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

搜索文档
美国汽车巨头,再裁员!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7:42
裁员计划 - 德国科隆工厂2026年初裁员1000人 涉及整车生产部门[1] - 生产班次由两班调整为一班 自2026年1月起实施[3] - 自愿离职员工可获得优厚补偿金 岗位调动时权益受保障[3] 成本削减措施 - 2027年底前在欧洲裁员4000人 其中科隆工厂行政研发部门裁撤2900人[5] - 今年5月因裁员计划爆发近百年首次罢工 7月工会与管理层达成含补偿金的折中方案[5] 工厂运营状况 - 科隆工厂去年裁员前员工近1.2万人 2024年完成20亿欧元电动化转型[7] - 转型后号称全球首座碳中和组装工厂 年产能预期超25万辆电动汽车[7] - 目前生产两款电动汽车 销量远不及预期[9] 市场表现 - 欧洲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9] - 德国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5%下降至2023年3.5%[9]
“无人化”风电场重塑产业智能化下一站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7:11
核心观点 - 无人化风电场推动风电运维模式从人防向数防和技防转变 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技术路径倒逼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为行业规模智慧化复制提供解决方案 [1][3] 智能运维管理模式变革 - 传统10万千瓦风电场需10人团队维持运转 无人化升级后巡检工时降低3000多小时 安全性提高3-5倍 综合人效提升超过27% [5] - 运维模式实现三大跨越:从依赖人工升级为人机协同 从人工巡检转变为机器巡检 从被动响应跃升至预警维护 [3] - 无人化解决方案以无人值守 远程集控 智能诊断为核心 重构新能源场站管理模式 [6] 技术架构与运营效率 - 云边端三级智能架构实现经验传承与复制:云为总部大脑负责全局决策 边为场站现场经理进行本地化分析 端为现场感官设备执行指令 [9][10] - L3级无人化解决方案使5座5万千瓦风电场节省20人 人机效能提升至1.67万千瓦/人 [7] - 系统管理近300台智能设备 覆盖5000多个巡检点位 实现无人化运行 [8]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多项国家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 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 将智慧能源列为重点任务 [8] - 2025年7月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 提供智能场站建设行动指南和标准范式 [15] - 未来风电管理将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型 通过区域集控中心+公共检修中心模式实现跨场站资源优化配置 [16] 技术应用与创新成果 - 无人机巡检将过去两周的人工巡检工作压缩至一周完成 实现设备故障快速识别与治疗 [6] - 金风科技成立AI研究院 投入巨额资金研发设备自动检修和故障排查技术 [11] - 项目采用GW150-3MW智能风电机组 年发电量超1.3亿度 [13]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面临5G/光纤覆盖不足 风机接口协议不统一等系统协同难题 需通过定制化开发解决 [18] - 行业标准滞后导致AI决策责任认定空白 企业需自行制定风险预案 [19] - 三峡能源与金风科技等企业正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避免重复造轮子 [20] 推广路径与未来展望 - 采取试点-验证-推广渐进式路径 已在青海 西藏 山西等多区域落地新能源无人化场站 [15] - 通过减少重复性劳动提升人员专业技能 增强无人化场景下的运维安全保障能力 [16] - 为全球能源革命贡献中国智慧 推动行业向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16]
关于举办“光热发电项目投资建设与CCER交易”专题培训的通知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7:11
光热发电行业政策与规划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 可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手段[1]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1] - 国家能源局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 加大光热项目建设力度[1] 光热发电项目发展现状 - 生态环境部于2023年10月优先制定发布并网光热发电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1] - 2025年3月敦煌首航节能10兆瓦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首批50万吨减排量成功登记并实现交易[1] - 光热发电项目通过CCER交易改善收益 推动规模化发展[1] 专业培训安排 - 培训时间定于2025年10月22-24日 地点在敦煌太阳庄园酒店[2] - 培训形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实地观摩相结合[2] - 培训对象涵盖发电公司 电网企业 新能源公司 储能公司等从业人员[2] 培训课程内容 - 模块一包括光热发电政策解读 发展现状与趋势 面临问题 电力市场参与等10项内容[3][5] - 模块二涵盖CCER市场最新政策 项目设计实施指南 审定核查规则 项目方法学解析[5] - 模块三安排参观敦煌新能源展览馆 观摩首航节能光热发电项目 考察自然保护区[5] 培训费用与认证 - 培训费用为4500元/人 包含课堂教学 项目观摩 讲义 证书 午餐及保险[4] - 推荐住宿协议价为300元/天[4] - 考核合格学员将获得联合颁发的专题培训结业证书[4]
携程被约谈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6:06
