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

搜索文档
华金宏观·双循环周报(第86期):欧瑞央行“未雨绸缪”开启预防式降息
华金证券· 2024-12-13 14:12
货币政策与经济展望 - 欧央行如市场预期降息25个基点(BP),并删除“保持政策利率在足够限制性水平”的措辞,传递出偏鸽派立场[2]。 - 欧央行预计到2026年欧元区HICP和核心HICP均回落至1.9%,累计降息四次共100BP[2]。 - 瑞士央行超市场预期降息50BP至0.5%,激进降息路径或成为欧元区的未来[13]。 通胀与汇率影响 - 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连续第四个月持平于高位,核心PPI同样显现出高位黏性,通胀回落空间被大幅挤压[15]。 - 美元指数在11月突破107高位,给主要非美货币造成巨大贬值压力,欧元加速贬值可能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2]。 - 预计美元指数在2025年底可能上冲至110以上,给人民币带来较大贬值压力[15]。 汽车消费与经济数据 - 12月第一周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当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上升至32%和55%,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21]。 - 11月汽车销量和产量当月同比分别提升至11.7%和11.1%,验证了汽车消费的强势增长[21]。 - 美国原油产量升至1363.1万桶的历史新高,原油库存继续回落[37]。 风险提示 - 美联储降息幅度小于预期可能导致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加大[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度解读:提振消费·扩张财政·对冲风险
华金证券· 2024-12-13 13:41
经济增长与内需 - 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4.5%,净出口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拉动预计在0.2-0.6个百分点[12] - 会议强调通过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来缓冲出口下行风险,消费和投资内需的增长拉动提出了比今年明显更高的要求[12]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预计赤字率提高至3.6%-4.0%,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1.5万亿-2万亿,新增专项债4.2万亿[17] - 消费补贴规模预计扩大至全年5000亿左右,特别国债资金可能用于消费补贴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注资[21]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预计政策利率和LPR全年下调40BP左右,2025年降准100-150BP[31] - 人民币汇率预计在7.2-7.6区间波动,汇率弹性加大但不主动贬值[31] 消费与投资 - 消费方面强调大力提振扩容提质,预计2025年消费补贴规模为5000亿,范围扩展至家居建材、通信器材等领域[37] - 投资方面预算内投资力度加大,专项债投资预计以新型城建为新增的结构性增长点,预计20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与今年持平[37]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增量政策呵护,预计2025年专项债中可能有6000-8000亿额度用于保障房收储和收回存量闲置土地[42] - 预计2025年中附近房地产市场迎来"L型"底部,后续逐步走上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并行的"双轨"新模式[42] 长期资本与产业链 - 长期资本入市推动新质生产力建设,提升先进产业链安全性,预计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46]
积极的政策进一步确认,A股慢牛延续
华金证券· 2024-12-13 11:59
政策与经济预期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明确9大重点任务,包括财政货币双宽松、扩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等[10] - 会议强调扩大内需,提升其优先级,预计2025年国内经济面临外需回落、内需不足的压力[11] - 财政政策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10] - 货币政策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和幅度将提升[20] 市场与行业影响 - 会议夯实了中长期A股慢牛和短期跨年行情的基础,预计2025年经济和盈利回升预期提升[20] - 商贸零售、传媒、食品、社服等行业受益于提振消费政策,特别是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22] - TMT、军工、机械等行业受益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国产化率提升6.4%[30] - 交运、电力、电新等行业受益于降低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和新能源基地建设,特别是风电、光伏行业[33][43] 风险提示 - 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市场条件、行业趋势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投资决策[49] - 政策超预期变化可能影响分析框架下的投资决策,特别是宏观环境、突发事件、国际关系的影响[49] - 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可能受外部干扰、贸易争端、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49]
新股覆盖研究:天和磁材
