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蓝电(830779)

搜索文档
武汉蓝电(830779) - 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0 12:45
会议信息 - 会议于2025年5月19日在公司会议室现场召开[3] - 应出席董事5人,实际出席和授权出席5人[4] 人事任命 - 选举吴伟为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6] - 聘任叶文杰为公司总经理,任期三年[7] - 聘任王雅莉为董事会秘书,任期三年[8] - 聘任郑玮为财务负责人,任期三年[10] 委员会选举 - 选举第五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任期三年[11] - 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吴伟,委员有吴伟、刘惠好、叶文杰[11] - 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刘惠好,委员有吴伟、刘惠好、郑新雄[11] - 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郑新雄,委员有郑新雄、刘惠好、吴伟[11]
武汉蓝电(83077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2:4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其他(线上交流会) [3] -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 19 日至 20 日 [3] - 活动地点:公司会议室及线上会议 [3] - 参会单位:长江证券、华源证券等众多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3][4] - 接待人员:总经理叶文杰、董事会秘书王雅莉、财务负责人郑玮 [3] 产品结构相关 - 微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下降原因:受下游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新增产能投资放缓影响,电池测试设备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 [4] 小功率电池测试设备情况 - 应用领域:3C 消费电子类电池电芯及电池材料测试 [4] - 主要客户:3C 电池厂商、高校、科研院所等 [4] - 市场态势:消费类电池市场稳中有升,设备需求量与消费电子类电池产量相关 [4] - 公司优势:稳定性好、精度高 [5] - 竞争情况:企业端市场份额相对较低,面临深圳新威尔、瑞能股份等企业竞争 [5] 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情况 - 应用领域:动力电池用电芯、模组等测试 [7] - 市场需求:与动力电池出货量相关,出货量增长有望带动设备需求提升 [7] - 公司情况:设备销往企业类客户,进入市场较晚,但设备性能稳定、精度相对较高,已占据一席之地 [7] - 市场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将增加,前景广阔 [7]
武汉蓝电(830779) - 关于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备案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5-09 12:02
子公司变更 - 武汉蓝电控股子公司武汉励行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章程备案并取得营业执照[3] - 武汉励行注册资本从426.6万元变更为500万元[3] 子公司信息 - 武汉励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20100MA4L0KTK6E[4] - 武汉励行法定代表人为叶文杰[4] - 本次工商变更有助于子公司经营发展,无不利影响[6]
武汉蓝电:2025一季报净利润0.12亿 同比下降2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7:3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2000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2700元下降25.93% [1] - 每股净资产2025年一季报为9.15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9.31元下降1.72% [1] - 每股公积金2025年一季报为4.75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4.73元微增0.42%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5年一季报为2.91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3.09元下降5.83% [1] - 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报为0.27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31亿元下降12.9% [1] - 净利润2025年一季报为0.12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15亿元下降20%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一季报为2.23%,较2024年一季报的2.90%下降23.1%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19.3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8.34%,较上期增加3.95万股 [1] - 温瑜新进持股48.09万股,占总股本3.36% [2] - 厦门市群盛天宝投资合伙企业减持14.65万股,当前持股18.48万股,占总股本1.29% [2] - 刘玉良、陈凌燕、刘传春、卓康兰、李银海均为新进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16.76万股、10.99万股、8.58万股、8.24万股、8.17万股 [2] - 徐水荣、丁志裕、喆泰融资租赁、邵琴、淳厚信睿A、吴晓锋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股数量分别为19.05万股、16.05万股、13.54万股、13.29万股、10.50万股、9.80万股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2]
武汉蓝电(83077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4:1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241,638.72元,同比下降12.3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26,595.69元,同比下降24.41%[8] - 公司2025年1-3月营业总收入为27,241,638.72元,同比下降12.35%(2024年同期为31,080,964.73元)[32] - 2025年1-3月营业利润为12,889,265.14元,同比下降27.55%(2024年同期为17,791,383.78元)[33] - 2025年1-3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526,595.69元,同比下降24.41%(2024年同期为15,248,728.44元)[33] - 2025年1-3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下降25.93%(2024年同期为0.27元/股)[34] - 母公司2025年1-3月净利润为11,542,397.72元,同比下降19.35%(2024年同期为14,312,844.77元)[3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2025年1-3月)和0.25元/股(2024年1-3月)[3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542,397.72元(2025年1-3月)和14,312,844.77元(2024年1-3月)[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4,715,863.53元,同比增长25.21%[10] - 财务费用为-71,832.24元,同比下降88.65%,主要因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少[10] - 公司2025年1-3月研发费用为4,715,863.53元,同比增长25.19%(2024年同期为3,766,455.44元)[32] - 2025年1-3月营业成本为9,787,642.27元,同比下降11.58%(2024年同期为11,069,939.06元)[3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3,204.32元,同比下降51.4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775,266.80元,同比下降1,218.68%,主要因赎回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增加[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3,204.32元(2025年1-3月)和11,957,540.58元(2024年1-3月)[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775,266.80元(2025年1-3月)和-15,355,234.45元(2024年1-3月)[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7,559,468.31元(2025年1-3月)和-3,397,693.87元(2024年1-3月)[3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7,040,310.99元(2025年1-3月)和106,870,117.64元(2024年1-3月)[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676,129.77元(2025年1-3月)和40,868,085.85元(2024年1-3月)[36]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046,328.36元(2025年1-3月)和3,226,391.82元(2024年1-3月)[3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646,110.36元(2025年1-3月)和11,154,136.61元(2024年1-3月)[36]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1,946,282.18元(2025年1-3月)和12,154,192.63元(2024年1-3月)[3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293,315,151.34元,同比下降2.47%[9] - 货币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0,748,912.51元下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293,315,151.34元,降幅为2.47%[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2,828,344.23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156,162,020.08元,增幅为9.34%[26] - 