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视广播(00511)
icon
搜索文档
电视广播(00511)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1.08亿港元,同比收窄24.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8: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度中期收入14.98亿港元 同比下降1% [1]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08亿港元 同比收窄24.6% [1] - 每股基本亏损0.23港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广告收入及数字媒体资产表现强劲 [1] - 中国内地业务及国际业务表现疲弱 [1] - 电子商贸业务现合并至电视广播分部 与地面电视广播等原香港电视广播分部业务共同归类 [1]
电视广播(005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入为14.98亿港元,同比下降1500万港元或1%[3][6] - 公司EBITDA为5500万港元,同比改善800万港元或17%[3][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3亿港元减少3500万港元[3][6] - 公司整体EBITDA为港币55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700万元按年改善800万元[9] - 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1.0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3亿元减少3500万元或24%[20] - 公司股东应占集团亏损为港币1.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1.43亿元减少24.5%[21][2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港币0.23元,去年同期为港币0.33元[21][26] - 收入为港币14.98亿元,同比下降1.0%[26] - 须予呈报分部EBITDA从4.74亿港元增至5.52亿港元,增长16.6%[38] - 扣除所得税前亏损从1.81亿港元收窄至1.28亿港元,改善29.3%[40] - 集团总收入为149.78亿港元,同比下降1.0%,其中香港收入101.12亿港元增长2.2%,中国内地收入35.44亿港元下降7.8%[41] - 股东应占亏损收窄24.6%至1.08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32港元[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总营运成本减少5400万港元或3%至15.68亿港元[8] - 销售成本减少1000万港元或1%至9.38亿港元[7] - 融资成本为港币610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400万元减少[18] - 融资成本为港币6117.5万元,同比下降17.7%[26] - 融资成本下降17.7%至6118万港元,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下降21.6%至5196万港元[42] - 节目及影片版权成本摊销下降17.4%至6.17亿港元,其他盘存成本下降47.7%至3154万港元[43] - 折旧费用下降21.5%至9339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下降28.6%至2572万港元[43] - 所得税开支增长8.8%至482万港元,其中当期所得税下降26.5%至610万港元[45] - 汇兑收益198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汇兑损失579万港元改善显著[43] 各条业务线表现:电视广播分部 - 电视广播分部广告收入增长4%[3] - 地面电视频道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市场份额达85%[4] - 电视广播分部收入为港币8.18亿元,按年增长1%,EBITDA亏损为港币1500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6%[12] 各条业务线表现:数字媒体分部 - 数字媒体分部收入增长9%[3] - 数字媒体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7%,主要受益于TV 3.0新举措推出[4] - 数字媒体分部EBITDA为1929万港元,同比下降40%[6] - 数字媒体分部收入为港币1.91亿元,按年增长9%,EBITDA为港币19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200万元下降41%[13][14] - 数字媒体分部收入从1.76亿港元增至1.91亿港元,增长8.4%[38] 各地区表现:中国内地业务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至3.52亿港元,主要因联合制作项目交付延迟[4][6] - 中国内地业务分部收入为港币3.53亿元,按年下降8%,EBITDA为港币61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500万元增长36%[15]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从3.83亿港元降至3.52亿港元,下降8.1%[38] 各地区表现: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分部收入为港币1.36亿元,按年下降6%,EBITDA亏损为港币1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400万元改善29%[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数字媒体收入将保持上升势头,全年将实现EBITDA持续同比改善及正数净利润[10]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8.69亿元,较去年底的港币7.00亿元增长24.1%[23] - 银行借贷总额为港币18.95亿元,较去年底的港币17.19亿元增长10.2%[24] - 