华金证券· 2024-12-13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和磁材专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下游覆盖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领域,与众多行业龙头建立合作关系 [23] - 公司有两大投资亮点,一是地处“稀土之都”包头,“毛坯 + 成品”双轮驱动,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二是加速布局海外子公司,推进国际化战略,出口规模逐年增长 [2][36] - 公司本轮 IPO 募投资金拟投入 4 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生产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41] - 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但毛利率与均值相当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天和磁材 - 公司专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领域,为客户提供关键功能材料,与众多行业龙头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3] (一)基本财务状况 - 2021 - 2023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8.25 亿元、28.85 亿元、26.51 亿元,YOY 依次为 58.78%、58.03%、 - 8.09%;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 亿元、2.23 亿元、1.69 亿元,YOY 依次为 9.38%、55.79%、 - 24.25% [24] - 2024 年 1 - 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37 亿元、同比下降 1.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下降 8.06% [24] - 2023 年公司主营收入按产品类型分为烧结钕铁硼(23.56 亿元,99.04%)、烧结钐钴(0.23 亿元、0.96%),2021 年至 2024H1 烧结钕铁硼是核心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又以烧结钕铁硼成品产品为主 [24] (二)行业情况 - 我国稀土储量全球领先,品种齐全,为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奠定基础,1985 年行业产业化进程开启,1986 年烧结钕铁硼正式量产 [31] - 21 世纪以来我国钕铁硼产量经历四个增长阶段,烧结钕铁硼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2022 年我国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为 24.02 万吨,占当年稀土永磁材料的 95.27% [32] - 全球和国内稀土永磁材料呈现中低性能供应过剩、高性能供应不足特征,预计未来高性能磁材占比将从 2023 年的 47%提升至 2027 年的 68%,2018 - 2023 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6.6%,预计 2023 - 2028 年均复合增速 17.2% [35] - 全球烧结钕铁硼产业向中国转移,国外稀土永磁材料行业萎缩,国外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主要包括日本的信越化工等 [35] (三)公司亮点 - 公司地处“稀土之都”包头,“毛坯 + 成品”双轮驱动,核心团队深耕烧结钕铁硼领域 30 余年,2023 年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达 8200 吨,在自治区市占率达 21.5%,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36] - 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子公司,推进国际化战略,与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精进,出口规模逐年增长,2021 年至 2024H1 对境外销售收入比重从 23.03%增至 48.30%,2024 年 2 月在德国和匈牙利设立子公司,有望助推海外业务向好 [36][39][40] (四)募投项目投入 - 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建成后新增年产 2000 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能力,投产第一年达成率 60%,第二年 80%,第三年 100% [41] -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管理自动化程度 [41] -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在现有厂房升级改造,增加研发等设备,表面处理分厂设独立实验室和办公室 [41] - 年产 3000 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建成后新增年产 3000 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能力,建设期 36 个月,投产第一年达成率 60%,第二年 100% [42] (五)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2023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1 亿元,同比减少 8.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69 亿元,同比减少 24.25% [44] - 管理层初步预测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235,030.48 万元至 272,140.55 万元,同比变动 - 11.35%至 2.64%;净利润 14,058.73 万元至 17,255.1 万元,同比变动 - 16.72%至 2.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998.31 万元至 17,194.68 万元,同比变动 - 13.31%至 6.49% [44][46] - 选取金力永磁等 6 家公司作为可比上市公司,2023 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为 39.49 亿元,平均 PS - TTM 为 2.74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 14.34%,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毛利率与同业可比公司均值相当 [46]
传媒:《黑神话:悟空》获重磅奖项,优质IP赋能游戏扬帆出海