应收账款为34,698,518.17元,同比下降14.71%[9] - 应收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680,746.84元下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34,698,518.17元,降幅为14.71%[26]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185,703.61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51,997,945.77元,增幅为17.68%[26]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8,008,101.66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562,606,702.52元,增幅为2.66%[2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794,052.93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33,025,856.94元,增幅为3.87%[27] - 资产总计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9,802,154.59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595,632,559.46元,增幅为2.73%[27]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4,798,354.74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166,324,950.43元,增幅为7.45%[2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0,562,866.94元下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293,051,101.52元,降幅为2.50%[29]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1,878,549.33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147,770,294.81元,增幅为12.05%[29] - 负债合计从2024年的62,361,185.33元增长至2025年的68,373,475.77元,增幅9.64%[31]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的150,538,752.78元增长至2025年的162,081,150.50元,增幅7.67%[3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024年的507,665,546.23元增长至2025年的519,444,838.95元,增幅2.32%[31] 股东结构和股份情况 - 无限售股份总数占比25.02%,数量为14,313,201股[15] - 有限售股份总数占比74.98%,数量为42,886,799股[1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占比67.31%,数量为38,500,501股[15] - 股东叶文杰持股33.7041%,数量为19,278,750股[16] - 股东吴伟持股33.6045%,数量为19,221,751股[17] - 武汉蓝和投资中心持股7.6684%,数量为4,386,298股[17]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77.0628%,数量为44,079,921股[17] - 普通股股东人数为5,729人[15] - 公司无质押、司法冻结股份情况[19] 其他财务数据 - 应收票据为15,033,628.31元,同比增长55.73%,主要因企业类客户收入占比高且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增加[9] - 在建工程为3,655,202.40元,同比增长83.11%,主要因募投项目支付的工程费用增加[9]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661,951.32元[13]
武汉蓝电(830779) -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8 14:12
会议信息 - 会议于2025年4月27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2] - 应出席监事3人,出席和授权出席3人[3]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议案[4] -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5] - 议案无关联方,无需回避和提交股东会审议[5]
武汉蓝电(830779)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4-16 12:45
权益分派 - 2024年年度以57,186,800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4股、派10元现金,分红后总股本增至80,074,720股[3] - 本次权益分派共计转增22,874,720股,派发现金红利57,186,800元[2] - 按总股本折算每股现金红利为0.9997692,每股转增股数为0.3999077[6] 日期 - 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4月22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4月23日[7] 股东缴税 - 个人股东、投资基金持股1个月(含)以内,每10股补缴税款2元;1个月以上至1年(含),每10股补缴1元;超1年不需补缴[5] - 合格境外投资者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后,实际每10股派发9元[5] 股份变动 - 限售流通股变动前42,886,799股(占比74.98%),变动后60,041,519股(占比74.98%)[10] - 无限售流通股变动前14,313,201股(占比25.02%),变动后20,033,201股(占比25.02%)[10] 收益 - 送(转)股后按新股本摊薄计算,2024年年度每股净收益为0.92元[12] 其他 - 公司不存在特别表决权股份[12] - 本次权益分派基准日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4,798,354.74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0,538,752.78元,母公司资本公积为271,648,459.21元[2]
武汉蓝电(830779) - 公司章程
2025-04-11 12: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3年4月12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发行107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于2023年6月1日在北交所上市[7] - 公司注册资本为8007.472万元[8] - 公司发起设立时,吴伟和叶文杰各认缴250万股,持股比例均为50% [14] - 公司股份总数为8007.472万股[16] 股份转让限制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20]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20] - 控股股东等相关主体持有或控制的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前的股份,自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或委托他人代为管理[20] - 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20] 公司收购股份规定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用于特定情形时,合计持有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并应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19] - 公司因特定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属减少注册资本情形的应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注销,属其他部分情形的应在6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19] 股东权益与诉讼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特定情形下可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向法院诉讼[24] - 持有公司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质押股份,应当日书面报告公司[26] - 股东可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法时请求法院认定无效,程序等违法时可在60日内请求撤销[24] - 董事会未按规定收回短线交易收益,股东可要求其30日内执行,否则可起诉[21] - 监事会、董事会收到股东书面诉讼请求后,30日内未提起诉讼,股东可自行起诉[25] 融资与交易审议 - 年度股东大会可授权董事会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1亿元且不超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授权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失效[28]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需股东大会审议[28] - 交易涉及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等五类交易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8] - 财务资助对象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负债率超70%等情形需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30] - 资助对象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且持股比例超50%的控股子公司,财务资助可免适用相关审议规定[30] 股东大会相关 -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六个月内举行[35] - 董事人数不足规定人数的2/3即4人时,公司需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35]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书面请求时,公司需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35] - 