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CB软板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电连技术:8月28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深圳证券交易所、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28 15:08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主营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POGOPIN产品以及PCB软板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9]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25.24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21.1%,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19.07% [9]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20.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8.1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7.33% [9] - 负债率30.07%,投资收益2285.63万元,财务费用204.69万元,毛利率29.42% [9] 汽车连接器业务 - 2024年汽车连接器产品营收规模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国内核心大客户供应份额稳步提升,深化与国外头部汽车TIER1客户合作关系 [2] - 汽车连接器产品品类齐全,已具备丰富量产经验,在品类、质量性能、生产规模、成本控制、客户结构及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 [2] - 顺应汽车高阶智能化发展趋势,强化汽车智能化相关以太网产品战略布局,加强智能驾驶方案商及激光雷达厂商合作 [3][5] - 增强高频、高速类产品自动化生产能力,扩大产能规模,提升在L3级别智能驾驶场景下技术积累 [3][5] - 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整体市场容量随新能源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发展将进一步放大 [3]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大客户大规模出货保持稳定,其他海外大客户拓展与导入持续取得突破 [4] - 海外业务展现出全新格局,对扩大总体营收、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及提升海外优质客户营收占比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4] - 泰国和越南工厂进展顺利,贴近国际客户需求,追求产品高品质,完善交付和服务 [4] 研发投入方向 - 深化与产业链上游芯片客户研发合作,精准对接并预研下游终端用户研发需求 [5] - 高效整合国内外研发资源,深化与全球顶尖芯片厂商合作,强化与国内5G毫米波研发机构协同 [5] - 拓展射频连接与其他元组件结合的模组化产品技术储备 [5] - 积极寻求与上游芯片研发厂商及整机设计制造厂商合作,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高频、高速连接器产品 [6] - 加强I数据中心与算力相关高速线束类产品布局,拓展国内外数据中心服务器内部及板端高速连接应用 [6] 行业竞争格局 - 手机射频连接器类产品市场份额较为稳定,毛利率稳定,主要竞争对手为日系厂商,公司份额持续上升 [8] - 线缆组件及电磁兼容件产品竞争对手以国内厂商为主,竞争激烈 [8] - 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市场份额由国际大厂主导,公司作为国产领先者,产品与国际大厂性能参数适配性好,在自主品牌整车厂客户覆盖面广 [8] - 服务器连接高端市场大部分份额由海外连接器大厂如安费诺、泰科电子、莫仕等占据,公司此类业务规模尚小 [8] 生产设备与季节性 - 生产用机器设备部分精密程度要求较高的由海外进口,其余中低端设备使用国产 [8] - 自动机设备为公司自研,拥有业内较好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实力 [8] - 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销售旺季集中在下半年,行业产能释放季节性与销售旺季普遍集中在下半年 [9] 机构评级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均为买入评级,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2.92元 [10]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6.60亿元至8.58亿元,2026年净利润范围9.39亿元至11.20亿元,2027年净利润范围11.63亿元至13.61亿元 [12]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26亿元,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94.24万元,融券余额增加 [12]
电连技术(300679.SZ)2025年上半年营收25.24亿元同比增长17.71%,汽车电子业务成核心引擎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30
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增长 - 2024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达920亿美元 预计以7.8%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突破1350亿美元[1]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驱动汽车连接器成为支撑智能场景的核心力量[1] 公司营收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24亿元 同比增长17.71%[1] - 汽车连接器业务营收8.11亿元 同比增长35.84%[1] - 软板业务营收4.11亿元 同比增长58.11%[1] 汽车连接器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包括射频类连接器(Fakra板端&线端 HD Camera连接器)和高速类连接器(以太网连接器 HSD板端&线端 车载USB)[2] - 自主研发微型射频连接器达国际一流技术水平 拥有592项国内外专利(含51项国内发明专利)[1][4][5] - 自动化设备开发实力突出 实现全自动组装设备及精密模具微型化制造[4] 汽车行业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1.4%[3] - 新能源汽车产销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渗透率达44.3%[3] - 汽车出口308.3万辆(新能源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3] - 单车连接器数量和价值量上升趋势推动高频高速连接器市场扩容[3] 客户合作与供应链地位 - 汽车连接器已导入国内头部汽车客户(吉利 长城 比亚迪 长安 奇瑞 理想)并实现大规模供货[2][3] - 消费电子客户覆盖全球主流智能手机品牌(小米 三星 华为 荣耀等)[3] - 软板产品聚焦软硬结合板及LCP组件 客户以消费电子可穿戴及5G毫米波需求为主[3] 业务驱动因素与竞争优势 - 汽车连接器业务规模效应显现 工艺流程优化及成本管控强化推动盈利水平稳定[2] - 技术研发快速响应能力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核心壁垒[4] - 汽车电子爆发增长与消费电子稳健发展构成双轮驱动模式[5]
电连技术股价报48.34元 拟1.8亿元收购子公司股权
