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

搜索文档
市场策略报告:社融增速延续低迷
首创证券· 2024-04-22 11: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融资净流出28.03亿元,融资成交占比回落至7.83%左右,累计融资净买入额与2023年7月中旬相当 [13][14] - 外资角度,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114.68亿元,净流入30日均线与2023年8月上旬相当,行业层面有色金属、电子和电力设备等行业获加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行业遭减仓 [14][15] - 本周共有21家公司的高管层进行增减持,共计净减持1.01亿元,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等行业净增持规模居前,有色金属和商贸零售等行业净减持 [16] - 本周共有72家公司进行回购,共计9.55亿元,医药生物、电子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回购金额排名靠前,个股海信视像和凯莱英回购超1亿元 [16] - 本周共有71只股票解禁,合计市值526.06亿元,信息技术、工业和材料等大类行业的解禁规模居前,个股南芯科技和云天励飞-U解禁市值超50亿元 [17][18] 基金市场回顾 - 本周ETF基金整体上净赎回,创业板ETF、科创50ETF和创业板50ETF净申购排名靠前,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净赎回排名靠前 [19][20] - 行业层面,周期、医药和科技等ETF继续净申购,新能源等ETF继续净赎回,金融地产、互联网和军工等ETF由净赎回变为净申购,消费等ETF由净申购变为净赎回 [20][21] - 本周基金发行规模环比有所回落,偏股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共发行16.15亿份,较上周减少15.36亿份,存量结构上偏股型基金占比约82.85% [21] 货币市场跟踪 -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共从市场净回笼3940亿元 [22][23] - 本周资金价格有所上行,R007、DR007利差报收0.05%,资金面分层现象有所缓解 [24] - 本周离岸人民币价格有所抬升,隔夜及一周SHIBOR和CNH HIBOR均有所上涨 [24] - 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有所下行,AAA三个月及一年期收益率分别报收1.95%、2.08% [25] 债券市场跟踪 - 3月社融增速延续下行,增量同比减少514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6561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1373亿元,M1同比增长1.1%,M2同比增长8.3% [26][27] - 本周新发债券规模显著回升,合计新发1358只,共计2.13万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国债和金融债发行规模居前 [27] - 国债角度,10年期与2年期分别报收2.28%、1.85%,周环比变动-1.00bp、-4.21bp,长短端国债利差走阔至0.44% [28] - 美债角度,10年期与2年期分别报收4.50%、4.88%,周环比变动+11bp、+15bp,长短端美债利率倒挂走阔至-0.38% [28] - 中美利差角度,本周美元指数走强至106.02,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收7.0967,较上周贬值18个基点,十年期中美利差走阔至-2.22% [29] - 信用债方面,AAA、AA+、AA级优质企业债与5年期国开债利差均小幅下行 [30]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中药创新药有望进入收获期
首创证券· 2024-04-22 10: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中药表现平稳,化学药集采负面影响已充分体现,生物药新适应症获批后有望迎来拐点 [2] - 公司中药创新药管线持续丰富,即将进入收入期,有望成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量的主要来源 [3] - 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司业绩分析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6.74亿元(+0.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1亿元(+505.3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1亿元(+60.11%) [1] - 中药收入59.71亿元(+6.62%),其中核心产品复方丹参滴丸销量同比增加9.89% [2] - 化学制剂药品收入12.03亿元(-5.30%),主要受蒂清集采降价影响,目前负面影响已充分体现 [2] - 生物药收入1.89亿元(-23.47%),未来降价压力大幅降低,新适应症获批后有望迎来拐点 [2]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40亿元、97.30亿元和103.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6.5%和6.4% [4] - 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3亿元、13.74亿元和15.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2%、13.3%和10.5% [4] - 以4月1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对应PE分别为19.0倍、16.7倍和15.1倍 [4] 风险提示 - 创新药研发进度/销售金额低于预期 [5] - 存量品种在集采影响下降价幅度超预期 [5]
三祥新材23年报及24一季报交流
首创证券· 2024-04-21 13:31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净利润接近8000-7900万[3] - 公司2023年营收相较于2022年同比上涨[3] - 公司2023年毛利相较于2022年有所下滑[4]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利润环比增长[7] - 公司2024年一季度产品涨价幅度比去年四季度提升[7] - 公司2024年一季度整体销售数据良好[9]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启动了辽宁华夏项目第二期建设[10] - 公司2024年计划在核领域开发新项目[1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详细介绍了在锆基材料的半固态电解质和全固态电解质方面的工作[15] - 目前氯化锆在全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在材料领域具有全球最大的产能优势[1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汽车刹车片市场市占率领先[12] - 公司在新能源行业中取得重要进展[13] - 公司通过与南京佑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购氧化锆原材料,预计售价接近50万左右,毛利率预计在50%以上[24]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固态电池业务备受市场关注[33] - 公司在河西海南道业务方面有新增看点[33] - 公司31金财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的交流会已结束[33]
公司简评报告:净利润翻倍增长,验证IP运营开发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首创证券· 2024-04-14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3年实现总营收63.01亿元,同比增长36.5%[1] - 公司在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0.66亿元,同比增长134.9%[5] - 公司核心IP SKULLPANDA、MOLLY和DIMOO在2023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0.25亿元、10.20亿元和7.38亿元,同比增长20.3%、27.2%和27.6%[9] - 公司PDC推出的多个IP在2023年表现亮眼,小野、小甜豆、PINOJELLY等IP收入同比增长149.5%[10] - 公司产品线不断充实,非盲盒类产品线快速发展,MEGA珍藏系列实现收入6.82亿元[11]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进驻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家,海外门店数量将达到130-140家[6]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8/99.8/112.1亿元,同比增加31.5%/20.4%/12.3%,净利润分别为13.9/17.2/19.8亿元[13]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IP运营全产业链平台壁垒及头部IP影响力加速扩张潜力[13] 风险提示 - 公司供应链风险、新产品销售表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提示[14] 2026年展望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11,245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77.3%[16] - 预计2026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将达到1,983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83.5%[16] - 公司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将达到1.47元,较2023年增长83.8%[16]
