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on Pro

搜索文档
【上证首席】华创证券岳阳:AI终端,潜力巨大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2:16
AI终端发展潜力 - AI终端发展潜力巨大 AI/AR眼镜是少数开始起量的赛道 具有成为下一代超级智能终端的潜力 [2][3] - 全球眼镜客群规模庞大 仅视力矫正与时装类眼镜客群就在15亿左右 行业空间广阔 [3] - AI与电子行业结合正从云侧向端侧延伸 AI手机 AI PC AI眼镜等新兴硬件形态不断涌现 [3] - AI/AR眼镜目前处于过渡状态 显示方案和成本控制是主要问题 未来需向带显示的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挖掘更多应用场景 [3] - 内容生态建设是关键 苹果Vision Pro工业设计精良但实际销量与预估差距大 本质是缺乏内容生态和用户需求 [3] - 娱乐场景大概率诞生真正拉动换机潮的"杀手级应用" 未来三年内有望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爆款AI应用 [4] - AI赋能消费电子细分赛道 AI+教育和AI+医疗是需求最足且已有应用落地的领域 包括AI学习机和三星智能指环等产品 [4] AI推动产业链价值重塑 - AI正在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新分配 以工业富联为例 其业务与AI服务器等算力领域深度绑定 市值已突破万亿 [5] - 大模型持续迭代创新有望打开更多应用场景 推动AI算力需求快速提升 科技巨头纷纷加大资本开支构建算力基础设施 [5] -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36.2% 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 [5] - AI算力有望逐步成为普及化的"消费品" 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在云端拥有专属AI算力资源 [5] - 算力赛道虽逐步进入业绩收获期 但整体仍处于产业早期阶段 AI用户数量增加和应用场景丰富将推动需求持续高增长 [5] 电子产业链升级趋势 - PCB领域高密度化是重要发展方向 HDI技术通过精确设置盲埋孔减少通孔数量 节约可布线面积 提高元器件密度 [6] - PCB功能性如阻抗性 散热性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产品功能和可靠性增强 [6] - PCB的高密化和高性能化趋势推动HDI 高多层等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6] - 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基本饱和 手机 电脑等传统产品增量有限 行业需向机器人 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拓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6] - 消费电子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创新反应效率较高 业务转型灵活性较强 蓝思科技 领益智造布局机器人业务 东山精密切入服务器领域 [7]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 企业应积极拥抱AI产业趋势 慎重选择优质客户 苹果链公司凭借iOS生态封闭性持续享受行业红利 安卓链企业因产品同质化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7] - 企业需始终保持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构建竞争优势 避免陷入价格战等低水平竞争 [7] - AI在提升生产效能方面作用显著 AI检测 无人工厂 机器人等应用正在落地 能显著提升品控效率和降低成本 [7] - 电子行业仍处于创新探索阶段 未来需经历终端创新突破 业绩释放 利润爆发等阶段实现快速发展 [2][6] - 电子行业需要做时间的朋友 很多东西有待时间验证 [7]
华创证券岳阳:AI驱动电子行业变革 产业链价值面临重塑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19:09
AI终端发展潜力 - AI终端产品潜力巨大 行业布局正在加速 其中AI/AR眼镜是少数开始起量的赛道 具有成为下一代超级智能终端的潜力[3] - 全球眼镜客群规模达15亿 行业空间广阔[3] - AI终端需向带显示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光学显示和芯片行业带来新市场机遇[3] - 内容生态建设是关键 苹果Vision Pro因缺乏内容生态导致销量不及预期[3] - 娱乐场景大概率诞生"杀手级应用" 预计未来三年内出现爆款AI应用[4] - AI+教育和AI+医疗是需求最足且已有落地的领域 包括AI学习机和智能指环等产品[4] AI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塑 - AI推动电子行业价值重新分配 工业富联因深度绑定AI服务器业务 市值突破万亿[5] - 2025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达259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36.2% 2026年达337亿美元[5] - AI算力有望成为普及化"消费品" 未来每个人可能在云端拥有专属算力资源[6] - AI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 为产业链带来长期发展动力[6] - PCB领域向高密度化发展 HDI技术提高元器件密度 功能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升[7] - 高密化和高性能化趋势推动HDI/高多层等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7] 电子行业创新与转型 - 电子行业处于创新探索阶段 需经历终端创新突破/业绩释放/利润爆发等阶段[2][8] - 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饱和 企业需向机器人/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拓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8] - 消费电子企业创新反应效率高 蓝思科技/领益智造布局机器人 东山精密切入服务器领域[8] - 企业应选择优质客户并保持创新能力 避免陷入低水平竞争[8] - AI检测/无人工厂/机器人等应用能提升品控效率和降低成本 虽处早期但代表未来方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