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驼球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
内蒙古日报· 2025-07-21 15:26
赛事概况 - 第十一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7月21日进入第二个比赛日 驼球项目揭幕战成为焦点赛事 [1] - 驼球比赛在巴林右旗阿敦塔拉赛马场举行 来自包头 呼伦贝尔 赤峰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阿拉善6个盟市代表队参加 [3][12] - 驼球项目采用小组赛晋级交叉赛 胜出者进入决赛的赛制 决赛将于7月23日举行 [12] 比赛进程 - 驼球揭幕战在鄂尔多斯市代表队和呼伦贝尔市代表队间展开 呼伦贝尔队通过防守反击率先得分 [2] - 比赛呈现激烈争夺场面 包含精准挥杆传球 迅猛拦截反击等战术配合 [7] - 赛骆驼3600米项目中 巴彦淖尔市代表队陶格陶布以7分09秒50成绩获得第一名 [17] - 通辽市代表队表现突出:腰斯吐获传统走马3200米一等奖 呼和获传统走马1000米一等奖 [17] 项目特点 - 驼球被誉为"沙漠中的马球" 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12] - 运动高度考验运动员与骆驼间的配合默契度 训练内容包括奔跑 停止 转弯 加速减速等专项技能 [11] - 比赛具有较强观赏性 结合杆球碰撞声 骆驼嘶鸣与观众呐喊 形成独特现场氛围 [7] 赛事安排 - 7月22日第三个比赛日将进行男儿三艺和赛骆驼项目收官战 [19] - 赛马项目跑马射箭个人赛将于上午开赛 驼球项目继续小组赛争夺 [19]
内蒙古中西部首家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落户内蒙古包钢医院
内蒙古日报· 2025-07-21 12:01
公司动态 - 内蒙古包钢医院通过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委会的"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现场评估,成为全国第54家、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首家项目单位 [1][3] -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林江涛教授带领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现场评审,通过听取报告、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全方位评估 [3]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均接待患者近5万人次,是包头及周边地区首屈一指的危重监护抢救中心 [3] 项目背景 - "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发起,旨在通过区域试点带头作用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慢性气道疾病防治水平提高 [3] - 2003年内蒙古包钢医院挂牌成立全国第一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科室主任杨敬平带领下团队在科研创新、临床能力方面不断提升 [3] 未来发展 - 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促进慢性气道疾病专科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开展慢性气道疾病诊治,推动区域性慢性气道疾病防治提质升级 [4] - 现场评审后开始进行全国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旨在进一步规范诊断和治疗,改善管理现状和预后 [3]
巴彦淖尔构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网
内蒙古日报· 2025-07-21 02:32
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 巴彦淖尔市通过强化种苗检疫监管、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推广科学防治技术、提升专业队伍能力等举措构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立体化网络 [1] - 种苗质量监管作为"护绿2025"行动核心环节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全程溯源管理 从源头阻断有害生物传播路径 [1] - 依托全国林草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对每批调运苗木做到随到随检 执行"一账一单"全过程跟踪服务制度 [1] 监测预警体系 - 在"三北"工程区设立41个监测点 对林草有害生物越冬基数、发生情况及防治适期开展精准监测 [1] - 重点监测春尺蠖、天幕毛虫、沙葱萤叶甲、白刺夜蛾、鼠害等 进行专题趋势预测 [1] - 累计发布生产性趋势预报12次、中长期预测预报8次、虫情动态25条 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绿色防治技术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 [2] -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鼠(兔)害预防性防治 中度以上危害地区采用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方式 [2] - 建立药品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加强农药采购、存储、运输、使用、销毁等环节监督检查 [2] 专业队伍建设 - 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0次 覆盖500人次 包括常规业务培训、基层专题培训及"三北"工程攻坚区防治技术培训 [2] - 推荐业务骨干参加自治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竞赛 提升防控队伍业务水平 [2] - 规范物资储备管理 加强防治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保障应急响应水平 [2]
乌海:葡萄产业链“枝繁叶茂”结硕果
内蒙古日报· 2025-07-21 02:32
