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Soar芯片

搜索文档
电新×通信×计算机:硬核分享AI投资观点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AI算力、芯片、机器人、汽车电子、光通信、电源、液冷技术、空心光纤等[1][3][4][6][16][17][22][23][24][25][27][28] - **公司**:英伟达、银河通用、智微智能、天准科技、韦思佳杰、华虹半导体、寒武纪、海光、华为、Meta、深信服、金蝶、汉德、粉笔、光库科技、华茂科技、汇绿生态、剑桥科技、科华数据、泰嘉股份、天成科技等[1][2][3][4][9][10][11][12][19][20][21][22][23][24][25][27][2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英伟达Soar芯片的应用前景** - **机器人领域**:银河通用已展示搭载Soar芯片的机器人产品,性能显著提升,需与模组厂商深度结合(如智微智能、天准科技)[1][3][6][7] - **汽车领域**:Soar芯片潜力巨大,类似德赛西威等企业可能受益[6][7] - **市场潜力**:Soar芯片将成为英伟达产业链的重要推动力量,未来放量值得期待[6] 2. **韦思佳杰的成长潜力** - **东南亚市场表现**:作为英伟达核心分销伙伴,一季度增速良好,预计二季度持续增长[3] - **估值优势**:2025年估值约12倍,2026年不到10倍,具备较大上行空间[3][4] - **未来驱动**:受益于东南亚AI MV放量,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3] 3. **国产算力链的发展** - **供给端**:华虹半导体产能预期乐观,2026年产能将较富裕,利好国产算力供应[4][8] - **需求端**:国内算力应用闭环逐步完善,大模型应用拐点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将大幅提升国产卡需求(如寒武纪、海光)[4][8][12] - **长期趋势**:国产算力链前景广阔,华为、寒武纪、海光等公司将受益[4][9][12] 4. **AI算力市场的供需驱动** - **供给侧**:华虹产能释放将提供更多算力资源[8] - **需求侧**:国内巨头对推理算力需求提升,H20安全性顾虑推动国产算力需求爆发[8] - **市场情绪**:AI算力情绪扩散至应用层面,带来中长期投资机会(如金蝶、深信服)[12] 5. **新技术与投资方向** - **OCS光交换技术**:谷歌主导,鹏景科技、长飞光纤布局,长兴盛为谷歌供应商[16] - **液冷技术**:英维克(海外订单突破)、高澜股份(业务纯粹)、科华数据(整体解决方案)[16] - **空心光纤**:海外价格10万-20万人民币/千公里,国内试点价约10万,未来或降至5万-7万;长飞、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积极布局[17][18] - **碳化硅技术**:5.5千瓦电源方案广泛应用,9-10月或大幅上量(麦米、欧陆通参与)[24] - **芯片电改**:博科四季度或通过TI起量,MPs份额已占70%[28] 6. **短期市场变化(9-10月)** - **端侧**:Meta眼镜产品Nico若性能提升,可能快速打开市场[10] - **私有化ETF**:一体机在央国企密集落地,软件丰富将打开市场空间[10] 7. **海外与国内市场对比** - **海外优势**:北美科技公司(英伟达、谷歌等)算力需求指引一致,2028年为节点,业绩超预期[15] - **国内追赶**:大模型能力差距缩小,但软件付费意识较弱,算力应用闭环尚未完全跑通[4][12] 8. **细分领域机会** - **电源市场**:国产电源切入海外机会(如泰嘉股份),SET2方案价值量达120万元(普通电源3倍)[23] - **BBU市场**:标配化趋势明显,中国供应商或蚕食三星份额(蔚来李新公司或进Google/AWS项目)[25] - **PCB耗材**:CCL药水方向(天成科技)国产替代潜力大,占PCB成本4%[27] 9. **公司动态与潜力** - **光库科技**:主业增长70%-80%,薄膜磷酸锂调制器技术领先,收购麦杰逊扩展产品线[19] - **华茂科技**:寒武纪OEM独家供应商,北美连接器公司订单爆发,估值仍低[20] - **汇绿生态**:菲尼萨800G份额提升可能带来利润增量(400G已贡献2亿利润)[21] - **剑桥科技**:思科订单放大,明年业绩或超10亿元[21] ---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指标关注点**:ToB订单预期、ToC单月数据、新产品发布(如金蝶、深信服、粉笔等)[11] - **市场环境变化**:2025年AI算力链从熊市转向赛道型牛市,光模块、PCB、电源等板块表现突出[13][14] - **风险提示**:国产算力链仍需克服技术差距和软件付费意识不足的问题[4][12]