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银能链

搜索文档
鲲华“氢擎燃电系统”4500万公里达成
势银能链· 2025-08-11 07:19
氢能重卡商业化运营 -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首批氢能重卡于2022年8月11日投运 由鲲华科技配套燃料电池系统 开启中国氢能商用车市场化尝试 [2] - 焦炉煤气制氢枪口价25元/kg 与钢铁企业每日200~300公里运力需求形成经济平衡 单台车年均运营里程达9万公里 [4] - 鲲华科技提出"多拉快跑省氢气 皮实耐造寿命长"目标 通过算法迭代降低氢耗 系统稳定性支撑高强度工况 [6][7] 区域化应用模式 - 山西模式核心为低氢气成本(25元/kg)与高场景需求精准契合 已支撑400余辆氢能重卡累计行驶4500万公里 [3][4] - 河北辛集-涞源线路实现双向满载运输 22辆车年总里程突破200万公里 验证跨厂区重载物流可行性 [10] - 新疆、浙江等地同步推广 形成覆盖多气候带(酷热/极寒/高原/荒漠)的极端环境运营能力 [7] 长距离运输突破 - 2023年7月启动上海-宁波500公里城际干线 12月河北线路实现双向运输 [10] - 2024年3月新一代车型单次续航突破700公里 覆盖杭州湾多地 5月开辟山西-天津700公里跨省线路 [12] - 续航能力从500公里迭代至700公里 整车架构升级支撑跨区域清洁运输规模化 [12] 技术验证与产品力 - 实车极端环境测试覆盖温度与地形极限 系统可靠性支撑4500万公里累计里程 [7] - 燃料电池系统"氢擎"动力实现零碳轨迹 运营数据验证经济性与耐久性 [3][6] - 新一代车型采用全新架构 续航提升40%(500→700公里) 形成可复制的长距离运输范式 [12]
2025上半年持续减亏、现金流充沛,重塑能源构筑产业韧性标杆
势银能链· 2025-08-11 07:19
重塑能源中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保持稳健,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8%,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60.3% [3] - 毛利亏损1350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亏损22.5%,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32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亏损28.7%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9510万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5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9.0% [3] 战略合作与项目进展 - 3月与明阳氢能达成战略合作,打通"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堵点 [4] - 4月50辆搭载自研镜星燃电系统的氢能公交在庆阳上线运营,验证产品可靠性并获得政府背书 [4] - 4月香港氢能跨境巴士项目采用18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续航500km,为拓展海外高价值场景奠定基础 [5] - 宁夏银川1.2万吨和太阳山1.65万吨绿氢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示范清单,首创"ALK+PEM混联制氢技术"并配套风光400MW [5] 下半年市场部署加速 - 7月9日与钦实集团签署战略协议,推动氢能船舶商业化运营 [6] - 7月25日与Hy24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通过中欧联合供应链拓展绿氢生产与分销规模 [6] 行业示范项目概览 - 河南南阳生物质掺烧项目:年消纳农林生物质10万吨,替代发电2亿千瓦时,减碳16万吨/年 [6] - 新疆1500万吨煤炭清洁利用项目:年产提质煤870万吨,油(气)产品碳排放仅为传统煤制油的1/3 [6] - 内蒙古10万吨风光制氢项目:配套174台10MW风电+964MW光伏,年产绿氢10万吨,管道年输送能力50万吨 [6] - 宁夏1.2万吨绿氢项目:配套200MW风电+200MW光伏,制氢能力21100标准立方米/小时,年产量1.2万吨 [6] - 广东兆瓦级液氢项目:年产液氢62吨,实现兆瓦级液氢储能工程验证 [6]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通过技术攻关、精益运营和多元化市场开拓,在逆风中展现优于行业的财务韧性与增长动能 [4] - 以核心技术为锚、多元场景为帆,精准布局技术突破与生态共建,支撑现金流转正和财务改善 [7] - 在氢能商业化攻坚阶段,凭借前瞻布局和上半年表现奠定下一阶段加速发展基础 [7]
氢能双极板企业云帆氢能获A轮融资
势银能链· 2025-08-11 07:19