葡萄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乌海市首条NFC果蔬汁生产线投产,实现葡萄从破碎到灌装全流程无菌生产,年产可达5000吨,预计产值1亿元以上 [1] - 企业已推出葡萄、苹果、梨、黄柿子共4款纯天然果蔬饮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风味和营养 [1] - 葡萄产业形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1] 葡萄酒庄旅游经济 - 吉奥尼酒庄建成1000亩葡萄示范园,年产优质酒庄酒300吨,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2] - 乌海市建成4个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其中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 [3] - 全市葡萄主题农业休闲观光园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形成"以旅带农、以农促旅"模式 [3] 葡萄产业规模与技术标准 - 2024年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86万亩,产量0.76万吨,葡萄酒年加工能力1.43万吨 [3] - 全市拥有4家全产业链葡萄酒企业,生产近20种类型、200多款成品酒 [3] - 制定20余项地方标准和10余项企业标准,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9个 [3] 品牌价值与行业荣誉 - "乌海葡萄"品牌价值达29.32亿元,同比上升62.62%,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4] - 乌海葡萄酒在国际国内大赛累计获奖200余项,其中金奖52个 [3] - 乌海与法国波尔多同处北纬39度黄金种植带,独特地理条件造就葡萄优质品质 [2]
包钢股份千吨“储能钢”为西部绿电注入钢铁动能
内蒙古日报· 2025-07-20 11:34
公司动态 - 包钢股份首次批量生产1000吨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用新型高强度易焊接容器钢并完成交付 [1] - 该批钢材将用于内蒙古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 为西部地区新能源建设提供支持 [1] - 公司技术团队在23天内完成千吨合同交付 第二批合同正在洽谈中 [3] 技术突破 - 新型容器钢需兼具高强度 高抗疲劳性 耐腐蚀性及良好焊接性能以满足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核心容器需求 [3] - 技术团队解决钢板拉伸强度与热处理工艺匹配难题 采用小批量试制—工艺优化—批量生产的技术路线 [3] - 从订单下达到产品检验交付全流程紧密跟踪 确保每块钢板达到最高标准 [3] 新能源战略布局 - 公司将"风 光 储 氢"作为核心产品重点布局 风电钢产品已成为"陆上"之冠 输氢管线钢供货国家重点管线项目 [4] - 此次新型容器钢成功交付开辟储能用钢新赛道 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设施建设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4][5] 行业发展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利用空气压缩和膨胀原理实现电能储存与释放 是新型储能设施 [3] - 截至2025年5月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量达14309万千瓦 占全区电力总装机量52% [4] - 储能系统可调节新能源电力输出 解决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 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4]
包钢股份钢管分公司斩获“2025中国管道管材十大领军品牌”殊荣
内蒙古日报· 2025-07-20 09:34
公司荣誉与品牌影响力 - 包钢股份钢管分公司在2025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中荣获五项殊荣,包括"2025中国管道管材十大领军品牌"等 [1] - 评选依据品牌影响数学模型,综合考量企业基础数据、盈利能力、客户满意度等多维度指标,并结合公众投票 [1] - 公司品牌及钢管分公司分别获得"2025中国工程管道十大领军品牌""2025中国钢管十大品牌"等称号,体现行业领先地位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包钢集团钢管公司产品覆盖石油套管、锅炉管、船用管等领域,是国内无缝钢管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基地之一 [3] - 公司产品具备抗腐蚀、高强度、耐高温等性能优势,已成功进入延长石油非API油套管供应体系 [3] 行业发展趋势 - 评价活动旨在推动工程管道管材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 [1]
鄂尔多斯地区出现较强降雨天气
内蒙古日报· 2025-07-20 04:58
降雨情况 - 鄂尔多斯地区7月18日午后出现较强降雨,部分地区降雨量达99.5毫米[4] - 降雨呈现由西向东趋势,鄂托克旗首先出现降雨[4] -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最大降雨量达99.5毫米,接近100毫米大暴雨级别[4] - 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部分地区降雨超过30毫米[4] 应急响应 - 鄂尔多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8日9时启动全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4] - 全市落实抢险人员3110人,抢险设备545台套[5] - 储备块石25.38万立方米、土工布7.1万平方米[5] - 准格尔旗应急管理局储备编织袋超14万条、救生衣1140件、抽水泵30台等物资[5] 物资调配 - 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向9个旗区调拨12种325件套防汛抗旱物资[4] - 杭锦旗应急管理局调拨水泵、防洪挡板、编织袋等物资至各苏木镇[5] - 准格尔旗配备23支637人专业抢险队伍全员备勤[5] 灾情现状 - 伊金霍洛旗低洼地段7月19日上午暂未发现明显积水[2][4] - 鄂托克前旗未发现任何灾情,巡查小组正在排查隐患[4] - 3条河流产生山洪,暂未造成山洪灾害[5] - 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部分街道出现少量积水,工作人员正在处理[5] - 全市暂无人员伤亡报告[6]
“调解高手”暖城齐过招,鄂尔多斯这场“大比武”赛出真功夫,更赛出人情味儿!