监管行动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于2025年9月17日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 [1] - 平台因违反《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被责令整改 [1] - 市场监管局已于2025年9月4日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全面整改 [1] 违规行为 - 存在利用服务协议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交易及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 [1] - 具体涉及"强制开通、无法退出"等限制商户自主经营权的行为 [1] - 通过技术手段变相操控价格并限制交易 [1] 整改要求 - 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合同条款修订和调价工具优化 [1] - 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合规机制并加强内部监管问责 [1] - 必须彻底纠正不合理限制行为并尊重商户自主定价权 [1] 监管后续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跟踪整改进展并依法开展验收检查 [2] - 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以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市场秩序 [2] 行业规范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建立常态化法律法规学习机制 [1] - 要求平台构建开放、公平、透明的经营环境 [1] - 强调平台应坚守诚信原则并以用户商户为中心重塑服务理念 [1]
绿色液体燃料规模化落地难在哪?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5:31
绿色液体燃料的战略定位 - 绿色液体燃料是脱碳重点难点行业的"即用型"低碳能源 更易于融入现有能源体系 [1][3] - 涵盖燃料乙醇 绿色甲醇 绿氨等类型 属于新兴行业 发展时间短且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3] - 在航空 航运等难以电气化领域是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具备高能量密度 易存储运输和强终端设备兼容性等独特潜力 [3] 国家政策与试点部署 - 国家能源局批准9个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 包含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等 要求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 [3] - 试点项目需在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 第一批试点工作于2027年12月底前完成 [3] - 国家能源局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优先推荐并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 符合条件的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8]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 绿色液体燃料成本约为同类型传统化石燃料成本的2倍 缺乏市场竞争力 需依赖绿色溢价或碳税加持 [5] - 产业链协同难度大 涉及原料供应 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 终端应用等多环节 存在脱节现象 [6] - 技术不成熟 标准与认证体系不完善 产能和供应量远未达到商业规模 [5] 成本与技术进步前景 - 以可再生能源风光电制甲醇为例 年产能10万吨规模下整体成本可达每吨2900元 但仍缺乏市场竞争力 [6] - 中国绿氨生产成本较全球平均水平低44%—50% 依托风光资源优势 [11] - 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推进 生产成本将逐步降低 未来3—5年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11] 企业战略与行业协同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产学研合作 攻克核心技术难题 如氢储能等前沿技术 [11] -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联合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共同开发共性技术 [11] - 积极开拓航运 航空等重点市场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11] 政策支持与地方配套需求 - 地方政府需出台绿色液体燃料加注补贴和生产补贴 对示范项目按投资比例给予奖励 [8] - 加快推动绿色液体燃料在航空航运等领域应用 提高公众认知与认可度 [8] - 从制 储 运 用等多方面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 如加快新能源船舶建设投产应用 [8]
非洲储能部署驶入“快车道”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5:31
非洲储能市场发展现状 - 非洲储能项目呈现"遍地开花"的欣欣向荣之势 规划 在建和投运项目快速增加[1][3] - 电力短缺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加速升级部署[3] 储能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储能系统容量达205吉瓦时 同比增长53% 电网规模储能超160吉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98%为锂离子电池[5] - 电池成本持续下降 2023年降幅13% 2024年降幅达20% 推动储能技术进入非洲等新兴市场[5] - 非洲拥有全球60%优质太阳能资源 但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占比仅1%[5]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非洲新增发电装机80%以上 太阳能和风能占比将从27%升至43%[5] 储能项目规模与类型 - 非洲储能市场规模从2017年31兆瓦时增长至2024年1600兆瓦时[6] - 开发中储能项目规模超18吉瓦时 