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T发动机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增程车很少用2.0T?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6 07:50
核心观点 - 增程式电动车普遍采用1.5T发动机替代传统燃油车时代的2.0T发动机 主要因技术路线变革、效率成本优化及用户需求变化 [1][5][6] 技术路线差异 - 增程式混动中发动机仅作为发电机使用 不直接驱动车轮 核心需求为高效稳定发电而非动力输出 [1][5] - 系统依赖强三电配置(大容量电池包、高功率电机) 例如理想L9配备50度电池包和330kW驱动电机 实现5.18秒加速性能 [3] - 发动机发电功率仅需满足120km/h-150km/h巡航需求(约31kW) 无需过大功率储备 [3][15] 效率优势 - 1.5T发动机热效率普遍突破40% 如奇瑞混动专用发动机达44.5% 广汽增程专用达43% 显著高于2.0T发动机的38%以下水平 [8] - 更高热效率直接降低整车能耗 提升发电经济性 [8][17] 成本与供应链 - 1.5T发动机因技术成熟、产量大、维修体系完善 成本显著低于2.0T发动机 [11] - 低排量带来更低车船税:1.6L以下基准税额300-540元 而2.0L排量税额为360-660元 [12] 空间布局优化 - 1.5T发动机体积与重量更小 利于整车动力系统布局 为电池和电机预留更多空间 [10] - 2.0T发动机需特殊设计(如仰望U7采用水平对置结构) 增加技术难度与成本 [10] 用户需求匹配 - 1.5T发电功率(60-70kW)已覆盖日常使用场景 120km/h巡航功率需求仅约31kW [15] - 2.0T高功率优势(如高原/高速工况稳定性)在多数用户场景中利用率极低 [13][15] - 电池技术提升使纯电续航增加 进一步降低增程器使用频率 弱化大排量必要性 [17] 行业应用现状 - 主流增程车型(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零跑C系列等)均采用1.5T发动机 [6] - 仅高端性能车型(仰望U7/U8、极氪9X)保留2.0T配置 以满足特定定位需求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