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新添公水联运“绿色通道”
广西日报· 2025-08-24 02:13
物流通道建设 - 中国—东盟新增公水联运绿色通道 实现大型机械设备出口物流成本降低20% [1] - 西江水系作为国际黄金水道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 左江航道升级工程实现直达效应 [1] - 首批36台半挂车通过新通道出口越南 全程采用水路加公路接力运输模式耗时10天 [1] 成本效益分析 - 每组4台半挂车物流成本从6000元降至4800元 单组节省1200元 [2] - 水运低成本与公路灵活性深度融合 形成低成本快车道 [2] - 通道建设与RCEP生效后东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激增需求相契合 [2] 企业合作与装备投入 - 崇左市城建集团与中集灯塔半挂车业务集团签署公水联运合作协议 [2]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向崇左市城建集团交付137辆新能源重卡作为公路段主力运输工具 [2] - 中集灯塔半挂车成为首批经新通道出口东盟的大型物流装备 [1][2] 区域经济融合 - 通道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 [3] - 为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运营样本 [3] - 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并注入新发展动能 [3]
广西产业发展向新向优趋势明显
广西日报· 2025-08-24 02:13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1-7月广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 全国排名第10位 [1] - 1-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9% 增速位列全国第3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1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1.8个百分点 [1] - 显示器产量同比增长25% 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比增长97.3% 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增长59.9% [1] 新兴产业增长动能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82.7%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1% 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3.3% [1] - 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7.5% 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 [2] - 1-6月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 高于全国增速8.8个百分点 [2] 人工智能产业建设 - 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456亿元 [1] - 7月新增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智能软件等55个智能产品入库 [2] - 签约人工智能+制造项目21个 总投资额达118亿元 [2]
平陆运河风物志㊶丨大芦“三古”韵悠长
广西日报· 2025-08-23 02:46
村落历史与建筑特色 - 大芦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近500年历史,由劳氏先祖在芦荻丛中开荒定居并命名[1] - 村落保存广西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包括镬耳楼、三达堂、双庆堂等9处宅院和1处宗祠[2] - 建筑布局体现礼法森严特征,主次分明且进出通道按身份性别严格区分,镬耳楼为例设男左女右巷道且男仆通道宽于女仆[1] 生态布局与文化象征 - 祖先建造时就地取材挖土筑塘,形成多个月形人工湖,既便利生活又营造依山傍水风水格局[1] - 古树种植讲究天人合一理念,房前屋后分种樟树(寓"章")和梐树(寓"笔"),添丁时种植荔枝树(寓喜庆),现存300余年树龄梐树7株需10多名成人合围[2] - 村庄四周种植2000多亩"三月红"荔枝和椪柑等优质果林,成为村民实际聚宝盆[2] 文化传承与教育成就 - 悬挂305副传世楹联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节庆时以红纸重书张贴重温祖先教诲的习俗延续至今[4] - 古宅内均设书房学塾,东园别墅对联"东壁列图书...园庭攻翰墨"体现文教理念[4] - 明清两代800男丁中240人获功名封典,新中国成立后走出300多名大学生,获评全国文明村和中国最美古村落[4] 现代发展与规划 - 2024年灵山县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将打造一带一路古今运河交汇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区[5] - 大芦村已建成数字博物馆,规划建设民宿和东盟传统村落交流中心等项目[5] - 平陆运河将成为文化交流新纽带,推动东方古韵走向国际视野[5]
