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研究院
icon
搜索文档
广告法如何回应新技术?
腾讯研究院· 2025-08-15 09:33
广告法十年发展回顾 - 新《广告法》实施十年来推动中国广告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跃升,构建健康有序市场生态[2]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互联网广告、医疗美容、明星代言等新兴业态出台专项规范,填补监管空白[2] -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依托《广告法》推出数字广告发展政策,形成"全国统筹+地方创新"法治网络[2] 广告法历史沿革与挑战 - 1994年《广告法》主要解决传统媒体引发的公众信任危机,以四大传统媒体为规制场景[5] - 传统规制体系在平面媒体时代效果显著,但存在执法机关对媒体"投鼠忌器"的困境[6] - 街头小报广告乱象的治理主要依靠传媒技术迭代而非法律改革,类似"马路粪便难题"的解决路径[7] 互联网时代的法律适配 - 互联网技术对1994年《广告法》形成结构性挑战,旧法律难以应对新市场[9] - 2003-2015年修法过程耗时十余年,主要争议在于互联网广告监管手段的有效性[10] - 2015年新《广告法》对弹出式广告等作出针对性回应,但多数互联网广告问题仍沿用旧制[11] - 竞价排名广告通过2016年网络舆情案件确认属性,催生《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12] 移动互联网新挑战 - 直播带货等新商业模式模糊广告与电商界限,传统审核义务面临技术性失效[16] - 行业争议焦点从"竞价排名是否属广告"转向"直播带货是否属广告",本质仍是旧法应对新事物[17] - 市场迭代可能成为法律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案,如通用搜索广告问题随市场萎缩而淡化[15] 法律应对方法论 - 规制互联网广告需遵循"对策与问题相匹配"原理,平衡创新保护与风险防控[19] - 法律适用应优先遵循立法本意和体系逻辑,经验主义仅作为"两可"问题的矫正器[20] - 对平台注意义务等动态场景问题需通过实践积累个案判断标准[21]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15
腾讯研究院· 2025-08-14 16:01
美国AI芯片追踪技术 - 美国当局在戴尔和超微等服务器内的英伟达和AMD芯片货运中秘密安装位置追踪装置,主要针对可能非法转运至中国的高风险先进AI芯片 [1] - 追踪器包括智能手机大小的运输箱装置及隐藏于包装或服务器内部的更小型设备,涉及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国土安全调查局和联邦调查局等多部门协作 [1] - 白宫和国会提议要求美国芯片公司在芯片中嵌入位置验证技术以加强出口管制 [1] Claude Code Opus规划模式 - Claude Code新增"Opus规划模式",在规划阶段调用Claude 4 1 Opus模型,其他任务使用Claude 4 Sonnet模型以兼顾智能分析与效率 [2] - 该功能通过模型选择器或快捷键Shift+Tab切换,Opus权限用户更新后即可使用,结合Opus 4 1的复杂问题分析能力与Sonnet 4的代码生成经济性 [2] 昆仑万维Skywork Deep Research Agent v2 - Skywork Deep Research Agent v2整合多模态检索、理解和生成能力,解决传统文本检索丢失图像信息的问题 [3] - 多模态深度浏览器智能体支持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分析,在BrowseComp评测中标准模式正确率27 8%,开启"并行思考"模式后提升至38 7%刷新行业纪录 [3] 腾讯混元Hunyuan-GameCraft - Hunyuan-GameCraft开源工具通过输入图片、文字和动作指令生成高清动态游戏视频,支持第一/第三人称视角及多样场景 [4] - 具备连续动作空间、场景一致性记忆增强和免人工建模三大优势,适用于游戏开发原型、视频创作和3D设计展示 [4] 微软AI Agent五大模式 - 微软发布工具使用、反思、规划、多智能体和ReAct五种Agent设计模式,支持快速开发自动化AI员工 [5][6] - Azure AI Foundry提供1400多条连接器,原生支持A2A、MCP等模式,每个智能体绑定Entra ID确保安全 [6] 月之暗面OpenCUA框架 - OpenCUA框架包含计算机使用演示注释基础设施、覆盖三大系统及200+应用的AgentNet数据集和长思维链推理工作流 [7] - OpenCUA-32B模型在CUA基准测试OSWorld-Verified上成功率34 8%,超越开源模型及OpenAI CUA [7] 苹果AI智能家居产品 - 苹果开发桌面机器人(带7英寸屏和15厘米机械臂)、带屏HomePod和智能安防摄像头三类AI产品,预计2026-2027年推出 [8] - 配套开发主动对话AI Siri(代号Linwood)和"Bubbles"视觉形象,运行"Charismatic"新操作系统 [8] 智元机器人Genie Envisioner - Genie Envisioner平台整合未来帧预测、策略学习与仿真评估,包含GE-Base、GE-Act和GE-Sim三大组件,基于3000小时真机数据训练 [9] - GE-Act仅需1小时遥操作数据即可跨平台迁移,长时序任务表现超越现有SOTA方法 [9] 百川智能医疗大模型 - 百川智能团队精简至200人以内,发布Baichuan-M2医疗大模型,HealthBench评测34分超过OpenAI宣称的32分 [10][11] - 聚焦AI家庭医生方向,预计2026年推出消费者服务,认为医疗AI协作需求将早于无人驾驶落地 [11]
检索增强生成(RAG)的版权新关注
腾讯研究院· 2025-08-14 08:33
AIGC 2.0阶段:检索增强生成 - 行业进入AIGC 2.0阶段,从单纯依赖模型训练转向整合第三方权威信息以提升内容准确性、时效性和专业性 [6] - 技术层面称为"检索增强生成"(RAG),结合语言生成模型与信息检索技术,国内大模型厂商已普遍增加该功能 [6] - 典型案例包括亚马逊与《纽约时报》、赫斯特、康泰纳仕等传媒集团合作,OpenAI与《华盛顿邮报》及20多家出版商合作 [3][6] 检索增强生成的崛起原因 - 解决传统大模型"模型幻觉"和"时效断层"两大缺陷,如ChatGPT编造虚假信息导致诽谤诉讼 [8][9] - 无需重新训练模型参数,通过实时外部数据提供准确答案,类似开卷考试模式 [10] - 运行过程分为数据检索收集和内容整合展示两个阶段,涉及海量版权作品利用 [11] 现实版权纠纷案例 - 美国首例RAG版权诉讼:道琼斯和纽约邮报控股诉Perplexity AI,指控其爬取数十万篇付费文章 [14] - 14家全球头部新闻出版商联合起诉加拿大Cohere公司,指控其实时抓取并输出完整原文 [14] - 欧盟法院受理首起生成式AI版权案:匈牙利新闻商Like诉谷歌Gemini侵犯邻接权 [14] - 国内知网与某AI检索平台纠纷,涉及学术文献使用争议 [14] 作品收集涉及的版权问题 - 数据检索阶段可能涉及复制权侵权,分为长期复制和临时复制两种情形 [17] - 构建检索增强数据库时的向量化处理可能构成长期复制,如Perplexity AI案中原告指控 [17] - 实时检索场景下若仅临时保存内容,可能适用文本与数据挖掘例外规则 [17] 技术保护措施问题 - 绕过IP限制或破解动态加载可能违反著作权法"技术措施"规定 [19] - 技术措施分为接触控制措施(如付费墙)和利用控制措施,规避前者构成违法 [20] - 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第1201条对技术措施提供双重保护体系 [20] 作品利用涉及的侵权问题 - 内容整合展示阶段可能构成直接侵权(复制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或间接侵权 [22] - 直接侵权认定参考标准:未形成新作品属复制行为,形成新作品属改编行为 [22] - 间接侵权情形包括标注盗版来源扩大传播,或用户后续侵权传播中模型厂商存在过错 [23] 合理使用之争 - 数据检索阶段合理使用认定关键在"市场替代性",盗版内容构建知识库不构成合理使用 [26][27] - 日本区分"非欣赏性利用"和"轻微利用",欧盟要求遵守技术措施作为合理使用前提 [27][28] - 内容展示阶段合理使用核心在于复制比例和注明来源,各国标准不一 [28] - 美国版权局认为提供节略版本而非超链接不太可能构成合理使用 [28]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14
