏损2142.5万港元有显著改善[58]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41.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2.8万港元减少7.3%[118] 各业务线表现 - 主要业务为中国物业发展与酒店经营[15][19] - 物业发展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3502.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3万港元增长193.5%[39] - 公司物业发展分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0万港元增长194.1%[121] - 销售待售物业收入大幅增长,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0.7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995.6万港元,增长185%[49] - 物业代理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3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07.1万港元,增长256%[49] - 物业发展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溢利1826.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456.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9] - 公司物业发展分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润为18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46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21] - 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30.8万港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39] - 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亏损823.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156万港元收窄28.8%[39] - 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亏损820万港元,同比收窄(2024年同期亏损1,160万港元)[130][134] - 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收入29.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5万港元下降76.7%[39] - 银行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1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9万港元[53] 各地区表现 - 集团全部收入来自中国地区,2025年上半年收入3562.6万港元[4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7.88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7.95亿港元,增长70.2万港元[10] - 集团总资产2025年6月30日为307.9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7.88亿港元基本持平[42] - 发展中的物业从156.78亿港元增加至160.70亿港元,增长2.5%[10] - 发展中物业成本从15.678亿港元增至16.07亿港元,增长2.5%[67] - 待售物业从8.4376亿港元降至8.3623亿港元,下降0.9%[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865.6万港元大幅增加至1653.6万港元,增长91.0%[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536千港元,较期初8,656千港元增长91.1%[13] - 受限制银行结余从1.01亿港元大幅减少至101.0万港元,下降99.0%[10] - 受限银行存款从2024年底的1.008亿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中的100万港元[149][152]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8351.4万港元增至8680.8万港元,增长3.9%[72]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损失从8160.3万港元增至8423.2万港元[72][74] - 预付款项及按金从3.6151亿港元增至4.2682亿港元,增长18.1%[76] - 非流动资产177.28亿港元,较2024年末174.16亿港元增长[136][138] - 流动资产130.67亿港元,较2024年末133.72亿港元减少[136][138] - 流动负债从175.53亿港元增加至181.91亿港元,增长3.6%[11] - 流动负债达18.191亿港元,较2024年末17.553亿港元增加[136][138] - 非流动负债从134.16亿港元减少至132.68亿港元,下降1.1%[11] - 集团总负债2025年6月30日为314.5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9.69亿港元增长1.6%[42] - 公司净负债从1.81亿港元扩大至6.64亿港元,增长267.3%[11] - 权益总额赤字6,640万港元,较2024年末赤字1,810万港元扩大[140][145] - 累计亏损从13.58亿港元扩大至14.10亿港元,增长3.9%[12] - 应付贸易账项(物业开发)从2.7103亿港元降至2.1529亿港元,下降20.6%[78] - 应付利息从8812.8万港元增至1.5271亿港元,增长73.2%[78] - 合约负债从3463.4万港元增至9688.9万港元,增长179.6%[80] - 总贷款和借款从2024年末的151.4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40.91亿港元,降幅6.9%[85] - 集团总计息借贷17.032亿港元,较2024年末18.041亿港元下降[137][139] - 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短期债务为7.84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55.7%[85] - 短期财务负债1,819,089千港元,其中234,562千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2] - 银行借贷170,345千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2] - 其他贷款64,217千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2] - 按要求偿还的其他贷款为6421.7万港元[99][100] - 现金覆盖率仅7.1%(16,536千港元 vs 234,562千港元要求偿还债务)[22] - 截至2024年底,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达17.553亿港元[154][156] - 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借款为1.714亿港元,而可用现金及等价物仅870万港元[154][156] - 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的中期债务大幅增加96.1%,从3.19亿港元增至6.25亿港元[85] - 固定利率贷款为4.41亿港元,占总额31.3%,浮动利率贷款为9.68亿港元,占总额68.7%[87] - 银行有抵押贷款从5.37亿港元降至4.91亿港元,降幅8.6%[85] - 其他无抵押借贷从7.49亿港元降至7.00亿港元,降幅6.5%[85] - 银行利率范围为HIBOR加3.5%至固定利率8.8%[88][91] - 其他贷款和借款利率范围为9%至15%[95][98] - 以人民币计值的贷款账面总值为3.17亿港元[99][100] - 应付董事款项(杨立君)为1.55亿港元,年利率12%-13%,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31亿港元增长1.2%[102] - 应付承兑票据为1.39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68亿港元增长1.7%[10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15,849千港元,同比增长195.2%[1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017千港元改善84.4%[1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7,874千港元,主要因偿还贷款223,747千港元[13] 项目进展和承诺 - German City项目可销售面积为49,999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销售合同完成率达65.0%[125] - 德国城项目销售率65.0%,可售面积49,999平方米,预计2025年10月完工[127] - 富元君庭项目一期销售率达100%,二期达88.1%,总可售面积84,425平方米[126][127] - 富元广场项目销售率60.1%,可售面积61,654平方米,预计2025年11月完工[128][132] - 公司项目承付款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5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36亿港元增长31.2%[109][113] - 物业开发及土地收购未拨备承诺支出3.59亿港元,较2024年末2.736亿港元增加[144][147]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向物业买家交付已竣工物业[158] 或然负债和抵押 - 或然负债从2024年底的2.806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457亿港元,降幅达48.1%[148][151] - 公司或然负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45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06亿港元减少48.1%[111][115] - 集团抵押的租赁土地及建筑物账面价值从2024年底的1.732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647亿港元[149][152] 管理层和治理 - 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从亏损532.5万港元转为盈利446.5万港元[12] - 公司董事会主席杨立君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违反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C.2.1条关于角色分离的规定[192][194] - 公司声明除主席兼CEO职务合并外,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相关规定[193][195] - 公司于2025年6月4日任命曾浩邦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97] - 曾浩邦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曾浩邦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曾浩邦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曾浩邦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6月4日起生效[200] - 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98] - 2025年上半年已与金融机构协商延长及修订贷款还款时间表[158] - 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的90人减少至2025年中的70人,降幅22.2%[159][162] 股权和期权计划 - 董事杨立君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930,475,152股普通股,占总股本38.12%[185] - 董事杨立君个人实益持有28,08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37%[185] - 董事谭嘉伟持有5,00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07%[185] - 杨立君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翠领国际(51%)、兴诚投资(35%)和恒星国际(14%)间接持有富伟国际38.12%的股份,对应2,930,475,152股[186][191]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7,687,500,000股,杨立君先生及其配偶林茹洁女士共同被视为拥有38.49%的权益,对应2,958,555,152股[190] - 黄岸峰先生通过明高投资控股持有17.07%的股份,对应1,312,712,000股,并直接持有0.23%的股份,对应17,368,000股[190][191] - 陈凯君女士通过高峰环球有限公司持有9.72%的股份,对应746,896,000股[190][191] - 股份期权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67]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694,635,004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179][180] - 截至报告日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6年(自2021年5月28日起10年有效期)[178] - 购股权计划授予单个参与者的12个月内累计行权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172][178] - 所有未行权购股权最高可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30%[171][1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无任何授予、行使或未行权购股权[173][175]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盘价、前五日平均收盘价及面值中最高者[174][176] - 参与者接受购股权需向公司支付1.00港元对价[1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199] 客户和销售集中度 - 客户A和客户B合计贡献收益1089.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31%[47] 资产处置和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48,000港元及出售134,000港元[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