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融资

搜索文档
平安银行2025年中报: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2: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 净息差1.80%同比下降16个基点 [2] -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0% 信用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0% [2] -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2] - 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4,08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 [2] - 负债总额53,648.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 吸收存款余额36,944.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 [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1%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13.26%上升0.15个百分点 [3]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 [3] 资产与负债结构 -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制造业、科技企业、绿色金融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 [2][7]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9%同比下降46个基点 存款平均付息率1.76%同比下降42个基点 [3] - 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较去年全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3] - 收回不良资产总额185.56亿元同比增长13.8% 拨备覆盖率238.48% [3] 零售业务表现 - 个人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3% 抵押类贷款占比64.3% [4] -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56.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 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16.78亿元同比增长38.4% [4] - 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 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同比增长5.6% [5]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12.8% 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6.1% [6] - 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17,759.8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0% 月活用户3,874.50万户 [6] 对公业务发展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平均付息率1.67%同比下降45个基点 [7] - 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同比增长19.6% [7] - 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7] -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3,585.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8% [8] - 科技企业客户数29,270户较上年末增长6.7%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934.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 [8] - 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9,112.80亿元同比增长25.6% 跨境贸易融资发生额1,557.20亿元同比增长33.2% [8] 资金同业业务 - 同业机构价值客户数1,328户 境内外机构现券交易量2.61万亿元同比增长56.3% [9] - 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1,693.59亿元同比增长79.0% 资管类产品托管规模4.88万亿元 [9] - 办理外汇避险业务客户12,659户同比增长14.5% [9] 战略领域布局 -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 [10] - 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8,957.87亿元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发放1,339.17亿元同比增长33.6% [11] - 乡村振兴支持资金上半年投放312.59亿元 累计投放1,835.06亿元 [11] - 涉农贷款余额1,199.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 乡村振兴借记卡累计发卡28.12万张 [11]
平安银行2025年中报: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2: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坚持战略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推动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协同发展 整体经营保持稳健[1] - 公司营收利润降幅收窄 通过降本增效和资产质量管控 净利润同比下降3.9% 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6] - 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 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 资本充足率提升并实施中期分红[6] 零售业务 - 个人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2.3% 其中抵押类贷款占比64.3%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56.2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6%[3] - 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16.78亿元 同比增长38.4%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3] - 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1%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 同比增长5.6% 平均付息率1.92% 同比下降37个基点[4]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 同比增长12.8% 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 同比增长46.1%[4] - 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17,759.86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0% 月活跃用户3,874.50万户[5] - 综合金融贡献财富客户净增户数占比57.3% 新获客AUM占比50.8%[5] 对公业务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4% 平均付息率1.67% 同比下降45个基点[7] -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7] - 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 同比增长19.6% 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 同比增长16.7%[7] -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6.5%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3,585.5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5.8%[8] - 科技企业客户数29,270户 较上年末增长6.7%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934.3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2%[8] - 数字财资平台签约集团客户3,740户 较上年末增长25.7% 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9,112.80亿元 同比增长25.6%[8] - 跨境贸易融资发生额1,557.20亿元 同比增长33.2%[8] 资金同业业务 - 同业机构价值客户数1,328户[9] - 境内外机构销售现券交易量2.61万亿元 同比增长56.3% 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1,693.59亿元 同比增长79.0%[9] - 资管类产品托管资产规模4.88万亿元[9] - 办理外汇即期及衍生品避险业务客户12,659户 同比增长14.5%[9] 整体经营与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同比下降10.0% 净息差1.80% 同比下降16个基点[6] -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 同比下降9.0%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94.50亿元 同比下降16.0%[6] - 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8%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4,084.9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6] - 负债总额53,648.9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吸收存款余额36,944.7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6%[6]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9% 同比下降46个基点 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6% 同比下降42个基点[6] - 不良贷款率1.05%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 较去年全年下降0.16个百分点[6] - 收回不良资产总额185.56亿元 同比增长13.8% 拨备覆盖率238.48%[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1% 一级资本充足率10.85% 资本充足率13.26% 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19、0.16、0.15个百分点[6]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0%[11] - 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8,957.87亿元[1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发放1,339.17亿元 同比增长33.6%[11] - 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312.59亿元 累计投放1,835.06亿元[11] - 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2.48万张 累计发卡28.12万张[11] - 涉农贷款余额1,199.8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6%[11]
乘风破浪:抓住企业出海新机遇,锻造银行国际业务新引擎
麦肯锡· 2025-04-16 09:55
全球产业链大迁徙与中国企业机遇 - 中国正处于全球产业链大迁徙前沿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过去中国借助全球化进程实现经济长足发展 未来十年产业升级、能源与资本投入持续升级 中国企业需制定新"走出去"战略 带动出海金融需求增长 [1] - 中国进出口贸易量增长率近4% 规模达6万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年复合增长率4.1% 其中东盟成为热门出海地 直接投资流量同比增35% [2] -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占全国82% 同比增14.3% 浙江、广东、上海为流量前三省市 京津冀、长三角及大湾区近5年进出口总额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7%、1% [11]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区域分布 - 202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同比增34.7% 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分别下降6.1%、5.2%、80.4% 东盟前三目的地为新加坡、印尼、越南 [2] - 行业分布差异显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流向新加坡增429.3% 制造业流向越南/印尼/泰国增11.4% 交通运输/仓储业流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增834.8% [7][8][9] - 对外直接投资行业集中度高 租赁商务服务(318亿美元)、批发零售(481亿美元)、制造业(915亿美元)合计占比超60% [7][8][9]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阶段 - 1.0阶段:服务跨境电商及中小企业跨境结算需求 以境内网络为主 提供标准化跨境支付与贸易融资 [12] - 2.0阶段:建设海外渠道 服务产业链核心企业境外资金需求 提供境外银团、全球司库等定制化服务 [13] - 3.0阶段:深化境外本地化运营 成为全球性银行 嵌入全球资金链 提供"商行+投行+资管"综合服务 [14] 跨境电商金融需求与市场机会 -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达2.6万亿元 年增速13% 其中60%为年销售额低于500万美元的中小微企业 [16][18][20] - 中小企业五大核心需求:电商平台/支付渠道链接、无缝切换体验、费率敏感、场景化融资、专业咨询 [21] - 欧洲某银行通过全球化平台战略 非息收入超50% 整合外汇管理/贸易融资等服务于40多国跨境电商客群 [23]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建议 - 聚焦跨境客群与出海客群 明确战略定位 通过区域合作与自身禀赋结合发展国际业务 [15] - 建立海外本地银行合作机制 解决中小企业境外融资难问题 匹配客群/地域/行业需求 [24] - 体系化构建"重点客群、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三大支柱 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