公司简评报告:凯力唯实现快速增长,长效干扰素兑现在即
首创证券· 2024-04-13 16:00
营业收入 - 凯因科技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21.73%[1] - 子公司凯因格领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221.99%[3] 创新药研发 - 凯因科技创新药研发稳步推进,可洛派韦即将迎来NDA申报,未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望持续增长[4] 财务展望 - 公司2026年预计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62百万元,净利润为238百万元[8]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占比为18.4%,营业利润占比为28.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占比为21.3%[8]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率为12.6%,ROE为7.6%,ROIC为13.2%[8]
公司深度报告:深耕精密温控,数据中心+储能双轮驱动未来可期
首创证券· 2024-04-13 16:0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机房温控及储能温控业务[1] - 公司持续拓展数据中心和储能温控领域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高速增长趋势[13] - 公司在数据中心和储能温控领域市占率提高明显,有望成为领导者[51] 数据中心趋势 - 预计2023-2025年数据中心温控需求规模超过900亿,液冷技术渗透率将提高[2] - 数据中心能耗占比不断提升,温控设备需求增加,液冷技术应用有望提高效率[20] - 中国数据中心PUE值整体偏高,政府要求PUE降低,温控系统能耗降低关键[26] 储能温控市场 - 中国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储能温控对电池性能至关重要[59] - 2022-2025年中国储能温控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64.6亿元,液冷系统优势明显[64] - 公司在储能温控领域市占率提高明显,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需求增长[70] 公司财务 -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近期有修复趋势,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14] - 公司销售净利率在2023年前三季度提升接近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15] - 公司预测2023-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47.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3%-40.2%[1]
公司简评报告:主营产品产量提升,2023年业绩平稳增长

首创证券· 2024-04-13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218.93亿元,同比增长8.74%[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5.05亿元,同比增长8.53%[1] - 公司2023年生产阴极铜209.73万吨,同比增长14.02%[3] - 预计公司2024年产量指引:生产铜精矿含铜20万吨、阴极铜232万吨、黄金128吨、白银1286吨、硫酸597万吨、铜加工材197万吨[3] - 公司2024年产量整体显著提升,2024年产量预计进一步提升[3]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302.91/6767.22/7427.01亿元[5] - 铜价有望继续上行,公司将受益于铜价上涨[4] - 公司2026年预计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为-6,878.02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1,883.59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为135,815.04百万元[6]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7,425.58百万元,折旧摊销为2,838.51百万元,财务费用为546.63百万元[6]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为9.75%,营业利润率为0.5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率为0.57%[6] 投资评级 - 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 - 股票投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涨幅分别为15%以上、5%-15%、-5%-5%和-5%以上[14] - 行业投资评级分为看好、中性和看淡三个等级,根据行业表现超越整体市场、基本持平和弱于整体市场来划分[14]
公司简评报告:N型浆料出货占比持续提升,持续推动产品迭代
首创证券· 2024-04-13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6.03亿元,同比增长154.94%[1]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3.1亿元,同比增长169.52%[4] - 公司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将增长至18062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了87.7%[6] - 公司2026年的净利润预计将达到868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了129.6%[6] - 公司2026年的ROE预计为27.0%,较2023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6] 用户数据 - 公司N型银浆出货量占比迅速提升至58.85%,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
公司简评报告:N型硅料快速放量,Q4盈利能力改善
首创证券· 2024-04-13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29亿元,同比下降47.22%;实现归母净利润57.63亿元,同比下降69.86%[1][2] - 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减少主要是因为主营产品多晶硅价格下降所致,2023年多晶硅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导致多晶硅价格快速回落[2] - 2023年Q4公司产销维持高位,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四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19.70%,扣非后销售净利率达到27.07%,分别较三季度提升4.76pct、15.34pct[3] - 公司包头一期10万吨多晶硅产能已达产,包头二期10万吨产能预计2024Q2投产,届时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0.5万吨/年[4] - 公司实施多项降本增效措施,多晶硅单位现金成本从2022年53.06元/公斤降至42.70元/公斤,降幅19.53%[5] - 公司N型硅料销量5.32万吨,占比59.11%,N型硅料快速放量[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34.7/40.6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32/1.62/1.89元,对应PE分别为19.6/15.9/13.6倍[6] 风险提示 - 供需失衡使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致毛利率下滑[7]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亮眼,海内外市场齐发力
首创证券· 2024-04-11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达86.54亿元,同比增长30.5%[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达20.51亿元,同比增长73.3%[1] - 公司2023年海内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42%和41.01%[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同比增长5.87pct至55.13%[1] - 公司2023年净利率同比增长5.85pct至23.70%[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0/28.81/33.13亿元[1]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41.76亿元,较2023年增长64.1%[2]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润将达到33.13亿元,较2023年增长61.6%[2] - 公司2026年预计ROE为18.5%,ROIC为41.9%[2] - 公司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将达到25.20元[2] 评级展望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18/15/13倍[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新品开发不及预期和原料价格上涨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