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脯肉卷

搜索文档
将鸡腿换成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资金,最高法发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5:27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侯某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56人严重 食物中毒,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侯某具有自首情节,认 罪认罚,案发后协助抢救被害人、积极赔偿并取得大部分被害人谅解,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据此,以生 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被告人侯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 最高法介绍,亚硝酸盐是肉类制品加工中经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护色、防腐功能。根据食品添加 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亚硝酸盐允许在腌腊肉、酱卤肉等八类肉制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15克/千 克,在不同肉制品中的最大残留量为30毫克/千克至70毫克/千克不等。但是,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毒性, 且潜伏期短,中毒发病迅速,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明令禁止餐饮服务单位和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存 储、使用亚硝酸盐,仅允许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本案体现了从严惩处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犯罪的鲜明立 场,对警示、震慑此类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向学校食堂供货获刑 将鸡腿换成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资金,最高法发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高萌)9月11日,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 ...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销往大学食堂
新京报· 2025-09-11 03:46
涉校园食品安全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涵盖食材供应商 供餐饭店及监管主体等不同类型案件[1] - 典型案例涉及过期食品 伪劣食材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1]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切身利益 需加强监管并选择规范有资质的供应商[2] 罗某销售伪劣产品案 - 罗某以20元/千克采购鸭脯肉卷 冒充肥牛卷以32-44元/千克价格销售至大学餐厅等餐饮机构[1] - 涉案鸭脯肉卷未检出牛源性成分 检出鸭源性成分 销售金额达12万余元[1] - 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罗某有期徒刑七个月 并处十万元罚金 追缴违法所得[1][2] 假冒牛羊肉作案手法 - 不法分子使用鸭肉冒充价格较高的牛羊肉对外销售 鸭肉价格低廉但牛羊肉价格较高[2] - 通过添加牛油 羊油或调味料仿制牛羊肉味道 采用肉卷 肉丸等不易区分原形态的方式掩饰[2] - 鸭肉外观和口感与牛羊肉有明显差异 但加工手法给消费者鉴别真伪造成困难[2] 法律处罚标准 - 刑法规定销售伪劣产品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 - 被告人罗某销售金额12万余元且认罪认罚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2] - 刑罚包括追缴违法所得和罚金 充分发挥惩治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