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000CG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低空翼动|载人eVTOL商业化“起飞” 实探头部企业生存法则
新华财经· 2025-07-22 11:25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与行业启动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良性互动 [1] - 中国民航局颁发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标志低空经济"载人时代"开启 [1][2] - 首批获证企业合翼航空和亿航通航可在批准区域内提供付费载人服务,推动低空经济和航空文旅发展 [2] 企业商业化运营进展 - 亿航智能采取"三步走"方案推进商业化运营,目前已在合肥骆岗公园和广州穗港码头进入常态化载人试运营阶段 [3] - EH216-S在骆岗公园已安全飞行超1000次,获证后飞行400多次,每天向监管部门报告运营情况 [3] - EH216-S是全球首个获得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三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全球约400家企业发布超1100个eVTOL型号,多旋翼、倾转旋翼为主力机型,仅不到20个获TC受理 [4] - 零重力飞机工业ZG-ONE"鹊飞"预计2026年取得TC证,小鹏汇天"陆地航母"TC申请已受理 [4][5] - 峰飞航空V2000CG获TC证仅用18个月,预计2025-2026年将迎来eVTOL适航取证集中爆发期 [5] 企业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亿航智能一季度总收入2610万元同比下降,调整后净亏损3110万元,预计全年收入9亿元 [6] - 亿航智能布局物流、应急等非载人业务,新一代VT-35已申请TC证,三季度将发布 [6] - 零重力飞机工业采取"销售一代、取证一代、研发一代"策略,RX1E-A已交付客户贡献现金流 [7]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将于下半年预售,联合合作伙伴布局飞行营地提供综合服务 [7]
eVTOL适航认证提速,低空经济商业化“有条件”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0:14
eVTOL适航认证进展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X3-F)生产许可证(PC)申请于5月9日获民航中南局受理 [1] - 牧羽天航空AT1300"飞行重卡"型号合格证(TC)申请于4月30日获民航华东局受理 [1] - 国内仅亿航智能(EH216-S)和峰飞航空(V2000CG)两家企业完成TC取证 分别耗时近3年和一年半 [3] 适航认证体系 - eVTOL合法运营需三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单机适航证(AC) [2] - 运营合格证(OC)决定商业化能力 亿航智能子公司及合资公司已获OC [4] - 小鹏汇天X3-F同时开展TC和PC取证 为现行规章允许的特殊流程 [4] 行业竞争格局 - 载人eVTOL占适航申请主体多数 仅峰飞V2000CG和牧羽AT1300等少数载物机型 [3][4] - 亿航智能为国内唯一"AC+TC+PC+OC"四证齐全企业 其EH216-S已具备商业化条件 [4] - 牧羽天航空AT1300是当前少有的混合动力eVTOL 多数厂商选择纯电路线 [4] 商业化场景 - 首张OC证限定"非运输载人"场景 包括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体验类服务 [5] - 载人与载客的核心区别在于定期航班、公开售票和固定航路三大运输特性 [5] - 亿航智能计划分阶段拓展场景 从观光体验逐步过渡至城市通勤和空中出租车 [6] 政策推动 - 2024年3月四部门联合发文 目标2030年实现eVTOL全面融入民生应用 [3] - 政策驱动下适航认证明显提速 2024年新增5家企业TC申请获受理 [2][3]
低空经济专题系列报告三(政策篇):各地政策密集颁布,低空发展路渐清晰
金元证券· 2025-03-03 05: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交通运输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是低空经济启动元年,产业尚处早期,发展依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把握政策导向是理解产业走向的关键。2024年下旬至今,各省市密集颁布低空经济专项政策,包括《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两类,政策推动下产业动作迅速,项目不断涌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动方案》紧锣密鼓,绘制低空发展蓝图 - 省级文件方面,31个省级行政区中22个已发布《行动方案》,规划产业规模合计达1.71万亿元,头部核心企业近百家,产业链企业8000多家,起降场7380个。大湾区、长三角、川渝地区及江西、山东是发展主力军,其他行政区也各有亮点 [7] - 市级文件方面,初步统计发布《行动方案》的城市有40个,深圳规划早且全面,广州产业规模规划居首,上海打造完整产业体系,北京侧重技术创新等。一线城市外,长三角各地积极响应 [10] 《若干措施》层出不穷,真金白银支持低空 - 省级文件以海南和湖南为例,海南在多领域给予大力度财政支持,利用自贸港身份提供金融、财税等优惠;湖南明确详细补贴标准,对传统航空器、新型飞行器等给予运营补贴和其他支持 [13][14] - 市级文件中,部分代表性城市政府补贴聚焦企业/项目落户、航空器产业链、试飞基地等多方面,各地在航空器产业链培育、技术研发创新等四个方面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将促进产业发展 [15][16] 政策引导下产业动作迅速,项目接踵而至 - 航空器产业链培育方面,无人机产业成熟,新型航空器尤其是载人航空器尚处早期,亿航和峰飞部分机型拿到三证,其他企业制造研发也在推进,预计2026 - 2027年迎来密集取证期 [18] - 技术研发创新集中在通导监技术、行业大模型等技术痛点,如长春发布“紫东长空”大模型,江苏南京上线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启动 [21] -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业园区等多方面,深圳走在前列,有多个大型综合性项目完成招采,如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23] - 应用场景开拓包括低空交通、文旅和物流,各地有多个项目开始运营,如海珠低空飞行运营中心、南通海门至上海浦东航线等 [25] 投资建议 - 基于政策导向和产业动态,梳理出四条投资主线及相关标的,包括航空器制造的卧龙电驱、技术研发创新的海格通信和中科星图、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城交等、应用场景开拓的中国通号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