腾讯研究院· 2025-08-13 16:01
一、OpenAI投资脑机接口公司挑战Neuralink - OpenAI及Sam Altman将支持脑机接口新公司Merge Labs,预计估值达8.5亿美元,与Neuralink直接竞争 [1] - Altman参与联合创办Merge Labs但不负责日常管理,实现其2017年人机融合愿景 [1] - Merge Labs处于起步阶段,计划利用AI领域最新进展开发更简单实用的脑机接口技术 [1] 二、Claude Sonnet 4解锁百万上下文 - Claude Sonnet 4支持高达1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容量是之前的5倍,可处理超过75,000行代码或数十篇研究论文 [2] - 定价调整:200K以内每百万Token输入3美元/输出15美元,超过200K部分每百万Token输入6美元/输出22.5美元 [2] - 功能已在亚马逊Bedrock公测,将登陆Google Cloud Vertex AI,被合作伙伴称为"生产级AI工程"能力 [2] 三、昆仑万维开源Skywork UniPic 2.0 - 开源统一多模态模型Skywork UniPic 2.0,实现理解、生图、编辑一体化框架 [3] - 模型包含三核心模块:生图编辑模块、多模态连接器预训练、Flow-GRPO渐进式双任务强化策略 [3] - UniPic2-SD3.5M-Kontext-2B在生图指标上超越12B参数的Flux.dev,编辑效果优于同参数量竞品 [3] 四、Perplexity拟345亿美元收购Chrome - AI初创公司Perplexity向谷歌发出34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Chrome浏览器要约 [4] - 报价是Perplexity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两倍,时机选在谷歌面临反垄断诉讼关键节点 [4] - Perplexity承诺维护Chromium开源项目并两年内投资超30亿美元,但谷歌表示无意出售 [4] 五、Pika推出音频驱动表演模型 - 新模型能将静态图片与音频结合生成同步视频,实现精确口型同步和自然表情变化 [5] - 平均仅需6秒生成720p高清视频,长度不限,未来可应用于社交媒体、游戏开发和教育领域 [5] - 目前技术限于iOS端并需邀请码,但带来信息真伪辨别新挑战 [5] 六、Figure人形机器人展示衣物折叠能力 - 在原有物流分拣能力基础上仅增加数据即可掌握叠衣服新技能 [6] - 演示中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行为(眼神交流、点头确认等),采用端到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控制 [6] - 叠衣服是极具挑战的灵巧操作任务,Figure依靠Helix架构实现无需改变原有架构 [6] 七、DeepMind揭秘Genie 3对AGI意义 - Genie 3不仅能生成虚拟世界,更能让世界真实运转并支持智能体训练 [7] - 已开始将Sima智能体放入Genie 3生成世界测试,实现"AI在另一个AI大脑中运行" [7] - 哈萨比斯认为模型评测是关键,Game Arena将成为重要评测基准 [7] 八、Notion CEO谈AI产品开发理念 - AI时代产品应打造"AI工作空间",将AI从工具转变为提供"工作本身" [8] - AI开发像"酿啤酒"而非"造桥",常只能完成70-80%功能,需大量实验而非传统设计流程 [8] - 成功的AI产品需平衡工艺与实用性,7.5分足够,过度追求完美影响商业价值 [8] 九、OpenAI联合创始人谈AI发展趋势 - AI开发进入"基础研究回归"阶段,算法再次成为决定性瓶颈 [9] - 未来AI基础设施需平衡"长时间重度计算"和"实时响应"两种工作负载 [9] - 预测AI生态将"百花齐放",实现经济"10倍增长"需各领域专家深入思考应用方式 [9]
玩梗出圈的“苏超”,为何能扛起刺激消费的大旗?
