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赤峰市联手京东家政助力百姓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13:42
京东家政培训就业项目 - 全国首家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于今年3月落地赤峰 为当地劳动者免费提供日常保洁 家电清洗 收纳整理等多元化家政技能培训 [4] - 赤峰市与京东家政联合推出"订单式培训" 采用"统一标准 分散培训 集中考核"模式 整合11家培训机构资源 形成立体化人才培育网 [4] - 项目实现"培训即就业 结业即上岗" 目前已培训学员330余名 有效促进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 [11] 家政行业市场需求 - 家政市场需求向精细化 专业化升级趋势明显 健康 养老 保洁等领域从业人员需求量巨大 [6] - 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性技能 行业积极性不高 京东家政项目通过培训帮助增收致富 [6] 地方政府支持措施 - 宁城县对前40名入职京东家政的本地报名者每人发放2300元补贴 激发参与热情 [9] - 松山区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 组织网格员入户精准动员 重点推介求职意愿强烈家庭 [9] - 赤峰市构建四级联动宣传网 线下在车站 商圈张贴招聘公告 线上通过抖音 微信等平台推送岗位信息 [11] 从业人员案例 - 学员郭俊虎通过培训掌握空调滤网清洗等技能 入职后单日收入达1200元 对工作充满信心 [1] - 培训内容包括家庭基础保洁等实操技能 学员在基地进行系统性学习 [3][6][8]
蒙浙粤专利“联姻”包头稀土,单日签约额破3.2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12:24
专利转化合作成果 - 稀土高新区17家企业与内蒙古、浙江、广东等地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签署多领域协议,总金额突破3.2亿元 [1] - 协议涵盖专利技术合作、产学研协同、专利许可及质押融资等领域 [1] 知识产权积累与运用 - 稀土高新区有效专利总量达7258件,其中稀土相关专利1962件 [3] - 英思特稀磁公司拥有国内专利360件,支撑企业95%以上产品 [3] - 高新区通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双质押模式为45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完成融资超80笔,总额超40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57亿元,企业获得市级奖补255万元 [3]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 - 2024年组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务解析、海外纠纷应对等专题培训5场次,覆盖100人次 [3] - 英思特公司获得包头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3] - 全国稀土领域"双五星"专利共330件,高新区企业拥有46件,占比13.9% [4] 跨区域协同创新 - 深化与粤港澳、长三角地区"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飞地合作模式 [4] - 联合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推进专利导航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4] - 推动稀土产业从"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加速打造世界级产业 [4][5]
“指尖技艺”变富民产业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07:50
非遗手工艺产业发展 - 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促就业服务中心(匠心坊)构建了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文化创新+产业孵化的综合性平台 [3] - 通过分级培养和以师带徒模式培养出100多名学员 涵盖初级班4期 中级班2期和高级班1期 [8] - 开发出笔记本 驾驶证套 刀套 手表皮链等多款符合潮流的文创产品 并与黄河大峡谷等景区达成战略合作设立非遗文创专柜 [8] 商业模式与就业促进 - 采用培训与售卖一体化模式 通过线上电商平台 线下沙龙研学 私人定制和批量订单实现产品推广 [8] - 提供掌握技能-优先就业-免费创业指导-实现增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将指尖技艺转化为富民产业 [8] - 帮助农牧民 手工艺爱好者 待业青年等多个群体实现就业 案例显示首批学员已蜕变为项目负责人 [6][8] 技艺传承与创新 - 皮雕制作需经历切皮 拓图 雕刻 錾刻 染色 缝制等工序 单件作品耗时近一周 [3] - 培训体系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坐镇 强调对唐草纹路等古老技艺的复刻与匠心传承 [1][6] - 提出传承不守旧 创新不离根的发展理念 计划通过学校社团平台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 [5][8]
多措治理 联防联治 扩绿增收阿拉善盟:坚决打赢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02:20