独立董事、监事会、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应在10日内反馈[39][40]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43] - 年度股东大会在召开20日前、临时股东大会在召开15日前召集人以公告方式通知各股东[43] - 股东大会会议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50] - 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含代理人)所持表决权二分之一以上通过[50] - 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需出席股东(含代理人)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50] - 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30%需特别决议通过[51] - 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后延期或取消,召集人应在原定召开股东大会2个工作日前公告并说明原因[44] - 股东大会主持人违反议事规则,经现场出席有表决权过半数股东同意可推举新主持人[48] - 股东买入公司有表决权股份违反规定,超过部分在买入后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行使表决权[52] - 公司董事会等可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禁止有偿或变相有偿征集[52] -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不计入出席股东大会有表决权股份总数[52] - 股东大会审议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重大事项时,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并及时公开披露[52] - 当选董事、监事(非职工监事)所得票数须超过出席该次股东大会所代表表决权的二分之一[55] - 股东大会通过有关派现、送股或者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提案,公司应在股东大会结束后2个月内实施具体方案[58] 董事相关 - 因贪污等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不能担任董事[60] - 担任破产清算公司等对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不能担任董事[60] - 担任因违法被吊销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自被吊销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不能担任董事[60] - 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60] - 兼任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董事总计不得超过公司董事总数的1/2[61] - 董事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且不委托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应建议股东大会撤换[63] - 董事在任职期间出现不得担任董事情形,应在事实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离职[63] - 董事会应在董事提交辞职报告2日内披露有关情况[63] - 董事辞职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等情形,辞职报告在下任董事填补空缺后方生效,公司应在两个月内完成补选[63] - 离职董事忠实义务在离任之日起3年内仍然有效[64] 董事会相关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为独立董事,设董事长一名,可设副董事长一名[67] - 董事会行使召集股东大会、执行决议、决定经营计划等多项职权[67][68] - 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决定公司对外投资等事项[67] - 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和奖惩事项[67] - 董事会有权批准交易涉及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10%以上的事项[70] - 董事会有权批准成交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且超1000万元的交易[70] - 董事会有权批准交易标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10%以上且超1000万元的事项[70] - 董事会有权批准交易产生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10%以上且超150万元的事项[70] - 董事会有权批准交易标的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10%以上且超150万元的事项[70] - 公司与关联法人成交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0.2%以上且超300万元的关联交易需董事会批准[72] - 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会议召开需提前10日书面通知[73] - 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等可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10日内召集[74] 其他人员任期 - 总经理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77] - 监事任期每届为三年,可连选连任[82] 监事会相关 - 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职工代表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86] - 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决议需半数以上监事通过[87] - 监事会会议记录作为公司档案至少保存10年[87] 报告披露与利润分配 - 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前6个月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前3个月和前9个月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89]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不再提取[91] - 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91] - 公司连续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连续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92] - 年均可分配利润现金分配比例为30%,无重大投资或支出时单一年度不少于10%[93] - 重大投资或支出指一年内交易资产总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0%以上且超2000万元或占总资产10%以上[93]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80%[93]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40%[93]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20%[93] - 最近一年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等四种情形可不进行利润分配[95] - 利润分配政策修改需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表决通过[96] - 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决议后或董事会制定方案后,须在两个月内完成股利派发[98] 其他事项 - 会计师事务所聘期1年,解聘或不再续聘需提前30日通知[100] - 公司合并或分立应自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30日内公告[107] - 公司减资需10日内通知债权人,30日内公告,债权人30或45日内可要求清偿或担保[108] -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108] - 修改章程以存续须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109] - 特定情形解散公司应15日内成立清算组[110] - 清算组10日内通知债权人,60日内公告,债权人30或45日内申报债权[110] - 控股股东指持股占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或表决权足以影响决议的股东[116] - 公司分立前债务由分立后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另有约定除外[108] - 公司合并、分立、增减资应办理变更登记[108][112] - 清算组清理财产后发现资不抵债应申请破产[111] - 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制作报告报确认并申请注销登记[111]
武汉蓝电(830779) - 2025年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公告
2025-04-11 12:33
会议信息 - 会议于2025年4月9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2] - 应出席职工代表40人,实际出席和授权出席40人[2] 监事会任期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任期将于2025年5月19日届满[3] 选举结果 - 选举孟宪伟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任期三年[3] - 选举议案表决同意40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 选举议案不涉关联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
武汉蓝电(830779) - 职工代表监事换届公告
2025-04-11 12:33
换届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于4月9日召开[3] - 选举孟宪伟为职工代表监事,任期三年,5月20日生效[3] - 选举人员持股0股,占股本0%[3] 合规情况 - 换届未使董监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要求[4] - 换届无董高兼任监事情形,符合规定[4][6] 影响说明 - 换届为任期届满正常换届,不影响生产经营[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