内蒙古日报· 2025-07-20 02:19
活动概述 - 鄂尔多斯市妇联与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石榴花开耀北疆·暖城守护万家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大比武"活动 10支代表队30名调解骨干参与竞赛 [1] - 活动设置笔试环节、模拟调解、知识竞赛三大关卡 全面检验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储备和实战调解能力 [2] - 邀请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专家及资深调解员组成"调解智囊团" 通过真实案例传授调解技巧 [4][6] 竞赛内容 - 笔试环节侧重考核法律条文运用、案例分析和调解流程规范操作 [2] - 模拟调解环节要求6分钟内处理高仿真案例 需兼顾法理与人情化解矛盾 [2] - 知识竞赛包含必答、抢答、风险题 考察调解员反应速度和法律知识熟练度 [2] 活动成果 - 评选出个人奖6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集体奖10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组织奖4个) [6] - 获奖选手表示将把竞赛经验转化为调解实践 集体奖单位计划开展基层调解员培训 [6] - 活动被评价为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 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6] 社会影响 - 活动结束后调解员将新技能投入基层治理 推动家庭纠纷调解专业化 [7] - 通过"法理+人情"的调解方式 提升鄂尔多斯市家庭和谐度 [7]
风起北疆:绿电生产风生水起——从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看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
内蒙古日报· 2025-07-19 15:41
新能源装备制造 - 远景蒙新集团呼和浩特沙尔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已实现超1亿元产值,并计划建设储能集成生产线,打造"风机+储能"双轮驱动模式,预计全年产值达60亿元 [1] - 内蒙古通过链群式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形成"风机+储能"协同发展的产业模式 [1] 新能源资源与开发潜力 - 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占全国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占全国21% [3] - 鄂尔多斯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年发绿电2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3] - 乌兰察布凉城县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基地配套30万千瓦×4小时电化学储能电站已全容量并网 [5] 新能源项目与绿电生产 -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可满足1046万人一年生活用电或充满1.66亿台新能源汽车电池 [5] - 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累计装机突破1.35亿千瓦,全年生产绿电超2000亿度,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规模达762亿度,居全国第一 [5] - 截至2024年5月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达14309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52%,年绿电产量约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9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7亿吨 [10] 新能源政策与改革 - 内蒙古出台13项措施加快新能源和电网工程审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从半年压减至3个月 [8] - 创新投资合作机制,吸引远景、明阳、隆基、龙马等企业总部落地 [8] - 2024年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2727万千瓦,完成治沙238万亩 [8] - 优化6类市场化消纳政策,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强,风光利用率保持在93%以上 [8]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 呼和浩特培育电子级硅材料、智能技术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9] - 包头提升"世界绿色硅都"能级,打造万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和全球最大晶硅材料生产基地 [9] - 鄂尔多斯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乌海打造"风光氢储用"一体化基地,阿拉善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9][10] 未来规划与目标 - 2024年内蒙古新增新能源装机超4100万千瓦,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8] - 2025年目标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400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超过1.7亿千瓦 [12]
内蒙古首票业务通过!进口危化品“白名单”管理制度在鄂尔多斯落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7-18 15:11
进口危险化学品"白名单"管理制度落地 - 呼和浩特海关首次应用"白名单"管理制度快速验放进口危险化学品 货值8 75万元的光刻胶顺利通关进入鄂尔多斯源盛光电有限公司仓库 [1] - "白名单"制度显著降低查验比例 大部分进口危化品可直接通关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且成本降低 [3] - 鄂尔多斯源盛光电物流部部长表示 该政策解决了批批查验的痛点 尤其适应公司研发生产规模扩大后原料进口批次数量大幅增加的需求 [3] 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受益 - 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一站式服务包"机制向辖区企业宣传政策 明确适用企业和产品范围 [3] - 政策实施后企业可减少运输车辆等待费用 货物直接卸至危化品库强化安全管理 同时节省海关监管人力资源 [4] - 光刻胶作为生产必需原料 此前因危化品属性需批批查验 现通过信用及质控水平综合考察纳入"白名单"享受便利 [3] 制度创新与行业影响 - "白名单"管理制度是海关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创新举措 通过优化检验模式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 [3] - 制度在"监管有效 风险可控"前提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便利化措施 保障高质量发展 [3] - 鄂尔多斯海关作为内蒙古首个实践案例 标志着该政策在自治区顺利落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