公司融资动态 - 云帆氢能完成A轮融资 由金湖国控基金投资 融资金额未透露 资金将主要用于氢燃料电池和PEM电解水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2] 公司技术能力 - 云帆氢能专注于PEM燃料电池双极板和PEM电解水双极板研发与制造 拥有完整研发、测试及批量生产能力 技术成熟且经过批量运营验证 [4] - 公司产品线包括7款燃料电池双极板、4款PEM电解水双极板和2款AEM电解水双极板 形成三大氢能产品线 [4] - 已建成首条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电解水双极板生产线 年产能超过10万片 具备成型、焊接、镀层、密封、测试等完整能力 [4] 产品应用范围 - 燃料电池双极板可支持1-300kW水冷电池和0.1-30kW风冷燃料电池 电解水双极板可支持1-200标方PEM电解水和1-100标方AEM电解水 [4] - 产品应用于PEM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领域 覆盖光伏电解水、汽车、重卡、船舶、无人机、两轮车、氢储能等方向 [4] 业务服务模式 - 除标准产品供货外 云帆氢能还可提供定制开发双极板产品及委托加工服务 [4]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2] -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开放订阅 [2] 研究机构背景 - 势银(TrendBank)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提供数据、研究、咨询、会议等服务 [8]
绿色液体燃料首批试点项目:绿醇&绿氨占8席
势银能链· 2025-08-08 03:02
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项目 - 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共9个 其中绿色甲醇和绿氨项目占8个 [3][4] - 重点绿色甲醇项目包括金风科技一期25万吨/年项目 辽宁华电45万千瓦风电制氢耦合项目 岚泽能源30万吨/年项目等 [3][4] - 重点绿氨项目包括远景零碳技术P1期30万吨/年合成氨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等 [3][4] 项目技术路线与产业意义 - 项目通过捆绑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生物质利用 构建"绿电-绿氢-绿色燃料"完整闭环 [4] - 项目旨在验证技术路线可行性与经济性 破解绿氢成本高和应用场景有限的瓶颈 [4] - 项目覆盖交通燃料(船舶 汽车)和工业原料(化肥 发电 储运)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4] 产业发展前景 - 项目勾勒出绿色甲醇与绿氨作为未来液体燃料"双支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4] - 项目为中国抢占全球万亿级绿色航运燃料及工业脱碳市场提供实践基础 [4] - 项目推动绿色液体燃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落地 [4]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2] - 势银提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 产业研究 数据产品和咨询服务 [3]
国内14家碱性制氢电极代表企业及进展
势银能链· 2025-08-08 03:02
行业技术现状 - 碱性电解水制氢凭借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的优势成为绿氢规模化生产的主流路线[3] - 碱性制氢电极按材料分为贵金属电极、非贵金属电极、碳基电极 按制备工艺分为热喷涂电极、电镀电极、原位生长及其他工艺电极[5] - 行业面临材料层面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难以兼顾、工艺层面传统喷涂工艺存在涂层不均等缺陷、性能设计层面存在宽幅波动工况响应不足等系统性挑战[5] 代表企业技术进展 保时来 - 首创一体电极技术使能耗降低30% 装配时间减半 拥有8条自动生产线[6] - BSL-W系列电极适应风光波动性电源 累计申请专利40余项 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制氢电极团体标准[6][7] - 2025年与上海氢器时代、三一氢能、中车株洲所达成战略合作 合同额超1亿元[7] 莒纳科技 - JA10000电极在3100-10000A/m²电流密度下通过1100+次启停测试 3000+小时@6000A/m²稳定性验证[8] - 深度参与《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国家标准制定[7] 盈锐高科 - 累计供货镍铝合金电极3万片 陶瓷电极1000片 获中车株洲所"新锐突破奖"[8][9] - 2025年计划与中车株洲所深化氢能领域合作[9] 力炻电极 - 采用热分解工艺制备MMO催化涂层电极 2025年获河北沿海产业基金亿元级投资[10] - 计划在曹妃甸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加快碱性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研发[10] 碳能科技 - Hilkysis®系列电极采用化学热解形成多元金属催化涂层 2024年签约20万平米电极材料项目[11] - 2025年完成数千万元A3轮融资 用于浦江电极产线和西安隔膜二期建设[11] 奥德源 - 2023年成立新材料公司聚焦制氢电解槽技术 2025年牵头起草弹性支撑体团体标准[12] - 中标中石油项目 电解槽效率提升15% 单位制氢能耗达8000A/m²-4.3kWh[12] 恒川科技 - 电极制造成本降至800元/片 2025年计划建成年产20万片数字化车间[13] - 