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

搜索文档
微创脑科学20250902
2025-09-02 14:41
**微创脑科学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进展分析** </think> **一 公司及行业概况** </think> * 公司为微创脑科学 专注于神经介入领域 是国内神经介入市场前三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公司 并在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保持第一[3] * 行业涉及神经介入医疗器械 包括出血 狭窄 急性缺血三大产品领域[2] **二 财务表现** </think>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3.83亿元 海外收入4707万元 占总收入12% 同比增长67.4%[2][14] * 综合毛利率为73.4% 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其中出血类毛利率与综合毛利率一致 狭窄类保持在80%以上 急性缺血类约60%[14] * 经调整净利润达1.5亿元 利润率39% 与去年同期持平 海外业务盈利同比增长三倍以上[3][14] * 运营费用合计1.48亿元 同比增长11.4% 三项费用率38.8% 其中研发投入5354万元占比13.8% 销售费用7968万元同比增长42%占比20.8% 管理费用3171万元同比增长10%占比8.3%[14] * 截至6月底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5.62亿元 总资金10.5亿元[14] **三 产品线与研发进展** </think> * 已有26款商业化产品 覆盖出血 狭窄 急性缺血三大领域 四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2][3] * 上半年四款新产品获批上市 包括Newman Nest可解脱弹簧圈 neurohawk MEDIBOX神鹰侠侣颅内取栓包 灵鞘输送导管以及博裕一次性使用延长管[13] * 13款产品在研 其中三款已递交注册 包括bridge Max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 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及颅内血栓抽吸组件 预计今年有机会获证[13] * 7款处于临床阶段 包括全球首个主体结构可吸收的神经介入产品Newferry可吸收栓塞弹簧圈 Rebridge颅内全型隐支架等[13] **四 国内市场表现与策略** </think> * 国内市场新增覆盖约150家医院 总计覆盖近3600家医院 包括2000家三级医院及所有中国国家卒中中心TOP100医院[2][6] * 积极参与集采项目 包括河北省牵头的全国25个省份集采 河南省神经介入类集采项目以及安徽省和广东省组织的集采项目[6] * 出血类产品Newman系列弹簧圈上半年新进入约130家医院 总计覆盖近1600家医院 Tube bridge密网支架新增超过50家医院 总计覆盖近1300家医院[7] * 狭窄类产品阿波罗新增近100家医院 总计覆盖约2500家医院 Bridge新增170家医院 总计覆盖约1600家医院[7] * 急性缺血类产品Neurohawk取栓支架新增80家医院 总计覆盖近600家[7] **五 海外市场表现与策略** </think> * 海外市场已有8款产品在34个国家商业化 覆盖9个全球顶级神经介入市场[2][4] * 欧洲 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显著 直销模式在英国运营顺利 并首次开拓土耳其和埃及等新兴市场[5] * 北美地区直销模式高效运转 Newman Silk弹簧圈首次在美国实现商业化[11] * 亚太地区韩国直销模式全面落地 Newman系列产品植入量显著增长[12] * 海外业务分为三阶段战略 基础布局与渠道建立 加速产品上市及模式转换 品牌全球化及产品全面出海 预计未来几年海外业务复合增长率将在30%至50%以上[31] **六 生产 供应链与股东回报** </think> * 持续推进成本优化与国产化替代 提高关键物料国产化率并降低生产成本[9] * 是国内神经介入领域唯一连续盈利并持续分红的企业 已连续派发三期股息 共计约1.6亿港币 本次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币[9] * 上半年共回购321.8万股股票 总斥资约3211万港币[9] **七 未来展望与预期** </think> * 预计2025年总体营收增长约5% 海外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同比增长超60% 占总收入15%[4][15] * 国内业务增速预计持平或个位数增长[4] * 2025年出血类产品预计全年持平 狭窄类产品预计全年增速约10% 取栓产品预计全年增速约40%[17] * 预计2025年全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与同期持平 利润率也将达到30%以上[18] * 高值耗材集采优化趋势明显 国产替代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短期内预计不会有大型国采[27][28] **八 其他重要信息** </think> * 公司在中长期内将扩展县城市场 并受益于取栓包和吸栓包认证 适应DRG政策影响[4][26] * 密网支架集采价格自2025年5月开始执行 目前已有16个省份落地 目前市场份额未发生变化 公司仍处于市场第二的位置[20] * 在神经介入领域外 公司已关注脑机接口 脑溢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 脑积水及脑肿瘤等领域布局[32]
踩上脑机接口概念风口,单日20cm涨幅或只是微创脑科学(02172)拉升的开始?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11:02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微创脑科学股价在3月14日至19日连续4个交易日收涨至15.24港元,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1] - 同期美股脑再生科技股价在3月17日和18日分别大涨46.59%和70.81%,主要受脑机接口概念推动 [1] - 脑再生科技股价在4月30日单日涨幅达89.87%,5月30日盘中最高达950美元,较2月底累计涨幅达205.52倍 [1] - 微创脑科学自4月1日起累计回购168.1万股,结合基本面与脑机接口概念,6月3日股价涨幅或具持续性 [1] 脑机接口行业动态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约26.2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124亿美元,2025-2034年CAGR为17.4% [5] - 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达32亿元(同比+18.8%),预计2027年超55亿元,年均增速20% [5] - 国内脑计划采用"一体两翼"结构:基础研究为主体,医疗修复与类脑AI为两翼 [6] - 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场景(如脊髓损伤治疗),非侵入式主导消费级市场(如脑电监测设备) [6][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微创脑科学2024年收入7.62亿元(同比+14.4%),其中国内收入6.86亿(+8.3%),海外收入0.75亿(+137.6%) [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74.6%),经调整净利润2.82亿元(+44.2%) [10] - 缺血类产品收入同比+82%(Neurohawk取栓支架放量),狭窄类产品收入同比+75%(Bridge药物支架增长) [11] - 公司现有21款商业化产品+14款在研产品,4款获药监局绿色通道,国产神经介入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9] 技术发展与战略布局 -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开颅手术植入电极,信号质量高但需突破长期稳定性 [7] - 公司计划3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5%,目标海外收入CAGR达50%,现有8款产品海外上市 [11] - 神经介入集采加速国产替代,微创脑科学作为头部企业受益于市场份额提升 [11]
7.62亿!微创脑科学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02 10:06
财报数据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24年H2收入3.53亿元,同比下滑3.6%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74.6%,经调整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44.2%,24年H2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5.8% [3] - 分产品收入:出血性脑卒中产品4.02亿元(同比下滑5.5%)、脑动脉狭窄类产品2.68亿元(同比增长74.6%)、急性缺血性产品0.47亿元(同比增长82.0%)、通路产品0.43亿元(同比下滑26.7%) [3] 公司经营亮点 - 24年国内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8.3%),海外业务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137.6%),海外业务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5] -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APOLLO颅内动脉支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8] - 弹簧圈产品因集采中标加速空白市场开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X-track远端导管等)加快医院和临床准入 [8] 公司背景 - 微创脑科学(02172 HK)成立于2012年,为微创医疗科学(00853 HK)子公司,专注于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脑血管疾病全面治疗方案 [6] 行业动态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24日在北京举办,主办方包括骨未来、思宇MedTech等 [9]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协办方为中关村联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