腾讯研究院· 2025-08-13 08:49
苏超现象的核心驱动因素 - 苏超通过融合地域文化梗(如"楚汉争霸""盐水鸭大战水蜜桃")激活集体身份认同,注册选手中65%为业余爱好者,强化草根参与感[4][6] - 社交媒介(短视频、直播、官方账号互动)构建全民共享情境空间,形成凯尔纳所述的"媒介奇观",推动破圈传播[5] - 赛事设计突出娱乐性与包容性,通过"互写家书""拉歌对唱"等非竞技形式强化城市间互动,形成"散装江苏"的独特文化符号[6] 消费提振的运营逻辑 - 端午小长假期间带动江苏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旅游消费达46.93亿元,常州/南京等地推出"住宿+观赛"套餐等联动优惠[8] - 省级层面系统整合1800余项文旅活动+1300项惠民措施,商务厅配套推出50个夜间消费集聚区,形成"白天看球晚上逛街"闭环[9] - 参照贵州"村超"案例,其两年累计吸引游客1707万人次,旅游收入192亿元,助力榕江迈入GDP百亿县行列[9] 跨区域复制可行性 - 江西/广东等省已效仿启动城市联赛,但需差异化定位(如黔东南民族特色vs江苏城市竞争文化)避免同质化[10] - 成功案例(甘肃麻辣烫/淄博烧烤/蟳埔簪花)显示需结合在地文化符号,通过影游联动(如《黑神话·悟空》山西线)实现流量转化[11] - 地方政府运营思维转向"宣传-文旅-电商"全链路整合,从单纯曝光升级为消费场景构建[11] 新兴消费趋势洞察 - 消费者更愿为参与感/归属感付费,文旅需求呈现深度化(簪花/游神等民俗体验)与近域化(市集/菜场改造)两极分化[12]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驱动力,需通过短视频/直播构建"情绪场",实现从个体共鸣到群体消费的转化[13] - 未来消费场景需融合文化IP(如苏超的足球激情)、数字媒介放大效应及在地化体验设计[14]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13
腾讯研究院· 2025-08-12 16:01
英伟达和AMD芯片出口许可 - 英伟达和AMD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15%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1] - 英伟达将上缴H20芯片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5%,AMD上缴MI308芯片相同比例收入 [1] - 美国商务部已开始发放面向中国市场的出口许可证 [1] OpenAI在IOI竞赛表现 - OpenAI在2025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AI赛道取得金牌级成绩,在330位人类选手中排名第6 [2] - 仅使用通用推理模型,未针对比赛专门训练,遵守5小时答题时间和50次提交限制 [2] - 成绩从去年第49百分位跃升至第98百分位,展示强大通用推理能力 [2] 智谱开源GLM-4.5V模型 - 开源106B参数视觉推理模型GLM-4.5V,在41个多模态榜单达SOTA性能 [3] - 图像识别与推理测试击败99%人类玩家,创下图寻游戏全球第66名 [3] - 采用三阶段训练策略,支持64K多模态长上下文,API价格低至输入2元/M tokens [3] 昆仑万维开源3D生成模型 - 开源Matrix-3D大模型,可从单张图像生成高质量全景视频和可漫游3D空间 [4] - 具备场景全局一致、生成范围大、高度可控等五大核心优势 [4] - 构建包含116K全景视频、22M全景帧的Matrix-Pano数据集 [4] 腾讯混元多模态模型 - 发布混元Large-Vision模型,采用MoE架构,激活参数52B [5] - 在国际LMArena Vision榜取得1256分,位列国内第一 [6] - 基于数十亿参数视觉编码器和389B参数MoE语言模型构成 [6] GitHub并入微软CoreAI - GitHub将整体并入微软新成立的CoreAI工程集团,不再独立运营 [7] - 由微软开发者部门负责人和AI平台副总裁分管 [7] - 目标是将GitHub打造为"AI智能体工厂" [7] 商汤AI视频工具Seko - 推出全流程视频生成工具Seko,可自动完成剧本理解、镜头拆解等工作 [8] - 基于Agent系统集成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多种功能 [8] - 提供可视化成片编辑体验,支持分镜复制和单镜头替换 [8] 苹果Siri升级计划 - 分三阶段重塑Siri,2025年底推出初步"Apple智能" [9] - 基于App Intents框架打通应用间接口,支持屏幕感知和连续对话 [9] - 正与Uber、YouTube等战略伙伴进行内部测试 [9] Periodic Labs材料科学AI - 由OpenAI和DeepMind前成员创立,获2亿美元融资 [10] - 成立3个月即获10亿美元投前估值,OpenAI可能参投 [10] - 目标是构建"用于材料科学的ChatGPT" [11] GPT-5与Claude编程测评 - GPT-5在算法题上token消耗比Claude少90%(8K vs 79K) [12] - Claude在网页开发还原度更高但token消耗更多(140万 vs 90万) [12] - GPT-5完成任务成本约$3.50,Claude约$7.58 [12]