华金证券· 2024-12-13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黑神话:悟空》获世界级重磅奖项,体现全世界范围内玩家对国产优质3A游戏的认可,其成功或为国内游戏行业提供新灵感,与相关科技双向赋能,助力国内优质游戏发展 [2] - 优质IP为游戏赛道增长注入强动能,有望多维赋能游戏及衍生品等相关产业发展 [2] - 首款国产3A大作“走出去”广受认可,应关注优质IP对以游戏为主的文娱产品的优质赋能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北京时间12月13日上午,《黑神话:悟空》荣获“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奖项,彰显优质文化传播媒介的强大动能 [2] 《黑神话:悟空》表现 - 在Steam平台上用户评测数量突破百万大关,整体评价96%“好评如潮” [2] - 在Steam平台销量突破2210万份,游戏总收入超过11亿美元(约79.74亿元人民币) [2] 优质IP情况 - 12月11日,《黑神话:悟空》获“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7项提名 [2] - 超90%受访者近一年内使用过IP相关产品,使用游戏相关IP产品超70%;68%的用户更愿意为游戏领域的IP产品付费;超77%的用户希望在游戏领域看到IP产品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 - S、阅文集团、哔哩哔哩 - W、汤姆猫、IGG、昆仑万维、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吉比特、世纪华通、上海电影、南方传媒、顺网科技、万兴科技、中文在线、快手 - W、因赛集团、华谊兄弟、捷成股份、天下秀、视觉中国等 [2]
A股2025年策略展望:方兴未艾
华金证券· 2024-12-13 08:40
核心观点 - 2024年A股市场探底回升,2025年信用可能回升,A股慢牛可期 [2] 2025年市场主线 - 宏观环境:特朗普当选可能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财政发力对投资和消费有托底作用 [3][15] - 市场主线:2025年盈利处于筑顶周期中,政策发力可能支撑盈利维持在高位或继续上行;信用受政策推动可能处于回升周期中 [3][52] - 市场趋势和节奏:2025年A股可能震荡上行,慢牛方兴未艾;一、三季度表现可能相对偏强 [3] 影响2025年A股走势的因素 - 盈利修复:2025年盈利可能处于回升周期中,政策发力可能支撑盈利维持在高位 [92] - 资金流入:财政政策发力可能推动外资、融资等进一步流入 [93] - 中美博弈:特朗普当选可能对A股市场产生短期情绪扰动 [108] 2025年行业配置 - 行业风格:中小盘成长可能占优,牛市期间中小盘相对占优,成长、周期风格表现相对偏强 [114] - 大类行业:重点配置科技和核心资产,科技依然是配置主线,核心资产有重要配置机会,高股息有长期配置机会 [4] - 行业配置:建议关注TMT、电新、机械、汽车、医药、消费等行业 [4] 回顾与展望 - 2024年A股市场探底回升,成交额明显上升,北证50、创业板指和科创50领涨 [7] - 2025年随着政策发力和效果显现,经济和盈利可能回升,信用改善下A股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 [9] 宏观环境 - 特朗普当选可能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国内流动性可能维持相对宽松 [15][19] - 财政发力可能推动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地产投资增速可能筑底企稳 [39] - 消费:2025年扩内需政策下社零增速可能有所回升 [42] - 出口:2025年出口存在一定压力,但结构可能改善 [45] 市场主线 - 盈利周期:2025年盈利可能面临筑顶,政策发力可能支撑盈利维持在高位 [52][54] - 信用周期:2025年信用可能筑底回升,企业中长贷和居民中长贷增速可能回升 [58] 市场判断 - 2025年A股可能震荡上行,慢牛方兴未艾 [83] - 市场节奏:一季度和三季度表现可能相对偏强 [84] - 行业方向:大盘和绩优中小盘可能占优,科技、核心资产和低估值红利都有配置机会 [84]
先锋精科:刻蚀/薄膜沉积零部件专家,将持续受益设备国产化
华金证券· 2024-12-12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13][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市场重入上行周期、国产进程持续推进,共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细分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制造专家,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关键工艺零部件质量直接影响晶圆工艺良率,公司国内相应领域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9][1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总市值144.823亿元,流通市值27.2251亿元,总股本2.0238亿股,流通股本0.3805亿股,12个月价格区间69.00 - 86.90元 [4][5][6][7][8] 投资要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8.69亿元,同比增长133.1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249.03%;预计2024年营收10 - 11亿元,同比增长79.30% - 97.2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2.05 - 2.15亿元,同比增长156.94% - 169.47% [9] - 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价值量合计约占半导体设备市场的40%,公司是国内该细分领域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专家,产品批量应用于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在刻蚀领域提供反应腔室、内衬等,薄膜沉积领域提供加热器、匀气盘等,2021 - 2024Q1应用于两类设备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37%、88.63%、77.46%和82.04% [9] - 公司核心产品影响晶圆工艺良率,对应半导体设备机械金属类零部件国内市场规模约160.13亿元,已量产关键工艺部件应用在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国内细分市场规模约65.57亿元;2023年应用在刻蚀设备关键工艺部件国内细分市场规模约7.77亿元,占比超15%;应用在薄膜沉积设备关键工艺部件国内细分市场规模约11.20亿元,占比超6%;未来3年同类加热器在国内龙头半导体装备企业市场占比预计可达40% [11][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精密零部件营收分别为10.02、12.88、15.10亿元 [19] - 预计2024 - 2026年模组产品营收分别为0.26、0.29、0.37亿元 [20] - 预计2024 - 2026年表面处理营收分别为0.07、0.12、0.18亿元 [20] 可比公司估值与投资建议 - 选取富创精密、珂玛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富创精密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金属精密零部件领军企业,珂玛科技是国内本土先进陶瓷材料及零部件领先企业之一 [24] - 公司是A股稀缺性标的,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密切,未来将利用国产化浪潮深耕“卡脖子”领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5]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48、13.46、15.78亿元,增速分别为88.0%、28.4%、17.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2.54、3.21亿元,增速分别为173.0%、15.7%、26.7% [13][15][31]
