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命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最信的玄学,星座塔罗只能排第二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36氪· 2025-08-23 01:33
玄学消费群体特征 - 调查对象中女性占比77.5%,男性占比22.5% [5] - 年龄分布以95后(33.2%)和00后(29.5%)为主,90后占25.6% [5] - 女性对玄学的积极度(6.73分)高于男性(5.95分) [12] 玄学需求偏好 - 事业运(76.5%)和财运(74.9%)是年轻人最关注的运势,爱情运仅占49.6% [10] - 女性更关注财运(79.2% vs 男性68.1%)、事业运(79.2% vs 67.3%)和爱情运(50.2% vs 47.3%) [14] - 男性更关注健康运(42.0% vs 女性33.6%)、家庭运(26.7% vs 19.9%)和人际运(22.7% vs 20.5%) [14] 玄学工具与领域 - 八字命理(60.0%)、星座(55.8%)和塔罗牌(44.8%)是最受欢迎的玄学领域 [18] - 东方玄学(风水38.9%、面相/手相34.1%)略胜西方玄学(星盘34.0%) [18] - 紫微斗数(24.3%)和水晶能量/疗愈(20.7%)也有较高关注度 [19] 玄学消费行为 - 68.3%的人会看星座运势,60.0%体验过AI算命,50.0%佩戴护身符/开运饰品 [27] - 49.1%的人进行塔罗牌占卜,37.0%会择吉日(如结婚搬家选日子) [27] - 小红书(63.0%)、B站(44.2%)和抖音(33.4%)是主要玄学信息获取渠道 [30] 玄学消费预算与产品 - 60%的人年度玄学消费预算低于500元,20%的人预算超1000元 [38] - 预算分布:100元以下(35.4%)、101-500元(28.5%)、501-1000元(14.6%)、1001-2000元(10.3%) [39] - 50.8%购买过寺庙手串,38.6%购买祈福挂件,30.1%购买能量水晶 [42] 玄学产品市场趋势 - 京东报告显示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增1000%,珍珠饰品增2000% [41] - 品牌推出玄学潮玩如Labubu财神挂偶(188元起)、Jellycat神奇竹盆栽(239元起) [45] - 瑞幸联名转运小马、赛尔达传说女神石像(42元)等IP周边受追捧 [46] 玄学消费动机 - 70%的人通过玄学缓解压力和焦虑,19%为改善心情,17.6%出于好奇心 [50] - 95后(78.3%)和00后(75.0%)是焦虑缓解需求最高的群体 [53] - 寺庙景区销量同比增长367%,北京雍和宫门票销量增5.3倍 [49]
年轻人最信的玄学,星座塔罗只能排第二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36氪· 2025-08-16 10:15
玄学消费趋势 - 玄学已成为年轻人解释世界和社交的新型语言,77.5%调查对象为女性,95后和00后占比达62.7% [7][18] - 76.5%年轻人最关注事业运,其次为财运(74.9%)和爱情运(49.6%),财神殿热度远超月老庙 [8][11] - 女性对玄学相信程度达6.73分(男性5.95分),更侧重事业与爱情,男性更关注健康与家庭 [10][11] 主流玄学工具 - 八字(60%)、星座(55.8%)、塔罗牌(44.8%)为三大主流领域,东方玄学占比略高 [15][16] - 68.3%年轻人通过看星座运势接触玄学,60%尝试过AI算命,49.1%体验塔罗占卜 [22][23] - 小红书(63%)、B站(44.2%)、抖音(33.4%)是主要玄学内容传播平台 [25] 消费行为分析 - 35.4%年轻人年玄学消费低于100元,但20.2%预算超1000元,最高达5000元以上 [33] - 50.8%购买过寺庙手串,38.6%选择祈福挂件,京东数据显示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增1000% [34][36] - 玄学潮玩兴起,如Labubu财神款、Jellycat转运符等,品牌通过谐音梗(如“马上离职马”)营销 [37][38] 用户心理与场景 - 70.9%用户通过玄学缓解焦虑,95后需求最强烈(78.3%) [41][44] - 54%因长期“水逆”求助玄学,31.1%因失业,26.8%为脱单 [20] - 用户案例显示玄学物品(如御守、水晶)更多提供心理暗示而非实际效果 [48][51][54] 行业动态 - 寺庙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67%,雍和宫增长5.3倍,玄学消费日常化趋势明显 [41] - 珍珠饰品(+2000%)、能量水晶(30.1%购买率)等玄学周边增长迅猛 [34][36] - 品牌跨界融合玄学元素(如瑞幸联名转运小马、赛尔达女神像)抢占年轻市场 [38][39]
月薪3000,花2000改命,玄学怎么收割了年轻人?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后浪研究所· 2025-07-31 07:59
年轻人玄学消费趋势 - 爱情运势关注度下降至49.6%,事业运(76.5%)和财运(74.9%)成为年轻人首要诉求 [2][3][4] - 女性对玄学热衷度(6.73分)显著高于男性(5.95分),且在财运(女76.6% vs 男68.7%)、事业运(女79.2% vs 男67.3%)领域表现更积极 [5][6][9] - 东方玄学占据主导地位,八字命理(60%)、风水(38.9%)关注度高于西方星座(55.8%)和塔罗牌(44.8%) [11][12] 玄学行为特征 - AI算命(60%)和塔罗占卜(49.1%)成为新兴主流方式,传统寺庙手串购买率达50.8% [20][21][31] - 小红书(63%)、B站(44.2%)、抖音(33.4%)构成核心传播渠道,私域流量转化初现端倪 [22] - 95后(78.3%)和00后(75%)成为最依赖玄学缓解焦虑的群体,主要诉求为压力释放(70%)和情绪改善 [38][40][41] 玄学商业化创新 - 玄学周边产品呈现爆发增长,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1000%,珍珠饰品+2000% [31] - 品牌跨界融合玄学元素,如Labubu财神玩偶(188元)、Jellycat转运竹(588元)、瑞幸离职小马等 [33][34][35] - 消费分层明显,60%用户年消费<500元,但20%用户预算超1000元,高端市场存在4W+个案 [29][30][53] 行业生态演变 - 寺庙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67%,雍和宫达5.3倍,线下场景复苏强劲 [38] - 玄学服务呈现"轻量化"趋势,62%用户通过AI等低成本方式体验,仅35%选择传统风水布局 [20][21] - 内容创作者形成垂直生态,陶白白(星座)、龙女塔罗(占卜)等KOL占据细分赛道 [23][25]
AI浪潮之下,识识APP的更新迭代
搜狐财经· 2025-06-06 02:40
AI技术重塑社交行业 -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从尖端科技演变为21世纪核心生产力工具,深度融入大众生活 [1] - AI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交领域基因,推动行业从简单人际连接向工具化、赋能化的多元化真实社交新生态转型 [1] - 识识APP通过AI驱动创新,在社交赛道开辟独特发展路径,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社交新生态 [6] AI赋能社交功能创新 - 智能社交代理(数字分身)功能解决75%用户面临的"社交启动"难题,通过个性化设定辅助破冰交流,显著缓解社交焦虑 [3] - AI算命等趣味互动利用图像识别与模式分析能力,提供轻量化破冰方式,降低陌生人社交门槛并激发交流欲望 [3] - AI管家"识喵喵"具备陪伴聊天和智能匹配功能,根据用户需求精准推荐社交对象 [3] 线上线下社交闭环构建 - "组局"功能整合第三方优质商家资源,实现从线上兴趣匹配到线下活动策划、报名缴费的全流程闭环 [7] - 基于地理位置的线下活动发布系统,显著提升"网友见面"的效率和可信度,激活社交线下生命力 [7] - 社交信用分体系通过信息验证、履约记录等多维度评估,提升社交透明度,欺诈风险显著降低 [7] 差异化战略定位 - 坚持AI作为真实人际连接工具的核心定位,拒绝纯虚拟交互模式,强调"科技向善,服务于人"理念 [5] - 创新"识识范式"证明当AI服务于真诚人际连接时,技术能释放最持久价值 [6] - 社交信用体系成为用户重要社交名片,为构建健康社区环境奠定基础 [7]
