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储备分数测量产品

搜索文档
AI在医疗领域应用会更广泛!国投创新看好医疗器械出海前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1:59
公司概况 - 睿心医疗于2017年在深圳创立 三位联合创始人均为美国知名大学博士 并在美国医疗行业工作多年[1] - 公司已陆续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 经纬创投 腾讯等[1] - 核心团队有美国斯坦福 达芬奇等学习和工作经历 创业执行力较强[3] 产品与技术 - 推出AI驱动的全自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可远程操纵机械臂完成引导丝推进 导管调整 球囊扩张 支架放置等血管介入手术全流程操作[1] - 产品从功能学角度(血流储备分数)精准判断血管堵塞程度 相比传统形态学判断能辅助医生更精准制定治疗方案[3] - 产品在术前诊断和术中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需求刚性[3] 市场规模与需求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2023年达315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8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8.3%[1]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疾病死亡占比第一的病种 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超百万级[3] - 中国每年1000万人做心脏CT 其中600万人进入导管室做血管造影 2024年PCI手术量约160万台[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深圳北芯生命(产品含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和港股上市公司润迈德[4] - 国际竞争对手包括近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HEARTFLOW 方法学与睿心医疗类似[4] - 血流储备分数测量市场规模不大 处于早期爬坡阶段 国内相关公司总销售收入仅几亿元 尚无巨头公司进入[5] 投资机构布局 - 国投创新在医疗赛道投资近70家企业 投资规模约150亿元 其中高端医疗器械类近30家[2][5] - 投资领域涵盖心血管植入耗材 结构性心脏病 神经介入 影像设备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 微创外科设备 体外诊断试剂等[5][6] - 领衔投资联影医疗支持其成为我国唯一实现医疗影像产品线全覆盖的领军企业 并成功研制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6] - 积极布局手术机器人领域 投资天智航 术锐技术及和华瑞博 术锐技术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为国内首款能同时覆盖泌尿外科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多科室机器人[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算力提升 底层模型和算法发展使AI在医疗领域应用更广泛[2][7] - 国家政策鼓励及支付端开始对具有AI属性的医疗器械产品给予支持[2][7] - AI在诊断领域能提升效率和一致性 解决人工判读效率低 一致性差等问题[7] 企业发展战略 - 初创企业优势在于更愿意在早期技术研发上投入 以差异化技术和产品在细分领域竞争[5] - 面对集采政策 企业可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出海发展获得增长[8] -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具备竞争力 未来有能力复制家电 手机 汽车等行业的成功出海路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