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材料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会客厅 | 光启创始人刘若鹏:从实验室创新到全球超材料赛道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1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攻克超材料从实验室到大规模量产的世界级难题,在先进航空装备中实现全方位应用[1] - 15年来累计完成11.72万张设计图纸、54.5万个数字仿真模型、7.74亿字技术文档、38.28亿字工艺大纲[5] - 开发1331万行源代码、220万条实测成像图、8000万条实测曲线,定制4641套专用设备和161款基础材料[5] - 构筑"1总部+5基地+7大能力平台+8大专业公司+1919家上下游配套"的全产业链布局[6]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累计申请专利超6000件,授权4000余件,超材料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9] - 完成四代超材料技术迭代,第四代技术在我国先进航空装备上实现跨代性能优势[9]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款低成本可量产超材料无人机,从组建团队到首飞仅用3.5个月[13] 战略与管理变革 - 2017年提出"深度垂直"战略,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服务的全产业链整合[7][9] - 2021年推行"持续管理数字化变革",开发数字化平台覆盖全流程管理[15] - 通过AI大模型实现生产进度、质量、库存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控[15]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核心材料自主化使生产成本降低40%-97%[17] - 2024年单位收入成本较2020年优化:物料采购降55%、人力降33%、管理费用降81%、综合运营成本降56%[17] 人才与企业文化 - 自主培养13名技术大总师、134名博士后、649名研发设计人员、94名核心骨干[18] - 提出"深度创新以终为始"战略和"三能"精神(能吃苦、能打仗、能坚持)[20]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成立新研究机构开发微观材料设计制造工具[20] - 研发超材料5.0技术,融合传感技术和新一代半导体技术[20] - 目标开拓万亿新兴市场,推动超材料技术在全球领域的领先地位[20]
十五载!从实验室到全球领跑,光启技术用超材料定义中国创新力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1:1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用15年时间实现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批量的跨越式发展,发明并量产了第一至第四代超材料技术系列产品 [2] - 公司构建了1总部+5基地+7大能力平台+8大专业公司+1919家上下游配套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从底层技术到系统应用的自主可控 [2] - 公司推行"深度垂直"产业发展战略,从底层技术突破到系统应用,持续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产品价格比行业低30%~50% [3] - 公司累计完成11.72万张设计图纸、54.5万个数字仿真模型、7.74亿字技术文档、38.28亿字工艺制造大纲 [3] - 公司开发1331万行源代码、220万条实测成像图、8000万条实测曲线,打造4641套专用设备、8646套特种工装、161款基础材料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 公司完成四代超材料技术迭代,第三代与第四代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推动装备行业在设计、制造、材料应用层面的变革 [4] - 第四代超材料技术在我国先进航空装备中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应用,提升装备性能并改写技术竞争局面 [4] - 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款低成本可量产超材料无人机,实现多种低可探测性兼具低成本、可量产及大航程优势 [5] - 无人机各项性能指标均达100%,完成多架次试飞任务,包括极端环境测试 [5] 知识产权与数字化管理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6000件,授权4000余件,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全球第一 [5] - 公司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38.28亿字工艺制造大纲、47768条制造流程、953795个工序、3877568个工步 [6] - 平台管理300多个研发产品、35516个研发节点、184723条供应链条目,汇总10.6万余条采购订单,自动生成21.98万份检验报告 [6] - 数字化使编制效率提升5~10倍,AI大模型实现从全数字化经营管理到全智能化经营决策的跨越 [6] 人才建设与未来规划 - 公司自主培养13名产品技术大总师总工、134名博士后、649名研发设计人员、94名核心研发技术骨干、3607名大国工匠 [7] - 公司员工总数达4200人,构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维激励机制 [7] - 公司提出未来15年将拥抱科技变革,与更多同行者共拓万亿新兴市场 [2] - 公司计划把超材料技术刻进祖国装备,用"中国方案"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版图 [2]
