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水晶

搜索文档
年轻人最信的玄学,星座塔罗只能排第二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36氪· 2025-08-23 01:33
玄学消费群体特征 - 调查对象中女性占比77.5%,男性占比22.5% [5] - 年龄分布以95后(33.2%)和00后(29.5%)为主,90后占25.6% [5] - 女性对玄学的积极度(6.73分)高于男性(5.95分) [12] 玄学需求偏好 - 事业运(76.5%)和财运(74.9%)是年轻人最关注的运势,爱情运仅占49.6% [10] - 女性更关注财运(79.2% vs 男性68.1%)、事业运(79.2% vs 67.3%)和爱情运(50.2% vs 47.3%) [14] - 男性更关注健康运(42.0% vs 女性33.6%)、家庭运(26.7% vs 19.9%)和人际运(22.7% vs 20.5%) [14] 玄学工具与领域 - 八字命理(60.0%)、星座(55.8%)和塔罗牌(44.8%)是最受欢迎的玄学领域 [18] - 东方玄学(风水38.9%、面相/手相34.1%)略胜西方玄学(星盘34.0%) [18] - 紫微斗数(24.3%)和水晶能量/疗愈(20.7%)也有较高关注度 [19] 玄学消费行为 - 68.3%的人会看星座运势,60.0%体验过AI算命,50.0%佩戴护身符/开运饰品 [27] - 49.1%的人进行塔罗牌占卜,37.0%会择吉日(如结婚搬家选日子) [27] - 小红书(63.0%)、B站(44.2%)和抖音(33.4%)是主要玄学信息获取渠道 [30] 玄学消费预算与产品 - 60%的人年度玄学消费预算低于500元,20%的人预算超1000元 [38] - 预算分布:100元以下(35.4%)、101-500元(28.5%)、501-1000元(14.6%)、1001-2000元(10.3%) [39] - 50.8%购买过寺庙手串,38.6%购买祈福挂件,30.1%购买能量水晶 [42] 玄学产品市场趋势 - 京东报告显示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增1000%,珍珠饰品增2000% [41] - 品牌推出玄学潮玩如Labubu财神挂偶(188元起)、Jellycat神奇竹盆栽(239元起) [45] - 瑞幸联名转运小马、赛尔达传说女神石像(42元)等IP周边受追捧 [46] 玄学消费动机 - 70%的人通过玄学缓解压力和焦虑,19%为改善心情,17.6%出于好奇心 [50] - 95后(78.3%)和00后(75.0%)是焦虑缓解需求最高的群体 [53] - 寺庙景区销量同比增长367%,北京雍和宫门票销量增5.3倍 [49]
年轻人最信的玄学,星座塔罗只能排第二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36氪· 2025-08-16 10:15
玄学消费趋势 - 玄学已成为年轻人解释世界和社交的新型语言,77.5%调查对象为女性,95后和00后占比达62.7% [7][18] - 76.5%年轻人最关注事业运,其次为财运(74.9%)和爱情运(49.6%),财神殿热度远超月老庙 [8][11] - 女性对玄学相信程度达6.73分(男性5.95分),更侧重事业与爱情,男性更关注健康与家庭 [10][11] 主流玄学工具 - 八字(60%)、星座(55.8%)、塔罗牌(44.8%)为三大主流领域,东方玄学占比略高 [15][16] - 68.3%年轻人通过看星座运势接触玄学,60%尝试过AI算命,49.1%体验塔罗占卜 [22][23] - 小红书(63%)、B站(44.2%)、抖音(33.4%)是主要玄学内容传播平台 [25] 消费行为分析 - 35.4%年轻人年玄学消费低于100元,但20.2%预算超1000元,最高达5000元以上 [33] - 50.8%购买过寺庙手串,38.6%选择祈福挂件,京东数据显示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增1000% [34][36] - 玄学潮玩兴起,如Labubu财神款、Jellycat转运符等,品牌通过谐音梗(如“马上离职马”)营销 [37][38] 用户心理与场景 - 70.9%用户通过玄学缓解焦虑,95后需求最强烈(78.3%) [41][44] - 54%因长期“水逆”求助玄学,31.1%因失业,26.8%为脱单 [20] - 用户案例显示玄学物品(如御守、水晶)更多提供心理暗示而非实际效果 [48][51][54] 行业动态 - 寺庙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67%,雍和宫增长5.3倍,玄学消费日常化趋势明显 [41] - 珍珠饰品(+2000%)、能量水晶(30.1%购买率)等玄学周边增长迅猛 [34][36] - 品牌跨界融合玄学元素(如瑞幸联名转运小马、赛尔达女神像)抢占年轻市场 [38][39]
月薪3000,花2000改命,玄学怎么收割了年轻人?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后浪研究所· 2025-07-31 07:59
