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辉渠小米
icon
搜索文档
齐鲁农超搭台赋能形成品牌集聚,农产品溢价空间提升
大众日报· 2025-08-28 01:00
平台赋能模式 - 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整合分散农产品资源 实现从散装土产到地理标志品牌的升级[2][3] - 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采摘包装直播销售和溯源体系建设 提升产品标准化和溢价能力[3][5][6] - 搭建线上品牌馆聚合地方特色产品 形成潍有尚品馆银龄好品馆等垂直化展示窗口[8] 品牌建设成效 - 安丘农耕品牌使小米销售范围扩展至北京 知名度显著提升[2] - 微山湖小龙虾通过直播建立鲜活标准 单日销量实现明显增长[5] - 临朐鹅肝企业从出口转向内销 通过平台参展获得国内市场稳定销量并巩固国际份额[8] 区域合作案例 - 在安丘开展草莓大集品鉴会 聚集13家种植企业与20余家采购商现场对接[3] - 在济宁举办年货专场直播 推动济宁礼飨品牌从本地走向全国销售[3] - 为东营大闸蟹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 包含水质监测生长记录和三次人工筛选[5][6] 销售数据表现 - 微山湖小龙虾2025年通过平台销量同比增长30%[5] - 济宁礼飨品牌2025年在平台销售额实现明显增长[3] - 平台计划新增畜牧馆和远洋渔业馆进一步丰富商品品类[8]
潍坊安丘:从舌尖安全到舌尖健康,全域生态定义高品质农品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2:33
安丘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 安丘作为中国蔬菜出口重要基地,年均蔬菜出口量达60万吨,占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1/7,连续16年领跑全国县级区域蔬菜出口量 [1] - 安丘提出发展全域生态农业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县",通过"生态优先+品牌增效+联农赋能"路径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1] - 安丘市委书记表示要将高品质农产品从国际市场转向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打造"国民优选"品牌 [3] 标准体系与质量管控 - 安丘自2007年起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组建108人专职农安员队伍,每年完成10万批次抽样检测 [2] - 2023年搭建全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化监管60余万农用地块、187家加工贸易主体等 [2] - 主导制定13个主要品类农产品生态标准及生态农场建设规范,覆盖56种农作物数字化管理体系 [4] 生态种植技术与成效 - 全域推广10多种生态种植技术,包括抗性育种、系统植保、绿色循环等 [4] - 山东合力牧场采用"畜-肥-菜"闭环循环模式,培育的草莓花青素含量提升60%,维生素C增长45% [4] - 生态果蔬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有机白菜、韭菜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4] 数字科技应用案例 - "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使大姜土传病害下降90%,化肥使用减少70%,亩产提升30%,价格翻倍 [6] - 该技术在15万亩姜田推广,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4万元 [6] - 智慧大棚实现1人管理100亩大姜,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 [6] 品牌建设与市场表现 - 打造"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构建三级品牌矩阵,平均溢价率提升至25% [6] - 辉渠小米品牌化后售价达15元/斤,是普通小米2-3倍 [7] - 目前拥有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基地品牌价值216亿元 [7] 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 - 出台《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提供亩均5万元设施补贴、200万元贷款贴息等 [8] - 政策实施后首批20家示范农场获200万元奖补,涉农主体累计获贷9.49亿元 [9] - 培育131家规上食品企业,开发2000余种产品,形成精深加工体系 [10] 产业模式创新 - "龙头企业+生态农场+农户"订单模式实现农户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 [10] - 30万亩生态基地通过"种植+加工+文旅"融合模式成为多元化产业增值平台 [10] - 三产融合带动生态农文旅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