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00297)

搜索文档
两家央企跨境财资中心迁入河北雄安新区
快讯· 2025-07-30 09:43
央企战略布局 - 中化集团财务公司和中国华能财务公司两家央企跨境财资中心正式迁入河北雄安新区并完成试运行 [1] - 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作为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将于年内入驻雄安新区 [1] 雄安新区发展进程 -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进入项目建设全面提速阶段 [1] - 两家财务公司均为集团下属非银行金融机构,专注于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1] 企业运营特征 - 中化集团财务公司和中国华能财务公司具有高度国际化经营程度和活跃的跨境资金交易业务 [1]
雄安保障房迎首批央企员工:华望城满租、企业享折扣,今秋或迎入驻高峰
新浪财经· 2025-07-29 23:38
央企总部疏解进展 - 华能集团120名员工于7月28日首批入住雄安新区保障房华望城 标志着疏解保障取得实质性突破 [2] - 华能和中化总部大楼计划于2024年9月底或10月初正式运营 雄安新区将在秋季迎来央企入驻高峰 [2][6] - 中国星网已于2023年10月14日作为首家央企全面迁驻雄安 中国矿产总部计划2026年竣工 [7][8] 保障房运营情况 - 华能集团集体租住788套保障房 其中华望城766套 中交启园22套 涵盖一至四居室精装房型 [3] - 河北雄安保障房安居工程公司为官方指定运营机构 管理超万套保租房、公租房及人才公寓 [3] - 华望城项目目前已满租 企业租享年租金九折 疏解企业及雄才卡持有者可获额外折扣 [4] 基础设施配套 - 雄安新区开通317路公交连接华望城与华能总部 设多个疏解企业站点(含中化、移动、联通等) [4] - 华能总部距保障房约6公里 中化站点因施工暂未启用 [4] - 华能总部二期工程已完成招标 含两地块最高100米建筑 中化二期在建中 [6] 绿色建筑技术 - 华能总部安装1.94MW光伏系统 年发电量占园区用电10% 采用地源热泵复合供能系统 [7] - 中化大厦为150米地标建筑 铺设1400平方米自研光伏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5.53% 节能率50.26% [6][7] - 两大总部均获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中化被评为雄安近零能耗示范项目 [7]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接受审查调查
快讯· 2025-07-24 07:08
公司动态 - 中国化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张翼飞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1] - 审查调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执行 [1] 行业监管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有企业高管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加强监管力度 [1]
五丰行“雪糕节”刷屏成都:情绪营销重新定义雪糕生意
中国食品网· 2025-07-21 01:57
行业趋势 - 雪糕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销,品牌通过联名产品和城市级活动提升竞争力[1][3][4] - 主流雪糕价格集中在5元左右,批发价最低不到1元,景区等特殊渠道平均价格为8~10元[3] - 64%的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年轻消费者对情绪满足的溢价支付意愿更强[8][6] - 行业三大变革:场景革命(雪糕成为社交货币、餐饮搭档等)、价值重构(情感体验优先)、渠道进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29] 品牌策略 - 五丰行以成都为样板城市,通过"城市降温计划"和"五丰行雪糕节"构建品牌造势、用户体验、渠道联动的闭环,曝光超百万[1][9][11] - 推出本土化联名产品,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江中P9活菌奶砖等,结合川渝饮食场景解辣需求[4][14] - 活动现场设计融入成都元素(雪糕麻将战、方言梗手举牌),强化品牌与城市文化关联[14] - 公私域联动传播策略:小红书达人矩阵+商场自媒体+集章打卡机制,实现百万级曝光并沉淀私域用户[17][21][23] 渠道拓展 - 通过B端+C端联动,邀请家批商、分销商参与活动,以消费者反馈增强渠道合作信心[26][29] - 以城市级快闪活动为切入点,将雪糕与生活场景深度绑定,提升经销商市场信心和进货热情[9][26] 产品创新 - 品牌跨界合作频繁,如伊利甄稀与海底捞推出"火锅+冰淇淋"主题产品,雀巢赞助足球赛事打造观赛清凉生态[4][6] - 联名产品在社交媒体广受好评,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蜜水柠檬棒冰等[4][14] 营销创新 - 17米沉浸式体验空间整合产品展示、互动游戏、DIY体验,形成集体验传播转化于一体的消费触点[11] - 公益活动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免费派发雪糕,提升品牌公信力与情感温度[24][27]
“以氯换氟” 自贡市沿滩区凭借“氟硅新材料”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人民网· 2025-07-18 09:46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入选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园区[1] - 氟硅新材料产业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15+N"产业链之一[1] - 国家五部委明确支持自贡打造国家级氟材料产业基地,为产业选择提供政策支撑[1]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自贡市探明岩盐储量超过170亿吨,地下黄卤、黑卤总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周边萤石资源丰富[2] - 上世纪"化工城建设"和"三线建设"为当地奠定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基础[2]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鸿鹤化工厂等内迁企业和科研院校为产业积累技术、经验和人才[2] 龙头企业与集群效应 - 中国中化集团在沿滩集中布局氟硅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2] - 中昊晨光、中化蓝天、四川红华等龙头企业已入驻沿滩[2] - 氟硅新材料产业在沿滩区呈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态势[2]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氟硅产业被认定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优前景的领域之一[2] - 沿滩区通过"抓风口、聚龙头"策略实现后发地区弯道超车[2] - 产业规划结合成渝地区缺乏专门化工园区的市场空白进行差异化布局[1]