国能日新:深耕新型电力系统赛道,功率预测/分布式/电力市场化三大驱动
华金证券· 2024-12-12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国能日新(301162.SZ)的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目标股价为44.06元[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能日新深耕新型电力系统赛道,主要业务包括功率预测、分布式和电力市场化三大驱动,未来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2][4][5] 投资要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8亿元,同比增长1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1万元,同比增长2.69%[2] - 毛利率为67.28%,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达6477万元,同比增长3.06%,研发费用率达17.75%[2] - 公司自研新能源大模型“旷冥”发布,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出力预测能力[2] 功率预测业务 - 功率预测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双细则考核为刚需,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 - 2024年上半年,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为5346.17万元,同比增长43.60%,占公司整体营收的23.86%;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收入为1304.78万元,同比增长82.43%,占公司整体营收的5.82%[2] - 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底为3590家),续费率维持在95%以上[2] 创新类产品 - 创新产品(包含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的业务收入为1592.08万元,同比增长172.65%,占公司整体营收的7.11%[2] - 虚拟电厂方面,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已获得多个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子公司日新鸿晟在多个省份落地分布式光伏或工商业储能示范项目[3] - 电力交易方面,公司产品已实现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和蒙西的布局,并针对用户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预研[3] - 储能方面,通过工商业储能智慧解决方案“储能云管家”提升储能经济效益[3] - 微电网方面,完成多个海外微电网项目的落地并实现平稳运行[3] 电力市场化改革 - 根据《蓝皮书》的三步走战略,预计到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并在2029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入市[4] -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4] - 国能日新通过优化现有业务和创新产品研发,积极推动电力交易、储能、虚拟电厂及微电网等新型产品的应用,助力市场化进程加速[4]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67亿元、7.16亿元、9.17亿元,同比增长24.2%、26.3%、2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45亿元、1.84亿元,同比增长24.7%、38.0%、27.2%[5]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 - 预测2024-2026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5.67亿元、7.16亿元、9.1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7.0%、67.9%、67.6%[14] - 功率预测业务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3.35亿元、4.24亿元、5.4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9.00%、69.40%、69.00%;并网控制业务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1.11亿元、1.27亿元、1.5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20%、58.40%、58.20%;电网管理业务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1.21亿元、1.65亿元、2.2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9.50%、71.37%、70.52%[14]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 选取朗新集团、容知日新、国网信通作为可比公司,国能日新作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的领跑者,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虽然目前估值略高,但业务布局及技术卡位更符合未来方向,成长空间值得期待[16] - 国能日新2024-2026年PE分别为42.0、30.4、23.9倍,与可比公司平均PE相比略高[17]
传媒:Apple Intelligence接入ChatGPT,端侧AI稳步推进