年轻人玄学消费趋势 - 爱情运势关注度下降至49.6%,事业运(76.5%)和财运(74.9%)成为年轻人首要诉求 [2][3][4] - 女性对玄学热衷度(6.73分)显著高于男性(5.95分),且在财运(女76.6% vs 男68.7%)、事业运(女79.2% vs 男67.3%)领域表现更积极 [5][6][9] - 东方玄学占据主导地位,八字命理(60%)、风水(38.9%)关注度高于西方星座(55.8%)和塔罗牌(44.8%) [11][12] 玄学行为特征 - AI算命(60%)和塔罗占卜(49.1%)成为新兴主流方式,传统寺庙手串购买率达50.8% [20][21][31] - 小红书(63%)、B站(44.2%)、抖音(33.4%)构成核心传播渠道,私域流量转化初现端倪 [22] - 95后(78.3%)和00后(75%)成为最依赖玄学缓解焦虑的群体,主要诉求为压力释放(70%)和情绪改善 [38][40][41] 玄学商业化创新 - 玄学周边产品呈现爆发增长,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1000%,珍珠饰品+2000% [31] - 品牌跨界融合玄学元素,如Labubu财神玩偶(188元)、Jellycat转运竹(588元)、瑞幸离职小马等 [33][34][35] - 消费分层明显,60%用户年消费<500元,但20%用户预算超1000元,高端市场存在4W+个案 [29][30][53] 行业生态演变 - 寺庙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67%,雍和宫达5.3倍,线下场景复苏强劲 [38] - 玄学服务呈现"轻量化"趋势,62%用户通过AI等低成本方式体验,仅35%选择传统风水布局 [20][21] - 内容创作者形成垂直生态,陶白白(星座)、龙女塔罗(占卜)等KOL占据细分赛道 [23][25]
冥想班正在收割白领
投资界· 2025-05-12 09:17
行业概况 - 中国疗愈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约60%的城市青年人有焦虑情绪,其中18%为中度或重度焦虑 [4] - 国内疗愈产业近两年出现爆发性增长,各类颂钵冥想班异常火爆 [4] - 行业处于井喷式发展期,从寺庙禅修到商业冥想馆的异化背后是人们对"停下来"的迫切需求 [3][15] 商业模式 - 网红瑜伽疗愈中心标配"洞穴式空间设计+有机素食套餐+心理学硕士导师"一站式服务,并在课程中提供朋友圈打卡拍照服务 [5] - 疗愈机构通过包装心理学/哲学/宗教概念、虚构导师头衔、自媒体矩阵传播、阶梯定价产品等商业手段吸引消费者 [12] - 衍生品市场活跃,包括瑜伽垫、沉香、蜡烛、香氛、能量水晶等商品,部分单品销量达"100+" [12] 用户画像 - 典型用户为36岁广告总监,每周花费699元参加高端冥想课程,但实际无法脱离工作思维 [8][9] - 28岁网红博主将冥想作为内容创作素材,携带专业拍摄设备参与课程,商品转化率是核心考量 [11][12] - 北上广深职场人群开始将冥想纳入KPI考核,例如"每周必须完成2次深度冥想" [7] 市场教育 - 硅谷精英文化影响显著,乔布斯1982年冥想照片仍具示范效应,扎克伯格每日30分钟冥想成为标杆案例 [6][7] - 正念冥想课程对心理困扰的缓解效果可持续6个月,但需专注投入而非流于形式 [14] - 专业瑜伽教师指出冥想需要长期练习以建立"观察者心态",与商业机构宣传的即时效果存在差异 [15] 行业争议 - 消费主义催生"伪休息"产业链,部分课程设计强化社交展示属性而非实际疗愈效果 [10][12] - 市场存在过度简化和盲目应用问题,忽略冥想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15] - 免费自然疗法(如20分钟公园散步)与付费冥想可能效果趋同,但商业包装显著提升溢价空间 [15]
4000元的冥想班,白领花钱买自我安慰
虎嗅· 2025-05-10 05:52
疗愈经济市场规模 - 中国疗愈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 [1] - 约60%的城市青年人有焦虑情绪 其中18%为中度或重度焦虑 [1] - 近两年国内疗愈产业出现爆发性增长 [1] 冥想行业现状 - 北上广深职场流行冥想和禅修风潮 部分公司将冥想纳入KPI考核 [3] - 网红瑜伽疗愈中心标配"洞穴式空间设计+有机素食套餐+心理学硕士导师"一站式服务 [1] - 冥想课程中安排摄影师为学员拍照 提供朋友圈打卡素材 [1] 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 典型用户为36岁广告总监 每周花费3999元参加高端冥想课程 [4][6] - 28岁时尚博主将冥想作为内容创作素材 相册存有32317张未发布废片 [7] - 消费者购买能量水晶 瑜伽垫等衍生品 单品销量达"100+" [9] 行业商业模式 - 机构套用心理学 哲学概念编造疗愈理论 包装导师人设 [9] - 通过自媒体矩阵传播 设计阶梯定价产品吸引消费者 [9] - 疗愈产业本质是提供情绪价值 心理疏导 帮助实现"心安" [12] 行业问题与争议 - 部分课程存在过度简化和盲目应用问题 忽略冥想原理 [11] - 商业空间付费冥想与免费"20分钟公园效应"效果可能无差异 [12] - 消费者购买"被规划好的放空"反而挤压真正休息时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