“AI+游戏”赋能文化传播
广西日报· 2025-08-23 02:46
赛事启动 - 中国—东盟游戏创意大赛暨首届元梦广西·星游八桂游戏地图创作大赛于8月22日在南宁启动 由自治区数据局指导 腾讯互娱天美工作室主办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等多家企业协办 [1] - 全球创作者可通过腾讯《元梦之星》平台参与大赛 以数字作品展现广西多元文化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发展 助推本地文化数字化传播 [1] - 大赛设置八桂风华和八桂风物两个赛道 时间为8月22日至10月22日 平台设置总奖金池10万元 [1] 技术平台 - 大赛依托腾讯《元梦之星》创作工具 结合内嵌混元大模型能力实现3D模型生成功能 构建壮美广西3D数字资源包 [1] - 技术应用大幅降低创作门槛并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参赛者可生成融合广西自然景观 民族风情与人文历史的游戏地图作品 [1] - 创作者计划将南宁动物园动物设计为游戏角色 并将南宁酸嘢等美食元素融入地图创作 [1] 战略意义 - 广西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7月19日启动以AI广西AI中国AI东盟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2] - 大赛通过AI+游戏创新形态活化利用广西丰富资源 以年轻人喜闻乐见方式传播广西故事和中国声音 [2] - 活动被视为自治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举措 也是广西融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的实践 为中国—东盟数字合作注入新动能 [2]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首次走出国门
广西日报· 2025-08-23 02:46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赛事吸引506个项目报名 覆盖336家企业和170所高校[2] - 东盟赛区吸引中国及越南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家33个项目参赛[1] - 采用线下加线上路演形式 现场合作意向频现[1] 技术应用与创新方向 - 项目涵盖多语种智能导览 虚拟数字人 智慧景区管理等AI赋能文旅成果[1] - 越南团队开发多平台VR与AI技术打造旅游生态平台"Beihai VirtuQuest"[1] - 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和AI旅游运营平台等创新应用[1] 区域合作与产业价值 - 北海在区域合作中扮演引领者角色 主动塑造技术生态[2] - 总决赛将提供300余个核心景区落地测试及政府基金直投支持[2] - 通过以赛引才模式推动AI项目测试落地后向东盟地区推广[2] 市场潜力与商业机遇 - 东盟企业看好北海数字化程度和高新技术接受度[2] - 旅游管理系统开发商寻求北海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落地[2] - 北海具备旅游应用场景优势 有望成为中国-东盟AI文旅应用样板间[2]
陈刚:坚决克服“走一步看一步”等错误认识,持续抓好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广西日报· 2025-08-23 02:07
行业政策方向 - 自治区持续推动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 [1] - 严格执行国家《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综合施治 全面彻底摸清风险底数 [3] - 开展涉重金属污染环境和非法采矿案件倒查十年专项行动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战持久战 [3] 产业发展规划 - 高质量编制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 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十五五"规划 [3] - 扎实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2] - 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做好产业对内对外开放 发挥政府引领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3] 区域协同与合作 - 坚持全区"一盘棋"发展思路 加强与东盟的矿业合作 助力国家提升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3] - 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来宾市分别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体现多地市协同推进 [4] - 统筹推进系统解决涉重金属污染问题 克服阶段性差距 加强自治区层面查处力度和氛围 [2]
提振消费进行时丨家用智能健康设备受热捧
广西日报· 2025-08-22 02:01