金融界· 2025-08-07 19:43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7日收盘 电连技术股价报48 3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19% [1] - 当日成交量为104674手 成交金额达5 12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业从事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 POGOPIN产品以及PCB软板产品的技术研究 设计 制造和销售服务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 可穿戴电子 汽车电子等领域 [1] 股权收购动态 - 8月6日晚间公告拟以1 8亿元受让控股子公司深圳市爱默斯科技有限公司39%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从51%提升至90% [1] - 爱默斯为专业研发及生产PogoPin连接器 连接线等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交易对方承诺爱默斯2025年经审计后净利润不低于3900万元 [1]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3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业从事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POGOPIN产品以及PCB软板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具备高可靠、高性能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 自主研发的微型射频连接器达到国际一流连接器厂商同等技术水平 [4] - 消费电子端产品包括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射频BTB为主的BTB等产品 其中微型射频连接器及线缆组件是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关键电子元件 互连系统相关产品主要为电磁兼容件包括弹片和电磁屏蔽件 [5][6] - 汽车电子连接器产品主要为射频类连接器以及高速类连接器 包括射频类Fakra板端&线端 HD Camera连接器 高速类以太网连接器、HSD板端&线端、车载USB等 应用于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厂商、TIER 1、模组客户、自动驾驶电子系统客户的高频及高速连接 [7] - 控股子公司恒赫鼎富产品主要包括软板、软硬结合板和LCP产品 具备卷对卷制程产能及较高SMT制程能力 [8] - 控股子公司爱默斯产品以POGOPIN产品为主 此外公司产品还包括5G天线、卧式/立式射频开关连接器、通用同轴连接器、FPC连接器等 [9] 经营模式 - 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为主 已建立完善生产组织过程 对于量产产品按订单编制生产计划 对于新产品由研发中心研发后交付生产 [10]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 组建业务能力较强销售团队 在国内外建立多个销售办事处 直接与客户联系沟通 客户群体主要是3C产品厂商 包括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领先企业 同时积累国内头部整车厂商及国内外知名TIER 1客户 [11] - 采购模式实行以产定购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集中采购 采购原辅料包括金属材料、塑胶材料、同轴线缆、车用线束、包装料等 已建立面向消费电子、汽车及工业产品的采购体系和多层次资源池 供应商体系由产品质量高、供货速度快、配套服务优良的知名企业构成 [12] 业绩驱动因素 - 汽车连接器产品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 产品品类齐全具备丰富量产经验 国内众多头部汽车客户导入顺利并实现大规模出货 随着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硬件软件迭代加快 出货数量及产值同比快速增长 规模效应显现工艺流程优化成本控制加强 盈利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13] - 消费电子行业海内外需求复苏 手机类及非手机类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 -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依托精细化管理技术升级等措施 成本费用控制良好 [13] 行业竞争地位 - 是国内先进的微型射频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供应商 凭借产品质量性能、研发能力、产销规模等优势 在我国射频连接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14] - 消费电子客户进入全球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供应链 成为小米、欧珀、步步高、三星、荣耀、中兴、华为等全球知名智能手机企业核心供应商 [14] - 汽车连接器产品进入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奇瑞、理想等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供应链 [14] - 软板产品专注于软硬结合板及LCP组件 细分领域客户结构合理 主要以消费电子可穿戴及国内外5G毫米波需求客户为主 [14] - 2015年至2023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称号 2024年获得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排名第38位 [14] 利润分配与股权激励 - 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 以418,933,600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77元(含税) [3] - 2023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后418,825,200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8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9,939,421.60元 已于2024年5月30日实施完成 [17] - 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 由26.06元/股调整25.71元/股 [18] - 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5,000股 因4名激励对象主动辞职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 [19]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 可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共计64.03万股 [20]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 首次授予部分归属数量134.28万股 预留授予部分归属数量5.7万股 授予价格25.71元/股 本次归属完成后总股本由422,384,900股增加至423,784,700股 [20] 股份回购与员工持股 - 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2,786,600股 占当时总股本0.6576% 成交价格区间31.068元/股至39.99元/股 支付总金额100,282,291.82元 [22]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票5,803,788股在2022年1月14日至2024年5月1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全部出售完毕 出售数量占当时总股本1.37% [21] 法律诉讼与审计机构变更 - 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33,200元由上诉人负担 [23] - 变更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 因原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6个月 基于审慎原则为保证审计工作独立性和客观性 聘请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及内控审计机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