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EKR OS

搜索文档
加速智能座舱业务整合!吉利宣布: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0:27
核心战略整合 - 公司宣布聚焦"一个座舱"战略 通过统一AI OS架构 AI Agent和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 打造"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 [1] - 未来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极氪 领克 吉利 银河四大品牌座舱研发实力将聚合 底层架构 生态和算力资源全面整合 [1] - 品牌间差异将聚焦于UI和个性化功能 改变此前多品牌分头研发导致的重复投入 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1] 业务架构调整 - 重点聚焦Flyme Auto和ZEEKR OS两套系统 Flyme Auto覆盖吉利 银河 领克品牌 ZEEKR OS专供极氪品牌 [2] - 两套系统基于同一AI OS架构 均具备AI沉浸式交互体验 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需求在交互层面实现差异化设计 [2] - 整合后智能座舱业务将发挥协同优势 快速融入全域AI技术 [2] 技术产品发布 - 发布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基于星睿AI大模型 阶跃星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和流动记忆大模型深度融合 [2] - 推出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将逐步搭载于各品牌新车型 领克10 EM-P和银河M9率先搭载 [2] - 符合AI算力要求的现有产品可通过OTA升级获得Flyme Auto 2功能 [2] 全域AI技术布局 - 2025年被公司视为全域AI迈向具身智能元年 年初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6] - 全域AI已融入智驾域(3月发布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 动力域(6月发布AI云动力2.0) 底盘域(8月初首发AI数字底盘) [6] - 智能座舱整合完成标志全域AI正式进入座舱域 AI技术已覆盖产品研发 生产 售后服务全链路环节 [6]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以"一个吉利 一个座舱"为战略支点 持续推进全域AI技术落域 目标成为AI造车第一车企和世界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6] - 在具身智能领域已通过吉利资本领投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C轮融资 投资金额近7亿元 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6] - 公司正构建面向未来的立体科技生态版图 涵盖低轨卫星星座 飞行汽车和具身智能等多领域 [7]
极氪不到一年拟退市,吉利要下盘大棋
36氪· 2025-05-20 00:55
私有化提案与战略背景 - 极氪董事会成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评估吉利汽车提出的私有化提案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65.7%股份 计划收购剩余股份使极氪成为全资子公司并退市 [1] - 私有化要约价格为每份ADS 25.66美元 总收购对价约22亿美元 折合162亿元人民币 [6] - 吉利汽车现金流为436亿元人民币 具备收购资金实力 [6] 极氪经营表现与市场状况 - 极氪2024年4月交付量13727辆 同比下降15% 环比下降11% [3] - 极氪001车型销量持续下滑:1月4359辆 2月3933辆 3月2976辆 [3] - 公司2024年销量目标32万辆 前4个月仅完成17.22% [3] - 2021-2024年净亏损累计超260亿元:2021年45.14亿元 2022年76.55亿元 2023年82.64亿元 2024年57.9亿元 [5] - 股价从上市初期近70亿美元市值跌至最低33亿美元 长期徘徊在20-30美元区间 [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 小鹏通过研发布局实现排位提升 小米凭SU7入局 零跑实现盈利 华为推进鸿蒙智行体系整合四大品牌 [2] - 极氪面临"造血无力 输血受限"困境 估值缩水导致外部融资空间压缩 [4][5] 品牌整合与战略调整 - 吉利形成"极氪 领克 银河 中国星"四大品牌矩阵 延续"一个吉利"资源统筹逻辑 [1] - 2024年2月极氪完成与领克合并 新公司极氪科技集团由极氪持股51% 宁波吉利持股49% [9] - 整合后产品数量缩减20% 智能座舱系统从多个版本整合为Flyme Auto和ZEEKR AI OS两套系统 [7][10] - 2025年一季度成本178亿元 同比下降2.4% 环比下降38.6% 销售与市场开支26.45亿元 同比下降9.2% 环比下降35.8% [11] 整合挑战与未来展望 - 整合涉及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存在效率问题 员工激励机制导致利益不一致 [12] - 私有化后并表可能暂时拉低吉利利润数据 [12] - 关键发展命题是打造下一款现象级车型 重现极氪001的成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