未知机构:【公告全知道】军工信息化+机器人+鸿蒙+AI芯片+跨境支付+华为海思!公司推出全新开源鸿-蒙版智能手持终端-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04: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军工信息化、机器人、鸿蒙、AI芯片、跨境支付、服务器制造等行业,公司包括优博讯、光启技术、浪潮信息、恒而达、蓝黛科技、江南化工等多家公司[1][4][7][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优博讯 - **市场扩展计划**:海外推进全球化战略,在新产品研发、海外销售团队扩充等方面增加投入,开拓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区域市场;国内巩固物流电商、新零售领域优势,拓展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领域,完善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强信创市场开拓和电商销售渠道建设[1]。 - **产品应用及技术研发**: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及专用打印机用于军事物流及军用资产管理;超高频RFID智能手持终端DT50U可搭载国产芯片,满足国家军用标准;利用多种技术开发多样化智能自动化装备,应用于多个领域;推出搭载紫光展锐芯片的全新开源鸿蒙版智能手持终端DT50 5G;围绕“AI + AIDC”战略深化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1][2][3]。 - **跨境支付业务**:在全球市场提供支付业务所需智能POS终端,支持多种货币和支付工具,协助配合银行客户、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跨境支付,未来将关注新兴技术,布局全球化战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3]。 - **海思芯片应用**:是海思芯片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将海思芯片应用于智慧零售和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中[3]。 光启技术 - **产品应用及研发**:推动超材料产品在电子装备、智能汽车检测以及无人机等民用领域应用,致力于打造长航时大规模无人机蜂群,相关产品处于试飞阶段;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创新及全链条智能化生产,负责开发超材料关键部件[4]。 - **军工业务**:收购光启尖端100%股权,主营超材料前沿技术研究和军工超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及产品生产;拥有新一代舰艇隐身技术;发布全球首款全机身超材料无人机;签署无人机战略合作协议及框架采购合同,合作伙伴累计采购金额不低于20亿元;与乐山市合作建设“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基地项目”[4][5]。 - **技术优势**:核心技术赋能低空经济领域新型航空器;拥有算力资源,自建超算中心为国内最大超材料设计和仿真平台,峰值计算能力可达4200万亿次/秒;在先进检测领域服务包括HUAWEI在内的不同行业企业[6]。 浪潮信息 - **合作战略**:实施“多元算力”战略,与20余家国产AI芯片厂商合作,AI Station软件平台实现30余款国产AI芯片兼容纳管,持续推进开放计算标准演进,构建国产智算生态[7]。 - **市场地位及产品优势**:服务器、存储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全球前列,2024年服务器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存储装机容量全球前三、中国第一,液冷服务器中国第一,2024年上半年边缘服务器中国第一;发布多款创新产品,如仅靠4颗CPU运行千亿参数大模型的AI通用服务器NF8260G7等[8]。 其他公司 - **恒而达**:收购德国SMS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相关资产,加快滚珠丝杠副及行星滚柱丝杠副等产品的研发[10]。 - **蓝黛科技**:拟收购控股子公司重庆台冠18%股权[10]。 - **江南化工**:拟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并取得东神楚天控制权[10]。 - **龙蟠科技**:常州锂源及南京锂源签署超50亿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售合同[10]。 - **涪陵电力**:拟签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10]。 - **益生股份**:4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7.28%[10]。 - **龙源电力**:4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690.64万兆瓦时[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优博讯**:2023年2月8日表示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及专用打印机产品已应用于军事物流及军用资产管理场景[2]。 - **光启技术**:2024年11月25日举办“低空无人机框架采购合同签约仪式暨战投签约仪式”[5]。 - **浪潮信息**:2022年8月5日发文称浪潮AlStation与NVIDIA AI Enterprise共同合作[8]。 - **其他公司**:成飞集成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万向钱潮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正在进一步磋商;红墙股份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春光科技流通盘较小,存在二级市场非理性炒作交易风险;华纺股份动态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龙芯中科、经纬辉开、华兰股份、可立克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虹软科技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2%公司股份;红塔证券董事长提议1亿元 - 2亿元回购股份;*ST有树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中国一重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宁波富达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卧龙地产证券简称5月15日起变更为“卧龙新能”;曲江文旅控股股东所持4.7%公司股份拟被拍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