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烟台|烟台“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融合衔接、优势互补,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大众日报· 2025-08-27 01:14
多式联运网络建设 - 德龙烟铁路海铁联运跨省新通道全线贯通 缩短运距152公里 运输时长压缩6小时 运价下降70%以上 [2] - 山东德宝多式联运有限公司通过"公铁水"全程联运模式 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12%以上 铁路运输时效超过公路运输 [3] - 公司投资建设大型多式联运基地 提供货物堆存、装卸、仓储及集装箱维修等全方位延伸服务 实现仓配运一体化管理 [3] 国际物流通道拓展 - 海空联运业务使跨境电商商品经中韩班轮转仁川机场发往欧洲、南美 整体物流成本压缩约20% [4] - 烟台市举行多式联运物流供需对接会 汇聚120多家铁路、港口、航空及制造业企业 搭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平台 [4] - 推进烟台—大连"双城联动"交流合作 成功实现蓬莱—长岛无人机跨海运输首航验证试飞 [4] 运输结构优化 - 德龙烟铁路新通道避免传统公路运输绕行600公里 实现大宗物资"公转铁"运输模式创新 [2] - 多式联运通过8家实力企业环环相扣的合作 实现一次委托全程服务 提升综合运输组合效率 [3] - 低空经济领域取得突破 8家烟台企业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及应用场景名单 占全省总数十分之一 [4]
济宁|上半年济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
大众日报· 2025-08-27 01:07
工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 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1] - 8个大类行业中32个实现增长 较一季度提升7.9个百分点 [1] - 规上采矿业增长3.3% 规上制造业增长11.1% 分别较一季度回升0.7和0.4个百分点 [1] 地区经济总体情况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3022亿元 同比增长6.0%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4亿元 增长5.0% [1] 企业培育体系 - 建立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 实施动态管理和梯度培育 [1] - 现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 省级90家 [1] - 覆盖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现代医药、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 [1]
齐鲁农超扎根百县网罗山东全域好品
大众日报· 2025-08-27 01:03
核心观点 - 齐鲁农超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渠道打通和品牌建设 助力山东农产品从区域走向全国及国际市场 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 [2][3][6] 资源整合 - 平台以全域化资源整合为支柱 打破县域界限 实现一平台覆盖全省 [2] - 聚合近5600家优质农特产品企业 深入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场景 [3] - 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难和品牌分散问题 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 [3] 市场拓展 - 平台自2023年8月上线以来举办近百场巡展活动 构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4] - 2025年1月携120余家山东农产品品牌企业北上进京 推出200余种产品 [6] - 上海推广中心启动活动中 部分单品开幕半天即售罄 市场热情超预期 [4] 品牌建设 - 通过桃桃季等线上主题活动塑造山东桃高品质产业集群形象 [3] - 截至2024年底山东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有效用标总数3999个 打造108个省级区域公共品牌 [6] - 构建1+16+N品牌建设架构 强化品牌塑造与营销推广 [7] 业务模式 - 构建四位一体平台:交易中枢提供在线支付和订单管理 数据中台实时监控市场动态 品牌引擎强化营销 生态枢纽整合物流金融资源 [7] - 通过四链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融合 拓展农业新空间 [8] - 与驻村第一书记合作 推动农产品销售并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8] 业绩表现 - 安丘草莓种植户通过平台预计2025年销售额比去年增长50% [7] - 平台产品已进入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 [6]
鲁台经贸洽谈会将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8-27 01:03
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安排 - 活动定于9月1日至4日举办 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1][2] - 采取主会场加分会场办会方式 主会场设在潍坊市 分会场设在济南和德州等市[2] - 主会场举办1项主题活动和6项专题活动 包括两岸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 现代农业合作推进会 高端化工产业合作对接会 医养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 鲁台青年科创体验营启动仪式 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大会 台商齐鲁行活动[2] - 分会场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和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等经贸活动[2] 产业对接与客商邀请 - 聚焦山东十强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现代农业 高端化工 医养健康等鲁台优势产业 促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重点项目对接洽谈[3] - 重点邀请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 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等台湾工商团体和富士康 旺旺 台塑 统一 康师傅等智能制造 现代食品 金融科技领域领导企业来鲁投资考察[3] - 前期针对性开展我帮企业组主场和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 重点瞄准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台商集聚区 通过产业主管部门加项目承接地协同推进模式洽谈合作项目[3] 鲁台产业合作成果 - 截至2025年6月 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907个 实际使用台资310.4亿美元[4] - 锚定19条标志性产业链和8加X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通过举办涉台经贸活动和专题招商 引导台资企业卡位入链 聚链成群[4] - 设立全国首家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 围绕现代食品 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两岸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4] - 截至2025年7月 合作区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1家 省级专精特新 瞪羚等高质量中小企业254家 省市级研发平台67个[4]
