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搜索文档
烟台市外贸进出口由2020年3243.1亿元增至2024年4723.4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9-19 04:16
外贸进出口表现 - 全市外贸进出口由2020年3243 1亿元增至2024年4723 4亿元 累计增长45 6% [1] - 2024年1-7月全市进出口完成3012 5亿元 同比增长18 2% [1] - 十四五期间跨境电商进出口累计完成超750亿元 市场采购出口超700亿元 [2] 实际使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 实际使用外资累计突破95亿美元 [1] - 对外投资累计达到72 7亿美元 [1] - 2024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完成6 86亿美元 居全省第3位 [1] - 2024年1-7月对外投资完成13 7亿美元 同比增长6 7% [1] - 十四五期间共推动366家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合同利用外资49 3亿美元 [3] 招商引资成果 - 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实行市区一体化招商 [3] - 年均举办或参加国家 省 市重点招商活动30余场 [3] - 与132家商协会组织签署协议并建立联系 [3] - 引进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 万华科威特等重大项目 [3] - 获评2023年山东省唯一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3] 园区发展建设 - 5家园区入选全省三类特色园区 数量全省第一 [4] - 烟台开发区在2024年综合发展绩效评估位列全国第八 [4] - 中韩 中日产业园累计新设日韩资项目300余个 [4] - 实际使用日韩资7亿多美元 [4] - 获批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 [4] 外贸企业培育 - 实施外贸骨干 新增实绩双百工程 [2] - 年均新开壶企业1000家以上 [2] - 百家骨干企业增长面始终保持60%左右 [2] - 向5500多家外贸企业推介392场展会 [2] 政策支持体系 - 争取青岛海关出台支持烟台外贸发展30条政策 [2] - 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政策试点突破200项 [2] - 累计争取资金22 5亿元 [2] - 省级以上开发区外资和外贸总量占全市比重均达80%以上 [1]
烟台|烟台市外贸进出口由2020年3243.1亿元增至2024年4723.4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9-19 01:07
9月1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 烟台市"十四五"时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全市外贸进出口由2020年3243.1亿元增至2024年 4723.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累计突破95亿美元,对外投资累计达到72.7亿美元,省级以上开发区外资和 外贸总量占全市比重均达到80%以上。今年1-7月,全市进出口完成3012.5亿元、增长18.2%,实际使用 外资完成6.86亿美元、居全省第3,对外投资完成13.7亿美元、增长6.7%。 烟台市聚焦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建立形成大开放工作格局。体制机制上,坚持力量一体整合、资 源一体共用、信息一体共享、行动一体出击;业务工作上,实行内外贸一体化、内外资一体化、招商投 资一体化、产贸城一体化。研究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产业链招商、一体化招商、园区"二次创业"及 全力提升开放水平加力提振消费七项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争取青岛海关出台全省唯一一个支持烟台 外贸发展30条,商务发展政策包更加完备。"十四五"期间,累计争取政策试点突破200项、资金22.5亿 元。 对外贸易方面,深入实施外贸骨干、新增实绩"双百工程",大 ...
泰安|新时代人文经济的泰安实践
大众日报· 2025-09-19 01:07
以人文驱动经济 以经济反哺民生 以民生诠释文明 新时代人文经济的泰安实践 在中华文明的漫长脉络中,泰山始终以其"五岳独尊"的雄姿和"国泰民安"的寓意,巍然屹立。 泰安因山得名,依山而建,山城一体,不仅承载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 探索出一条以人文驱动经济、以经济反哺民生、以民生诠释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新时代人文经 济"的泰安实践。 文脉赓续 泰山文化赋能文旅提质升级 秋高气爽的九月,第三十九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如期举办。本届登山节围绕挖掘、弘扬泰山文化,扩 大登山节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组织了一系列以泰山和泰山文化为主题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 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泰山之重,在中华文脉中如千钧之鼎。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历经28亿年的地质变迁演 化,1627种植物涵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苍翠秀丽,399种动物呈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 天然生趣。 文脉赓续,风骨长存。今日,历史的足音仍回荡城中:岱庙雄踞泰城,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建筑群之 一,飞檐斗拱间礼乐风华流转千年;东平湖畔戴村坝"运河之心",引汶入运滋养京杭大运河畅流至今。 文化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业的 ...
滨州|滨州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大众日报· 2025-09-19 01:07
同时鼓励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未开发、达不到转让条件问 题。新政策允许办理预告登记方式解决无法转让的难题,由受让方先行开发再办理转让手续,既能保障 双方权益,又能促进土地盘活利用。 支持住宅产品类型和建筑形态多样化。精准回应群众对居住品质的新期待,对建筑高度不大于36米 的住宅,首层可设专有庭院,进深不大于6米(下沉庭院不大于8米),不计入绿地率和建筑密度。地块 内建筑高度按连续两至三个梯度进行控制,避免"高低配"现象。在住宅顶层设计屋顶花园,丰富"第五 立面"。对于公共下沉庭院,周边可合理布置为业主服务的社区食堂、城市书房、游泳馆、健身房等公 共配套设施,其绿化部分可计入绿地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风雨连廊、小区入户大堂不计容空间,提 升居住便利性和归家体验。 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主要体现在空间利用激励,提高得房率。作为公共空间使用,底层层高不低 于3.6米的架空层其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为居民提供便利,阳台进深不超过2.4米且建筑面积不超套内 20%的,按一半面积计入容积率;不大于6平方米的"入户花园",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容积率。 不大于两层层高的挑空空间,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枣庄|枣庄加快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产业链串起丰收果
大众日报· 2025-09-19 01:02
"6000万羽年产能,300余家养殖户,从鸡苗到餐桌全链条可控!"枣庄华宝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华宝牧业)总经理王敏一席话道出智慧养殖的成效,不仅降低能耗20%,还提升产出效率30%。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华宝牧业构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养殖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棚能养殖5万只白羽肉鸡,8个棚仅需要3个技术员。"华宝牧业养殖场场长单传 朝说。这是枣庄农业产业链"链式效应"的缩影。 枣庄将高质高效农业纳入"6+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食品精深加工、蔬菜果品等7条子产业链, 形成"1+3+N"产业体系,即1个百亿级马铃薯产业集群、3个50亿级产业(石榴、豆制品、辣子鸡)、14 个10亿级特色产业,去年涉农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 9月的鲁南大地,秋色如画,枣庄冠世榴园里,沉甸甸的石榴果压弯枝头。前不久,一场特殊的"丰 收故事会"——"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枣庄市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专场记者见面会,在吉美大健康产 业园举行。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与4位企业家围坐一堂,畅谈"一颗石榴""一只肉鸡""一块豆 干""一座大棚"如何通过产业链延伸变成农民的"致富果""金疙瘩"。 ...