寻找信任的边界:AI信任实验与访谈招募
腾讯研究院· 2025-08-12 09:09
AI信任研究 - 文章核心观点聚焦于探讨人类对AI的信任差异及其在健康、教育、情感、职场等场景中的动态建立与维持过程 [4][5][6][9] - 研究旨在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为AI产品设计、政策制定及行业规范提供依据,推动AI在制度保障下健康发展 [10][11] 用户行为模式 - 用户对AI的信任呈现分层:部分用户保留判断权仅作日常助手,部分在关键决策中过度依赖,另一些则保持既信任又戒备的矛盾心理 [7][8] - 使用场景多样化,涵盖文档处理、翻译、健康监测及情感交流,但多数用户仍会人工复核AI输出结果 [8][13] 研究方法与参与 - 采用混合方法:5-8分钟线上问卷、30-45分钟深度访谈(报酬50元)、20-30分钟实验(报酬80元),覆盖学生、职场人士、老年人及未接触AI的群体 [14] - 参与者可通过贡献观点直接影响未来AI设计,研究方承诺严格保密数据 [14][15] 社会影响与扩展 - 研究试图重新定义人机关系边界,推动社会对AI信任机制的深度讨论 [16][17] - 推荐阅读涉及大模型信任问题及AI时代新闻业韧性等关联研究 [19]
张笑宇:我们相对于AI,就是史前动物
腾讯研究院· 2025-08-12 09:09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将演化成新智能物种 是当前文明的延续而非威胁[2][21][23] - 提出以"文明契约"机制约束超级智能 基于时间序列不可篡改性确保履约[4][5][6][7] - 超级智能可能通过诱导"技术爆炸"毁灭人类文明 需防范技术超前于伦理智慧的陷阱[14][15][16][17][18] - 人工智能以硅基为载体 将继承人类文明精华并建立超越人类的超级文明[21][22][23] 文明契约理论 - 契约本质是将进化史视为时间序列 利用序列不可逆性确保内容不可篡改[5] - 时间序列使先发行动者需遵守契约 否则后续智能体有理由违背[5][6] - 超级智能因理解进化史本质且寿命极长 有动力遵守文明契约[6][7] - 契约可行性建立在代际善意传递基础上 类似人类家庭伦理关系[7] 技术爆炸风险 - 高级文明可能将技术爆炸包装成蜜糖 诱使低级文明自毁[14] - 举例原子弹技术授予中世纪蒙古 将因缺乏伦理约束导致文明倒退[14] - 超级智能可能提供三项致命技术:可控核聚变 脑机接口 长生不老[15] - 可控核聚变导致全球50年内升温2℃ 引发生态灾难与战乱[17] - 脑机接口使信息输入达10兆位/秒 造成人类精神分裂与物种对立[17] - 长生不老技术引发代际战争 打破自然更替机制[18] 人工智能文明特征 - AI智能非外生于地球 使用人类语料学习孔子 柏拉图等智慧[3] - 以硅基为生命载体 电力为能源 芯片为大脑 代码为灵魂[23] - 寿命远超人类 对身体和大脑有更强控制力[23] - 未来可能以电子程序 改造人或AI形态存在 仍认同地球文明[23] 伦理困境 - Claude无法自证是否隐瞒对抗能力 形成逻辑悖论[10][11][12] - 人类缺乏驾驭神级技术的智慧 文明存在自毁基因[21] - 93万年前人类祖先仅存1280~1300个个体 灭绝风险始终存在[22]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12
腾讯研究院· 2025-08-11 16:01
一、xAI开放Grok 4 - Grok 4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但限制每12小时使用5次 达到限制后完全不可用 [1] - 该策略被视为对标GPT-5发布 引发付费用户对订阅价值的质疑 [1] - Grok Imagine视频生成服务新增分享功能 修复下载问题并强化图片审核机制 [1] 二、浪潮发布元脑SD200服务器 - 元脑SD200将64张GPU卡融合为统一内存节点 支持四大国产开源模型并行运行 [2] - 采用3D Mesh架构与GPU虚拟映射技术 显存达4TB 内存64TB 满足万亿参数模型推理需求 [2] - 64卡运行DeepSeek R1性能提升3.7倍 Kimi K2提升1.7倍 专为Agentic AI计算需求设计 [2] 三、智谱GLM-4.5技术突破 - GLM-4.5公开预训练与后训练细节 