2024年度全省建筑业领先市、县(市、区)、企业和2025年度第一批“齐鲁建造”品牌发布
大众日报· 2025-08-27 00:56
评价结果发布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2024年度全省建筑业领先市、县(市、区)、企业和2025年度第一批"齐鲁建造"品牌 [2] - 确定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泰安市、临沂市5市为综合实力领先市 [2] - 确定胶州市等10个县(市)为综合实力领先县(市) [2] - 确定烟台市、济宁市、日照市3市为跨越发展市 [2] - 确定济南市槐荫区等10个区为跨越发展区、淄博市高青县等10个县(市)为跨越发展县(市) [2] - 确定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为综合实力领先企业 [2] - 发布首批"齐鲁建造"品牌,包括177个企业品牌、47个服务品牌、37个部品建材品牌、7个区域品牌 [3] 评价方法与行业影响 - 评价方法综合考量发展规模、外向度等指标 [2] - 入选名单包括传统建筑业体量大的市和县(市、区)以及发展势头迅猛的后起之秀 [2] - 评价出的8个领先与跨越发展市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0% [3] - 相关县(市、区)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1% [3] - 旨在激发各级党委、政府做大做强建筑业的内生动力,实现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 [2] 企业层面评价与表现 - 针对企业的评价重点聚焦生产经营规模、质量安全管理、科技创新转型等核心指标 [3] - 入选的50家建筑业综合实力领先企业2024年总产值超9000亿元 [3] - 50家领先企业总产值占全省1.3万家企业完成总量的45.4% [3] - 公开评价结果既是对龙头企业的肯定,也为全省建筑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转型发展路径 [3] 后续政策导向 - 将深化评价结果运用与精准帮扶协同推进,加强逐市逐企帮扶 [4] - 抓领先地区和龙头企业挑大梁,激励发展速度快、势头好的市和县(市、区)深挖潜力、跨越发展 [4] - 加强"齐鲁建造"品牌管理维护,聚力品牌培育发展,用品牌的力量助推建筑业走出去发展、高质量发展 [4]
菏泽|全国电商大咖“菏泽论剑”迸发澎湃动能
大众日报· 2025-08-27 00:49
行业核心观点 - 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和共同富裕加速器 通过关键变量撬动经济增量并释放乘数效应 [1][5] - 菏泽市通过培育1.3万家网络零售企业和13万余家店铺 形成全国领先的电商产业规模 [2] - 淘宝村/镇数量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和全国前两位 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2] 电商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亿元 同比增长11.3% [2] - 电商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 增速居全省第1位 [2] - 曹县发展为全国第二大电商村集群 仅次于浙江义乌 [3] - 全市布局13家电商产业园区 e裳小镇成为全国县域单体最大数字经济产业园 [3] 产业链与生产能力 - 曹县服装类经营主体达3万家 企业1.1万家 形成设计至销售全产业链条 [3] - 海尔卡奥斯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汉服生产数字化 200人日产量达5000条马面裙 较传统生产线提升4倍 [3] - 汉服从设计到成品生产周期缩短至1-2周 激光切割技术消除线头提升品质 [3] 品牌建设与产业带动 - 培育"曹献优品""单养千秋"等公共品牌 形成11处省级电商产业带 [4] - 带动近60万群众增收致富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年居全省前三位 [4] - 孙庄村电商大楼签约5家千万元级企业和16家五百万元级企业 预计新增网零额2亿元 [4] 村级电商发展成果 - 孙庄村拥有淘天网店2800余个 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网店500余家 [4] - 全村服饰公司160余家 电商户560户(占全村74%) 成为全国最大村级汉服集散地 [4] - 年销售额达5亿多元 实现从农业向服务业转型 完成产业升级 [4] 跨境电商与国际化 - 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线企业近500家 Temu/希音平台进驻超100家企业 [4] - 全国首个非口岸城市海关监管场所落户菏泽 推动汉服/发制品/牡丹芍药等特色产品远销海外 [4] - 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深度融合 成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4]
潍坊:用技术为城市地下燃气钢管披上“隐形铠甲”
大众日报· 2025-08-26 23:37
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新型绝缘活接和不停输更换活接装置 解决地下钢管防腐层破损点无法有效检测问题 实现不中断供气情况下迅速更换管道部件 [1] - 公司应用阴极保护系统到低压庭院埋地钢管 有效解决埋地钢管局部腐蚀问题 使用PPB级天然气泄漏检测技术将检测精度提升至十亿分之一级别 [2] - 创新工程融合1项国家发明专利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 直击埋地燃气钢制管道防腐层破损点难寻 钢管易腐蚀 管线改造施工难度大三大难题 [2] 业务进展 - 公司已完成150公里在役庭院埋地钢管加装阴极保护技术工作 成功检出并修复50余处防腐层破损点 [3] - 通过微创施工和加装阴极保护的预防性维护组合拳 确保钢制管道在使用周期内保持安全状态 有效降低老旧管道腐蚀和泄漏风险 [3] - 技术团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公司于2024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 行业影响 - 公司构建创新使用绝缘活接 外防腐层间接检测 增设阳极包 PPB级泄漏检测四维一体燃气钢管防护体系 为城市地下燃气钢管提供安全防护 [2] - 实现从道路小区开膛破路到微创施工 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预防的行业技术升级 施工过程不影响居民正常用气 [1][3] - 技术应用让老旧钢管重获新生 以非侵入方式持续保障千家万户用气安全 显著提升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3]