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召开
大众日报· 2025-09-19 01:00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力提升城市发 展质量和竞争力,全省城市工作实现新跃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 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 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 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具有山东特色的城市发 展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完善提升城市规划,增强济青辐射带动能力,统筹城市群 和都市圈联动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做好结构优化大文章。要聚焦 创新城市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好动能转换大文章。要聚焦宜居城市建 设,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品质提升大文章。要聚焦美丽城市建设,在降 碳、减污、扩绿上下功夫,做好绿色转型大文章。要聚焦韧性城市建设,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 安全生产 ...
山东部署开展12项重点工作 支持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
大众日报· 2025-09-19 00:55
针对各领域老年专业人才,我省将搭建"齐鲁银龄智库"平台。省级层面招募1000余名"银龄智库人 才",组织推动老党员、老干部、高级职称老年人才以项目聘用、技术帮扶等形式,为社会贡献专业力 量。 为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性,《实施意见》从老年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入手,作出一系 列安排部署。在老年教育方面,推动社区(村)与老年大学、社区大学等合作共建基层老年教育学习点 1万余个,省级线上老年教育课程超2万门。在文化旅游方面,发挥老年大学资源优势,推动老年游学研 学标准建设。在体育健身方面,积极推广老年人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 近日,山东出台《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 见》),明确完善基层老年组织网络、深化老年志愿服务、挖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扩大老年人参与设 施供给等12项重点工作任务,着力为老年人搭建施展才能舞台,支持老年人加强社会参与、实现老有所 为。 《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基层老年组织体系建设,鼓励以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兴趣交流等为纽 带,吸纳老年人广泛参与基层治理。要鼓励各级各部门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老年人力资源, 搭建老年志愿服务平台 ...
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在济南举行
大众日报· 2025-09-19 00:55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达到9.86万亿元 增长5.7% 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增长5.6% 年底将迈上10万亿元大关 [2] - 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达到4.8万亿元 比2019年增长39.3% [4] 产业结构与转型 - 传统产业占工业七成左右 累计退出粗钢产能近2000万吨 压减化工园区110多个 [6] - 年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 "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7% [6][7] - 生物产业领域小麦玉米花生海洋生物等育种能力全国领先 低聚木糖木糖等生产能力全球第一 [5] - 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十强产业"之一 去年能源投资突破2100亿元 [5][8] 对外贸易与物流 - 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38万亿元 占沿黄九省区的54.8% [3] - 连续4年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万列 [3] -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 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3] 能源结构与绿色转型 - 光伏装机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 年发电量1000多亿度绿电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00万吨 [8] - 依托沿海地质水文条件加快发展核电 海陆并进开发风电 核电项目按不低于10%比例引入民间投资 [5][8] - 午间出现电价异常波动现象 正通过政策调整能源结构解决消纳压力 [8] 生态保护成效 - PM2.5平均浓度改善30.4% 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10.8个百分点 [4] - 盐碱滩涂地占全国15% 年日照时长超过2200小时区域占省域面积2/3以上 [8]
28家鲁企登榜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大众日报· 2025-09-19 00:55
9月18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8家鲁企入围榜 单。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排在第42、 54、96位,居28家鲁企的前三位。 据了解,500强榜单的入围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迈上新台阶,达到51.1万亿元,平均营业收 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2.2亿元。 榜单显示,服务业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利润水平较快增长,经营效益结构性向好,人均 营业收入和人均净利润分别增长至328.1万元和21.5万元,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新兴服务表现亮眼,互 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加速崛起,入围数量达到 184家。(记者 陈晓婉) ...
山东加快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9-19 00:55
海参产业是山东省渔业优势特色产业,在丰富人民群众"菜篮子"、保障优质蛋白供给、促进渔民增 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高质抗逆海参新品种4-6个,全省 优质海参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培育有影响力的海参企业产品品牌10个以上,"胶东刺参"区域公用品 牌得到广泛认可,山东海参产业在全国占据领先优势,产值突破600亿元。 山东加快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国精品海参生产基地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委金融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快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实施种业提升、绿色养殖、高值利用、质量管 理、品牌培育、金融赋能等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全国优质海参主产区、全产业链发展样板区,引领全国 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参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以山东半岛东、北部海洋牧场、近岸池塘为载体, 以生态放养为主要生产方式,着力打造全国精品海参生产基地。借助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盐碱地资 源,因地制宜发展海参池塘生态养殖。以烟台、威海、青岛为重点,建设全国优质海参苗种繁育基地。 实施海参产业扶优培强行动,立足胶东半岛区域海参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