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液压元件
icon
搜索文档
多维度透视沪深2025年中报:谁在领衔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3:09
核心观点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稳健 营收合计34.92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2.99万亿元 其中深市营收同比增长3.64% 净利润同比增长8.88% 沪市营收微降1.3% 净利润增长1.1% [1] - 新兴产业(电子、医药、新能源等)成为增长新引擎 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展现韧性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出海竞争力提升 分红回购力度增强 [2][9][11][12]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0.24万亿元(同比+3.64%) 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8.8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78% [1] - 沪市公司营收24.68万亿元(同比-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1.1%)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 创业板营收2.05万亿元(同比+9.03%) 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11.1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环比增长9.9% [1] 新兴产业发展 - 深市电子行业营收9847.6亿元(同比+14.1%) 净利润454.57亿元(同比+24.59%) 超八成公司盈利 境外收入4871.85亿元(同比+14.64%) [3] - 深市电力设备行业营收8384.48亿元(同比+8.51%) 净利润569.01亿元(同比+17.62%) 境外收入2220.35亿元(同比+15.85%) [3] - 深市计算机行业营收5012.47亿元(同比+13.74%) 净利润122.85亿元(同比+26%)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64% [5] - 深市通信行业营收1938.25亿元(同比+14.19%) 净利润185.32亿元(同比+24.08%) 境外收入643.39亿元(同比+32.59%)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0.96% [5] - 沪市集成电路行业营收2466.75亿元(同比+14%) 净利润189.43亿元(同比+57%) 138家公司覆盖全产业链 [6] - 沪市生物医药行业营收2511.09亿元(同比+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14%) 17款创新药国内获批 20单出海交易总额超264亿美元 [6] 消费与传统产业升级 - 深市家电行业营收5492.38亿元(同比+7.38%) 净利润518.05亿元(同比+13.9%) 境外收入1989.16亿元(同比+13.76%) 沪市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7] - 深市汽车行业营收9044.7亿元(同比+8.45%) 净利润392.27亿元(同比+1.93%) 境外收入2754.02亿元(同比+17.83%) 沪市汽车营收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近30% [7] - 沪市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8] - 深市农林牧渔行业营收5144.2亿元(同比+9.12%) 净利润230.56亿元(同比+199.79%) 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温氏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59.12% [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深市公司研发投入3529.68亿元 6家公司研发超50亿元 47家公司研发超10亿元 40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9]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924.62亿元(同比+22.36%) 研发强度6.22%(同比+0.39个百分点) [9] - 沪市实体企业研发投入4326亿元(同比+1%) 科创板研发投入841亿元(同比+6%) 研发强度中位数13% [9] - 恒立液压、纽威股份等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业绩增长 [10] 出海竞争力提升 - 沪市制造业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5%)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7400亿元(同比+6%) 占比近七成 [11]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23.59%) 占比29.22%(同比+3.61个百分点) [11] - 小商品城、厦门象屿、宁波舟山港等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海外空间 [11] - 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口占全国57% 移远通信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9% [12] 分红与回购 - 沪深两市794家公司中期分红6438.05亿元 深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8.04% 金额同比增49.51% 沪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2% 金额同比增5% [12] - 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 计划回购金额上限682.07亿元 [13]
这个两岁半的省级新区,改革创新因何“走在前列”?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04:16
