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ESG周报】我国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发布,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警示全球水循环日益紊乱-2025092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3 1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目标2027年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7][8][9][10][11] - 吉林省率先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计划2027年出台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 2030年全面推广 [12][13][14] - 中国主导编制全球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 填补国际空白 提升CCUS技术话语权 [16] -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连续五年发布 浙江 广东 北京等省市在双碳转型中领先 [21][22][23] - 全球水循环紊乱加剧 2024年冰川冰损失达4500亿吨 导致海平面年上升约1.2毫米 [24] - 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将于2026年生效 覆盖全球三分之二公海区域 [25][26] - 兴业银行落地福建省首笔ESG挂钩贷款 利率与企业ESG绩效挂钩 [28][29] - 荣盛石化MSCI ESG评级升至A级 为国内化工企业最高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10% [30][31] 政策动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2025-2027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 2024年底全国装机7376万千瓦 [7][8] - 吉林省14部门联合推出碳足迹管理方案 覆盖汽车 钢铁 石化等优势产业 计划建立碳标识认证制度 [12][13][14] 行业趋势 - 华能主导编制国际标准ISO 27927:2025 规范碳捕集吸收溶液性能指标 推动CCUS技术产业化 [16] -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采用"5+N"评估体系 2025年优化环境治理 绿色金融等指标 反映双碳工作系统化转型 [21][22][23] 国际事件 -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水循环持续紊乱 2024年仅三分之一河流集水区流量正常 冰川损失威胁沿海地区 [24] - 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获61国批准 将建立公海保护区 支持2030年保护30%海洋面积的目标 [25][26] - 太平洋韧性基金由15国签署成立 目标融资5亿美元 应对岛国气候融资障碍 [27] 企业动态 -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创新ESG挂钩贷款模式 利率与融资租赁企业ESG绩效联动 支持储能项目 [28][29] - 荣盛石化获英华奖ESG示范案例 MSCI评级跃升至A级 2024年替代性水源占比73.66% 余热制淡水超7000万吨 [30][31]
从ESG角度看“反内卷”政策 石化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全景网· 2025-08-04 02:07
政策导向与行业影响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置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核心位置 同时提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标志国家治理内卷式竞争的系统性行动 [1] - 反内卷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可优化能源结构 避免生态透支 助力低碳转型和双碳战略 同时规范市场秩序 遏制不良竞争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石化行业面临化解结构性阶段性供需不匹配挑战 需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并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绿色发展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1] 企业实践与成效 - 荣盛石化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模式 子公司永盛科技 盛元化纤 中金石化完成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利用太阳能为生产运营注入绿色动能 [2] - 公司打造24万吨/年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回收装置 实现污染物超净排放并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 - 2024年公司替代性水源占总耗水量73.43% 利用余热制取淡水量超7000万吨 全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10% 综合能耗密度下降12.5% [2] ESG发展态势与监管 - 中国ESG政策体系和企业实践持续创新 2024年2月证监会指导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规范信息披露内容和深度要求 [3] - 截至2025年6月底 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超45% 国内评级机构基本实现A股全覆盖 国际主流评级机构对中国上市公司覆盖率不足20% [3] - 全球ESG投资总额达35万亿美元 占全球资产管理总额三分之一以上 [3] 企业ESG表现与投资价值 - 荣盛石化在MSCI评级从B级大幅上调至BBB级 位列全球通用及多样化学品行业前茅 实现一年内跨越性提升 [3] - ESG表现较好公司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表现更稳定 MSCI ESG领先指数中高得分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价下跌幅度比低得分公司小约20% [4] - 约三分之二投资者将ESG因素作为评估投资组合风险核心要素 认为ESG表现较差公司可能面临更高监管风险 诉讼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