防沙治沙项目进展 - 九棵树治沙项目区完成治理面积41.83万亩,包括人工造林种草14.04万亩、工程固沙12.53万亩、撒播造林0.26万亩,建立15万亩雅布赖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1] - 2024年"河塔"片区完成林草生态建设总任务325.35万亩 [2] - 2025年计划完成152.97万亩治理任务,投资15.33亿元,目前已完89.63万亩 [3] 区域联防联治措施 - 围绕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和腾格里沙漠西北缘两大沙漠交汇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2] - 与甘肃省武威市等地达成生态治理协作机制,推动联防联治由理念转向落地 [3] - 2025年计划实施联防联治项目7个,建设任务118.87万亩 [4] 资金投入与规划 - 2025至2028年规划"三北"六期工程项目11个,总投资37.25亿元,建设任务343.77万亩 [3] - "河塔"阻击战片区工程项目9个,建设任务投资30.85亿元、建设任务313.27万亩 [3] 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 培育接种肉苁蓉、锁阳等特色沙产业,带动800余户2000余名农牧民人均年增收2万至5万元 [6] - 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劳务报酬占比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10%,已吸纳劳动力15454余人 [4] - 实现三大沙漠边缘全长1856公里锁边林草带全面合龙 [2]
通辽跻身国家级示范项目城市之列 未来3年将获5亿元中央财政支持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02:09
中央财政支持 - 通辽市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获得5亿元资金支持 为期3年 [1] - 资金将集中投向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 提升市县医疗服务能力 [2] 医改措施与成效 - 以三明医改为蓝本 构建党政主导 部门协同 各方参与的管理体系 [1] - 药品耗材集采节约医保基金 减轻患者负担 [1] - 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改为按病种付费为主 患者住院平均自付费用下降13.02% [1] - 争取到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实现疑难危重症诊疗省级同质化 [1] - 组建9个紧密型医联体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 - 构建中医药(蒙医药)四级特色服务网络 实现中医(蒙医)诊疗基层服务全覆盖 [1] - 创新医防融合模式 开展两癌筛查和慢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 [1] 示范意义与认可 - 探索出深度契合边疆欠发达地区的医改模式 成为全国9个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双年度合作项目试点城市之一 [2] - 医改实践得到国家高度认可 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 [1][2]
电亮中国:绿能输送一鸣惊人——从绿电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看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使命
内蒙古日报· 2025-07-22 09:31
特高压电网建设与运营 - ±800千伏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长1620公里 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五地 单日外送电量超1亿度[3] - 截至7月19日累计外送电超1935亿度 节约标煤619.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63亿吨[5] - 内蒙古已建成"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 形成纵贯南北的蒙电外送大通道[11] 绿电生产与外送规模 - 去年内蒙古生产绿电超2000亿度 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规模762亿度位居全国第一 节约标煤243.84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0.76亿吨[6] - 2025年通过特高压外送北京绿电已超10亿度 是2024年全年交易电量的2倍 相当于3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8] - 2024年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达1706亿度 绿电输送量持续增加 累计外送电量破7400亿度 相当于2.7亿户家庭1年用电量[13][14] 绿电交易机制创新 - 京蒙两地电力部门将绿电进京交易周期由每年3-4次提升至每月2-3次 实现高频次常态化交易[8] -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将绿电交易纳入中长期交易 市场经营主体可获得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15] - 交易平台与国家能源局建立专线 实现绿电交易到绿证核发全流程畅通 2024年累计推送核发绿证超2.4亿张[16] 绿电消费与企业实践 - 2024年内蒙古电力集团经营区域内1788家市场主体参与绿电交易 全年交易量757亿度 绿色环境价值30.3元/兆瓦时[16] - 包钢2024年外购绿电24.29亿度 购买绿证240多万张 绿电占比高达61.6%[17] - 绿证可作为国际贸易衔接工具 欧盟碳关税将认可中国绿证 帮助企业降低碳关税成本[17] 未来发展规划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在内蒙古实施库布其至上海、腾格里至江西等特高压工程[15] - 将加快开工蒙西至京津冀、达拉特至蒙西等特高压工程 提升蒙东电网整体外送能力[15] - 2025年4月9日完成当日绿电交易量1.94亿千瓦时 470家新能源场站和256家用户自主参与交易[15]
2025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经济稳中向好
内蒙古日报· 2025-07-22 08:05