鲁智深|记者手记:鸡蛋从内部打破是新生
大众日报· 2025-08-26 13:20
核心事件回顾 - 2018年"水煮驴皮"舆论风波导致阿胶行业急刹车 东阿阿胶作为龙头企业首当其冲 [1] - 2019年公司出现亏损 长期依赖的提价囤货模式就此终结 [1] - 华润系入主后改变经营策略 成功扭转亏损局面并使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1] 行业特性分析 - 医药产业属于高价值深耕赛道 A股三大医药板块(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品)龙头企业毛利率普遍超70% 部分企业可达90%以上 [1] - 阿胶行业作为中药细分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东阿阿胶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达73.13% [1] - 行业高毛利率特性吸引北上资金成为东阿阿胶第三大股东 [1] 商业模式转型 - 过去十余年通过持续提价实现"价值回归" 使产业链上下游获得丰厚收益 [1] - 但涨价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 需要及时进行内部革新 [1] -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策略 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1] 事件影响评估 - 舆论危机既是企业发展的重大劫难 同时也成为经营模式转型的救赎契机 [1] - 事件促使企业放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最终实现经营层面的新生 [1] - 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战略调整成功克服危机 为整个阿胶行业提供转型范例 [1]
净利创新高!青岛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
大众日报· 2025-08-26 11:4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产品销量473.2万千升,同比增长2.3% [1] - 营业收入204.9亿元,同比增长2.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7.2%,创历史新高 [1] 产品结构优化 - 主品牌产品销量271.3万千升,同比增长3.9% [2] - 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199.2万千升,同比增长5.1% [2] - 加速培育大单品及创新品类,推进"1+1+1+2+N"产品组合发展 [2] - 研发上市轻干、樱花味白啤、浑浊IPA等多款特色产品 [2] 市场与渠道拓展 - 国内三大战略带市场均实现量利双增长 [3] - 线上渠道深化运营传统平台,聚焦新媒体新渠道 [3] - 即时零售业务连续5年交易额高速增长 [3] - 海外市场持续推进产品分销覆盖和品牌传播 [3] 品牌战略与营销 - 实施"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全国性第二品牌"战略 [3] - 聚焦体育营销和音乐营销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3] - 通过多场景营销实践提升消费者体验与互动 [3]
森马服饰的困局:利润骤降费用大增,休闲服饰不断萎缩,品控失守投诉多发
大众日报· 2025-08-26 07: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1.49亿元,同比增长3.26% [2][3] -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41.17% [2][3] - 扣非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45.22%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7亿元,主要因支付货款增加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4%,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 [3]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18.23亿元,同比增长17.67%,主要因线下新开门店及线上投流费用增加 [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10%,主要因股票期权费用增加 [3] - 广告宣传费3.86亿元,同比增长18.96% [15] - 折旧费1.80亿元,同比增长26.84% [15] - 劳务费2.69亿元,同比增长23.78% [15] 业务板块分析 - 儿童服饰营收43.13亿元,同比增长5.97%,占总营收70.15% [4][5] - 休闲服饰营收17.23亿元,同比下降4.98%,占总营收28.02% [4][5] - 儿童服饰毛利率同比减少1.34个百分点 [4] - 休闲服饰毛利率同比增加4.65个百分点 [4] - 其他业务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58.03% [5] 区域市场表现 - 境内营收占比99.15%,同比增长2.88% [5][6] - 境外营收5208万元,同比增长79.19%,占比0.85% [5][6] - 境外业务开拓成本同比增长136.23% [6] - 境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9.57个百分点 [6] 门店运营状况 - 门店总数8236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89家 [14] - 直营门店999家,报告期新开107家、关闭88家 [15] - 加盟门店7194家,报告期新开432家、关闭498家 [15] - 联营门店43家全部关闭 [15] 历史业绩对比 - 2024年营收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仅增长1.42% [7]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曾达76.06%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 [8] 公司治理结构 - 实控人邱光和家族合计持股比例达70% [10][13] - 2025年上半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50元,总额4.04亿元 [10] - 近三年分红率均超70%,2021年达135% [10] - 董事长邱坚强年薪118万元,副董事长周平凡年薪117.78万元 [13]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29条投诉,涉及退运费难、质量问题等 [16] - 全国12315平台年内30条投诉,涉及售后服务差、退换难等问题 [17] - 2025年1月GSON品牌羽绒服检测显示绒子含量等指标不合格 [16] - 2023年以来多次因产品质量、广告宣传问题受行政处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