子公司德氢新能源专注碱性电解槽制氢电极制造及催化剂制备[13] 徕阳氢能 - 掌握等离子喷涂粉末设计制备全流程技术 一期建成3条全自动镍网电极产线[14] - 二期将提供制粉到表面结构改性的全流程技术服务[14] 科领新材料 - 掌握多种表面涂层技术 电极产品析氢过电位<0.1V@0.5A/cm²[15] - 支撑网产品可降低HER和OER过电势 镍丝产品具有高导电、耐腐蚀特性[15] 科隆股份 - 碱性制氢电极产品厚度精确控制10-60微米 尺寸达1.9米x1.9米[16] - 在3000A/m²电流密度下能耗不超过4.0kWh/m³ 可承受10000A/m²高电流密度[16][17] 华商厦庚氢能 - 自主研发电解水制氢高效电极和隔膜 建成12MW电解水制氢测试基地[18] - 电极产品直径可达2150mm 采用创新结构设计拓展大比表面积[19] 北矿新材 - 国内最早从事热喷涂技术研究 可实现大尺寸镍网电极连续化无人化生产[20] - 催化剂粉末沉积效率高 电化学性能优异[20] 三和新材 - 三维高效催化制氢电极产氢效率达传统电解槽3倍 能耗降低30%[22] - 微孔催化电极具有更大比表面积 防止催化剂脱落与团聚[22] 奇纳氢能 - BilCat™双层催化剂涂层电极实现6000A/m²@1.8V 衰减率≤2.5mV/Kh[24] - 阳极镍网可降低小室电解电压约3% 阴极电极单室电流密度提升至6000A/m²[24]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碱性制氢电极技术从"跟跑"迈入"并跑"阶段 未来需在可靠性验证和国际化布局上发力[26] - 具备高电密适应性、长寿命稳定性和成本竞争力的企业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26]
丰田助力福佑卡车首条氢动力干线投运
势银能链· 2025-08-08 03:02
氢能重卡运输专线 - 福佑卡车首条氢动力零碳新干线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8台氢能重卡完成300余吨货物运输任务 标志着全氢能运力货运专线启动[3][6] - 该专线全程450公里 连接德州现代物流园至青岛前湾国际物流园等大型货运集散地 采用中国重汽和丰田联合打造的3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6] - 专线运力全部采用氢燃料车辆 实现零碳排放 具有长续航等技术特点 驾驶员需经过专业培训[6][8] 企业战略与合作 - 零碳专线是福佑卡车"智慧+绿色物流战略"组成部分 未来将随政策支持及补氢设施完善开通更多线路[8] - 公司将与新能源主机厂、加氢站运营方合作 聚焦氢能重卡研发创新和数字生态平台建设 促进氢能产业与货运物流深度融合[8][9]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提供产业交流平台[4] - 势银(TrendBank)作为产业研究机构 提供数据、咨询及会议服务 涵盖氢能及燃料电池等领域[15]
势银研究 | 电价占LCOH 70%,“ALK+PEM“组合制氢成本有望逼近灰氢
势银能链· 2025-08-08 03:02
氢能产业政策与定位 - 氢能被列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3] - 氢气平准化成本(LCOH)是国际通用的绿氢经济性评价指标 LCOH数值越低代表竞争力越强 [3]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径 - ALK制氢与PEM制氢是当前两大主流技术 部分项目采用ALK+PEM联合制氢方式应对风光波动性 [3] - 50MW绿氢项目模型配置20%PEM电解槽(10MW)时LCOH为28元/kg 纯ALK系统LCOH可降至26.57元/kg [3][5] - PEM系统成本高的主因:设备价格高且寿命仅10年(需全系统更换) 增加投资和维护成本 [5] 制氢成本结构分析 - 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中运行成本占比79% 其中电费占运行成本的70% [7] - 电价对LCOH影响最大 当风光电价降至0.1元/kWh时 绿氢成本可接近灰氢15元/kg水平 [7] - 设备电耗是第二关键因素 当前ALK/PEM电耗分别为5.0-5.5kWh/Nm³和4.8-5.3kWh/Nm³ [9] 技术发展趋势 - 国际能源署目标:电解水制氢电耗降至4kWh/Nm³以下时 LCOH有望降至25元/kg [9] - ALK与PEM制氢系统总电耗已显著下降 技术迭代持续推动成本优化 [9] 企业动态 - 涉及氢能领域的企业包括枡水科技、中汽创智、亿纬氢能、新氢动力等 [12]
26辆氢车获国补1100万,亿华通配套近70%
势银能链· 2025-08-07 03:05
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情况 - 2016-2020年期间申报推广燃料电池车121辆,通过清算审核终审仅26辆,补助金额1110万 [6] - 未通过审核的95辆燃料电池车主要因现场核查不通过、车辆注册信息有误、电池单体型号不符、注册日期超出补贴有效期等原因 [8] - 通过审核的4款车分别由申龙客车、中植汽车(淳安)、中通客车、江铃重汽生产,配套企业包括亿华通、潍柴动力、上海杰宁新能源等 [7] 燃料电池车补贴明细 - 2019年申龙客车SLK5090XBWEFCEVH核定推广1辆,补助40万 [7] - 2019年中植汽车(淳安)SPK6101FCEVG补助680万 [7] - 2019年中通客车LCK6900FCEVG5核定推广7辆,补助350万 [7] - 2020年江铃重汽SXQ4180J1A2FCEV补助40万 [7] 行业活动与服务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4] - 势银提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咨询顾问等服务 [4][12] - 公司联系方式:电话0574-87818480 邮箱service@trendbank.com [14]