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2900.7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3] - 经济顶住压力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1] - 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深度释放 全市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 [7] 分产业表现 - 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 同比增长6.2% [3] - 第二产业增加值2049.1亿元 同比增长7.4% [3] - 第三产业增加值833.4亿元 同比增长3.4% [3] 行业数据 -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5.3亿元 同比增长6.3% [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5]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5亿元 同比增长8.5% [5] - 全社会用电量522.1亿度 同比增长6.1% [5] 居民收入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3元 同比增长4.9% [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46元 同比增长4.4% [5]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4元 同比增长5.7% [5]
巴彦淖尔市发布麦收减损技术指南
内蒙古日报· 2025-07-22 02:49
极端天气应对措施 - 巴彦淖尔市发布麦收减损技术指南 建议科学应对极端天气以减轻产量损失 [1] - 轻微倒伏麦田避免人工扶直 倒伏较重灌浆期麦田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生长调节剂延长灌浆时间 [1] - 倒伏较重即将收获麦田采用履带式收割机低位逆倒伏方向收割 降低作业速度或减少喂入量 [1] - 严重倒伏麦田组织人工分片抢割 减少落粒损失 [1] 收获时机与条件控制 - 农户需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适时收获 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1] - 持续阴雨天气时 籽粒含水量≤20%地块采用履带式收割机雨停间隙抢收 [1] - 籽粒含水量>20%未成熟地块优先排水保穗 待籽粒充实后收割 [1] - 过熟小麦应在早晨或傍晚茎秆韧性较大时作业 降低作业速度并减小清选筛开度 [2] 机械操作参数优化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割机割茬高度 拨禾轮转速和作业速度等参数 [2] - 籽粒饱满度差小麦适当降低清选风扇风力 避免籽粒随杂质排出 [2] 粮食储存处理方案 - 采用自然通风晾晒使小麦达到13%安全贮藏含水率 [2] - 连续阴雨致含水率过高时 优先选用循环式干燥机烘干(受热温度≤50摄氏度) [2] - 无烘干条件时在通风良好室内摊放晾干 定期翻动并使用风机通风散热除湿 [2]
包头:稀土产业蓄势腾飞
内蒙古日报· 2025-07-22 02:17
项目投产与建设 - 金龙稀土新材料首期5000吨稀土永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首批钕铁硼产品成功下线 [1] - 生产线采用智能化机械臂和严格生产管控,核心指标(效率、成本、能耗、环保)达行业先进水平 [1][2] - 英思特稀磁新材料投资6.5亿元建设稀土永磁材料一体化应用项目,分两期推进并新建智能无人生产线 [2] 核心技术与创新 - 自主研发6项核心技术(制混一体设备、易成型磁粉技术等),提升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 [2] - 稀土高新区拥有109家创新平台,近3年推动62项科技成果转化,涵盖研发、测试、中试等全环节 [8] - 安泰北方"智能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填补国内空白,多项技术成果(如闪速烧结装备、固态储氢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 [9] 产业集群与产能 - 稀土高新区汇聚超百家全产业链企业,全国磁材前十强中8家已布局,磁材总产能达15.9万吨 [5] - 韵升科技、日本相模等21个磁材项目在建,策划实施总投资94.72亿元的19个重大项目,9个已开工 [6] - 一季度稀土产业产值124.59亿元,同比增长21%,占包头市重点项目的58.7% [9] 产业链延伸与国际化 - 推进磁材向下游延伸(如永磁电机产业园),加快汇川技术、盘毂动力等项目开工,目标填满产线 [6] - 与国家级机构共建创新生态,推动储氢材料、催化剂等成果产业化,14个标志性工程中占13个 [9] - 北方稀土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稀土高新区技术领跑全国"第一方阵",加速国际化影响力 [9]
“调立审执”同发力 司法助企护营商
内蒙古日报· 2025-07-22 01:16
司法助企措施 - 达拉特旗人民法院上半年审理涉企案件2575件,审结2181件,结案率84.7%,平均审理时间35.12天 [1] - 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提供诉讼引导、风险提示、法律释明等服务,优化立案流程,符合条件案件当场登记立案 [1] - 利用"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信息化平台提升涉企纠纷办理效率,实现"足不出户、诉执无忧"服务体验 [1] 案件审理机制 - 对简单涉企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分流至速裁团队优先办理 [2] - 复杂涉企案件分流至专业审判庭审理,建立台账并优先排期办结 [2] - 加强与工商联、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完善特邀调解机制,强化专业调解力量 [2] 执行工作优化 - 制定防止超标的查封财产的工作指引,执行中坚持效率原则和最小成本原则 [2] - 被执行人有多项财产时合理选择查封财产,优先采用"活封"方式使财产物尽其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