资本负债比率达70.4%,较去年底的66.7%上升3.7个百分点[24] - 流动比率为1.8,较去年底的1.9有所下降[23] - 权益总额为港币20.83亿元,较去年底的港币21.96亿元减少5.1%[23] - 贸易应收款为港币8.37亿元,较去年底的港币7.52亿元增长11.4%[29] - 公司总负债从324.98亿港元增至345.65亿港元,增长6.4%[30] - 流动负债总额从188.03亿港元增至207.57亿港元,增长10.4%[30] - 借贷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02.67亿港元增至220.23亿港元,增长8.7%[30] - 可换股债券从10.28亿港元增至10.84亿港元,增长5.4%[30] - 以公平价值计量金融负债从2.95亿港元增至3.74亿港元,增长26.8%[30]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8.374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1.4%[54] - 贸易应付款从2024年底179,70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87,688千港元[60] - 合约负债从2024年底163,41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210,042千港元[60] - 雇员福利及其他开支拨备从2024年底57,936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53,921千港元[60] 其他财务数据:利息和融资 - 利息收入为港币40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900万元大幅下降[17] - 其他收入为港币400万元(2024年:港币800万元),其他亏损净额为港币600万元(2024年:港币1000万元)[9] - 银行借贷利率从6.7%降至2.8%,下降390个基点[56] - 短期银行借贷规模增至3.276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3%[57] - 来自华美银行等机构的短期借贷利率区间为2.9%-3.9%[57] - 华人文化提供的贷款余额降至2.921亿港元,还款期延长至2026年9月[57] - 非流动银行借贷维持11.754亿港元未变动[55] - 第三方其他借贷规模维持1593.4万港元,年利率5%[57] - 公司发行票息率3.5%面值156,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每股4.45港元,可转换35,056,164股[58] - 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从2024年初92,89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08,423千港元[59] - 可换股债券衍生工具部分从2024年初30,706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37,407千港元[59] - 可换股债券权益部分保持35,876千港元不变[59] 其他重要内容:投资和减值 - 对合营公司ITT的应收贷款计提减值损失6.71亿港元,累计减值拨备达77.6%[48][51] - 合营公司ITT在2024年度亏损约1.16亿港元,现金状况恶化至低位[51] - 定息证券组合规模为2481.2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5.5%[53] - 承兑票据预期信贷亏损率为77.9%,较2024年末的77.6%上升0.3个百分点[52] - 累计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达6.707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1427.6万港元[52] 其他重要内容:股息和雇员 - 公司未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与2024年同期保持一致[47] - 公司未就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65] - 公司香港雇员2,930名,中国内地及海外雇员306名[61] 其他重要内容:证券交易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内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66]
电视广播(00511.HK)遭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减持20.73万股
格隆汇· 2025-08-25 23:03
股东权益变动 -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于2025年8月22日以每股均价4.1271港元减持电视广播20.73万股 涉资约85.55万港元[1][2] - 减持后该股东持股数量降至3247.3万股 持股比例由7.00%下降至6.95%[1][2] - 此次权益变动记录于联交所披露表格CS20250822E00357 变动期间为2025年7月26日至8月26日[2]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减持电视广播20.73万股 每股作价约4.1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11:18
股东持股变动 -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于8月22日减持电视广播(00511)20.73万股 [1] - 减持每股作价4.1271港元 总金额约为85.55万港元 [1] - 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3247.3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6.95% [1]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减持电视广播(00511)20.73万股 每股作价约4.1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1:13
股东持股变动 -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于8月22日减持电视广播(00511)20.73万股 [1] - 减持均价为每股4.1271港元 总金额约85.55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247.3万股 持股比例由7.00%降至6.95% [1]