中农集团、中化化肥等7家骨干钾肥流通企业倡议:增加钾肥供应、降价让利销售 推动肥价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快讯· 2025-07-16 04:01
钾肥行业联合倡议 - 7家骨干钾肥流通企业联合发布倡议 包括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 中化化肥 中国化工建设 华垦国际贸易 浙农集团 广东天禾农资 黑龙江供销倍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公司 [1] - 倡议内容为增加钾肥供应 降价让利销售 推动肥价回归合理水平 [1] - 呼吁行业上下游正确看待供需形势 抵制恶意炒作行为 不追涨 不囤货惜售 维护市场秩序 [1] 钾肥市场供需分析 - 7月15日国内骨干钾肥流通企业在保供稳价会议上认为当前非农业需求旺季 市场供应相对充足 [1] - 后期进口钾肥量将明显增加 农业用肥需求可得到有效保障 [1] - 近期钾肥价格上涨为投机炒作下的异常现象 已严重偏离供需基本面 [1] - 当前价格被描述为"空中楼阁" 预计难以持续 [1]
中化化肥盘中最高价触及1.4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14 09:03
股价表现 - 7月14日收盘价1.41港元 单日上涨2.92% [1] - 盘中最高价1.42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61.44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 [2] - 拥有磷矿资源位列国内前十 实施全球资源获取战略 [2] - 分销网络覆盖中国95%耕地面积 建成国内最大农服网络 [2] 行业地位与技术能力 - 中国化肥行业首家香港上市企业(2005年) [2] -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会员及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全球17家理事单位之一 [2] - 具备最齐全的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新型肥料研发生产能力 [2] 历史沿革与渠道优势 - 前身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拥有60余年化肥国际贸易经验 [2] - 作为中国进口化肥主渠道 承担资源保障与调剂职能 [2] - 2005年7月收购China Fertilizer Holdings后更名上市 [2]
中央纪委又打一“虎”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11:07
公司高管调查事件 - 原中国中化集团副总经理冯志斌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 - 冯志斌于2000年加入中国中化集团 历任总经理助理 副总经理等职务 2018年7月离职后加入天明集团任联席董事长兼CEO [1][4] - 除天明集团外 冯志斌还兼任过天明投资基金管理董事长及四川发展龙蟒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年4月至2024年7月) [2] 公司组织架构变动 - 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于202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联合重组 同年5月正式重组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5] - 中国中化控股党组召开会议表示全力配合中央纪委对冯志斌的调查 并强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5] - 2023年4月至6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对中国中化控股党组开展常规巡视 9月反馈巡视意见 [6] 历史反腐案例关联 - 中国中化控股党组通报提及严肃查办原副总经理杜国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其于2023年10月被查 [6] - 杜国盛在人事招聘 经营活动及招投标中违规 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巨额钱款并为亲友牟利 [6] - 杜国盛与冯志斌曾同期担任中国中化集团副总经理 杜国盛于2017年退休 [6]
中化化肥:生物复合肥稳步增长,钾肥上涨持续受益-20250512
山西证券· 2025-05-1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销量再创新高,聚焦“生物 +”战略提升盈利能力,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考虑公司是高股息分红央企,内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水平,“生物 +”战略加速落地,磷矿储备资源丰富,未来增量可期 [4][5][7] 事件描述 -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收 212.65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 10.61 亿元,同比 + 69.7% [3] 事件点评 - 收入端生物复合肥、磷肥、钾肥、饲钙、特种肥料 2024 年分别实现收入 67.5、66.6、39.4、13.2、6.8 亿元,同比分别 + 2.5%、+ 18.1%、 - 25.0%、+ 6.1%、+ 16.6% [4] - 销量上 2024 年化肥产品总销量 721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物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 