沂河新区发展概况 - 临沂沂河新区是山东省设立的4个省级新区之一,定位为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桥头堡、鲁南跨越发展示范引领区、产城深度融合综合试验区,2022年11月挂牌成立 [2] - 新区实施"改革创新突破年"行动,统筹推进十大集成改革,特色园区改革等经验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2] - 2024年园区内规上企业数量达94个,实现工业产值172.3亿元 [2] - 2023年"四上"企业突破110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346家,总产值增长10%,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107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7亿元、增长6.5% [6] - 2024年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9%,呈现"量质齐升"局面 [6] 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 新区打造"11+1"个特色产业园区,包括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仪表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天河智能产业园等 [2] - 采用"一镇街一园区、一中心一园区"错位发展模式,由镇街、产业中心作为责任主体,一体推进项目招引、基础配套等事宜 [2] - 山东源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G高端智能数控机床与工业智能机器人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1亿元 [1] - 山东金利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盘活200多亩低效闲置用地,投资10.5亿元新建20余条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后产能将实现翻番,预计年增产值30亿元 [3] 要素保障创新 - 2024年完成121家企业、4700亩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新增供地6621亩、土地出让金32.9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5.1倍、7.7倍 [3] - 设立4亿元项目保障"资金池",专款用于园区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保障52个项目落地建设 [3] - 设立总规模6.8亿元的产业基金体系,撬动社会资本4.6亿元,"以投带引"推进基金投资项目转化落户 [3] 体制机制改革 - 将12个产业部室调整为5个产业中心,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4] - 建立平时考核和年末考核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评先树优挂钩 [4] - 明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重点任务38条,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生产运营等十大成本 [4] -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100余项"一件事一次办"创新服务 [4] - 首推跨境电商经营"一件事",审批环节减少67%,审批时限压缩60%,申请材料减少46% [4] - 与63个市县签订"一件事·跨域一次办"合作协议,实现29项"一件事"跨域通办 [4] 重点项目成效 - 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是格力电器在全球布局的第15个空调生产基地,也是北方地区投资最大的生产基地项目 [5] - 2024年一季度该基地生产空调32.5万套,实现工业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64% [5]
探秘沂河新区智造崛起(上):看三大企业如何改写产业未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5-06 13:51
沂河新区制造业发展概况 - 沂河新区作为山东省四大省级新区之一,锚定"工业强区"目标,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92.9亿元,增速达10% [2] - 通过土地盘活、国企重组、审批提效等"十大集成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格力、源顺、金利三家企业成为典型案例 [2] - 2025年新区目标深化"十大牵引性集成改革",剑指"千亿工业"目标 [10] 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基地 - 格力临沂基地是格力全球第15个空调生产基地,北方规模最大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2025年Q1生产空调32.5万套,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64% [3] - 基地集成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和MES系统,全流程自动化率超90%,采用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线 [3] - 空中物流环线连接各车间库房,实现零部件自动传送至总装线,格力自主研发的12种智能机器人应用于不同型号空调生产 [4] 源顺科技智能转型 - 源顺科技从手工作坊转型为智能工厂,2024年投资12亿元建设新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新增就业200余人,税收超1亿元 [5] - 新项目涵盖智能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产品,填补本地高端数控机床空白,采用5G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互联 [5] - 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工业智能机器人,获省级"瞪羚企业""专精特新"等称号,成为白沙埠仪表产业园转型升级标杆 [5] 白沙埠镇仪表产业集群 - 仪表产业园年产9000万台水表配件和3300万只整表,占全国市场份额60%,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可容纳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提供1.7万个就业岗位 [6] - 产业园内企业引入AI质检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等,32家规上企业形成协同效应,年产值近20亿元,亩均效益达百万元级 [7] - 源顺科技等企业推动传统仪表制造向柔性化、定制化突破,形成从铜配件铸造到智能终端组装的完整产业链 [6] 金利液压土地盘活案例 - 金利液压新项目利用闲置低效用地,亩均产值从零跃升至百万元级,新厂区产能翻番,年增产值30亿元 [8] - 项目引进20余条智能化生产线,主打高端液压元件,填补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空白 [8] - 沂河新区2024年完成121家企业、4700亩集体土地清理,新增供地6621亩(同比增5.1倍),土地出让金32.9亿元(同比增7.7倍) [9] 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 - 产业园集聚32家规上企业,年产值近20亿元,格力、金利等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9] - 通过政府收储"闲地"、司法处置纠纷等模式盘活土地,2024年工业供地面积居临沂全市第一,保障97个项目落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