电视广播(00511.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3 09:09
公司财务安排 - 电视广播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局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事宜 [1]
电视广播(00511) - 董事局会议日期
2025-08-13 09:03
董事局会议 - 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局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及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许涛JP、曾励珍[4] - 非执行董事为黎瑞刚、利宪彬[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卢永仁博士JP等[4] 公告日期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3日[4]
全球任期最长的上市公司CEO,给中国捐了6000多座楼
创业邦· 2025-08-10 02:27
邵逸夫生平与事业 - 全球任期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历经清朝至香港回归等历史时期 享年107岁 [5] - 拍摄1000多部影视作品 捧红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数千明星 奠定香港"东方好莱坞"地位 [5] - 创办邵氏兄弟影视公司 建立覆盖制片 发行 院线的全产业链 巅峰期年产超40部电影 [18][23] - 创立TVB并推行免费模式 通过艺员培训班和港姐选举培养周润发 周星驰等明星 [35][37] - 累计向内地捐赠47.5亿港元 建造6000多座逸夫楼 教育捐款占比80% [43][46] 影视产业布局 - 1925年与兄弟创办天一影片 遭"六合围剿"后开拓南洋市场 建立100家影院和9家游乐场 [8][10][11] - 1930年引进有声设备拍摄中国首部有声片《白金龙》 成本1万港元收获百万票房 [15] - 1957年赴港重组邵氏兄弟 耗资50万港元建清水湾制片厂 挖角李翰祥林黛打造爆款影片 [16][18][20] - 开创武侠片流派 《独臂刀》创百万票房 影响李小龙成龙等影星及好莱坞动作设计 [25][26] - TVB剧集《霍元甲》《上海滩》等在内地引发万人空巷 推动金庸琼瑶作品传播 [39] 经营策略与竞争 - 实行"每月一院"制度 构建全球发行网络 每周观众超200万人次 [23][29] - 坚持成本控制 拒绝李小龙1万美元片酬要求 错失许冠杰成龙等明星 [31][32] - 电懋公司因空难退出竞争 亚视通过高薪挖角沈殿霞等削弱TVB [21][40] - 2011年出售TVB股权套现86亿港元 较2006年峰值200亿资产大幅缩水 [41] 行业影响与遗产 - 推动香港电影从文艺片转向商业片 确立武侠功夫类型片地位 [25] - 将中国电影引入欧美市场 使"Kungfu"成为英文固有词汇 [26][29] - TVB培养香港90%明星 形成持续数十年的流行文化输出 [37][39] - 逸夫楼分布图成为比娱乐版图更广的社会遗产 [43][47]
全球任期最长的上市公司CEO,给中国捐了6000多座楼
36氪· 2025-08-09 04:10
邵氏兄弟影视公司发展历程 - 1925年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依靠古装片迅速崛起 [3] - 1927年遭遇"六合围剿",被迫开拓南洋市场并建立超过100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 [4][5][6] - 1930年引进有声电影技术,拍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成本1万元收获百万级票房 [11][12][13] - 1957年邵逸夫赴港重组业务,1958年成立邵氏兄弟影视公司,投资50万港元建立清水湾制片厂 [16][17][19] - 1960年代通过挖角策略打造明星阵容,推出《独臂刀》等武侠片开创商业片新时代,巅峰期年产超40部电影 [20][22][24] - 1970年后因薪酬制度导致人才流失,错过李小龙等明星,电影业务逐渐没落 [32][34][35] TVB电视业务拓展 - 1967年创立TVB采用免费模式对抗收费电视台,后关闭电影业务全力投入电视产业 [37][39] - 建立艺员培训班体系培养出周润发、四大天王等明星,90%香港明星出身TVB [39] - 创办"港姐"选举活动推出赵雅芝、张曼玉等艺人 [39][41] - 1980年代TVB剧集《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在内地引发万人空巷收视热潮 [41] - 2006年TVB股权市值超100亿港元,但随后因薪酬问题遭遇亚视挖角 [42] - 2011年出售TVB股份退出经营,结束40年电视业务主导地位 [43] 产业布局与商业模式 - 实行"每月一院"制度建立全球影院网络,70年代进入欧美市场 [28] - 坚持低成本策略和内部造星机制,拒绝明星分红要求 [30][31][35] - 影视内容强调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开创武侠片流派影响好莱坞 [25] - 形成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内容与渠道协同 [17][28] - 电视业务复制电影成功模式,通过自制内容培养艺人形成闭环 [39]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减持电视广播128.46万股 每股作价约4.2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7 12:53
股东持股变动 -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于8月6日减持电视广播128.46万股 [1] - 减持均价为每股4.2861港元 总金额约550.59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714.32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7.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