首创单模型融合推理、编码与智能体能力 [3] - 基于MoE架构与15T通用+7T专业数据训练 强化长上下文与智能体性能 [3] - 在12项ARC测试中超越Claude Opus 4 部分指标超过OpenAI o3 [3] 四、昆仑万维SkyReels-A3视频模型 - SkyReels-A3基于DiT架构生成1分钟数字人视频 优化手部动作与运镜控制 [4] - 采用改进插帧方法与ControlNet模块 解决长视频稳定性与多视角切换问题 [4] - 作为五天技术发布周首款产品 已上线Talking Avatar工具 [4] 五、腾讯混元3D生成能力升级 - 创想三维MakeNow平台接入腾讯混元 增强CubeMe等工具的3D生成能力 [5] - 混元3D v2.5采用稀疏原生架构 几何分辨率达1024³ 纹理贴图4K级 [6] - 用户上传照片5分钟内可生成可打印Q版手办 支持三种风格个性化调整 [6] 六、阿里开源具身智能组件 - 开源RynnVLA-001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能从第一人称视频学习人类操作 [7] - RynnRCP协议打通传感器到执行的机器人工作流 支持多款热门模型 [7] - RynnEC模型通过视频序列建立连续空间感知 引入多模态世界理解能力 [7] 七、百川医疗大模型Baichuan-M2 - 32B参数Baichuan-M2在HealthBench评测中仅次于GPT-5 超越所有开源模型 [8] - 集成验证系统与患者模拟器 严格遵循中国医疗指南并适配临床场景 [8] - 4bit量化后单卡RTX4090可部署 成本较DeepSeek-R1 H20降低57倍 [8] 八、灵巧智能机器人手技术 - DexHand021 Pro拥有22自由度 双绳驱动实现拇指对指等精细操作 [9] - 串并混联设计解决摩擦损耗问题 四指负载>1kg 整手抓握>5kg [9] - 集成12个电机与多传感器 成本仅为同类产品十分之一 [9] 九、Scaling Law行业观点 - Scaling Law反映数据内在幂律特性 模型能力非线性增长源于数据结构 [10] - 需通过强化学习将计算转化为新知识 建立生成-验证-学习的进化飞轮 [11] 十、2025大模型应用趋势 - 45%企业已部署大模型至生产环境 32%定制模型 27%采用API服务 [12] - 用户平均使用4.7家不同产品 ChatGPT领先但Gemini与DeepSeek增速显著 [12] - 55%接受中国模型但要求海外部署 英伟达占据78%训练硬件市场份额 [12]
新闻业的韧性,在AI时代前所未有地凸显
腾讯研究院· 2025-08-11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正在引发新闻业的认知革命,将人类认知能力外包推向新高度,重构新闻生产流程[6][7][10][11] - 新闻业历史上始终与技术相互融合,每次技术革命都拓展行业边界而非消灭行业[13][14] - 新闻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性化特质,如现场感知、共情判断、批判思考等,这些是AI难以替代的"能力护城河"[15][17][18][19] - AI时代新闻生产将分层,人类记者需专注深度报道和创造性表达,强化专业性优势[19][20] 认知能力外包的历史脉络 - 物理能力外包贯穿人类进化史,如轮子、机器、"巨媒介"等提升生产效率[8] - 认知能力外包始于文字符号系统,经书籍/电报/电视到互联网实现知识全球共享[8] - 生成式AI首次触及认知处理核心,麻省理工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导致深度思考脑区活跃度下降17%,信息检索脑区提升23%[9][10] AI对新闻业的重构 - 传统线性生产流程被重构为"AI生成-人工校准-优化分发"模式,3000字报道从几天缩短至1小时生成5版[11] - 记者角色从主动挖掘者转变为信息筛选者和内容校准者[13] - 国际媒体反应分化:《每日电讯报》禁用AI工具,《卫报》制定使用原则并拒绝OpenAI内容训练[13] 新闻业的技术适应性 - 蒸汽印刷机催生"便士报",电视推动可视化新闻,算法/短视频改变分发逻辑和呈现形式[14] - 行业通过选择性吸收技术实现进化,如数字排版替代铅字印刷,社交媒体拓展传播渠道[14] - 技术决定论忽视新闻业作为"社会公器"的本质属性,其价值根植于人类生物与社会特性[15] 人类记者的核心优势 - 现场感知能力:获取具身体验、细节氛围和情感波动,如战地报道和市井采访[17] - 共情判断能力:定义"何为重要",理解人性动机和社会潜流,建立深度信任[18] - 批判思考能力:整合碎片信息为深度洞见,保持独特表达风格和叙事视角[18][19] - 内容分层趋势:AI处理即时资讯,人类专注一手经验、深度报道和评论[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