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ivo蓝心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借道“无障碍”,AI助手可能在盯着你
创业邦· 2025-09-25 04:27
AI Agent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是AI Agent元年,厂商正积极推出和迭代端侧AI助手[4] - 全球AI手机渗透率预计在2027年达到约40%,出货量有望达5.22亿部[9] - 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8%[17] - 2025年AI Agent将迎来规模化落地浪潮,其通过智能化任务处理重构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潜力备受期待[16] - 各大厂商纷纷布局,包括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小米推出MiLM、vivo推出蓝心大模型、OPPO推出安第斯、荣耀推出魔方等端侧大模型[9] - AI厂商如OpenAI推出智能体Operator,智谱推出手机智能体AutoGLM,也开始试水端侧业务[9] AI Agent的技术路径与挑战 - 行业存在两种主要技术路径:接口模式和纯视觉方案(调用无障碍权限)[11] - 接口模式需要手机厂商和应用厂商签订意图框架,互通接口,其特点是安全但依赖生态,开发成本高[11][12] - 纯视觉方案直接调用无障碍权限,开发快、通用性强,但存在用户操作慢、准确率不高以及隐私安全风险[11][12] - 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跨过App间的区隔,实现AI对手机的操作[9] - 大部分厂商为快速低成本抢占市场,选择使用无障碍权限这一现存功能模块来实现AI Agent功能[12] 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 - 开放无障碍权限使AI应用基本"全知全能",可能读取支付密码、聊天记录等敏感信息,并可随意点击[4][6] - 用户跨APP的数据使用需要双重授权,但无障碍权限一旦开放就跨过了第三方APP授权环节,用户数据若被滥用可能无法追责[12] - 端侧大模型部署环境下存在隐私保护三大缺陷:知情同意流于形式、多方主体责任划分不清以及用户权利难以实现[12] - 超半数受访者遇到了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60.09%的受访者认为AI可能会不受控制地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17] - 已有诈骗案例显示,诈骗软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并直接操控手机完成转账[16] - 有AI应用在读屏时未区分信息敏感程度,导致将用户群名称中的小区信息直接引用到作文中[16] 行业规范与企业应对措施 - 行业已推出多项规则,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移动互联网服务可访问性安全要求》,要求智能体在获得用户明确授权后方可启用无障碍服务[21] - 中国信通院联合多家公司提出《关于共建终端智能体生态的倡议》,开展打通终端智能体与第三方应用交互接口等工作[21] - 企业需提高对用户隐私风险的防范意识,例如苹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时特别强调了隐私保护,并开发了"隐私云计算系统"[19] - 企业应明确界定实现功能所必需采集的最小屏幕区域和数据范围,建立针对屏幕数据采集的专项数据质量管理规范[19] - 服务推向市场前可先采取小范围测试,OpenAI和Anthropic的智能体使用截屏功能时会限定在浏览器或沙盒环境中[19] - 当前行业规则并非强制,企业采纳与否凭自愿[12][21]
借道「无障碍」,AI助手可能在盯着你
36氪· 2025-09-21 09:37
2025年是当之无愧的Agent元年。 从Manus爆火,到各家终端厂商开始推出并迭代端侧AI助手,不难发现,厂商也意识到了这背后的机 会。 与曾经的大语言模型不同,AI Agent能做的比聊天更多。 只需要一句自然语言指令,手机就能自动完成点外卖、发红包等曾经需要多步点击的任务。 大部分AI Agent能够代管手机,是使用了安卓系统里特殊的无障碍权限。这个本来是设计给视障人士的 功能,能够让手机看到屏幕上的一切,同时,还可以代替用户执行点击、滑动等操作。如今,厂商选择 用这个权限来实现AI功能。 但当下,这份便利的背后实际隐藏着风险。在无障碍权限开放的背景下,AI应用基本"全知全能",应用 或许能够读取到包括支付密码、聊天记录在内的敏感信息,也可能可以随意点击。 一个可见的事实是,随着AI Agent技术不断迭代,人类只会越来越习惯被硅基助手们包围的日常。 因此,当下更应该搞清楚AI Agent背后的运行机制,以及未来业界应该选择走向何方,以求在"效 率"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AI Agent的"翻墙"困境 "目前行业内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路径。"一位在头部AI公司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向时代财经介绍,一 ...
粤界AI+⑥ | 暗流涌动的科技谜局:谁在悄悄改写你的手机基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07:23
新一轮AI飓风便裹挟着Deepseek的算法闪电与Manus的机械触手 0:00 AI,这个曾蜷缩在实验室代码里的"未来猜想" 如今已像电流般渗入每个行业缝隙中 2025年的开年钟声尚未消散 将AI革命推至沸点 它不再是单一领域的"外挂工具" 而是千面魔方,拼出智能时代的全维图景 就拿当代人最重要的"外置器官"手机来说 目前全球AI手机渗透率正在经历指数级跃迁 2024年突破18%大关 预计三年后将占据半壁江山 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 俨然成为AI技术角逐的罗马斗兽场 当国际巨头仍在PPT上勾勒蓝图时 广东厂商已让科幻照进现实 vivo蓝心大模型化身24小时待命的数字秘书,三分钟内生成会议纪要 OPPO潘塔纳尔系统如同赛博时代的哆啦A梦,让手机分屏操控无人机与视频剪辑自如切换 华为三折屏手机更以"展开即未来"的姿态,重构人机交互的物理边界 这些黑科技背后 是5.3万亿电子信息产业筑起的护城河 截至2024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连续33年位居全国第一 不难发现,在这场智能终端的革命中 广东军团展现出惊人爆发力 要说如此硬核的能力从哪里来? 更令人惊叹的是,从微型芯片到曲面屏幕 几乎整部手机的"五脏六腑" 在东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