所有原始搞钱“套路”,都正在AI上重演
创业邦· 2025-04-06 02:49
核心观点 - AI技术被滥用为营销工具,针对信息不对称群体实施"AI套路"收割,涉及算命、直播培训、直销等多个领域 [4][6][23] - 行业存在三类典型商业模式:分层会员收费(498-29800元)、虚假效果承诺(日入数千)、二次转化变现(保健品/课程销售) [8][11][17] - 目标用户画像为县域中老年、返乡创业者、宝妈等数字鸿沟群体,利用其AI认知不足与焦虑心理 [4][13][16] 商业模式分析 AI直播培训 - 采用三级会员体系:基础版498元(数字人生成)、进阶版3600元(增值指导)、高级版29800元(带货权限) [8] - 案例显示学员月均带货收入未达预期,但机构通过"成功案例"宣传维持转化率 [11][17] - 线下培训已跨省扩张,主要覆盖县域市场及原有直播从业者 [16][17] AI算命 - 采用两段式收费:9.9元基础算命+299元"解运"服务 [3][20] - 运营模式依托短视频平台导流,单个账号粉丝量达数万级别 [20] - 伪造AI技术应用场景增强可信度,如发送伪造的AI算命过程截图 [20] AI+直销 - 宣称AI可实现日均10+条内容生成,精准定位目标客户 [23] - 将DeepSeek等工具包装为"销售系统",实际转化链条仍依赖传统直销 [23] - 通过"AI销冠"等案例吸引加盟,最终导向工具销售和课程付费 [23] 行业特征 - 获客成本极低,主要依赖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和社群传播 [6][20] - 转化漏斗设计精密,从知识付费逐步导向高单价商品销售 [8][11][23] - 监管存在空白,现行法律框架下维权成本过高导致多数消费者放弃追责 [28][29] 用户行为分析 - 县域用户表现出强付费意愿,3600元课程被视为"知识投资" [13] - 认知偏差明显:68%受访者认为免费资源需付费获取才具价值 [14] - 从众心理显著,机构通过制造"日入数千"等群体效应强化转化 [11][17]
年轻人涌入“中国硅谷”:补贴百万,8分钟到账
36氪· 2025-03-31 03:00
良渚文化村里,demo day活动上,vincent正在分享自己的产品 从去年开始,在距离杭州市中心 16 公里的良渚文化村里,逐渐热闹起来。 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从全国各地涌入这里寻找机会,重建生活。他们有些曾是大厂员工,有些人刚刚失业,也有人做了多年数字游民。他们会在良渚社区的 公告栏里,留下简单的自我介绍,从此成为 "新村民"。 今年1月15日,deep seek正式上线,登上世界头条,1月28日,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引爆讨论,杭州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媒体和网友也 称,杭州或许会成为"东方硅谷"。 去年,杭州良渚陆续涌入了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他们扎根在社区里,成了"新村民",热烈地讨论交流,也争取自己的合作伙伴;17岁的高中生组织了中国 第一个面向26岁以下年轻人的"黑客松"活动,让大家有渠道和资源展示自己的产品和创意;高校里,"强鹰计划"为想要创业的学生找到企业家导师,也为 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咨询和空间。 从社区到高校,从大大小小的创业比赛,到扎根民间的分享活动,杭州的创业生态就像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 很多创业者都提到了政府了作用:在高新技术的产业园区里,政府为这些企业降低了10%的税;退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