10%,磷肥销量同比增幅 12%,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 186 万吨,同比增长 12.12%,差异化复合肥销量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1.45%,差异化产品生物磷肥销量 25 万吨,同比增幅 14%,特种肥料销量突破 11 万吨,同比增加 2 万吨 [4] - 公司坚持优质差异化精品战略,复合肥装置差异化占比由 2023 年的 6.8%提升至 65.7%,2024 年发布「生物 +」技术品牌,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量达 128.5 万吨,A 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55% [5] - 得益于“生物 +”战略及成本控制,公司盈利水平提升,2024 年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06%,同比分别提升 1.56pct 和 1.91pct [5]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28.12|21,264.85|22,243.41|23,090.81|24,205.02| |YoY(%)|-5.54|-2.13|4.60|3.81|4.83| |净利润(百万元)|625.55|1,061.48|1,352.48|1,483.20|1,598.58| |YoY(%)|-44.01|69.69|27.41|9.67|7.78| |毛利率(%)|10.40|11.96|12.57|12.88|13.08| |EPS(摊薄/元)|0.09|0.15|0.19|0.21|0.23| |ROE(%)|6.44|10.19|12.08|12.31|12.32| |P/E(倍)|12.17|7.17|5.63|5.13|4.76| |P/B(倍)|0.78|0.73|0.68|0.63|0.59| |净利率(%)|3.15|5.06|6.16|6.51|6.69|[9][12]
中化化肥(00297):生物复合肥稳步增长,钾肥上涨持续受益
山西证券· 2025-05-12 09: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差异化产品销量再创新高,聚焦“生物 +”战略,盈利能力提升,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考虑公司是高股息分红央企,内部产品结构改善提升盈利水平,“生物 +”战略加速落地,磷矿储备资源丰富,未来增量可期 [3][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2 日收盘价 1.170 元,年内最高/最低 1.310/0.860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70.24/70.24 亿,流通 A 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 82.19 亿 [2] 基础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 0.1631 元,摊薄每股收益 0.1631 元,每股净资产 1.6008 元,净资产收益率 10.99% [2] 事件描述 -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实现营收 212.65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 10.61 亿元,同比 + 69.7% [3] 事件点评 - 收入端,2024 年生物复合肥、磷肥、钾肥、饲钙、特种肥料分别实现收入 67.5、66.6、39.4、13.2、6.8 亿元,同比分别 + 2.5%、+ 18.1%、 - 25.0%、+ 6.1%、+ 16.6% [4] - 销量方面,2024 年化肥产品总销量 721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物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 10%,磷肥销量同比增幅 12%,各类差异化产品销量合计 186 万吨,同比增长 12.12%,差异化复合肥销量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1.45%,差异化产品生物磷肥销量 25 万吨,同比增幅 14%,特种肥料销量突破 11 万吨,同比增加 2 万吨 [4] - 公司坚持优质差异化精品战略,复合肥装置差异化占比由 2023 年的 6.8%提升至 65.7%,开展重点生物技术攻关,2024 年发布「生物 +」技术品牌,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量达 128.5 万吨,A 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55% [5] - 得益于“生物 +”战略及成本控制,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1.96%和 5.06%,同比分别提升 1.56pct 和 1.91pct [5]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14.8、16.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6、5.1、4.8 倍,维持“买入 - A”评级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28.12|21,264.85|22,243.41|23,090.81|24,205.02| |YoY(%)|-5.54|-2.13|4.60|3.81|4.83| |净利润(百万元)|625.55|1,061.48|1,352.48|1,483.20|1,598.58| |YoY(%)|-44.01|69.69|27.41|9.67|7.78| |毛利率(%)|10.40|11.96|12.57|12.88|13.08| |EPS(摊薄/元)|0.09|0.15|0.19|0.21|0.23| |ROE(%)|6.44|10.19|12.08|12.31|12.32| |P/E(倍)|12.17|7.17|5.63|5.13|4.76| |P/B(倍)|0.78|0.73|0.68|0.63|0.59| |净利率(%)|3.15|5.06|6.16|6.51|6.69| [9][12]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A - 2027E 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指标 [13]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