包括100兆瓦时以上电网级储能和矿区储能等应用场景[6] - 通信基站不间断电源需求明显增长 多数基站配备电池提升运行效率并集成可再生能源[6] 地域分布特征 - 南非以11吉瓦时规划容量领跑非洲 拥有4个运营项目 7个在建项目和19个开发中项目[9] - 南非在建项目占非洲电网级储能容量60%以上 平均规模约0.26吉瓦时[9] - 埃及和摩洛哥各拥有3吉瓦时规划容量 尼日利亚 塞内加尔等国总量均低于3吉瓦时[10] 项目开发模式 - 南非完成3轮电池储能招标 累计部署1744兆瓦/7吉瓦时系统 红沙项目(153兆瓦/612兆瓦时)将成为非洲最大独立储能电站[9] - 第三轮招标5个项目总装机616兆瓦 预计2026年1月开工[9] 储能+应用模式 - "储能+"成为公用事业级项目部署常态 南非Kenhardt项目规模225兆瓦/1140兆瓦时 采用光伏+储能模式[12] - 非洲为可再生能源项目配套电池储能总容量约2902兆瓦时 南非 埃及和摩洛哥合计占比远超其他地区[12] - 10-20兆瓦时中小型项目在西非和南部非洲普及 支撑工业用电和微电网运行[12] 用户侧储能发展 - 非洲用户侧储能市场2023-2024年增长28% 预计今年增幅达44%[12] - 南非工商农业领域已安装3.2吉瓦表后储能系统 年新增量稳定在400兆瓦时[13] - 塞内加尔等国家规划光储项目总装机容量合计超500兆瓦[13]
张群波,任水利厅厅长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3:35
人事任命 - 张群波被任命为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1] - 张群波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黄河河务局局长及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等职务 [3] - 张群波于2025年8月被免去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职务 随后于8月4日就任安徽省水利厅党组书记 [3] 个人背景 - 张群波出生于1975年3月 拥有大学学历和工程硕士学位 中共党员 [3] - 职业经历主要集中在黄河水利管理系统 具有跨省区水利管理经验 [3] 活动信息 - 国际返程深研究院正在开展新质生产力人才计划暨2025ESG能源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TOP30案例征集 [5] - 案例征集时间为2025年6月至9月30日 指定申报邮箱zqnyb_2009@163.com 咨询电话010-6536 7131/9485/9497 [5]
1734.8万个!53.5%↑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3:35
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底 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量达1734.8万个 同比增长53.5% [1] 公共充电设施细分数据 - 公共充电设施数量达431.6万个 同比增长37.8% [1] - 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1.96亿千瓦 平均功率约45.48千瓦 [1] 私人充电设施细分数据 - 私人充电设施数量达1303.2万个 同比增长59.6% [1] - 私人充电设施报装用电容量达1.15亿千伏安 [1]
网友反映“河水出现水体黄色和白色沉淀物”,当地回应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2:42
事件背景 - 冷水江市锡矿山附近河水出现水体黄色和白色沉淀物现象引发网友关注 [1] - 娄底市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于2025年9月18日发布官方情况说明 [1][2] 调查结果 - 现象源于青丰河上游常态化治理现场的药剂投放作业 [1] - 投放药剂为聚合硫酸铁(常用净水剂)和熟石灰 [1] - 聚合硫酸铁使水体呈棕黄色 熟石灰产生乳白色沉淀 [1] - 近期干旱少雨导致青丰河水量偏少 加剧了药剂沉淀物的可见度 [1] 区域环境特征 - 青丰河发源于锡矿山区域 [1] - 该区域锑浓度本底值较高 [1] - 药剂投放是为确保下游水质安全采取的环保措施 [1] 治理措施 - 按照环保专业机构编制的处置方案执行 [1] - 在青丰河上游设置专门药剂投放点 [1] - 将持续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做好常态化管控 [1] - 适时向社会公布治理进度 [1]
首例!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2:42
▲ 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示意图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 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 表。 ▲ 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氢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三 种形式存在。其中,氢负离子电子密度最高、易极化、反应性最强,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 大潜力的能量载体,其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2018 年 ,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连 化 物 所 研 究 团 队 启 动 氢 负 离 子 传 导 研 究 , 并 于 2023 年 提 出 了"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在此基础上,团队又 以氢化钡(BaH 2 )薄层包覆三氢化铈(CeH 3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 化物材料。该材料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并同时兼具优异的热稳定 性与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解质材料。 基于上述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团队利用经典的储氢材料氢化铝钠(NaAlH 4 ) 作 正极,贫氢的二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