擎动科技发布新一代高性能风冷膜电极,四重突破引领价值跃升
势银能链· 2025-08-07 03:05
核心观点 - 擎动科技发布新一代风冷膜电极H300 在性能 环境适应性 成本和寿命四大维度实现关键突破 重新定义行业价值标准 [3] - 产品功率密度突破至0 7W cm² 环境适应性显著改善 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使用寿命可达3000h以上 [3] - 通过国产材料替代和自研催化剂实现降本增效 每kW材料成本降低一半 [18][21] - 自主研发高耐久性催化剂 理论寿命超10000小时 风冷环境下保守评估寿命达3000小时 [22] - 产品技术突破将加速氢能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 推动氢能在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 [23][24] 性能提升 - 采用"介孔催化剂+自增湿催化层"设计 解决传统膜电极在风冷场景下性能衰减问题 [5] - 在1 0A cm²下性能达0 683V 较竞品高29mV [7] - 阴极闭式电堆测试中 1 0A cm²下保持0 695V高性能 [9] - 功率密度突破至0 7W cm² 行业天花板 [3] 环境适应性 - 优化催化层保水结构 打破传统产品因温度波动导致的性能不稳定 [10] - 在65℃高温下性能达0 622V 始终高于竞品13~23mV [13] - 闭式电堆测试中功率输出波动幅度小于5% 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超0 685W cm²高功率输出 [16] 成本控制 - 国产质子膜和碳纸替代进口材料 每kW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18] - 自研高性能合金催化剂实现低Pt载量 每kW材料成本可降低一半 [21] - 全国产材料体系性能与全进口一致 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21]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高耐久性催化剂 载体高石墨化处理 粒径均一 耐久性大幅提升 [22] - 累计申请专利142项 其中109项已授权 含1项PCT发明专利 [22] - 精准把握风冷场景在两轮车 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22] 行业影响 - 加速氢能关键部件自主可控进程 减少对进口材料依赖 [23] - 推动氢能从示范应用向全域渗透 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24] - 实现从通用型向场景定制型的技术跨越 [22]
2025 H1燃电装机TOP5是谁?
势银能链· 2025-08-06 04:04
燃料电池行业2025年H1市场表现 - 2025年H1燃料电池装机量为253.69MW 同比减少5.6% 环比减少53.8% [2] - 2025年H1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为1967辆 同比减少22.0% 环比减少57.3% [2]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达61.1% 东方氢能以19.7%份额居首 现代和云韬氢能分列二三位 [2] 头部企业装机特点 - 东方氢能产品覆盖112-200kW功率段 应用场景包括牵引车/专用车/自卸车/物流车 并在成都完成多品类车型示范 [2][5] - 现代氢能主推90kW冷链物流车 上半年落地340辆 广州地区占比超99% [2][8] - 云韬氢能聚焦110-130kW功率段 重点布局自卸车和专用车领域 [2][9] 东方氢能最新动态 - 2025年1月获数千万元融资 5月西藏首台200kW氢能重卡完成高海拔测试 [6] - 自主开发的200kW系统具备零碳排放/高寒适应/700公里续航等优势 [6][16] - 2024年入选工信部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企业" 创造1个月完成多车型交付的"东方速度" [5][6] 现代氢能战略布局 - HTWO广州基地年产能6500套系统 累计投放500台物流车 单台最高里程6万公里 [8] - 2025年7月与广东原尚物流签约 计划中期推广1000台氢燃料车辆 [11] - 中国研发中心聚焦本地化技术开发 形成研发-生产-应用闭环 [11] 云韬氢能产业链突破 - 华南首座单日4000公斤加氢站投运 承诺2025-2028年逐年降价至22元/公斤 [12] - 氢能自卸车国产化率超85% 与中国船舶合作开发2000吨氢能散货船 [12] - 构建"车-站-景"联动模式 实现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覆盖 [12] 其他企业重要进展 - 华丰燃料电池采用丰田技术 北京基地2024年8月投产 适配多类商用车 [10][13] - 荣程氢扬动力200kW系统批量应用 天津基地年产能2000台套 累计投运800辆氢能车 [13][16] - 荣程联合吉利开发600辆200kW重卡 搭载IV型瓶实现760公里长途运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