行业趋势 - 家庭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加速普及 包括智能手环 体脂秤 便携血糖仪等百元级产品正快速进入普通家庭[1]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呈现功能全面化趋势 从单一指标监测转向多指标综合测算 如体脂秤可测量体脂率 肌肉量 内脏脂肪等多项指标[2] - 政策支持成为行业重要推动力 政府鼓励开发具备心率 血压及跌倒检测等功能的产品 并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公立机构开展试点推广[2] 产品特性 - 动态血糖仪采用蓝牙连接技术 通过传感器植入方式实现每半小时自动上传数据至手机App 使用期达15天[1] - 智能体脂秤通过内置4块电极片实现多指标综合测算 并支持App数据分析和趋势对比功能[2] - 产品设计注重便捷性和实用性 价格多在200元左右 相比传统医疗设备具有明显优势[1] 市场需求 - 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印证旺盛需求 京东健康618期间血糖仪 制氧机等多个品类销售额突破亿元[2] - 动态血糖仪销量同比增长64% 智能手环和戒指等可穿戴监测器械销量同比增长5.5倍[2] - 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和女性为主 特别是对健康管理有要求的消费者成为购买主力[2] 消费者反馈 - 家庭自查相比医院检查更加方便 数据准确度获得消费者认可[1] - 产品支持数据共享功能 用户可通过App与家人共享监测数据[1] - 智能设备减轻了频繁就医的负担 成为日常自检和慢病管理的辅助工具[3]
白龙核电站一期工程用海获批复
广西日报· 2025-08-22 02:01
项目概况 - 广西白龙核电站一期工程用海获国务院批准 使用海域面积236.6154公顷 [1] - 项目是广西建设的第二个核电站 [1] - 项目位于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最南端 东、南、西三侧临海 [1] 投资规划 - 白龙核电项目总体规划投资约1200亿元 采取"一次规划、分批建设"模式推进 [1] - 一期工程1、2号机组投资约400亿元 [1] - 计划工期56个月 [1] 技术参数 - 采用CAP1000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 [1] - 单台机组容量125万千瓦 [1] - 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 [1] 环境效益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 [1] - 将进一步优化广西能源结构 [1] 项目支持 - 自治区海洋局成立重大项目用海要素保障专班 [1] - 通过专题协调、专家咨询等方式高效解决用海利益协调、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等难题 [1]
总投资80亿元项目入桂布局
广西日报· 2025-08-22 02:01
项目投资 - 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梧州市政府签署协议 在广西投资建设绿色燃料及绿氢应用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80亿元 未来布局氢能船舶动力装备与绿氢基础设施 [1] - 预计项目年产值可达180亿元 [1] 行业背景 - 氢能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 应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等领域 具备广阔应用场景 [1] - 公司立足氢能蓝海赛道 寻找绿色燃料与氢能产业最优落地场景 推动技术成果规模化生产 [1] 选址考量 - 选择广西梧州藤县化工园区落户 看重广西资源禀赋和区位水路交通成本优势 [1] - 广西开放的营商环境对公司具有强吸引力 [1] - 广西是全国甘蔗木薯及生物质原料核心产区 生物质原料供给充足 为绿氢产业发展提供基础 [1] - 西江流域和平陆运河的内河船运将成为绿色燃料和氢能应用主赛场 氢能应用场景潜力巨大 [1] 政府支持 - 自治区投资促进部门通过促进政企高层直接沟通和强化推进效率等方式 护航项目顺利落地 [2] 项目意义 - 项目投产后将助力广西成为重要的多维绿色能源生产基地 [2] - 为广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 [2]
平陆运河进行时丨平陆运河实船航行试验在钦州湾海域开展
广西日报· 2025-08-22 02:01
实船航行试验 - 平陆运河集团在钦州湾海域开展实船航行试验 选取2000吨级和5000吨级两艘主力内河船型进行测试 [1] - 试验重点验证船舶在近岸海区的适航性能与操控特性 包括复杂海况下的稳定性、动力响应及安全边界 [1] - 全程采用高精度监测手段 系统采集不同风浪流条件下的航速、航迹、横摇纵倾幅度等核心航行数据 [1] 数据采集与规范建设 - 首次系统获取"相当A级航区"内河船舶的性能指标和航行参数 破解"无数据无规范"困局 [1] - 试验为沿海首个"相当A级航区"安全航行规范体系构建提供实证基础 为政策细化和标准制定提供核心支撑 [1] - 通过实测验证船舶性能边界并精准识别风险点 为船舶准入、航行规则制定及安全保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行业经验推广 - 试验成果将为我国其他类似海域的政策探索和船舶技术升级提供"平陆运河经验"和"平陆运河方案" [1] - 试验聚焦内河船型在近岸海区的适应性验证 为内河船舶沿海航行标准建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