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

搜索文档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新市场新客户带动新增量
中航证券· 2024-04-29 01: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16年至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2116.72亿、2542.92亿、3073.13亿和3694.32亿[4] - 公司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7.26%、20.13%、20.85%和20.21%[4] - 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14.27亿、387.54亿、494.18亿和608.40亿[4] - 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1166.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6] - 公司2021年的净利润为44.2亿美元[6] - 公司2021年的总资产为2542亿美元[6] - 公司2021年的股东权益为497亿美元[6] - 公司2021年的长期负债为263亿美元[6] 数据分析 -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数字3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了13次[1] - 文档中数字7出现的次数为11次,紧随其后[2] - 数字0在文档中出现了10次,占据了第三多的位置[3]
2023年报&2024Q1点评:芯片电感高速起量,磁粉芯需求有望回暖
中航证券· 2024-04-29 01: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6.11亿元,同比增长12.90%[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利润率为21.9%[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增长率为0.3%[1]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率为39.7%[1]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率为40.7%[1]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增长率为-8.8%[1] 公司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46.81亿元,增速为1.70%[1] - 公司到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到53.28亿元,增速为13.42%[1] - 公司预计2023年总收入将达到90亿元,增速为8.5%[2] - 公司到2024年总收入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增速为11.5%[2] 财务指标展望 - 公司的营业收入在2021年至2026年预计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分别为46.11%、46.81%、8.71%、31.83%、27.17%、27.37%[4] - 公司的EBITDA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1.99%、59.70%、32.24%、51.67%、27.79%、22.80%[4] - 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2.90%、60.52%、32.48%、34.28%、34.80%、30.04%[4] - 公司的ROE预计分别为12.14%、11.85%、13.45%、15.59%、17.73%、19.17%[4]
2023年年报点评:超额完成计划,特种装备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中航证券· 2024-04-29 01:30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较高的净利润,达到6115.9百万元[5] - 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将达到7244.0百万元[5] - 公司在2022年和2024年的现金流量分别为3699.7百万元和2165.7百万元[5] 财务数据 - 公司在2026年的资产总额为1735.2亿美元[1] - 公司在2026年的负债总额为1490.1亿美元[2] - 公司在2026年的股东权益为251.2亿美元[3]
2023年报&2024Q1点评:关注深加工渗透进展,Q1业绩超预期
中航证券· 2024-04-29 01: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和2025年增速最高,分别为26.69%和32.27%[2] - 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也呈现逐年增长,2023年净利润下降最为明显,2024年和2025年增速最高,分别为32.03%和76.00%[2] - 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每股收益逐年增长,2026年达到1.37元[2] 产品市场 - 公司主要产品中,镁合金产品和铝合金产品占比较大,分别为33.0%和13.8%[3] - 镁合金产品和铝合金产品的市场份额在2022年至2023年有所下降,但整体市场份额仍较大[3] 业务展望 - 公司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116.56亿,2022年为104.61亿,2023年为651.81亿,2024年预计为969.38亿,2025年预计为1282.17亿,2026年预计为1510.73亿[4] - 公司在2021年的净利润为39.78亿,2022年为48.23亿,2023年为45.65亿,2024年预计为64.11亿,2025年预计为75.54亿,2026年预计为75.54亿[4] - 公司在2021年的ROE为102.91%,2022年为140.19%,2023年为169.44%,2024年预计为213.26%,2025年预计为282.08%,2026年预计为332.36%[4]
2023年年报点评:净利率稳中有升,“十四五”后期下游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中航证券· 2024-04-29 01: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554.2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为434.2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长期资产为523.8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负债总额为418.9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净收入为371.4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股东权益为369.7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总债务为371.5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659.9亿美元[1]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198.2亿美元[1] 数据来源 - 报告数据来源于iFind和中航证券研究所[5] 财务指标 - 公司应收账款在2022年达到191.0亿美元[1] - 报告涵盖了利润、营业税、销售、管理、研究、财务等多个方面的数据[5] - 报告提到了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关键财务指标[5]
2023年报点评:行业基本盘保持稳定,新赛道业务仍具成长性
中航证券· 2024-04-29 01:30
业绩总结 - 公司的净利润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分别为-371.40、254.04、308.02和362.03,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2] - 净利润增长率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分别为-281.09%、168.40%、21.25%和17.53%,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 - 公司的每股收益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分别为-0.31、0.22、0.26和0.31,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2] - 每股收益增长率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分别为-18.05、26.39、21.77和18.52,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
军工行业周报:谈谈军工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
中航证券· 2024-04-28 23: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军工板块表现突出,公募基金持仓集中度较高 [1][2][3] - 军工ETF基金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16][17] - 主动型基金、被动型基金和外资机构对军工行业的关注度较高,持仓集中度较高 [17] 行业发展概况 行业整体情况 - 行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军工板块表现突出 [1][2][3] - 军工ETF基金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16][17] 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 公募基金持仓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点持股公司包括中国船舶、中航光电、中航沈飞等龙头企业 [16][17] - 主动型基金、被动型基金和外资机构对军工行业的关注度较高,持仓集中度较高 [17] 基金持仓变化 - 部分基金公司军工股持仓排名发生变化,如华夏基金、富国基金等 [16] - 军工ETF基金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16][17]
多因素催化,五一国内外游有望实现双增长
中航证券· 2024-04-28 15: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呈现较为积极的发展态势,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1] - 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业务发展前景良好 [1] 行业概况 - 行业整体营收呈现30%的增长 [1] - 行业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 [1] - 行业净利润增长10%左右 [1] 公司业务分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300亿元左右 [1] - 公司毛利率水平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1] - 公司净利润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1] 投资机会与风险 -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1] - 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1] - 但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需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应对挑战 [1]
2024Q1业绩说明会:AI需求一枝独秀,下修半导体增速预期
中航证券· 2024-04-26 13:32
公司业绩 - 公司Q业绩表现略超预期,营收亿美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10] - 公司Q毛利率为%,基本符合预期,同比下降pct,环比上升pct[10] - 公司Q营收亿美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毛利率为%[17] - 公司Q营业利润率为%,略高于预期,EPS为新台币,ROE为%[17] 公司收入展望 - 公司nm收入占比下滑,但有所回暖,预计年N的收入会是年的倍以上[11] - 公司预计年服务器AI处理器收入将增加一倍以上,收入占比达到%[15]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的CAGR达到%,到年占公司总收入的%以上[15]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AI服务器收入CAGR达到%,AI服务器处理器将成为HPC平台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2] 公司市场展望 - 公司下调全年汽车电子需求预期,预计出现下滑[14] - 公司CoWoS需求强劲,年产能倍增,仍然供不应求[15] - 公司预计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长%,代工行业增长%-%[15] - 公司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日本和欧洲建立新的晶圆厂,以支持不同应用领域的客户需求[23] 公司战略 - 公司认为台积电在产业链中获得了公允的价值回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在努力实现[30] - 公司对端侧AI发展持积极态度,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40] - 公司预计AI加速器将采用更先进的制程,客户正在与公司合作生产下一代制程[37] - 公司预计N的收入贡献会比N、N更大,先进制程是更持久、收入更大的节点[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