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花椒
icon
搜索文档
“大伙儿的精气神提起来了!”——来自三省七县脱贫村的调研之二
人民日报· 2025-08-22 08:43
精神面貌变化 - 脱贫群众从"盼温饱"转向"拼未来",精神面貌显著提升,子女教育质量大幅改善,小学入学测试平均分从十几分提升至80分以上 [1][2] - 全国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率达96%以上,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 [1] 产业发展与就业 - 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累计培育乡村工匠13万余人,带动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5] - 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2-3个特色主导产业,75%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8] - 云南镇雄县五金产业园80%技术和管理岗由返乡人员担任,超20万在外技能人才回流促进产业升级 [7] 农业与产业链升级 - 四川通江县围绕银耳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开发3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设立5000万元产业基金并推出"通江银耳贷" [9] -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通过55万元小额助农贷发展土豆产业,产品进入京津冀市场并带动就业增收 [4] 文旅与多元价值挖掘 - 云南彝良县宝藏村打造农文旅综合体,成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开发天麻采挖、美食宴及精品民宿项目 [10] - 河北围场县八十三号村发展文旅产业,村民投资20多万元开办民宿年收入7万多元,全村45户民宿带动上百人就业 [10] 技术培训与能力建设 - 四川南江县通过"乡村工匠"技能培训培育本土人才,养殖户实现从传统经验向科学管理的转型并成立合作社 [7][8] - 河北围场县粉条加工厂投资200万元建设3条生产线,直接收购农民土豆并提供15个稳定工作岗位 [6]
挖掘特色 提升品质 拓宽渠道 贵州花椒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行业概况 - 贵州花椒种植面积175.5万亩居全国第五位 鲜花椒年产量18.1万吨 年产值44.3亿元[3] - 形成红花椒 九叶青花椒 顶坛花椒多品种并举的产业格局 其中顶坛花椒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4] - 花椒产业被纳入贵州省十二大农业产业 在政策 制度 资金 技术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2] 产品特性与市场表现 - 贵州红花椒具有香麻谐调的独特风味 部分地区优质红花椒鲜花椒售价达每斤120元 远高于全国市场行情[1][4] - 顶坛花椒精油含量达12.6% 干花椒价格稳定在每斤9元 高于其他青花椒品种[4] - 保鲜花椒产品出口日本并受国内商超欢迎 市价可观[6] 技术发展与品质提升 - 培育"黔椒1号""遵红1号"等本地良种 在适应性 丰产性及品质方面具强竞争力[5] - 建立花椒营养监测体系 制定最佳需肥指标标准 实现产量品质双增[5] - 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 机械化管护及烘烤储藏加工研究 打造绿色品质[5][6]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传统产品包括干制花椒 花椒油 花椒粉等调味品 精深加工企业生产高浓度花椒精油 花椒油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6] - 龙头企业顶罈椒业技改后产能从3000多吨提升至9000多吨 辐射带动种植30余万亩[7] - 专项资金支持开发特医产品 功能性产品及大健康产品 推动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6] 社会与生态效益 - 花椒种植减少山地裸露 被作为石漠化治理 退耕还林主要树种和乡村振兴重点产业[3] - 产业覆盖北盘江镇农户2700余户9400余人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余人[7] - 本地红花椒品种销售持续火爆10余年 显著激发椒农种植积极性[1][5]
四川广汉倾情援彝打造新时代区域合作“升级版”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06:25
产业帮扶模式 - 以产业共同体建设为导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激发联农带农机制活力,投入帮扶资金1236万元实施6个产业项目 [1] - 在种植端投入230万元发展1200亩百香果产业园,采用"培训增能+分红激励"机制,实现年产量2000吨,公司营收10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67.3万元(同比+42.9%),农户增收51万元(同比+27.5%) [1] - 在养殖端投入110万元发展高山绵羊养殖,促农增收27万元(同比+70%),带动村集体增收38.2万元(同比+66%) [2] 产业链建设 - 投入380万元建设脐橙分拣中心,带动585户2100余人规模种植,达到省级产业园标准,通过"分拣+仓储+电商"模式提升产业链韧性 [2] - 采用"总部+基地+两地仓"模式延伸产业链,招引企业落地实现产值200余万元,推动产业从种植向深加工、流通、服务全链条延伸 [2] - 聚焦白魔芋、乌洋芋等特色产业,招引加工企业合作转移重点项目入园,培育县域经济生态链 [2] 产销协同机制 - 建立"农户+合作社+保底托管统销"模式,共建3800亩青花椒基地,户均年增收2.5万元,引导10余家企业对接青花椒产业 [3] - 发挥广汉市"火锅食材之都"和金阳县"青花椒第一县"优势,推动"特色+特需"产业对接,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促进产销协同 [3] - 形成"订单式"合作模式,促进金阳农产品出山和广汉品质入市,打造产业协作新样板 [3]
良机良法“智”绘夏播图 科技为秋粮“丰”景打好基础
央视网· 2025-06-26 03:28
全国夏粮收获与夏播进度 - 全国夏粮收获进度超过90%,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 [1] - 全国夏播粮食进度接近80%,河南、四川、陕西夏播基本结束,山东、山西接近完成,湖北、河北超过90%,江苏、安徽接近90%,新疆接近30%,甘肃超过20% [1] - 新疆和田计划播种90万亩夏玉米,采用免耕播种集成技术缩短播种周期并保护土壤肥力 [6]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创新 - 江苏浦口4.5万亩中稻栽插全部采用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高速插秧机,实现自动路径规划和均匀插秧 [1] - 山东临邑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技术,使用高性能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管带铺设、覆土等工序 [4] 作物生长与田间管理 - 春播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长势正常,夏播作物陆续出苗,全国夏季田间管理总体进展顺利 [8] 重庆江津花椒产业 - 重庆江津区53万亩青花椒进入采摘期,采用无人机运输和集中加工方式保障采收效率 [9] - 当地建立花椒精加工中心,提供采收、运输、烘干、筛选等"一条龙"服务以提升产品品质 [11] - 预计今年鲜花椒产量3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58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