华金证券· 2024-12-12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pple Intelligence接入ChatGPT推进端侧AI落地,国内端侧AI生态蓬勃发展,加速AI赋能多场景生产效率提升 [2] - Google Gemini 2.0强劲性能推动端侧AI发展,轻量版表现预示AI模型显著迭代,有望推动端侧AI Agent发展 [2] - 端侧AI发展推动移动生产力,2025年AI PC全球出货量将超1.14亿台,同比增长165.5%,AI手机渗透率接近三分之一,出货量近4亿台 [2] - 头部AI厂商迭代模型、推进AI+应用整合,或为端侧AI落地提速,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 - S等多家公司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北京时间12月12日凌晨,OpenAI宣布Apple为iPhone、iPad和macOS发布ChatGPT集成,多款Apple旗下移动产品将通过Apple Intelligence便捷调用ChatGPT;国内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2] Apple Intelligence集成ChatGPT方面 - 深度整合包含增强与Siri协同、增强协作工具、iPhone 16相机控制功能;Siri可移交任务给ChatGPT,用户可用ChatGPT撰写文档,集成后的Apple Intelligence能让用户深入了解拍摄对象;国行Apple设备用户暂无法体验最新成果,其模式有望引领端侧AI风潮,为国产端侧AI提供参考 [2] Google Gemini 2.0方面 - 预计Gemini 2.0 Flash是轻量版,性能超越Gemini 1.5 Pro且速度是其2倍,已超越o1 - preview和o1 - mini,仅次于GPT - 4o;轻量版表现预示AI模型显著迭代,有望推动端侧AI Agent发展 [2] 端侧AI发展情况 - 据Gartner预测,2025年AI PC全球出货量将超1.14亿台,同比增长165.5%;据Canalys预测,2025年AI手机渗透率接近三分之一,出货量近4亿台;头部厂商AI模型迭代加速端侧AI落地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 - S、因赛集团、蓝色光标、阅文集团、汤姆猫、昆仑万维、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美图公司、天娱数科、捷成股份、华策影视、风语筑、视觉中国、快手 - W、万兴科技等 [2]
新股覆盖研究:国货航
华金证券· 2024-12-12 11: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无明确投资评级信息 [2][5][8][15][26][42][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货航是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航空货运服务、航空货站服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板块。公司依托中航集团的资源,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航空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在运力规模、航线网络、货邮运输量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14][42] - 公司积极布局跨境电商、冷链物流、高端制造业等细分市场,与多家国内外电子制造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国货航 (一) 基本财务状况 -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3.05亿元、230.76亿元、149.19亿元,YOY依次为33.17%、-5.06%、-35.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2亿元、31.08亿元、11.53亿元,YOY依次为32.01%、-28.42%、-62.89%。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29亿元,同比增长44.81%;归母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增长71.07% [15][5]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按业务类型分为航空货运服务(102.41亿元,69.04%)、航空货站服务(11.79亿元,7.95%)、综合物流解决方案(34.14亿元,23.02%) [15] (二) 行业情况 -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起步较晚,2020年航空货运规模占全球比重10.7%,排名世界第二,但与美国(19.2%)仍有较大差距。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94万亿美元,同比下滑5.03%,但较2019年增长29.68% [27][29] - 民航货邮周转量从2017年的243.55亿吨公里增长至2023年的283.62亿吨公里,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业完成货邮运输量676.61万吨,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27][33] (三) 公司亮点 - 公司是中航集团下属客货业务运营主体,拥有全货机21架(其中17架正在执飞),国航股份及其控股公司运营客机915架。2024年6月末,公司全货机航线数达24条,覆盖欧洲、北美、亚太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城市。2024年1-6月,公司货邮运输量达72.28万吨,占我国航空物流市场的17.32% [42] - 公司积极布局跨境电商、冷链物流、高端制造业等细分市场,与苹果、英特尔、华为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43] (四) 募投项目投入 - 公司本轮IPO募投资金拟投入3个项目:1)飞机引进及备用发动机购置(755,778.47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98,962.58万元);2)综合物流能力提升建设(53,509.04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8,783.41万元);3)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41,370.72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2,254.01万元) [44][45] (五) 同行业上市公司指标对比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19亿元,同比下降35.35%;归母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下降62.89%。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为2,020,054.53万元,同比增加35.40%;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79,588.47万元,预计同比增加55.70% [48] - 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收入为186.13亿元,PE-TTM为9.07X,销售毛利率为21.54%。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及同业可比公司表现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